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年關(一)

江南的冬天比京城來得晚,到了這十一月下旬,風吹在面上已經有些刺痛了。

如楚維琳說的,這一日傍晚時,天色愈發陰沉,雲層壓得低低的,掌燈都比平日裡早了兩刻鐘。

水茯去廚房裡取食盒,剛一出屋子,就被冷風吹得打了個寒噤。

娉依從廂房那兒過來,一張圓臉也凍得紅通通的:“這估摸着,半夜裡就要落雪了吧?”

水茯搓了搓手:“可不是,都說這南方的雪和咱們北方的不一樣,淅淅瀝瀝的,一點都不爽快,落在地上又溼又滑,爺這一路去明州,行車只怕不便。”

娉依頷首,瞥了一眼屋裡的燈光,便讓水茯先去廚房,自個兒進了中屋,在炭火前去了去身上寒氣,這才往東次間裡去。

楚維琳逗着霖哥兒耍玩,娉依垂手立了,道:“奶奶前回問起的施粥的事體,奴婢已經打聽清楚了。”

楚維琳聞言,把兒子交給方媽媽帶,認真聽娉依回話。

臘八施粥,是在京城裡就養成的習慣,做善事積功德,又順應了習俗,沾些喜氣。

只是楚維琳頭一回在金州過臘月,不曉得這兒的規矩,便使娉依去打聽打聽。

金州城裡,鄉紳們是不施粥的,只城外雁雲山上的幾處香火旺盛的寺廟庵堂,會熬上濃濃的臘八粥分給城中百姓,信徒們相信,寺廟裡的臘八粥能給一家人帶來康健平安,多是城門一開便往山上去了,最最受人追捧的自然是凌音寺和寶慶寺了,無論是小商小販還是有錢的鄉紳亦或是官差主簿家中,都會去湊那個熱鬧。

前任知州大人洪大人上任的頭一年。有在城中搭了棚子施粥的,也有幾家鄉紳們應和過,卻只有那頭一年,後來再沒有辦過。

楚維琳很是意外:“爲什麼不辦了?咱們在京城的時候,官宦勳貴們都爭着施粥,就怕落下了呢。”

“可不是嘛。”娉依掩脣笑了,“奴婢還記得有一年。忠勇伯府和安平公府上。爲了搭棚子的位置大小爭了幾句呢。”

楚維琳也忍俊不禁。

說起來,城門口施粥,地方位置都是依着往年的慣例來的。官宦、皇親,都是平日裡擡頭不見低頭見的,也沒哪兩家會在這樣一個好日子裡鬧個臉紅,偏偏那一年不曉得怎麼回事。這兩家竟然爭起來了,到最後還是長公主府上的管事看不下去。幫着調和了幾句。

娉依含笑道:“當時,聽說是洪大人的夫人牽線帶頭,在城隍廟外頭搭了粥鋪,也有幾家應和。只是效果並不好。其一是好些人家依着慣例,早早就往雁雲山去了,來的人不多。其二是,那年的粥啊。賣相不太好。”

楚維琳聞言,挑眉道:“賣相不好?”

娉依頷首。

施粥是大鍋,都是前一日就開始熬煮,送到棚子裡之後加着柴火熱着,等施出去的時候,別說是米了,裡頭的桂圓花生也早就糊了,能有什麼好賣相?不僅僅是城門口施粥的,寺廟裡的應該也是一樣的。

那年洪大人施粥,能讓百姓挑剔“賣相不好”,楚維琳都有點想象不出,到底要多差的賣相,纔能有這麼一句評價。

娉依壓着聲兒道:“奴婢也是聽幾位老官差說的,洪大人上任前的那兩年,江南鬧過洪災,朝廷裡撥了不少糧草來,金州這裡,分給百姓一些之後,還有大量的存在了糧倉裡。等洪大人上任的時候,那些糧食,很多都發黴了,洪夫人就是拿那些陳糧挑挑練練,找了些還能吃的,熬了粥,加進去的各式料子,也不是什麼好貨,這一鍋整出來,能有什麼好賣相?洪夫人這般行事,那些附和的鄉紳就算有心施粥的,也不敢把好東西擺出來了。到了第二年,洪夫人自個兒就先消停了。”

此言一出,不僅楚維琳愕然,一屋子的丫鬟婆子具是傻了眼。

施粥本是善事,是積福的,用一年的陳糧倒沒什麼問題,可拿黴變了的陳糧來熬粥,豈不是壞了初衷?

江南魚米之鄉,又恰逢秋收之後,正常採買新米,也不是吃不住的開銷,就算是爲了省錢,新米入倉之後,去年的陳米拿出來煮臘八粥,也是可行的,何必死盯着前些年留下來的已經壞了的米?

那樣的臘八粥,除了吃不上飯的窮苦百姓和乞兒,誰會願意領用?

也難怪第二年再無人蔘與。

楚維琳思忖了一番,道:“咱們還是依着京裡的規矩,既然搭了棚子施粥,就不要動那樣的心思,從初七到初九,接連三日。”

娉依應了。

因着常鬱昀不在,楚維琳歇得也早,半夜裡隱約聽見外頭風聲陣陣,只是她迷迷糊糊的。

等天亮起身,才發現是落了一夜的雪。

“明明落了一夜,卻沒有積起來。”寶槿笑着道。

楚維琳推開窗子,外頭溼漉漉一片,與其說是下了一夜的雪,不如說是下了一夜的雨。

心裡盤算着,這樣的天氣裡,馬車行得慢,常鬱昀怕是要多費一兩日才能到明州了。

在路途中的常鬱昀遇見這天氣也是無可奈何,吩咐車把式小心行車,虧得後幾日沒有落雪,路途也慢慢好走起來,到了第六日傍晚,一行人入了明州府。

徑直到了府衙,差人引着他們往裡頭走。

到了書房外頭,兩位師爺被攔住了,只請了常鬱昀一人進去。

常鬱昀便停步掃了一眼書房外伺候的人手,有幾個格外眼生,並不是在金州城裡遇見過的跟在李慕渝身邊的人,他心中瞭然,入了書房一看,果不其然,端坐在書桌後面低頭看着卷宗的男子並非李慕渝。

是四皇子。而李慕渝背手靠窗而立,神色嚴肅。

理了理衣角,常鬱昀恭敬行禮。

四皇子聞聲擡頭:“你來了。”

聲音不重,語氣溫和,這麼簡單的三個字透着一股說不出的親近感,仿若兩人是故交一般。

素來以溫文爾雅的形象示人的四皇子,雖然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可他抿脣微笑時。依舊給人春風拂面之感。

“這回烏禮明貪墨的案子,是你的功勞,我會記下。回京稟了父皇。”四皇子開門見山,說得直接。

常鬱昀少不得謙遜一番,道:“殿下,臣也是誤打誤撞。是因爲父親在明州任官時,底下的師爺與烏禮明有過往來。這纔會知道些內幕。”

四皇子聞言,笑意更深了,他放下手中卷宗,望着常鬱昀。

年紀輕輕就以文采譽滿京華。連太傅大人都連聲誇獎的常家小五,四皇子早有耳聞,又因着常家老祖宗的關係。見過幾面,當時覺得他還是一個書生氣的少年郎。今日再見,倒是添了幾分官場之人的沉穩。

四皇子含笑道:“不瞞常大人,此次來江南,父皇很是看重。江南富庶,也着實是養刁了一些官宦的胃口,如烏禮明這般的大貪,是一定要除去的。常大人的誤打誤撞,實則是幫了我大忙。”

瞌睡的時候有人遞了一個枕頭來,沒有比這更舒心恰意的事情了。

四皇子一到明州,來迎他的李慕渝就捏住了烏禮明的小辮子,從烏禮明這個貪官到水四兒這個洋貨販子,像抽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樣,一連串都抓了起來,四皇子對此刻的進展很是滿意,李慕渝把情況全盤托出,並不攬功,因他覺得常鬱昀是一個可以“結交”的人。

四皇子因此把常鬱昀請到了明州,此刻細細打量之下,心中也有些了打算。

常家雖有一個兒媳是小皇子的姨母,但那兒媳並非嫡長媳,太后又與常老祖宗暗示過,四皇子相信,常鬱昀不會把寶兒壓在那個還在認字的小皇子身上。

年輕、聰慧、出身好、能力不錯,這樣的人才擺在面前,四皇子也不想輕易放過。

他站起身來,背手走到常鬱昀身邊,擡起一隻手拍了拍常鬱昀的肩膀,不疾不徐道:“你父親曾是烏禮明的上峰,這是前因,能誤打誤撞得出些線索,這是運氣,人生在世,無論是爲官爲商,準備和運氣,都是不可欠缺的。常大人,你說呢?”

常鬱昀身子一僵,他聽得懂四皇子的意思。

登基稱皇,要坐上那寶座,一樣不能缺了準備和運氣。

再是完全的準備,沒有機緣運氣,不能成功,若只靠運氣,即便是登上了寶座,也要被人拉下來。

四皇子有野心,他要拼準備,也要賭運氣。

常鬱昀垂眸,幾位皇子之中,若論能力,四皇子的確不錯,可論運氣,他卻輸給了前世弒父登基的三皇子。

今生雖然和前世有了些變化,但半年之後,三皇子會不會得逞,常鬱昀此刻也不敢斷言。

若是這會兒順應了四皇子的拉攏之心……

四皇子通透人,見常鬱昀沒有很快給出迴應,他也不逼,畢竟,這是讓人賭上身家性命的事情,又是在局勢還不明朗的時候。

若是尋常沒什麼背景的官宦,心一橫也就賭了,可常鬱昀這樣的世家子弟,肯定會多有顧慮,畢竟,整個家族上下,不是他一人說了算的。

四皇子收回了搭在常鬱昀肩頭的手,笑道:“常大人匆匆趕到明州,路途辛苦,時間不早了,先用了晚飯吧。那位知道烏禮明情況的師爺,與常大人一道來了嗎?回頭讓他和烏禮明對質一番。”

常鬱昀應了。

四皇子喚了人在前頭廳裡擺桌,自個兒先一步回了府衙後院,李慕渝走到常鬱昀身邊,壓着聲兒道:“我一直覺得你是機靈人,莫要讓我和殿下失望。”

常鬱昀淺淺笑了,他還真就是李慕渝說的“機靈人”,即便是沒有輕易站到了四皇子這一邊,他也會閉着嘴不胡亂說話,不給四皇子惹麻煩,也絕不引火燒身。

從書房裡出來時,天空又開始飄雪了。

冷風吹面,一個念頭劃過腦海。

前世的這個臘月,宮裡是發生了一些變化的。朱皇后賓天,撫養了三皇子的皇貴妃暫理後宮,柳賢妃協理,若今生局勢還未變,那麼最遲元月裡,江南就會收到朱皇后賓天的訃告。

倘若皇貴妃打理了後宮,大膽弒父的三皇子遲早會找到機會,那麼,眼下這個爲了皇位之爭做着準備的四皇子,會不會有十足的運氣把三皇子拉下馬?

沒有答案。

可比起前世下旨抄沒了常家的三皇子,常鬱昀的心底,偏向四皇子多一些,這也是人之常情吧。

在明州的幾日裡,除了烏禮明的案子,常鬱昀亦陪着四皇子和李慕渝巡視了幾處海防衛所,衛所裡兵士們的士氣狀態讓素來溫和的四皇子都積了一肚子的火。

跟在後頭的仇師爺連連扶額,低聲道:“這十多年,沿岸太平,這些水兵也沒有打仗的機會。可即便如此,從前常知府在任時,他們操練起來也是有模有樣的,雖說不上驍勇善戰,但也絕不是如今這幅樣子。從常知府調任到現在,滿打滿算都沒有兩年,烏禮明到底怎麼搞的,能把衛所弄得這般烏煙瘴氣!”

李慕渝耳朵尖,他轉過頭來,道:“要操練出一支能上戰場的水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一旦荒廢起來,別說兩年,兩個月都夠了。”

仇師爺連聲稱是。

四皇子駐足,道:“說到練兵,我實在是外行,常大人也是書生一個,不懂舞刀弄槍的事體。還是你李慕渝,一身武藝在,若是你母親肯放你出京城,我一定向父皇建議,讓你來操練兵士。”

李慕渝摸了摸鼻子,訕訕笑道:“殿下,您知道的,不是我不肯挑擔子,而是……我母親去太后娘娘跟前一哭,誰都攔不住了。這回來江南只是小半年,她才放了行的。”

從前,只是捨不得讓李慕渝去前線打仗拼命,自打去年嫡長女過世之後,安遠侯夫人如塌了半邊天一般,對李慕渝愈發捧着護着,這一回若不是太后說話讓李慕渝來普陀山祈福,侯夫人還把李慕渝拘在身邊呢。

“侯夫人是不放心你。”四皇子道。

李慕渝笑了笑,沒有再說,他和四皇子相熟已久,自然知道,四皇子對早逝的母后周皇后感情頗深,體會不到來自母親的關愛,四皇子內心裡是有些遺憾的。(。)

第188章 坦白(二)第263章 牽連(二)第19章 上香第112章 香火(五)第236章 驚雷(五)第226章 迷離(三)第216章 驚變(一)第310章 官司(十四)第115章 香火(八)第312章 官司(十六)第92章 保媒第90章 福氣第147章 出閣(七)第147章 出閣(七)第61章 黑臉第207章 新生(四)第137章 心意(二)第113章 香火(六)第235章 驚雷(四)第332章 賀家(六)第142章 出閣(一)第272章 意外(五)第232章 驚雷(一)第98章 事發(五)第231章 迷離(八)第44章 蹤影第199章 失蹤(一)第221章 驚變(六)第62章 春宴第355章 返京(三)第137章 心意(二)第126章 姐妹(四)第75章 風寒第280章 訊息(三)第77章 珍貴第136章 心意(一)第357章 返京(五)第65章 比較第256章 準備(四)第287章 內情(一)第79章 愛慕第9章 偏差第151章 花凋(二)第150章 花凋(一)第54章 上元第29章 古怪第145章 出閣(四)第125章 姐妹(三)第102章 雨夜(一)第299章 官司(三)第242章 算計(三)第275章 意外(八)第149章 出閣(九)第185章 奇哉(四)第122章 婚期(三)第270章 意外(三)第26章 滿娘第290章 內情(四)第91章 宣泄第134章 烏龍(五)第343章 賀家(十七)第329章 賀家(三)第268章 意外(一)第14章 喜惡第342章 賀家(十六)第354章 返京(二)第198章 變化(十)第141章 心意(六)第305章 官司(九)第160章 年節(三)第126章 姐妹(四)第235章 驚雷(四)第174章 轉折(四)第293章 內情(七)第249章 性命(四)第113章 香火(六)第93章 七夕第304章 官司(八)第146章 出閣(六)第320章 年關(八)第351章 遠客(二)第28章 借人第365章 舊都(一)第193章 變化(五)第72章 夜問第246章 性命(一)第355章 返京(三)第37章 臘八第338章 賀家(十二)第150章 花凋(一)第280章 訊息(三)第181章 真實(五)第163章 曝光(二)第190章 變化(二)楔子第163章 曝光(二)第137章 心意(二)第40章 救兵第42章 走水第195章 變化(七)
第188章 坦白(二)第263章 牽連(二)第19章 上香第112章 香火(五)第236章 驚雷(五)第226章 迷離(三)第216章 驚變(一)第310章 官司(十四)第115章 香火(八)第312章 官司(十六)第92章 保媒第90章 福氣第147章 出閣(七)第147章 出閣(七)第61章 黑臉第207章 新生(四)第137章 心意(二)第113章 香火(六)第235章 驚雷(四)第332章 賀家(六)第142章 出閣(一)第272章 意外(五)第232章 驚雷(一)第98章 事發(五)第231章 迷離(八)第44章 蹤影第199章 失蹤(一)第221章 驚變(六)第62章 春宴第355章 返京(三)第137章 心意(二)第126章 姐妹(四)第75章 風寒第280章 訊息(三)第77章 珍貴第136章 心意(一)第357章 返京(五)第65章 比較第256章 準備(四)第287章 內情(一)第79章 愛慕第9章 偏差第151章 花凋(二)第150章 花凋(一)第54章 上元第29章 古怪第145章 出閣(四)第125章 姐妹(三)第102章 雨夜(一)第299章 官司(三)第242章 算計(三)第275章 意外(八)第149章 出閣(九)第185章 奇哉(四)第122章 婚期(三)第270章 意外(三)第26章 滿娘第290章 內情(四)第91章 宣泄第134章 烏龍(五)第343章 賀家(十七)第329章 賀家(三)第268章 意外(一)第14章 喜惡第342章 賀家(十六)第354章 返京(二)第198章 變化(十)第141章 心意(六)第305章 官司(九)第160章 年節(三)第126章 姐妹(四)第235章 驚雷(四)第174章 轉折(四)第293章 內情(七)第249章 性命(四)第113章 香火(六)第93章 七夕第304章 官司(八)第146章 出閣(六)第320章 年關(八)第351章 遠客(二)第28章 借人第365章 舊都(一)第193章 變化(五)第72章 夜問第246章 性命(一)第355章 返京(三)第37章 臘八第338章 賀家(十二)第150章 花凋(一)第280章 訊息(三)第181章 真實(五)第163章 曝光(二)第190章 變化(二)楔子第163章 曝光(二)第137章 心意(二)第40章 救兵第42章 走水第195章 變化(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