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9章 沒飯吃,都當軍戶吧!(求一波訂閱)

崇禎九年夏,天劫將至!

北京,萬勝宮西暖閣內,一場小朝正在進行當中。

自打上那場大朝會後,朱由檢又開始了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好日子。

當然了,不早朝不等於不理政。只是不大清老早的舉行折騰人的御門聽政,而是在西暖閣中花一兩個時辰,馬馬虎虎的處理一下國家大事。其實大部分事情都是很容易料理的,因爲內閣會事先給出條旨,直接照批就是了——現在的朱由檢已經明白當皇帝必須抓大放小的道路,如果事無鉅細都想管,那是肯定管不好的。

所以朱由檢御極之後,在着重進行軍事改革和財政稅收改革的同時,也用循序漸進的辦法,推行了一場旨在提高行政效率的政務改革。

這場改革談不上轟轟烈烈,也沒有軍事和財政改革那麼引人注目,但是重要程度卻不亞於軍事、財政改革。

而這場政務改革的重點,就是兩條,一是放權,二是考成。

其中放權之法又分成中央和地方兩部分,在中央這邊是將內閣和六部合一,同時不斷撤換敢於行使封駁權的六科給事中,從而讓六科給事中退出決策圈,還限制了御史的權力,對於他們所上的涉及軍政事務的奏章,一律留中不發。實際上也讓都察院推出了行政軍事的決策圈。

這樣一來,中央的政務決策權就集中到了皇帝和內閣手中,責任也就非常明確了。

而在地方那頭則是在在南北直隸設立行省和在兩直隸、兩湖、兩淮行大府制,以及在大同、宣府、燕山、大寧、遼西、遼東(毛文龍的地盤)、榆林、寧夏、甘肅等實土邊鎮實行總兵負責制。

而考成法則是張居正留下的老辦法了。不過朱由檢並沒有在大明全國推行考成法,而是將考成法和放權法配合實行。

凡是實行放權之法的地方,必須要進行考成——而且放權之後,地方大權或歸於大府,或歸於總鎮,扯皮的空間小了,責任也沒地方可以推,罷官下獄也能找得着人啊!

要不然,下面一堆官員互相扯皮,互相拉後腿,還爭功諉過,搞得朱皇帝都不知道該拿誰開刀,但同時又不能全殺了......就是全殺了換一批人上來也一樣。因爲制度本身就爲了讓下面的人狗咬狗而制定的,不互相牽扯是不可能的。

而在實行了放權之法後,朱皇帝只需要拿着張居正留下的考成法去考下面的大府、總鎮、封疆、部閣等官就行了。

所以對沒有實行大府制的地方,朱由檢要求就低得多,能夠勉強應付過去就行了,實在不成,也就罷官了事,基本不會下獄。

而在放權、考成這兩項改革成效顯見的情況下,朱由檢總算多了幾分應天劫的底氣。

“萬歲爺,唐王殿下、三邊總督梅之煥、甘肅總楊嘉謨聯名上奏甘肅鎮春荒嚴重,除西寧衛、碾伯所、莊浪衛之外,其餘各衛各所,都上報了饑荒乏糧,請求開倉賑濟。”

“萬歲爺,固原鎮、臨洮鎮和陝西省管的平涼、臨洮、鞏昌等府,也上報春荒乏食,糧價高昂,懇請發糧救荒。”

“萬歲爺,榆林鎮和陝西省管的延安府、慶陽府自正月以來,都滴雨未落,旱情非常嚴峻,兩府一鎮的濟民已經開始聚集,可能要向關中求食去了......”

“萬歲爺,河南西部各府自正月來降雨偏少,看來今年又要鬧旱災了......”

“萬歲爺,山西和北直隸今年以來降雨也少於去年,今年的秋糧恐怕又要減產了!”

首輔畢自嚴蒼老而且沙啞的聲音念出來的,都是中原、西北各地上報的災情。雖然真正的天劫還沒來,但這並不意味崇禎九年是什麼好年景——如果用萬曆年間的標準來衡量,崇禎元年開始就是年年大災,而且就全國範圍來說,災情那是一年更比一年重。

大明朝治下現在還能勉強保持穩定,沒有民變四起,實在可以稱得上是奇蹟了。

但是崇禎十年開始的禍害西北、中原、塞外大片土地,甚至波及到了長江流域的超級旱災,可就沒有崇禎十年前的這些災害那麼好應付了。

畢竟崇禎十年前的災害還是局部性的,湖廣、兩淮、三江、四川、閩粵這些地方算不上豐收,但也不算太糟。特別是兩淮和兩湖因爲播種面積的大幅增加,兩湖、兩淮的糧食產量比前天啓年間,都有了不小的增量。也正因爲有了這些增量,南陽、襄陽兩大救荒糧倉當中,終於有了一點老底子。

朱由檢耐心的聽完了畢自嚴的報告,然後擡眼瞅了眼這個一臉蒼老疲憊的老臣,問了一句:“元輔,南陽、襄陽兩倉當中有多少存糧了?”

聽到這個話,畢自嚴馬上來了點精神:“陛下,兩倉存糧有7500餘萬石了!另外,北京的海運倉中,還存了五百餘萬石穀子。而荷蘭東印度公司和一官黨的海船,在6個月內,還會運來400萬石大米,30萬石土豆和蕃薯......這些糧食如果折算成穀子、麥子,又是600多萬石。加上兩倉備荒米,總共有8100多萬石,本朝自開國以來,儲備就沒有如此豐厚過啊!所以臣墾請陛下開倉放糧,賑濟災民。”

但是即將來臨的旱災,也是本朝270餘年所未有啊!朱由檢心想:那是天劫!

“甘肅鎮、唐王府、寧夏鎮、固原鎮、臨洮鎮的庫房當中還有多少存糧?”朱由檢又問,“陝西省管的庫房當中,還有多少存糧?”

畢自嚴聽了朱由檢的問題,連忙從一個跟在他身邊的戶部官員那裡取過一個賬本,翻了起來——如果上輩子有哪個官員這麼幹,一準會給朱由檢當成昏官給開了的,但是自己也經歷了一次垂暮之年的朱由檢是很理解老人家記憶力下降的,所以御極之後就下了特旨,允許官員帶着隨員和記事的本子上朝。

畢自嚴道:“陛下,甘肅鎮、唐王府、寧夏鎮、固原鎮、臨洮鎮和陝西的官倉當中,總共有80多萬石麥子,還有500多萬石的蕃薯幹。”

這些蕃薯幹都是朱由檢花錢買來的,雖然陝西、河南等地的農民這幾年種啥都啥不行,但他們還是很難接受蕃薯這種外來的作物。而朱由檢的辦法也簡單,直接花錢,哦,是花布。用江南征來的棉布在陝西、河南、山西等地換蕃薯,然後曬乾存入地方糧倉!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了!所以這些地區的農民都種上了比較耐旱的蕃薯,總算在崇禎七年、崇禎八年間有了點收成。

但是蕃薯再耐旱,也不是沙漠植物......所以崇禎十年後的奇旱,依然不能指望蕃薯。

“萬歲爺,”畢自嚴道,“要不就把那500萬石蕃薯幹放出去吧......蕃薯幹也能活人啊!”

朱由檢想了想,笑道:“蕃薯幹可以給,但是不能白給。”

“不白給?”畢自嚴問,“難道要以工代賑?”

“不,”朱由檢搖搖頭,“不是以工代賑,而是以兵代賑,想要吃朕的蕃薯幹,就投軍當軍戶......如果不願意當軍戶,那就一定還有口吃的,繼續在家鄉熬着吧!”

第414章 泰安軍節度使第1221章 最勇敢的阿利姆王子(求訂閱)第796章 吳三桂,平西去第1436章寧死不嫁草包王?第1359章 奸商心中無上帝!第2127章 大清又要完啦! 五第706章 發現一個大儒啊!第2197章 親王殿下,板載!第1414章 額是順治,額交待第1062章 詐敗乎?真敗乎?(月票、月票,狂求月票)第2045章 逆子,快教爲父賺錢!第848章 多鐸在哪裡?第288章 史可法的擔心第1803章 朕是仁君,不能欺負孤兒寡婦第2170章難題啊,要錢還是要兵?第605章 圍點打援去!第853章 什麼?大清沒了! 一 (求訂閱)第608章 王爺不哭,本官有辦法第1190章 發現老師第1771章把根交出來!第2246章 逆子們,天下沒有不徵之國第413章 這是天亡大清啊!第1533章 如何正確的背叛第562章 名偵探紀坤第1505章 我們會保護路易大酋長的第1725章擡本官的棺材來!第1146章 島津詐降第四十一章 名將朱純臣(求收藏,求推薦)第409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上第五十七章 快點御駕親征吧(求推薦)第2158章 逆子絕不能留啊!第166章 朱元璋真的回來了?(第十更)第1303章 吳三桂來了!第1447章 限量版之後還有特供版第1269章 如何成爲忠烈 三第125章 十送那個崇禎(求收藏,求推薦)第1944章 好自信的逆子啊!第804章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第354章 李自成又滿血了第1857章 拆了錦衣衛第781章 多鐸兇猛第1461章 真正的對手來了!第799章 駙馬爺,去當倭寇吧!第102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710章 太學自習班第1066章 狠的都沒人性了!(求訂閱)第1155章 怎麼變成被圍點打援了第410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中第1485章 哪裡比較虛啊?(求訂閱)第1855章 排排坐,分總兵第1063章 沒錯,這就是薩爾滸啊!(求訂閱)第930章 二富,大富,最富(求訂閱)第2220章 對,就是要天下大亂!第六十二章 皇上不哭第928章 大明二富(求訂閱)第1875章闖王高迎祥!第1532章逃離果阿第122章 真的勝利了!(求推薦,求收藏)第1659章 有請洋鬼子!第2124章 大清又要完啦! 二第2091章 唉,又到了賣兒子的時候了第711章 太學可不是凡人呆的地方!第1247章 都氣成先帝了第2259章 大到不能倒的國本第1298章 大順啊!路在何方?第375 戰時內閣第115章 唐通之死(求收藏,求推薦)第768章 鄭芝龍, 去搞兩個小目標來第269章 好大的變數第1572章皇帝退休計劃第1050章 臣還是當曹真吧!(求訂閱)第582章 吳三桂,你的路在哪兒?第2001章 逆子,朕給你留了兩個大將第2154章 衣帶詔!第730章 把不平等條約籤一下吧第1551章 新一任的海上馬車伕第188章 這纔是忠臣啊!(求訂閱)第141章 自成命苦(之前章節發錯,補償一章)第638章 清修籬笆明屯田第408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722章 大明安西的第一次快遞第1177章 君子大戰紳士第803章 越來越像世界戰爭了第130章 到大沽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722章 大明安西的第一次快遞第1427章 不好,朕的兒子們被騙走了!第685章 這是原罪啊!第705章 儒家第一勇士!第八十一章 又要入狼窩了!(求收藏,求推薦)第724章 大明也會炮艦外交第1148章 就想當個天使王第1273章 如何成爲忠烈——五路進軍?第2015章 我們都是朱元璋的親戚啊!第1002章 天朝也大市場(求訂閱)第786章 大清天子守國門第1012章 父皇,您也要投資嗎?(求訂閱)第950章 打不光的海軍!(求訂閱)第1059章 多尼,你的薩爾滸來了!(求訂閱)第1292章 吳三桂之死!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薦)
第414章 泰安軍節度使第1221章 最勇敢的阿利姆王子(求訂閱)第796章 吳三桂,平西去第1436章寧死不嫁草包王?第1359章 奸商心中無上帝!第2127章 大清又要完啦! 五第706章 發現一個大儒啊!第2197章 親王殿下,板載!第1414章 額是順治,額交待第1062章 詐敗乎?真敗乎?(月票、月票,狂求月票)第2045章 逆子,快教爲父賺錢!第848章 多鐸在哪裡?第288章 史可法的擔心第1803章 朕是仁君,不能欺負孤兒寡婦第2170章難題啊,要錢還是要兵?第605章 圍點打援去!第853章 什麼?大清沒了! 一 (求訂閱)第608章 王爺不哭,本官有辦法第1190章 發現老師第1771章把根交出來!第2246章 逆子們,天下沒有不徵之國第413章 這是天亡大清啊!第1533章 如何正確的背叛第562章 名偵探紀坤第1505章 我們會保護路易大酋長的第1725章擡本官的棺材來!第1146章 島津詐降第四十一章 名將朱純臣(求收藏,求推薦)第409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上第五十七章 快點御駕親征吧(求推薦)第2158章 逆子絕不能留啊!第166章 朱元璋真的回來了?(第十更)第1303章 吳三桂來了!第1447章 限量版之後還有特供版第1269章 如何成爲忠烈 三第125章 十送那個崇禎(求收藏,求推薦)第1944章 好自信的逆子啊!第804章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第354章 李自成又滿血了第1857章 拆了錦衣衛第781章 多鐸兇猛第1461章 真正的對手來了!第799章 駙馬爺,去當倭寇吧!第102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710章 太學自習班第1066章 狠的都沒人性了!(求訂閱)第1155章 怎麼變成被圍點打援了第410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中第1485章 哪裡比較虛啊?(求訂閱)第1855章 排排坐,分總兵第1063章 沒錯,這就是薩爾滸啊!(求訂閱)第930章 二富,大富,最富(求訂閱)第2220章 對,就是要天下大亂!第六十二章 皇上不哭第928章 大明二富(求訂閱)第1875章闖王高迎祥!第1532章逃離果阿第122章 真的勝利了!(求推薦,求收藏)第1659章 有請洋鬼子!第2124章 大清又要完啦! 二第2091章 唉,又到了賣兒子的時候了第711章 太學可不是凡人呆的地方!第1247章 都氣成先帝了第2259章 大到不能倒的國本第1298章 大順啊!路在何方?第375 戰時內閣第115章 唐通之死(求收藏,求推薦)第768章 鄭芝龍, 去搞兩個小目標來第269章 好大的變數第1572章皇帝退休計劃第1050章 臣還是當曹真吧!(求訂閱)第582章 吳三桂,你的路在哪兒?第2001章 逆子,朕給你留了兩個大將第2154章 衣帶詔!第730章 把不平等條約籤一下吧第1551章 新一任的海上馬車伕第188章 這纔是忠臣啊!(求訂閱)第141章 自成命苦(之前章節發錯,補償一章)第638章 清修籬笆明屯田第408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722章 大明安西的第一次快遞第1177章 君子大戰紳士第803章 越來越像世界戰爭了第130章 到大沽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722章 大明安西的第一次快遞第1427章 不好,朕的兒子們被騙走了!第685章 這是原罪啊!第705章 儒家第一勇士!第八十一章 又要入狼窩了!(求收藏,求推薦)第724章 大明也會炮艦外交第1148章 就想當個天使王第1273章 如何成爲忠烈——五路進軍?第2015章 我們都是朱元璋的親戚啊!第1002章 天朝也大市場(求訂閱)第786章 大清天子守國門第1012章 父皇,您也要投資嗎?(求訂閱)第950章 打不光的海軍!(求訂閱)第1059章 多尼,你的薩爾滸來了!(求訂閱)第1292章 吳三桂之死!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