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6章 瞎指揮的朝廷呢?

平心而論,范文程提出的“攻昌平、襲皇陵,誘京營”之策還是很高明的。只要大明朝廷能夠發揮正常,一準會中了圈套!

那是昌平皇陵啊!朱明王朝的祖宗陵寢所在,京畿之內,除了北京城就數昌平皇陵最要緊了吧?

現在大金國的摸金大汗黃臺吉和發丘貝勒爺多爾袞要去昌平天壽山挖陵取寶了,大明朝廷能不着急?小皇帝朱由檢能不跳腳?不可能啊!他們方寸一亂,當然得逼着遼鎮軍和京營軍放棄烏龜戰術,快速前進去找黃臺吉決戰啊!

而京營假賬兵一旦快速進軍,就沒辦法繼續以車陣互相掩護,交替前行的方式進軍,大金天兵可就有機可趁了!

因爲步軍作戰靠得就是結硬陣憑堅寨守險要,結成硬陣的步兵很難行軍。行軍要快就得列成縱隊,走官道大路。如京營假賬兵這樣組成三十六個車營方陣,是沒辦法走官道的,一兩千人的方陣怎麼走官道?所以只能在麥田裡行軍,所以速度是快不了的。

而列成縱隊走官道的步軍雖然快,但面對敵人騎兵集羣的突襲,卻很難組織抵抗的。佈陣築壘需要時間啊!而且明軍步軍慣用的車陣佈置起來非常麻煩,不如西式的各種方陣、橫陣容易展開。

所以步軍大隊在行軍時,也許要少量的精銳騎兵在前後左右進行掩護和偵察,以防遭到敵人的突襲或伏擊。

可是後金的白甲兵實在太厲害的,單兵和小隊戰力爆表,明軍的夜不收也不是他們對手,很容易就會打死打跑。失去了騎兵遮護的明軍步軍,自然就變成了瞎子聾子,也就沒辦法在後金八旗兵打過來的時候及時組成堅陣或佔據有利地形了。

另外,現在出陣的京營軍和薊遼軍都採取了步步爲營的打法,每天就走六七裡地,走完就下寨紮營。也不是從零開始,而是找尋現成的莊子村子改建。京畿之內到底是繁華之地,村鎮莊園衆多,很容易找到一個進行改建。

改建完畢之後,就是一處可以用來遮護後路和糧道的據點,留個幾百精兵固守,糧道後路就都穩了。如果大部隊在前進過程中受挫,也可以退回據點堅守。可謂是穩紮穩打,立於不敗。

但是明軍的“不敗”,是建立在後金軍頓於順義堅城之下的基礎上的。

現在後金軍突然向西急行80裡,直撲天壽山皇陵所在的昌平而去,穩紮穩打的明軍也該着急了吧?就算明軍不急,躲在北京城內的朝廷也該跳腳了吧?

“本兵,你可接到昌鎮的急報?建奴大軍已經逼近昌平縣城和天壽山皇陵了!”

“本兵,趕緊給成國公和袁元素下令,讓他們日夜兼程赴援昌平啊!”

“是啊,決不能讓昌平皇陵有絲毫閃失!”

“本兵,快下令吧!”

北京皇城,午門之外的兵部衙門裡,今兒上午就跟炸了鍋似的,來了一大羣部閣重臣,都嚷嚷着要兵部尚書王在晉給朱純臣、袁崇煥、張鳳翼他們下令。

шшш ▪тt kán ▪C O

雖然這羣外行都知道這種急急忙忙催戰的行爲,很有可能變成催命的行徑......但是保衛皇陵是政治正確,誰也不敢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啊!

而王在晉的回答就是三個字兒——得請旨!

王在晉掃了急急忙忙來表示政治正確的大臣們一眼,不緊不慢地說:“宣府行在昨日送來消息,說是萬歲爺於前日回到鎮城,並且將於今日率兵三萬出宣鎮前往居庸關......萬歲爺一旦抵達,畿內之戰就是萬歲爺親征。無論是昌鎮軍、京營軍、薊遼軍,都是萬歲爺親領之兵。兵部只能請旨,不能直接下令催戰。”

政治正確的重臣們都是一愣,細細一琢磨,好像是這麼回事兒啊!

現在小皇帝御駕親征......北京城外的軍隊當然得聽皇帝的,兵部怎麼能無旨調兵?

不!這不是無旨調兵,而是無旨背黑鍋啊!

京營兵什麼貨色王在晉能不知道?現在擺出持重緩進的烏龜陣都不一定能自保,讓他們急赴昌平......沒準半道就散夥了!

京營一散,薊遼軍再來個孤軍急行,撞上奴賊大軍一準也得慘敗。

京畿地區的兩路大軍如果都慘敗了,那黃臺吉可就爽了,想搶哪兒就搶哪兒!到時候王在晉這個本兵就不是下詔獄,而是要掉腦袋了。

這王在晉不愧是萬曆二十年就入仕的四朝老臣,就是高明啊!

事關皇陵和京畿地方的安危,稍有差錯就得去掉腦袋......這鍋能甩就得甩啊!

首輔黃立極捋着鬍子,眉頭緊鎖:“本兵,從宣鎮到居庸關有200裡,萬歲爺得走多久才能到?天壽山皇陵要有什麼萬一......”

王在晉認真的想了想,道:“萬歲爺是馬上天子,又是至孝之君,聞之皇陵有難,一定日行千里而歸,現在多半已到居庸。現在是天子在外領兵而我等居於內......我等若是不請旨而調兵,豈不是奪了天子臨陣指揮之權?”

這頂帽子也夠大,甩鍋的水平也夠高,話說的更是滴水不漏!

王在晉頓了頓,又道:“不過這旨還是要請的......首輔,兵部已經擬好了急調京營、薊遼兩軍赴援昌鎮的奏章,就差內閣的條旨了。”

這隻狐狸不是一般的老奸巨猾啊!

王在晉明明知道不能讓京營和薊遼軍去送死,但是爲了甩鍋,依舊擬了急調兩軍赴援的奏章。

只是這北京城到居庸關一百多裡地,而且還有可能會遇到韃子的白甲兵劫道,這奏章能不能送到都難說!就算送到了,小皇帝也批准了,再送回北京,再由兵部去給朱純臣、袁崇煥、張鳳翼他們下令......這來來去去的得多少天啊?京營軍和薊遼軍差不多也該爬到昌平了!

只是不知道天壽山的皇陵會不會已經讓多爾袞給挖開了?

如果多爾袞知道大明朝這邊都管他叫“發丘貝勒爺”,他一準是要喊冤的。因爲他和襲擾天壽山皇陵的事兒一點關係沒有。打昌平的主意是范文程出的!而且多爾袞也沒跟着去昌平,黃臺吉給了他一個殿後並且監視兩路“烏龜大軍”的差事,所以他和多鐸兩人就領着兩白旗的兩千多騎,在順義縣、昌平州和北京城之間晃悠。

到了九月二十二日,已經在昌平州城以西十里紮下大營的黃臺吉左等右等都沒等到“烏龜大軍”變成“兔子大軍”的消息,有點不耐煩,於是就給了多爾袞幾百個喀喇沁蒙古騎兵和一個誘敵的任務。黃臺吉想讓他詐敗幾陣,看看能不能把經驗不足的京營兵給引來。

結果......多爾袞名留青史的時候就到了!

“來了來了,總戎......建奴的大隊終於來了,看着有幾千人呢!”

九月二十五日凌晨,出北京土牆後,沿着溫榆水(這條河流在順義縣城以西拐彎向西,往昌平而去)爬了快十天的京營大軍,終於等到了他們盼望已久的後金“大軍”。

正在一所不知是誰家的豪宅當中和幾個副將還有兵部右侍郎張鳳翼一起用早飯的朱純臣,聽見寧遠伯李尊祖通報的緊急軍情(寧遠伯家還有一些堪用的家丁,可以在大軍周圍境界),猛地就站了起來,臉上的表情那是又驚又喜。

驚的是建奴殺過來了!

喜的是終於可以平賬了!

第七十章 崇禎皇帝在哪裡?(求收藏,求推薦)第447章 豪格,你想偷襲!(今日五更求月票)第588章 勿忘大同(求月票)第1502章 都不是好人,都有槍!第2104章 還有一個神經小日本!第1890章 上陣自有母子兵,打仗還需駱駝炮第1482章 好大的圈套第2056章據說錢有的是!第628章 大西共和第1273章 如何成爲忠烈——五路進軍?第五十四章 刁民,你們都是刁民!(求收藏,求推薦)第805章 感動朝鮮第1226章 首陀羅們,迎闖王啦!第637章 賺了錢,賣了糧!第2050章 孔胤植,聽說你家祖墳被人挖了?第1737章 萬歲爺,我們損失慘重啊!第681章 侵略擴張業務的外包商第1154章 天黑了,打仗了第502章 鴻門葬第2026章 大汗,您別笑了第338章 有人罷考啦!第1501章 幸好我們還有大蘇聯第354章 李自成又滿血了第211章 有人要謀反?太好了(上暢銷精選加更!)第1891章 多爾袞倒鬥入朝鮮,朱由檢要飯去巴蜀第二十七章 好消息,都是好消息(求收藏,求推薦)第1672章 五年平遼,錢從哪兒來?第1551章 新一任的海上馬車伕第657章 走,找皇上要債去!第2092章 重建禮樂,自當從朝鮮開始!第2113章 崇禎十五年第887章 新九邊重鎮(求訂閱)第482章 大清能穩得了?第2128章 大清又要完啦——大清國還有救!第2229章 祖傳的忠臣,還債的天皇第2111章 身逢此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是幸焉?是悲焉?第1896章 如果馬伕人覺得爲難,朕可以搶親!第801章 打起大明的旗號!第425章 豪格還是厲害的第290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二十二章 大明好兒子(收藏,推薦)第1502章 這是我輩之福啊!的1694章 大明皇帝單挑蒙古大汗第701章 由小學生引出的黨爭第139章 三桂,你上誰的船(之前本章內容和140章顛倒,已經更改)第906章 我們和姓朱的拼了吧!(求訂閱)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那邊可不缺勳貴!(羅羅就缺推薦票)第146章 額纔不怕韃子呢!第二十八章 京師還能守幾日?(求推薦票)第370章 已經遲了第285章 原來韃子那麼壞! 下第1075章 都來當南京人吧(求訂閱)第1188章 都指着大順朝救命呢!(求月票,求訂閱)第2228章不好,有人叛變了!第2193章 老三,你一定要學會炫富!第844章 順治大戰史可法 完第949章 先下手爲強,後下手沉沒(求訂閱)第2211章 有借有還,誠信天皇第1313章 一考訂終身 六(求月票)第620章 大清要利空出盡了?第2133章 倭寇快來,爺爺們等不及了!第103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917章 朱由檢的小目標第1474章 不能兄弟相殘怎麼辦?第1919章 湖廣要飯總代理第1962章 火槍隊長袁搖旗第2009章 誰去斬了黃臺吉第1334章 怎麼都有代溝了!(求月票)第586章 咱們的機會來了第408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158章 逆子絕不能留啊!第1883章 三歲監國,兩歲出徵,大明要完!第2003章 年關難,李扒皮第389章 山東孝子左懋第第295章 漢奸,還不住口!第783章 羊湯真香啊!第710章 太學自習班第1862章 朱由檢過年第1943章 大明最勇朱慈烜第672章 孤王應該往哪裡跑呢?第480章 都包在鄭家身上了第330章 孝陵思過宮第1641章 猴兒們,來看殺雞啊!第1278章 吳三桂,挺住!第1150章 唐.璜.何塞來了第1045章 不學諸葛亮(求訂閱)第2134章倭寇,不許動!看打!第2121章 你們都不是好阿瑪!第766章 不用怕,南明沒大將第638章 清修籬笆明屯田第393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三第1798章 朕要去抓西賊來御東虜第1362章 原來是大明遏制西方!第452章 多爾袞都哭了(第一更,求月票)第468章 還是有朋自遠方來吧第730章 把不平等條約籤一下吧第1619章 顫抖吧,皇帝!第2198章 羅生門第1558章 西天李繼成第1863章 黃臺吉過年
第七十章 崇禎皇帝在哪裡?(求收藏,求推薦)第447章 豪格,你想偷襲!(今日五更求月票)第588章 勿忘大同(求月票)第1502章 都不是好人,都有槍!第2104章 還有一個神經小日本!第1890章 上陣自有母子兵,打仗還需駱駝炮第1482章 好大的圈套第2056章據說錢有的是!第628章 大西共和第1273章 如何成爲忠烈——五路進軍?第五十四章 刁民,你們都是刁民!(求收藏,求推薦)第805章 感動朝鮮第1226章 首陀羅們,迎闖王啦!第637章 賺了錢,賣了糧!第2050章 孔胤植,聽說你家祖墳被人挖了?第1737章 萬歲爺,我們損失慘重啊!第681章 侵略擴張業務的外包商第1154章 天黑了,打仗了第502章 鴻門葬第2026章 大汗,您別笑了第338章 有人罷考啦!第1501章 幸好我們還有大蘇聯第354章 李自成又滿血了第211章 有人要謀反?太好了(上暢銷精選加更!)第1891章 多爾袞倒鬥入朝鮮,朱由檢要飯去巴蜀第二十七章 好消息,都是好消息(求收藏,求推薦)第1672章 五年平遼,錢從哪兒來?第1551章 新一任的海上馬車伕第657章 走,找皇上要債去!第2092章 重建禮樂,自當從朝鮮開始!第2113章 崇禎十五年第887章 新九邊重鎮(求訂閱)第482章 大清能穩得了?第2128章 大清又要完啦——大清國還有救!第2229章 祖傳的忠臣,還債的天皇第2111章 身逢此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是幸焉?是悲焉?第1896章 如果馬伕人覺得爲難,朕可以搶親!第801章 打起大明的旗號!第425章 豪格還是厲害的第290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二十二章 大明好兒子(收藏,推薦)第1502章 這是我輩之福啊!的1694章 大明皇帝單挑蒙古大汗第701章 由小學生引出的黨爭第139章 三桂,你上誰的船(之前本章內容和140章顛倒,已經更改)第906章 我們和姓朱的拼了吧!(求訂閱)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那邊可不缺勳貴!(羅羅就缺推薦票)第146章 額纔不怕韃子呢!第二十八章 京師還能守幾日?(求推薦票)第370章 已經遲了第285章 原來韃子那麼壞! 下第1075章 都來當南京人吧(求訂閱)第1188章 都指着大順朝救命呢!(求月票,求訂閱)第2228章不好,有人叛變了!第2193章 老三,你一定要學會炫富!第844章 順治大戰史可法 完第949章 先下手爲強,後下手沉沒(求訂閱)第2211章 有借有還,誠信天皇第1313章 一考訂終身 六(求月票)第620章 大清要利空出盡了?第2133章 倭寇快來,爺爺們等不及了!第103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917章 朱由檢的小目標第1474章 不能兄弟相殘怎麼辦?第1919章 湖廣要飯總代理第1962章 火槍隊長袁搖旗第2009章 誰去斬了黃臺吉第1334章 怎麼都有代溝了!(求月票)第586章 咱們的機會來了第408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158章 逆子絕不能留啊!第1883章 三歲監國,兩歲出徵,大明要完!第2003章 年關難,李扒皮第389章 山東孝子左懋第第295章 漢奸,還不住口!第783章 羊湯真香啊!第710章 太學自習班第1862章 朱由檢過年第1943章 大明最勇朱慈烜第672章 孤王應該往哪裡跑呢?第480章 都包在鄭家身上了第330章 孝陵思過宮第1641章 猴兒們,來看殺雞啊!第1278章 吳三桂,挺住!第1150章 唐.璜.何塞來了第1045章 不學諸葛亮(求訂閱)第2134章倭寇,不許動!看打!第2121章 你們都不是好阿瑪!第766章 不用怕,南明沒大將第638章 清修籬笆明屯田第393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三第1798章 朕要去抓西賊來御東虜第1362章 原來是大明遏制西方!第452章 多爾袞都哭了(第一更,求月票)第468章 還是有朋自遠方來吧第730章 把不平等條約籤一下吧第1619章 顫抖吧,皇帝!第2198章 羅生門第1558章 西天李繼成第1863章 黃臺吉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