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唐王,你很會拉仇恨啊!(再求訂閱)

朱聿鍵今年38歲,是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而朱慈烺是朱元璋的十三世孫。也就是說他比朱慈烺大四輩,朱慈烺客氣一點得叫他皇高叔祖!

不過他現在是個倒黴的庶人,不敢和朱慈烺論輩份了。而朱慈烺對他,卻是耳聞已久。

因爲在明末的那些王爺當中,如果要尋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狠人,毫無疑問就是這位朱聿鍵了。

朱聿鍵雖然生在帝王之家,但是卻從小接受吃苦教育。被他的爺爺唐王朱碩熿圈禁在王府承奉司內十六年,從12歲一直圈到28歲!在崇禎二年時,他爸爸唐王世子朱器墭還被他叔叔毒死,他自己也差一點丟了世孫的地位。結果遇上了弔唁唐世子的地方官陳奇瑜替他出頭,這才保住了世孫地位。

而在繼爲唐王之後,這個被爺爺關了12年的朱聿鍵也顯示出了非同尋常的狠勁,居然在崇禎九年的七月初一杖殺了自己的王叔(就是害死他爸爸的那位)福山王朱器塽,還把另一個叔父安陽王朱器埈揍了個半死。

而在當年的八月,這個兇悍王爺做出了一件更加出格的事情。居然在清兵入關搶劫,直逼北京的時候起兵北上勤王!此舉可是打破了“藩王不掌兵”飛禁令。所以惹得崇禎皇帝大怒,當年十一月下部議,廢爲庶人,而且還抓進了鳳陽高牆,一圈就是八年!

所謂這位38歲的前任唐王,前前後後一共坐了20牢!所以肯定是不怕苦的!

至於死......不僅他不怕,今兒跟他一起來的兩個兄弟,朱聿鐭和朱聿鍔都是不怕死的狠人。

在歷史上,朱聿鍵是南明的隆武帝,朱聿鐭是紹武帝,朱聿鍔則在兩個哥哥先後殉國後退守台山汶村城堅持抗清,直到1659年才殉國。

兄弟三人先後爲抗清而殉國,也不愧爲太祖高皇帝之後了。

而身爲太祖高皇帝再世的朱慈烺,對於這三位不怕苦,不怕死的“子孫”當然是非常看好的。他現在就需要這樣的王爺頂在前面吸引滿洲人的火力!

除了他們仨,還有一個魯王也是朱慈烺想要好好利用的。

所以他今天就親自站在自己的帥府大堂門口,隆重相迎了。

“三位高叔祖一路辛苦,請進吧!”朱慈烺一邊招呼三個跟着馬士英一起向自己走來的老長輩,一邊留心打量這三位。

三個人是親兄弟,長得也有幾分相似,都算是相貌堂堂,年紀差得也不多,都穿着便服,不過朱慈烺還是一眼就從中認出了朱聿鍵。

他身上那種經歷過太多風雨而養成的那種內斂和堅韌的氣質,是另外兩位養尊處優的郡王所沒有的。

所以朱慈烺上前兩步,一把就抓住了朱聿鍵的手腕,親熱地問:“您一定是唐藩吧?久仰,久仰了!”

朱聿鍵聽眼前這少年稱呼自己爲“唐藩”,激動的眼淚都快下來了。

他當然這位就是大權在握的撫軍太子殿下了——朱慈烺可穿着太子的公服呢!

太子稱自己爲“唐藩”,難道是要恢復自己的藩王爵位嗎?朱聿鍵昨天已經聽馬士英說過這事兒了。可總有點不敢相信,今天才算真的確信了。

看來傳說的太子殿下是太祖高皇帝轉世的事情是真的!

大明也就只有太祖高皇帝不在乎藩王掌兵權了......

想到這裡,朱聿鍵噗通一下,就給朱慈烺跪了,“庶人朱聿鍵叩見撫軍太子殿下!”

看見他一跪,朱聿鐭、朱聿鍔和馬士英三人也跪下叩見朱慈烺。

“起來,起來,都請起吧。”朱慈烺滿臉堆笑着就把他攙扶起來了,然後就拉着他的手進了大堂,還吩咐他和朱聿鐭、朱聿鍔、馬士英三人落座。

“唐王不要再自稱什麼庶人了,”朱慈烺溫言對朱聿鍵道,“父皇將你廢爲庶人並圈入高牆的處分實在太重,而且有失公道。本宮很快就會下旨爲你平反了,你還是我大明的藩王!”

“臣謝太子殿下洪恩!”朱聿鍵激動得不行,都有點熱淚盈眶了。

朱慈烺則笑呵呵看着他,等他抹完了眼淚才道:“不過你的封地南陽目前尚在流寇手中,一時也難以恢復,不如換個地方去鎮守吧。”

什麼?還要換封地?

朱聿鍵愣了愣,有些疑惑地看着朱慈烺。

朱慈烺笑道:“唐王可聽說代藩的事情了?”

“代藩?”朱聿鍵搖搖頭,“代藩怎麼啦?”

“代藩換人了!”朱慈烺道,“換了本宮的三弟,而且還由虛轉實,得以節制大同府的文武官員和駐軍了。”

他頓了頓,嘆了口氣:“本宮的三弟只有13歲,實在不是充當塞王的人選,讓他執掌代藩也是不得已而爲之。不過恢復藩王掌兵鎮守之制是必須的!大明天下就有藩王一份,你們不出來爲國效力,鎮守一方,本宮和父皇還能依靠何人?

唐藩,馬制軍,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兒啊?”

這是要讓唐王去抵擋韃子和流寇的肉盾啊!

馬士英馬上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連忙附和道:“千歲爺所言極善!藩王本就是天家藩屏,應該要鎮守一方的!”

朱慈烺點點頭,又看着唐王朱聿鍵。

朱聿鍵卻是擰眉不語。

如果在八年前,他還沒被崇禎皇帝廢爲庶的時候,一準會挺身而出,爲國守邊的。

可是現在他吃夠了苦頭,已經有所收斂,而且他還兩手空空,連個心腹都沒有,拿什麼去守邊?

“千歲爺,”朱聿鍵沉默了一會兒,才斟酌着問,“不知您想讓本藩挪去哪裡?”

“汝寧府如何?”朱慈烺問。

“汝寧府?”朱聿鍵皺起濃眉,似乎有點猶豫。

他對汝寧府算是有點熟悉的,因爲汝寧府就緊挨着他的老家南陽府,位於河南和湖廣、南直隸的交匯處。約半數的地盤在淮河以南,還佔了半個大別山。地形險要,民風雄健,還是淮西、湖廣的屏蔽,十分的緊要。

朱慈烺給邊上坐着的李巖打了個眼色。

讓唐王出鎮汝寧是李巖給朱慈烺出的招兒——汝寧府是紅娘子和鳳三的老家,李巖在那邊算是有點基礎,將來可以出馬替朱慈烺去經營一番。

不過他自己的招牌不夠硬——他到底當過流寇,雖然有朱慈烺的信任,但還是難以服衆。所以就需要借用唐王朱聿鍵的招牌行事了!

另外,汝寧這個窮鄉僻壤,在李巖爲朱慈烺所謀的大局中也是極爲緊要的。

因爲窮鄉僻壤出精兵啊,看看紅娘子就知道大別山區的民風多彪悍了!

朱慈烺如果去了江南,錢糧的問題好解決,兵源卻有點爲難。靠蘇州兵、杭州兵、揚州兵的,恐怕是很難打敗韃子和流寇的。

而大別山的兵應該不錯,所以汝寧府必須牢牢掌握在手,還得有得力的經營。

李巖對唐王道:“殿下不必擔心汝寧民刁難治,朝廷自會派出得力幹臣出任長史、護衛指揮使和知汝寧府,爲殿下打理經營。殿下只需在汝寧堅持,以凝聚人心即可。”

朱慈烺道:“唐王,本宮知道汝寧首縣汝陽並不險要,若賊虜大至,便難以守禦。不過你還有信陽險要,還有大別羣山,本宮不要你和汝陽同亡,而要你在汝寧持久堅守。哪怕上山爲王,也要堅持到底!”

“好!”唐王朱聿鍵心裡有底了,他站起身,向着朱慈烺躬身一禮,“太子殿下,本藩願意去汝陽堅持,哪怕老死大別,也絕不動搖!”

第975章 自古以來的美洲(求訂閱)第301章 左良玉有點瘋!第2240章 逆子越來越多了!第1053章 大清攝政王多尼(求訂閱)第2235章 其實他們仨是好兄弟第1845章 看!那就是昏君!第1947章 御馬監天貓司第1948章 昏君抓老鼠,逆子守國門,豈有此理!第952章 鄭森都急了(求訂閱)第121章 到底有幾個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265章 你來當張居正吧第948章 外交沒有了,只有相親了!(求訂閱)第288章 史可法的擔心第三十五章 不愛銀子,只愛大明(求推薦)第1360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還能要嗎?第1073章 這錢不能拿啊! (求訂閱)第263章 李自成的感覺還不錯第1479章 大明姓朱,印度姓李第260章 太子不背鍋第850章 黃河之水泡過來第2000章 要不順路去科爾沁要個飯?第1762章 朕最懂奸商了!第1988章 朕是明君,朕不愛錢(求一波訂閱)第1149章 王在本薰寺第356章 吳三桂去哪兒了?第157章 洞房花燭啦!(第一更來了,求月票啊)第2248章 娘子,孤已經簽好賣國契約了!第191章 大清衍聖公(七更完畢)第1201章 奧朗則布纔不傻呢!(求訂閱)第1266章 吳三桂,圈套都爲你準備好了!第285章 原來韃子那麼壞! 下第406章 去拉紅夷大炮來第2119章 人間五十年!(只求訂閱)第七十九章 忠奸難辨啊!(推薦票紛紛來)第1429章毒羊湯真香啊!(求月票)第1669章 李自成過年第1299章反擊,還是樂不思蜀?第312章 洋將石瑞恩第500章 密謀第846章 大清朝果然不能沒有皇阿瑪!第2204章 努力跳出週期律第536章 傻眼了吧!第779章 勇敢王第1844章 對!這就是玉璽!第2140章 朕最懂槍斃了!第1091章 帖木兒第二?(求訂閱)第492章 資本主義就是麻煩啊!第1176章 大明沒有野心,大明只有仁義第十二章 大明太子,有債必償(羅羅求票,有求必應)第2176章 大買賣第505章 王爺不哭,王妃好凶第879章 把歪脖子樹都砍了!(求訂閱)第242章 上刺刀,衝啊!第1442章 你們繳械,我們投降第2090章 就想好好應個劫也不讓嗎?第1343章 李定國,當個好叛徒吧!(求訂閱)第136章 國務會議第1724章 你比奸臣還奸啊!第584章 平西王,您得封建一點第552章 崇禎覺悟了第2109章 這次科舉就考格物之道吧!第1289章 考出一個太子妃第1364章 希望在哪裡?希望在遠方!第1477章 苦命的朱慈照第1237章 有時間?有陰謀?第二十七章 好消息,都是好消息(求收藏,求推薦)第287章 多爾袞的決心第1828章 大明怎麼可能要完了?第1776章 好你個逆子!第679章 安南這算迴歸了?第1229章 歡迎侵略,歡迎收稅第744章 日蒙協約第1405章 搬弄是非,還是河稀泥?第2180章 給資本主義插上翅膀第1524章 天哪,蒙古人來美洲了!第847章 多鐸很鬱悶第1059章 多尼,你的薩爾滸來了!(求訂閱)第1991章 金銀財寶歸荷蘭,土地子民歸大明第280章 衍聖公,你必須挺身而出啊!第2214章 毘字旗飛揚第912章 新的開始,新的麻煩(求訂閱)第790章 最大的金手指第1398章 大爭之世第1454章 準格爾王國的權利法案第518章 還是老奶奶厲害啊第1036章 公道自在人心(求訂閱)第761章 選舉第1003章 不要順差(求訂閱)第1774章 王爺們,去南京吧!第2072章 逆子快長大吧,你父皇又敗家了!第710章 太學自習班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411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下第1556章 印度大順帝國第1444章這是尼布楚條約?第909章 敵在千佛寺(求訂閱)第256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下第1509章 伯爵,八等日來啦!第1657章 尋找李自成(求月票,求訂閱)第1956章 有了福寧,誰還要豪格?
第975章 自古以來的美洲(求訂閱)第301章 左良玉有點瘋!第2240章 逆子越來越多了!第1053章 大清攝政王多尼(求訂閱)第2235章 其實他們仨是好兄弟第1845章 看!那就是昏君!第1947章 御馬監天貓司第1948章 昏君抓老鼠,逆子守國門,豈有此理!第952章 鄭森都急了(求訂閱)第121章 到底有幾個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265章 你來當張居正吧第948章 外交沒有了,只有相親了!(求訂閱)第288章 史可法的擔心第三十五章 不愛銀子,只愛大明(求推薦)第1360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還能要嗎?第1073章 這錢不能拿啊! (求訂閱)第263章 李自成的感覺還不錯第1479章 大明姓朱,印度姓李第260章 太子不背鍋第850章 黃河之水泡過來第2000章 要不順路去科爾沁要個飯?第1762章 朕最懂奸商了!第1988章 朕是明君,朕不愛錢(求一波訂閱)第1149章 王在本薰寺第356章 吳三桂去哪兒了?第157章 洞房花燭啦!(第一更來了,求月票啊)第2248章 娘子,孤已經簽好賣國契約了!第191章 大清衍聖公(七更完畢)第1201章 奧朗則布纔不傻呢!(求訂閱)第1266章 吳三桂,圈套都爲你準備好了!第285章 原來韃子那麼壞! 下第406章 去拉紅夷大炮來第2119章 人間五十年!(只求訂閱)第七十九章 忠奸難辨啊!(推薦票紛紛來)第1429章毒羊湯真香啊!(求月票)第1669章 李自成過年第1299章反擊,還是樂不思蜀?第312章 洋將石瑞恩第500章 密謀第846章 大清朝果然不能沒有皇阿瑪!第2204章 努力跳出週期律第536章 傻眼了吧!第779章 勇敢王第1844章 對!這就是玉璽!第2140章 朕最懂槍斃了!第1091章 帖木兒第二?(求訂閱)第492章 資本主義就是麻煩啊!第1176章 大明沒有野心,大明只有仁義第十二章 大明太子,有債必償(羅羅求票,有求必應)第2176章 大買賣第505章 王爺不哭,王妃好凶第879章 把歪脖子樹都砍了!(求訂閱)第242章 上刺刀,衝啊!第1442章 你們繳械,我們投降第2090章 就想好好應個劫也不讓嗎?第1343章 李定國,當個好叛徒吧!(求訂閱)第136章 國務會議第1724章 你比奸臣還奸啊!第584章 平西王,您得封建一點第552章 崇禎覺悟了第2109章 這次科舉就考格物之道吧!第1289章 考出一個太子妃第1364章 希望在哪裡?希望在遠方!第1477章 苦命的朱慈照第1237章 有時間?有陰謀?第二十七章 好消息,都是好消息(求收藏,求推薦)第287章 多爾袞的決心第1828章 大明怎麼可能要完了?第1776章 好你個逆子!第679章 安南這算迴歸了?第1229章 歡迎侵略,歡迎收稅第744章 日蒙協約第1405章 搬弄是非,還是河稀泥?第2180章 給資本主義插上翅膀第1524章 天哪,蒙古人來美洲了!第847章 多鐸很鬱悶第1059章 多尼,你的薩爾滸來了!(求訂閱)第1991章 金銀財寶歸荷蘭,土地子民歸大明第280章 衍聖公,你必須挺身而出啊!第2214章 毘字旗飛揚第912章 新的開始,新的麻煩(求訂閱)第790章 最大的金手指第1398章 大爭之世第1454章 準格爾王國的權利法案第518章 還是老奶奶厲害啊第1036章 公道自在人心(求訂閱)第761章 選舉第1003章 不要順差(求訂閱)第1774章 王爺們,去南京吧!第2072章 逆子快長大吧,你父皇又敗家了!第710章 太學自習班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411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下第1556章 印度大順帝國第1444章這是尼布楚條約?第909章 敵在千佛寺(求訂閱)第256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下第1509章 伯爵,八等日來啦!第1657章 尋找李自成(求月票,求訂閱)第1956章 有了福寧,誰還要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