第360章 求仁(三)

一室靜謐。

楚維琳坐在牀邊,靜靜望着老祖宗。

柳氏無聲落淚,直到外頭天色漸漸暗了,她才緩緩偏過頭去看了一眼:“這是太陽落山了?”

楚維琳回過神來:“已經過了這麼久了嗎?”

素水持燈臺進來:“剛過午時,外頭起了雲,要落雨了。”

楚維琳剛要說什麼,殿外一陣嘈雜聲。

太后快步而來,甚至是揮開了幾個想扶住她的宮女,她似是剛剛醒來就聽聞了噩耗,只簡單披了衣服,連頭髮都沒有梳理整齊。

太后看也不看楚維琳與柳氏,徑直到了牀前:“安陽?安陽!”

老祖宗的胸口沒有任何起伏。

太后的身子晃了晃,伸出手去握老祖宗的手,已是冰冷一片。

淚水從滿是皺紋的眼角流下,太后喃喃道:“安陽,你竟然會走在哀家前頭。”

楚維琳嗓子一澀,她看得出,太后的那份悲慼不似作假。

只有年老之人才懂生死,明明她纔是一隻腳進了棺材的人,卻不得不看着安陽逝世。

悲傷之情滿溢,長公主進來的時候,幾乎被裡頭的氣氛壓得喘不過氣來,她扶了太后在一旁的八仙椅上坐下:“母后……”

太后搖了搖頭,止住了長公主勸解的話:“哀家知道你要說什麼,那些話,這數十年,哀家聽了無數次了。”

長公主微微皺眉,垂下了眼簾。

“白髮人送黑髮人,沒有比這個更傷人的了。對你來說,安陽是你姐姐,也是一個四代同堂的老人了,但對哀家,安陽是哀家的侄女。”太后嘆了一口氣,“哀家經常想,爲何要活這般久,留在這世上。看着一個一個人從哀家身邊離開。先帝留下多少子女,可到如今,還在的都不超過一個手!哀家送了多少人!哀家不想再送了……”

長公主低着頭,在太后跟前蹲下來。雙手疊在太后的膝蓋上,囁了囁脣,眼中聚了淚花。

她是先帝的長女,她看着弟弟妹妹們出生,不管後宮裡頭有多少腌臢事情。也不管幼年時她和他們是疏遠還是親密,但那都是血親。

夭折、病故、服罪……

這數十年,她站在太后的身後,太后送走了多少人,她就送走了多少人。

如今剩下的,就只有她、聖上、崇王和德王,只有四人了。

一隻手都不全了。

似是察覺到了長公主的心情,太后在她的手背上輕輕拍了拍:“哀家累了,哀家送過公婆,送過丈夫。送過親兒親女……”

聖上一隻腳邁過門檻時,聽到的便是這“親兒親女”四個字,他腳下一頓。

太后渾然未覺,低低喃道:“哀家曾與安陽說過,哀家心中最最羨慕的是昌榮太妃,太妃是真正的明白人舒坦人,含飴弄孫,舒心度日。可哀家,其實也很羨慕安陽。安陽那兒,素來是熱鬧的。京中多少姑娘都曾在安陽跟前玩笑說話,每年過年時賜戲下去,能有多少太太奶奶們聚在一塊啊。那種熱鬧,和宮裡頭一個個端着拘着堆出來的熱鬧是不一樣的。哀家年年賜戲。其實內心是恨不能去安陽那兒體會一番。安陽早先還抱怨,說香火不旺,可去年一年,常家添了多少人口?偏偏安陽卻……”

長公主眨了眨眼睛,淚水落在手背上,她想擦拭。卻聽見身邊有人倒吸了一口涼氣,她趕忙回頭,與聖上四目相對。

太后亦擡起了頭,紅着眼睛看着聖上,道:“你也來送安陽了嗎?”

聖上默默點了點頭,站在牀前,昨日夜裡老祖宗分明還與他回憶舊都風情,今日卻……

揹着手,靜默良久,聖上一字一句道:“母后可是在怪我?”

太后看着聖上的背影,沒有說話。

聖上苦笑,言語裡帶了幾分悲傷:“是我讓您送了親兒,三皇兄的命,是損在我手中的。”

太后的心一陣鈍痛,她軟身癱坐在椅子上,垂淚道:“哀家不送他,便是送你。這便是皇家。”

皇家爭鬥,從來只有成王敗寇,沒有父母兄弟。

聖上登基,永王妄圖篡位,當時場面下,總有一個你死我活,對於太后來說,她懂政治懂皇權懂人性,她什麼都懂,她從沒有爲了永王的死怪罪過任何人。

她只怪她自己,是她的偏心和寵愛,讓永王走上了沒有回頭的路,是她斷了永王的生路。

明明手心手背都是肉,卻不得成了那麼一個局面。

作爲一個後宮的女人,經歷了先帝三位皇后數任四妃,她是宮斗的勝利者,可作爲一個母親,她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聖上望着老祖宗,淺淺笑了:“是啊,這便是皇家。安陽,你也懂,不是嗎……”

轉身回到太后跟前,聖上朝太后行了一禮,道:“母后,安陽的死,我會給常家一個交代。”

太后微微頷首:“安陽是因你而死的。”

聖上離開了慈惠宮,太后在偏殿裡坐了一個時辰,才讓宮人進來伺候老祖宗更衣榮妝。

柳氏掙扎着站起身來,與楚維琳一道替老祖宗梳頭。

太后由長公主攙扶着來看了一眼,道:“一會兒就安排安陽回府吧。這宮裡,連哀家都嫌冷清,何況安陽呢。回去吧,都送一送安陽。”

楚維琳福身應了。

上好的楠木棺材送到常府時,楚倫歆幾乎摔坐到了地上。

常恆晨壓住心中震驚,低聲詢問送棺木的內侍:“我們老祖宗她……”

內侍垂首,道:“很快便回府了,常大人,請節哀。”

節哀兩字,壓倒了心中最後的期冀,不知是哪個先哭了出來,一時哭聲不斷。

楚維琳和柳氏相互支撐着,扶了老祖宗上了軟轎,一路到了宮門口。

常恆翰和常恆淼迎了上來,他們剛剛親眼瞧着棺木出宮。又怎麼會不知道情況,雙雙在軟轎前跪下,重重磕了三個頭。

常恆晨與常恆逸亦趕到了宮門外,人過中年。卻各個哭得如個孩子一般。沒有讓內侍擡轎,四兄弟一道,擡了轎子迎老祖宗回府。

從宮門到常府,一路行來,人人都知。常家的老祖宗過世了。

垂花門處,塗氏、楚倫歆領着晚輩們跪了一院子,啜泣聲一片。

靈堂支了起來,伺候老祖宗更了壽衣,送入了棺木之中,又往各府發了訃告,看起來有條不紊,卻是人人都心神大亂。

柳氏這兩日損了心神,靜靜坐在一旁,不言不語。

楚維琳便與衆人說起了老祖宗的死因。

來龍去脈。楚維琳不敢隱瞞,楚維琬如何說的,她便如何轉達,只是那些推斷和猜疑,她一個字也沒有提。

事關皇室爭鬥,聖上既然會給常府一個交代,她有何必多逞口舌?

況且,真相從來不是她猜什麼,也不是聖上和太后明白什麼,而是聖上最後決定了什麼。

等稍稍空閒下來。楚維琳提筆給常鬱昀寫了信,本以爲年後她該啓程去金州,可到了最後,卻是常鬱昀要從金州回京了。

遠遠的。她聽到了靈堂中唸經的聲音,楚維琳放下筆,緩緩往靈堂去。

常府裡已經換上了白燈籠,丫鬟婆子具是素衣,靈堂裡,密密跪了人。楚維琳尋到自己的位子跪下,擡頭看着那靈牌。

停靈七日。

數年沒有來過常府的常恆熙跌跌撞撞地進來,跪在靈前痛哭出聲。

葉語姝的事情,她恨過怪過怨過,也體諒過原諒過,她懂老祖宗的選擇,她又何嘗不是在母親和夫家女兒之間做出了選擇?

老祖宗亦懂,她們都知道,就此斷了往來,對常恆熙的立場是最有益的,常恆熙依着老祖宗的意思,與孃家斷得一乾二淨,可直到聽聞母親的死訊,她才恍然大悟。

什麼臉面,什麼立場,什麼裡子,都換不來生命。

她失去的是承歡膝下的機會,她前一回和老祖宗說話,竟然是數年前!

常恆熙在靈前哭得暈了過去,醒來時不知今夕何夕,楚倫歆抱着她哭了兩刻鐘,常恆熙才稍稍回過了些神。

何氏來上了香,她低聲與楚維琳道:“老太太一直念着,分明是她拖不過這個冬天,怎麼反倒是常老祖宗先走一步。你是因着老太太回京的,卻是送了老祖宗。”

楚維琳苦笑着搖了搖頭,她想,這便是命中有數。

七日後,男丁們送了老祖宗上山。

等回來時,宮裡有了些訊息。

小皇子醒了,卻癡癡呆呆的,數日沒有休息的柳賢妃受不了如此刺激,生生吐了一口血。

也許是愧對,也許是補償,聖上連下了幾道聖旨,晉柳賢妃爲皇貴妃,柳氏子弟但凡在朝中爲官的,都得了好處。

楚維琳在老祖宗的靈位前點了香。

皇貴妃,與皇后只一步之遙,可就是這一步,歷史上能跨過去的寥寥無幾。

皇后只有一人,皇貴妃也只有一人,柳賢妃晉位,那原來的皇貴妃已經是窮途末路了。

皇貴妃倒了,三皇子不可能獨善其身,小皇子失智,柳思瓊即便成了皇貴妃,又能如何?

小皇子再無榮登大寶的可能了,柳思瓊和柳氏如今想再爲難常家,想替柳思璐復仇,皇上也不會聽那等枕邊風,畢竟,老祖宗是因他而死。

老祖宗用自己的命,換來了常氏一門生存下去的砝碼。

“置之死地而後生,”楚維琳執香拜了拜,把香插在了香爐裡,而後低聲道,“老祖宗,您一定是算計好了這個局面,不是嗎?”

這條路,絕不是老祖宗一個人能走出來的,她再是有體面,也不可能通過御膳房在元宵之中動手腳。

背後的那個人,許是太后,許是聖上,許是其他胸有圖謀的人,他們給老祖宗指了路,而老祖宗義無反顧地走了下去。

楚維琳想,她是佩服老祖宗的,有幾個人能對自己如何狠絕?

這樣的局面,老祖宗地下有知,應當也是笑着的,她這是求仁得仁。

孝期之中,柳氏自不能入宮探望小皇子和她姐姐,柳家那兒倒是有人去了,回來後又來尋柳氏。

關起門來說了半個時辰,沒有人曉得到底說了什麼,只知道柳氏砸了一個掐絲琺琅賞瓶。

楚維琳正做着疊着紙錢,聽了底下說回稟,她想,大抵就是爲了此刻不上不下的狀況吧。

芝麻、西瓜,什麼都不剩了,這對柳氏來說,無意於一場打擊。

二月過半,常鬱昀趕回了京城。

楚維琳聽李德安家的來稟時,還當是傳錯話了,金州和京城天南海北的,這定是收了信之後就馬不停蹄地回京來了吧。

披了斗篷,楚維琳急急到了祠堂外頭,遠遠的,瞧見常鬱昀快步而來,走得近了,見到那熟悉的模樣,她鼻子一酸,幾乎要哭出來。

常鬱昀連日趕路,瞧起來疲憊不堪,他輕輕擁了擁楚維琳:“琳琳,我回來了,你莫要擔心了。”

楚維琳的淚水簌簌往下落,這兩個月惴惴不安的日子,總算有人能與她分擔了。

常鬱昀入了偏殿,擡頭看着那嶄新的牌位,良久,才又退出來。

夫妻兩人沉默着回了霽錦苑。

自打老祖宗去後,楚維琳沒有搬回石清衚衕,又不能一直住在鬆齡院裡,便把霽錦苑簡單收拾了一番住了進去。

常鬱昀換了身衣服,略梳洗之後,在東次間裡坐下,楚維琳從內室裡抱出了一個烏木盒子,推到了他的面前。

“這是老祖宗特地留給我的。”楚維琳打開盒子。

常鬱昀取出來看,眉宇緊緊鎖了起來:“這些,怕是老祖宗捏在手中的所有家當了。”

之前因着是信中,很多細節楚維琳不好寫得太過直白,如今便讓人守了中屋,細細與常鬱昀交代。

從她回到京城,到老祖宗與幾個哥兒姐兒逗趣,到那幾夜與她在小佛堂裡的對話,到最後老祖宗入宮前託付了盒子,事無鉅細,一點也不敢疏漏。

這些細節,雖然是一兩個月前的,可這些日子裡,楚維琳一直在回憶,一直在梳理,此時講來,那些往事歷歷在目。

常鬱昀聽完,眼睛下已是通紅,他的手摩挲着烏木盒子,沉聲道:“琳琳,我們都見過常家的末路,重活一世,我以爲,我已經盡心盡力想替這個家做些什麼了,可此刻我才懂,我的決心也好我的努力也罷,都比不過老祖宗,誰也比不過她。”(。)

PS:??2015年最後的一天,謝謝書友們這一年的支持~~~~~~~

第72章 夜問第365章 舊都(一)第89章 挑選第302章 官司(六)第168章 曝光(七)第322章 添喜(二)第7章 赴宴第31章 面對第290章 內情(四)第72章 夜問第119章 主僕(二)第47章 浮萍第158章 年節(一)第365章 舊都(一)第4章 寶蓮第72章 夜問第234章 驚雷(三)第285章 七夕(三)第15章 打聽第78章 操心第143章 出閣(二)第289章 內情(三)第184章 奇哉(三)第32章 罪名第7章 赴宴第327章 賀家(一)第9章 偏差第248章 性命(三)第351章 遠客(二)第8章 竹苑第165章 曝光(四)第66章 回報第237章 驚雷(六)第48章 在意第42章 走水第312章 官司(十六)第225章 迷離(二)第354章 返京(二)第43章 懷疑第332章 賀家(六)第105章 回府(一)第74章 妯娌第52章 怠慢第87章 把關第222章 驚變(七)第24章 閒言第303章 官司(七)第257章 準備(五)第235章 驚雷(四)第141章 心意(六)第97章 事發(四)第365章 舊都(一)第215章 暗涌(七)第344章 賀家(十八)第223章 驚變(九)第256章 準備(四)第237章 驚雷(六)第276章 意外(九)第165章 曝光(四)第314章 年關(二)第366章 舊都(二)第253章 準備(一)第169章 曝光(八)第203章 失蹤(五)第84章 紅利第91章 宣泄第104章 雨夜(三)第187章 坦白(一)第165章 曝光(四)第293章 內情(七)第103章 雨夜(二)第137章 心意(二)第191章 變化(三)第357章 返京(五)第281章 訊息(四)第89章 挑選第18章 流玉第205章 新生(二)第5章 父親第236章 驚雷(五)第143章 出閣(二)第287章 內情(一)第243章 算計(四)第16章 維璟第273章 意外(六)第145章 出閣(四)第235章 驚雷(四)第56章 維瑤第167章 曝光(六)第235章 驚雷(四)第322章 添喜(二)第96章 事發(三)第241章 算計(二)第135章 烏龍(六)第68章 戾氣第154章 晦氣(一)第161章 年節(四)第227章 迷離(四)第335章 賀家(九)第28章 借人
第72章 夜問第365章 舊都(一)第89章 挑選第302章 官司(六)第168章 曝光(七)第322章 添喜(二)第7章 赴宴第31章 面對第290章 內情(四)第72章 夜問第119章 主僕(二)第47章 浮萍第158章 年節(一)第365章 舊都(一)第4章 寶蓮第72章 夜問第234章 驚雷(三)第285章 七夕(三)第15章 打聽第78章 操心第143章 出閣(二)第289章 內情(三)第184章 奇哉(三)第32章 罪名第7章 赴宴第327章 賀家(一)第9章 偏差第248章 性命(三)第351章 遠客(二)第8章 竹苑第165章 曝光(四)第66章 回報第237章 驚雷(六)第48章 在意第42章 走水第312章 官司(十六)第225章 迷離(二)第354章 返京(二)第43章 懷疑第332章 賀家(六)第105章 回府(一)第74章 妯娌第52章 怠慢第87章 把關第222章 驚變(七)第24章 閒言第303章 官司(七)第257章 準備(五)第235章 驚雷(四)第141章 心意(六)第97章 事發(四)第365章 舊都(一)第215章 暗涌(七)第344章 賀家(十八)第223章 驚變(九)第256章 準備(四)第237章 驚雷(六)第276章 意外(九)第165章 曝光(四)第314章 年關(二)第366章 舊都(二)第253章 準備(一)第169章 曝光(八)第203章 失蹤(五)第84章 紅利第91章 宣泄第104章 雨夜(三)第187章 坦白(一)第165章 曝光(四)第293章 內情(七)第103章 雨夜(二)第137章 心意(二)第191章 變化(三)第357章 返京(五)第281章 訊息(四)第89章 挑選第18章 流玉第205章 新生(二)第5章 父親第236章 驚雷(五)第143章 出閣(二)第287章 內情(一)第243章 算計(四)第16章 維璟第273章 意外(六)第145章 出閣(四)第235章 驚雷(四)第56章 維瑤第167章 曝光(六)第235章 驚雷(四)第322章 添喜(二)第96章 事發(三)第241章 算計(二)第135章 烏龍(六)第68章 戾氣第154章 晦氣(一)第161章 年節(四)第227章 迷離(四)第335章 賀家(九)第28章 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