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8章 魔都

在崇禎十七年將近新年的時候,大明東南,江海匯聚之地的新興工商業之都上海市這裡,正是繁盛熱鬧的時候兒。

和崇禎領導下的帝都北京城的日益清冷不同,本是一片安靜悠閒的魚米水鄉的上海,卻提前二百多年開始騰飛,現在已經有了那麼一絲東亞魔都的味道。

在臨近吳淞江的十幾條大街上到處都是生意興隆的商鋪,有販賣南北貨的,有販賣洋貨的,也有專做出口生意的商行,也有顧客盈門的酒肆、茶樓、客棧、楚館,夥計們操着南腔北調,在門口吆喝叫賣。進出吳淞江各浦碼頭的運貨運人的車子,譁愣愣的碾過街道。

街上除了百姓,還有穿着藍色綢緞面軍服的,操着“胡建”口音的御海軍官兵們在兜兜轉轉,吃吃喝喝。這些都是跟着鄭家從泉州府遷到上海的“第一代老上海”了,也不知道以後的上海話中會不會帶着一點“胡建”音?

這裡的洋鬼子也很多,荷蘭東印度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法蘭西東印度公司、瑞典東印度公司、葡萄牙東印度公司、丹麥東印度公司......哦,還有一家印度東印度公司(是印度的波斯商人開辦的),都在上海開辦了商行。街道上時不時的就能看見穿着洋服或是明朝服飾的各國商人或他們的家眷走來走去。

還有穿着和服的日本人,眯着小眼睛在上海街頭穿過。現在大明和日本的關係在後世的人看來很奇怪,一方面兩國圍繞朝鮮半島展開爭奪戰仍然在繼續,而另一方面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卻依舊熱絡。不僅荷蘭和葡萄牙(葡萄牙已經在1640年脫離了西班牙國王的統治)的朱印船繼續往來於兩國之間,甚至鄭家的商船也一如既往的佔據日本對外貿易的最大份額。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當然是因爲大明朝廷和德川幕府都需要維持正常而且可控的貿易往來,這對他們雙方都是有好處的。而中斷貿易,則是明朝和德川幕府都無法辦到的事情。

大明朝廷這邊還需要荷蘭東印度公司配合自己在南洋和南方大陸的擴張,所以不可能阻止荷蘭東印度公司和日本的貿易——大明的生絲在日本極受歡迎,而日本的漆器則遠銷西洋,那麼好的買賣荷蘭人怎麼可能不做?所以禁止鄭芝龍從事中日貿易,就等於把市場白白讓給荷蘭東印度公司。而荷蘭東印度公司發展太好,對大明的海上利益當然是不利的。

與其讓荷蘭人做大,不如繼續讓鄭芝龍把持日本的對外貿易。

而日本德川幕府那邊,則擔心西南強藩和鄭芝龍進行走私貿易發展太快......現在深陷朝鮮戰場泥潭的幕府,當然不希望國內再出亂子。所以對西南諸藩和鄭芝龍之間的貿易往來,只能睜一眼閉一眼。

而幕府遏制這種走私貿易發展的唯一辦法,就是讓鄭芝龍的朱印船繼續進入長崎、平戶、大阪、水戶(日本現在也走在開國路線上,所以開放了平戶、長崎、大阪、水戶、直江津等五個貿易港)等港口進行貿易。

不過幕府的開放貿易的政策,並沒有組織西南諸藩發展自己的走私貿易,反而刺激這些強藩更加大膽的“走出去”。到了崇禎十七年的時候,包括薩摩、土佐、肥前、長洲在內的西南強藩,都通過他們的御用商人在上海開設了店鋪。其中薩摩藩的開設的琉球屋規模最大,在上海商市西南角的古北街上建了十幾排房子,佔了足足四分之一條古北街。

一行車馬逶迤的從古北街附近的延安門進入了商市,沿着長長的延安西街東行。這隊車馬很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因爲在前後護衛的都板甲騎兵,他們騎着的也極爲俊美的汗血寶馬。他們拱衛的馬車,則是一輛鑲着玻璃窗的四輪馬車。

車子的一扇窗戶打開着,不時有兩個女子的腦袋探出來,睜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周圍的一切。

這兩個女子,一個纖細修長,一個珠圓玉潤,正是朱慈烺的正妃鄭茶姑和側妃沈倩。

沒錯兒,這就是朱慈烺的車隊。而鄭茶姑和沈倩這兩個上海人,則順路跟着朱慈烺一起回家看看......雖然她們倆對上海這個家鄉還非常陌生。

而朱慈烺來上海的目的,當然是爲了讓剛剛開張的鹽業銀行能在魔都迅速打開市場了。

鹽業銀行雖然可以從鹽商那裡吸納到大量的存款,但是卻不大可能向鹽商放債——鹽商本質是包稅商人,他們是不需要大量資金的,反而會在經營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現金流。

而上海這裡的工商業,則需要大量的投資。無論是造船出海,還是在上海本地開設手工作坊,都需要投資。而資金的成本和規模,又直接決定了上海的工商業能否迅速跨過資本主義的門檻。

所以鹽業銀行成功的關鍵,就是吸收廉價的鹽商資金,然後再高價出借給上海的工商業,從中賺取大量的差價。

除了大量低成本的資金,朱慈烺此行還會給上海的工商業帶來鉅額訂單——朱慈烺可沒答應把一億三千萬兩白銀運往北京,運去了也花不了。靠天津的那點工商業,怎麼可能消化那麼多的訂單?

在如今的大明境內,能夠消化那麼多訂單的,也只有位於江海匯聚之口的上海商市——再大的訂單,到了上海商市這裡,也可以通過長江、運河(吳淞江就通運河)、東南水網和茫茫大海發散出去。而且通過這些便利的水路,人口、技術、原材料也能迅速彙集到上海,使得上海的工場手工業可以迅速發展。

相比之下,天津的條件就差太多了,港口條件很差,冬天還會結冰,衛河(海河)和運河的輻射能力也弱,無法爲天津獲取足夠的人口和原材料。而且眼下北直隸依舊缺糧,每年都要從南方海運幾百萬石才能維持供應。如果天津商市發展成了人口數百萬的工商業大都市,那每年北運的糧食就得以千萬石計了!

所以在鐵路和蒸汽船出現之前,天津商市想要和上海商市一樣得到大發展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在蒸汽動力得到有效利用之前,北方豐富的煤鐵資源也很難得到大規模的開發。因爲沒有四通八達的水網支撐低成本的水運,高昂的運輸成本(不僅是煤鐵外運,還有礦工和家眷的生活資料的運輸,還是牲口飼料的運輸)將使得產品完全喪失競爭力。

而且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來之前,靠着長江和淮河流域的鐵礦、煤礦和樹木(木炭)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就已經綽綽有餘了。在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全世界的鋼鐵產量加一塊兒也就一二百萬噸吧。

因此朱慈烺非常清楚,魔都和大明東南的未來,一片光明......除了屠刀,沒有別的任何辦法可以阻止這裡的發展。

不過上海這個魔都一旦發展起來,本就已經出現南北發展失衡的大明,恐怕將面對更嚴重的南強北弱......

就在朱慈烺爲大明將來的南北之爭而煩惱的時候,鄭茶姑忽然嚷嚷了起來:“千歲爺,我爹爹他們來迎接咱們了!”

第1484章 拯救印度得收費啊!第2029章 秘不發喪,假裝活着第536章 傻眼了吧!第1739章走,找袁崇煥去!第1158章 傻王的逆襲!第1002章 天朝也大市場(求訂閱)第1735章 黃臺吉都慌了!第1334章 怎麼都有代溝了!(求月票)第835章 我們真有那麼厲害?第2114章崇德七年(求一波訂閱)第1458章 全面戰爭之羅剎的奮鬥第1855章 排排坐,分總兵第641章 不當貳奴才第344章 民變在即啦!第1649章 帳前親軍歡迎你們第363章 朱慈烺的模範第2199章 朱三太子的好姻緣第208章 大清不倒鬥第1609章 不扯淡,再不來了!第1700章 大明不容侵犯第1870章放心吧,沒有人認識額們的第1180章好多仁義道德啊!第1520章跑出來的優勢!第2170章難題啊,要錢還是要兵?第1913章 勇者爲王(求訂閱,求月票)第1049章 大順天兵,出征啦!(求訂閱)第2271章 又是後記 四 崇禎之夢第466章 紅夷來港,太子凱旋(求月票)第1794章 大元,亡了!第746章 英吉利,你快來啊!第989章 大明農兵VS日本武士(求訂閱)第1573章 崇禎又要升職啦!第1603章 文明要以理服人第409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上第1681章 虎兔敦,是虎還是兔?第1457章 沙皇都糊塗了!第1874章 朝廷早就知道了!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432章 城中有棱堡埋伏!(從現在起兩章連更,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449章 目標,朱慈烺!(第三更)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1244章 大順的消渴症第797章 九邊少年軍第362章 李自成的王牌!第1510章瘋王、傻王和戰爭之王第568章 多爾袞的紅夷小炮第1321章 誰保護誰啊?(求月票)第1480章 李繼成瘋了吧?第1484章 拯救印度得收費啊!第775章 羅剎國別害怕第994章 燃燒吧,海軍!(求訂閱)第650章 大順終於要順了第879章 把歪脖子樹都砍了!(求訂閱)第1409章看淡生死入虎穴第2018章 遭了,黃臺吉都不會打仗了!第933章 大明美國公(求訂閱)第184章 打史可法,打江南啦!(加更,求訂閱)第594章 多爾袞,你知罪嗎?(求月票)第357章 平西王,西北王第511章 忠王、忠妃、忠臣第2138章 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朱由檢!第1995章 出口什麼?出口窮人啊!第1075章 都來當南京人吧(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誠信爲本好商人(求收藏,求推薦)第1141章 自覺流放犯第1357章 如意算盤都會打(求訂閱)第1042章 打仗啦,要發財啦!(求訂閱)第582章 吳三桂,你的路在哪兒?第1434章 忍無可忍李定國第八十章 終於出虎口啦(求推薦啦)第1804章 陝西的活路在哪裡?第1993章 荷蘭奸商,小心崇禎!第1372章 開放加盟啦!第1111章 又是自古以來了!(求訂閱)第261章 人去哪兒了?第703章 孔林遺寶(求訂閱,求月票)第2246章 逆子們,天下沒有不徵之國第160章 天雨路滑,安全第一(月票,月票)第360章 休戰,休戰一下!第1935章 這纔是大奸臣第1174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六十章 你們個個都是忠臣啊!第869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六(求訂閱)第1169章 瘋皇崇禎第380章 登陸覺華島!第599章 明寇來了!第186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求訂閱)第1723章 發丘貝勒多爾袞第1450章 八面金剛軟飯王第324章 皇爺,水太涼!(今天五更,求月票)第308章 知道厲害了吧?第753章 站好了,要炮斃了!第1644章 奸佞,你們要買贖罪券啊!第十八章 現在就看誰能忽悠(求推薦,求收藏)第240章 趙之龍,老實交代吧!第1580章 這就叫天下布種!第1946章 黃臺吉你還不如老鼠!第655章 快把黑洞堵起來第1544章 不能沒有皇帝啊!第763章 皇爺,這回東虜真的要完了!
第1484章 拯救印度得收費啊!第2029章 秘不發喪,假裝活着第536章 傻眼了吧!第1739章走,找袁崇煥去!第1158章 傻王的逆襲!第1002章 天朝也大市場(求訂閱)第1735章 黃臺吉都慌了!第1334章 怎麼都有代溝了!(求月票)第835章 我們真有那麼厲害?第2114章崇德七年(求一波訂閱)第1458章 全面戰爭之羅剎的奮鬥第1855章 排排坐,分總兵第641章 不當貳奴才第344章 民變在即啦!第1649章 帳前親軍歡迎你們第363章 朱慈烺的模範第2199章 朱三太子的好姻緣第208章 大清不倒鬥第1609章 不扯淡,再不來了!第1700章 大明不容侵犯第1870章放心吧,沒有人認識額們的第1180章好多仁義道德啊!第1520章跑出來的優勢!第2170章難題啊,要錢還是要兵?第1913章 勇者爲王(求訂閱,求月票)第1049章 大順天兵,出征啦!(求訂閱)第2271章 又是後記 四 崇禎之夢第466章 紅夷來港,太子凱旋(求月票)第1794章 大元,亡了!第746章 英吉利,你快來啊!第989章 大明農兵VS日本武士(求訂閱)第1573章 崇禎又要升職啦!第1603章 文明要以理服人第409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上第1681章 虎兔敦,是虎還是兔?第1457章 沙皇都糊塗了!第1874章 朝廷早就知道了!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432章 城中有棱堡埋伏!(從現在起兩章連更,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449章 目標,朱慈烺!(第三更)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1244章 大順的消渴症第797章 九邊少年軍第362章 李自成的王牌!第1510章瘋王、傻王和戰爭之王第568章 多爾袞的紅夷小炮第1321章 誰保護誰啊?(求月票)第1480章 李繼成瘋了吧?第1484章 拯救印度得收費啊!第775章 羅剎國別害怕第994章 燃燒吧,海軍!(求訂閱)第650章 大順終於要順了第879章 把歪脖子樹都砍了!(求訂閱)第1409章看淡生死入虎穴第2018章 遭了,黃臺吉都不會打仗了!第933章 大明美國公(求訂閱)第184章 打史可法,打江南啦!(加更,求訂閱)第594章 多爾袞,你知罪嗎?(求月票)第357章 平西王,西北王第511章 忠王、忠妃、忠臣第2138章 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朱由檢!第1995章 出口什麼?出口窮人啊!第1075章 都來當南京人吧(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誠信爲本好商人(求收藏,求推薦)第1141章 自覺流放犯第1357章 如意算盤都會打(求訂閱)第1042章 打仗啦,要發財啦!(求訂閱)第582章 吳三桂,你的路在哪兒?第1434章 忍無可忍李定國第八十章 終於出虎口啦(求推薦啦)第1804章 陝西的活路在哪裡?第1993章 荷蘭奸商,小心崇禎!第1372章 開放加盟啦!第1111章 又是自古以來了!(求訂閱)第261章 人去哪兒了?第703章 孔林遺寶(求訂閱,求月票)第2246章 逆子們,天下沒有不徵之國第160章 天雨路滑,安全第一(月票,月票)第360章 休戰,休戰一下!第1935章 這纔是大奸臣第1174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六十章 你們個個都是忠臣啊!第869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六(求訂閱)第1169章 瘋皇崇禎第380章 登陸覺華島!第599章 明寇來了!第186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求訂閱)第1723章 發丘貝勒多爾袞第1450章 八面金剛軟飯王第324章 皇爺,水太涼!(今天五更,求月票)第308章 知道厲害了吧?第753章 站好了,要炮斃了!第1644章 奸佞,你們要買贖罪券啊!第十八章 現在就看誰能忽悠(求推薦,求收藏)第240章 趙之龍,老實交代吧!第1580章 這就叫天下布種!第1946章 黃臺吉你還不如老鼠!第655章 快把黑洞堵起來第1544章 不能沒有皇帝啊!第763章 皇爺,這回東虜真的要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