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招工,梨花回村
作坊門口,擺了一張長桌,凌霄坐在桌子後面,面試着前來應聘的女子們。陳二嬸、大壯娘還有王氏都站在她身後幫她把關。凌霄招人,這人品不好的那肯定是不能要的,這村裡的人,她又不甚瞭解, 自然得讓陳二嬸她們幫着看看。
先前,幫着衛家給做活兒的工人做飯的芸娘,因爲繡活不錯,已經被招進了作坊。
此時,凌霄面前站了個面黃肌瘦,頭髮發黃,衣服上有好幾個補丁的小姑娘。她把自己的繡品,擺在桌上,低着頭看着桌子,抓着自己的衣襟壓根兒就不敢看人。
“叫什麼名字?”凌霄打量着她在粗麻布上繡的鯉魚,出聲問道。
“陳秀兒……”小姑娘小聲回答,那聲音比蚊子大不了多少。
凌霄沒聽清,擡起頭看着她重新問道:“叫啥?”
小姑娘臉漲的通紅,閉着眼睛,咬着牙大聲了些道;“陳秀兒。”
“多大了?”凌霄又問。
陳秀兒大聲答道:“十五了。”
自從,這梨花去了她大姐家,她都有一個多月沒曾見到她了。
“十五?”凌霄上下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小姑娘,看她這樣子,可一點兒都不像十五歲的姑娘。
“就是,要我說,咱們都可能過,但是你和這錢嫂子可就不好說了。”
陳荷花努了努嘴道:“這些人都是到衛家作坊來應聘的呢!這宅子也是衛家才修好的。”
不過,等真的排到張氏的時候,凌霄連她的繡品都沒看,便直接說她不符合作坊的招工標準。
陳秀兒遲疑的點了點頭道:“聽、聽清了……”
“喲!這秀兒都過了呢!看來,咱們也能過。”張氏見陳秀兒笑着離開,便知道她是過了。
“走,咱們找個地方,你好好與我說說。”陳梨花拉着荷花離開,二人找了個安靜的林子,說着這些日子發生的事兒。
王氏可憐陳秀兒,所以便想讓凌霄要了她,雖然這陳秀兒的秀活兒一般,但是做簡單一些的玩偶,還是可以的。
有一個小媳婦兒,翻着白眼小聲嘀咕道:“這再大度的人,也不會要一個往自己身上,潑髒水的人在自己手裡做工啊!”
排在張氏前頭的一個婦人道:“那可不一定,你忘記了你對人衛諺媳婦兒做的事兒了?”
“試用期一個月,這一個月內,只有八百文的基本工資,沒有記件提成。若是表現好,一個月之後可以轉正。工資漲到九百文,每做一個大玩偶提十文,一個小玩偶提五文,月休四天不包吃住,若是願意,你明天辰時便過來。”
畢竟,這兩人可是因爲造謠,傳謠言,被衛諺她媳婦兒打過的呢!
“哎……我爹癱了,姥姥又那個樣子,這日子也沒啥盼頭了。”陳荷花悲觀的說道。
張氏聽見那小媳婦兒說的話,本想開口罵上兩句,但是看快排着她了,便忍下來了。
王氏低下頭,小聲在凌霄耳邊道:“這丫頭是個命苦的人,爲人老實,膽子小,手腳麻利幹活兒勤快,初柳你就要了她吧!”
張氏不死心,追問哪兒不符合了?凌霄直接說了兩個字‘人品’。
排在後頭的人見陳秀兒都過了,便都覺得自己也能過。
陳荷花轉過頭,看見了穿着一套粉色細棉衣裙,挎着個包袱的陳梨花,她十分高興的道:“梨花,你回來了啊?”
這陳秀兒是個命苦的孩子,三歲的時候,她爹掉河裡淹死了,五歲的時候,她娘嫌家裡太窮,受不住了,便跟一個賣貨的貨郎跑了。自五歲起,她便跟着爺爺奶奶還有叔叔嬸嬸一起生活。她爺爺奶奶雖然疼她,但是她那嬸嬸卻是個厲害的。不但從小便讓她幹許多活兒,還經常對她非打即罵,不給她口飽飯吃。以至於,這陳秀兒已經十五了,這體型看起來,還像是個十二三歲的黃毛丫頭。
“荷花?”忽然有人從後面喚了她一聲。
“嗯……”陳秀兒點了點頭,給凌霄鞠了個躬,拿着自己的繡品離開了。
陳梨花點着頭道:“回來了,坐了一上午的牛車,可累死我了,對了,你在看啥呢?”
“喲!這些人是幹啥呢?誰家修了這麼好的宅子?比我姐夫家的還大呢!”她不過離開村子才一個多月而已,這村子裡咋修起這麼氣派的宅子了?
陳荷花站在離衛家作坊百米之遠的小山包上,看着衛家作坊門口排着的長龍,和那坐在門口的林初柳,面露羨慕嫉妒之色。
“我的繡活兒在這無銀村,也是數一數二的。而且我也沒幹過啥啊!初柳大度看着我的手藝,也會要了我的。”張氏梗着脖子說道,心中壓根沒底,其實她今天過來,不過也是來碰碰運氣而已。
“衛家?”陳梨花皺起了眉頭。就這一個月的功夫,衛家竟然好成這樣了?
“嗯……”荷花點了點頭道:“你不知道,你不在這些日子,咱們村兒發生了不少事兒呢!”她說着嘆了一口氣,其中有不少事兒,都是與她家有關。
凌霄看了一眼忐忑不安的才陳秀兒一眼,在紙上寫上了她的名字。
聽完陳荷花說的事兒後,陳梨花格外同情的看着她道:“荷花,沒想到你家發生了這麼多的變故,不過你也不要難過,這日子總是會好起來的。”
陳秀兒壓根沒聽清後面凌霄說了什麼?她只聽清了一個月有八百文的工錢,百八文錢那是多少啊?
“可聽清了?”凌霄看着一臉茫然的陳秀兒問道。
陳梨花問着,上了小山包。
瞧她那樣子,凌霄便知道,她並未聽清楚,於是便又道:“明天辰時過來。”
張氏在衆人的嘲笑中罵罵咧咧的離開了,排在後面的錢氏見此,自覺的離開了排隊的隊伍,免得自取其辱。
陳梨花拍着她的肩膀道:“凡事想開些,對了,這些日子安之哥有在家嗎?”
她心中最關心的,還是她的安之哥。
陳荷花道:“回來過兩三次,不過都是待上一天,便又去了鎮上,不常在村裡待。你可是爲了他纔回來的?”
陳梨花搖着頭道:“並不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