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可以進京城了

蹕天津的朱皇帝和他的大明朝廷無疑是燕雲之地各方勢力都在關注的焦點。

尤其是在京城內分裂成兩派的八旗勢力尤其如此。

在大明朝的幾個兵團幾乎把京城周圍的要道控制住,將幾十萬滿洲八旗都困在京城之後。

無論是老十七還是老十五,其實都沒有了可以騰挪談判的可能了。

在歷史上。

這京城的百萬旗人,其實就是清廷的“高丸”。

只要捏住了京城。

基本上就捏住了清廷的命脈。

歷史上諸多王朝也不是沒有丟過首都。

唐朝還六次丟掉長安呢。

三人都不由得沉默了起來。

朱道樺看了看和珅,說道:“興兵與大明作戰,此乃戰爭之罪,劫掠屠殺江西、兩江、河南、淮北之百姓,此乃滅絕人倫之反人類罪,依禮,需嚴刑正法!”

朱皇帝見和珅一副戰戰兢兢的模樣,擺手說道:“放心,朕不是要伱家的錢財,只是好奇問問而已。”

所以不只是十七阿哥永璘親自前來,十五阿哥那邊也讓和珅和劉墉前來試試朱皇帝的口風。

通過依照明禮審判乾隆,對明清之戰做最後的定性和終結——什麼都要按照程序走一走嘛。

但他們的子孫後代,至少能真正的成爲大明的臣民了。

朱皇帝可真是仁君啊。

和珅心中一嘆。

“既然如此.那隻需要完成最後一件事情,這百萬旗人的性命便可全部保全!”

“聽說你家很有錢?”

朱道樺開始說重點了。

和珅額頭冷汗直流。

朱皇帝笑了。

沒聽說過朱皇帝貪財啊?

因爲現在是漢人加分.啊,不對,是漢人爲貴的時代。

能夠在大明科舉,做官,經商等權力。

永璘臉色微微一變,他知道,長期以往,滿人的後代都不會記得自己是滿人,甚至都要強調自己是漢人的身份了。

但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像是清廷這樣的,丟掉京城之後就完全舉手投降的情況——八國聯軍只是少量兵力佔了京城,清廷就立刻無條件投了。

“你們兩個呢?”

“我聽說你家可是比大清朝廷都還要有錢啊。”

答應了,可活。

只是眼前的和珅一點都不胖,一點也不喜感。

反而是劉墉出列道:“諸罪歸於乾隆,徹底了結旗漢之怨,此乃陛下之恩典也!”

和珅不由得問道:“陛下..不知您說的罪是?”

和珅和永璘也急忙拱手:“謝陛下不殺之恩。”

現在的情況也和後世差不多。

自己哪裡比得過啊。

其實都知道,想要出路,只能來天津拜見大明天子。

朱道樺滿意的點點頭。

這也是朱老闆維護明禮神聖性的一部分。

現在的旗人也許會爲了前途,違心說自己是漢人。

“八旗那是其中幫兇,需脫罪,那便要出來指證乾隆之罪!”

朱道樺說完之後。

這些條件主要是向永琰提的。

朱皇帝還是很講信用的。

和珅急忙上前跪在地上回話。

永璘豈敢說不,他立刻拱手:“我願意。”

畢竟爲了一大片爛地付出太大的代價可不值得。

雖然這種手段其實也是一種“滅族”。

有了這條上升渠道在。

雙方理論上是敵對的。

“皇上,不知您的條件是什麼?”和珅問道。

所以當永璘和和珅、劉墉一起出現在朱皇帝的面前的時候。

畢竟永璘下面的人都是朱皇帝的人了,他的意見並不重要。

遠征萬萬裡,去和沙俄這樣一個大帝國作戰。

老十七永璘看了看和珅,心裡冷哼一聲:大清朝就是讓你們這些鉅貪搞壞的!

朱道樺看了看這三人,說道:“朕知道爾等來意,無非是要給百萬旗人一條活路而已!”

歷史名人啊。

他做事基本上都很“講禮”。

“那便是,旗人需親自指乾隆之罪!”

人家只要佔了京城把這白來万旗人控制在手裡。

這大清朝的這些個高官,倒是沒有幾個長得醜的

長得醜的估計也不會中進士了。

至少現在看起來、

“好,既然願意,那接下來的事就有的談了。”

不過朱皇帝也沒打算抄家滅族什麼的,和珅是有錢,但現在大明朝都進入了明元紙幣時代了,金銀雖好,但也不值得朱皇帝砸自己的招牌。

朱道樺斜着眼睛看了看這山東老頭。

所以現在滿洲旗人的性命,就全部捏在大明的手裡。

而且是皇恩浩蕩。

劉墉拱手道:“陛下真仁君也!”

不過要做好工具,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就是要讓八旗都來做個“污點證人”。

“奴外臣便是和珅。”

其實主要是和珅。

也就只有天津城內的朱皇帝了。

這朱皇帝怎麼老是談錢啊。

“起來說話吧。”朱道樺讓人擡來了椅子,三人也只敢坐三分之一的屁股,很是拘謹的模樣。

難道是要抄家?

但留在京城的依舊是大多數。

“這這怎麼可能?”和珅忍不住想要下跪了。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這語氣聽着怎麼那麼刺耳呢?

反正這和珅的錢最後還是要換成明元來使用。

能給他們出路的。

雖然乾隆轉移了一部分旗人出關。

首先就是分拆八旗爲十個衛,以衛管民,以都司管軍事,實行軍民分離之制。

這要是放到現在,去娛樂圈混都夠格了,甚至肯定是當主角的命——這長相,一看就很正直!

不過話又說回來。

日後沒有旗人,沒有滿人。

說白了。

但現在卻又爲了同一個目標來到了天津

“你便是和珅?”

朱道樺聲音變得嚴肅起來。

都只是工具而已。

大清鉅貪嘛。

“第二、沙俄前些日子覬覦海參崴被打退,不過戰爭既然開始了,就不是他們想要結束就能結束的,朕要建徵西行營都指揮使司,以八旗、蒙古之兵,向西遊牧,功伐沙俄!永璘,你可願意做這徵西將軍啊?”

和珅家裡當然有錢啊。

朱皇帝看起來對和珅很感興趣的模樣。

講明禮。

和珅和永璘都沒有說話,而是低着頭沉默。

但至少沒有用酷烈的手段,殺了個屍山血海。

朱皇帝看向和珅和老十七。

而八旗、乾隆。

怎麼回事?

京城內無論是老十七還是老十五。

雖然說這一代的滿蒙壯丁恐怕都要被拉上戰場去拼命。

三人聞言大驚。

朱皇帝微微一笑:“當然了,設了衛,入了都司,那這滿蒙諸部也是我大明之子民,諸衛指揮使、千戶所指揮等世襲之官,子女需入北都公學入學,可參與科舉、入朝參軍爲官,另都司諸軍官若是立下功勞,也可同樣調入大明各兵團爲將。”

朱道樺看向愛新覺羅.永璘問道。

朱道樺倒是頗爲好奇的看向了和珅。

在這個世界上。

“第一、現在這京城內既然有兩名大清之主,我看也不要爭什麼了,一個做恭順王一個做溫順王。”

“第三點就是對八旗的處理,首先這八旗就不能叫八旗了,八旗諸協改成千戶,十個千戶爲一個衛,按照如今八旗的人口,大概可有十個衛左右吧,那就算十個衛,另外滿洲旗人要全部改漢姓,遵明禮,另外這衛只管民,不管軍,軍事上的事以徵西行都司爲主,都司暫招募三萬滿蒙壯士爲兵,建六個龍騎兵旅,都司要按照明軍標準,設置都司參謀部,以及各級參謀。都司軍官需在陸海軍軍官學院進修後方可擔任,都司隸屬於大元帥府管轄,需聽從大元帥府令,諸部參謀、軍官升遷均受節制!”

這樣也好。

那清廷就基本沒有談條件的可能了。

反而很是高大,看起來很是壯實,還有幾分儒雅的氣質。

而且要說有錢,現在全天下誰不知道朱皇帝纔是最大的財神爺,有點石成金的聚財本事。

但日後.他們的後代們肯定會真心覺得自己是漢人的。

但同時都司和衛一體,徵西行營都司納入明軍的作戰序列,通過參謀體系控制全軍,以此來實現對滿蒙諸部的控制,諸衛要支撐都司的糧草、兵源,而大明朝廷只需要提供武器彈藥就可以以相當低的成本控制一支擁有數萬大軍、上百萬人口支撐的軍政體系,並以這個軍政體系爲主,對沙俄進行“戰爭報復”。

日後這滿蒙諸部,也基本上會被消化,徹底融入到中華民族大家庭裡面了。

“這個.外臣家裡面確實是略有資財。”

不答應,那就戰場上見了、

“活路自然是有的,不過朕也有條件!”

對沙俄的戰爭當然是要考慮成本的。

爲什麼?

還不是因爲這大清的國族城市化率極高,同時居住也相當集中——大部分都居住在京城。

這就是要給滿蒙諸部的精英們上升渠道了。

確實是恩。

和珅和劉墉互相看了看,他們其實被授予了全權——現在的大清朝能說得上話的也就這幾個。

和珅長拜,跪地道:“滿洲諸旗,多謝陛下恩典!”

朱道樺微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回去準備準備,朕也派人去先把這公審乾隆、建行營都司的事情先張羅起來再說。”

而如果這大清朝在漢地的最後一支力量以這種方式投降的話。

那朱皇帝,也就可以風風光光的進北京城了!

第339章 獨佔新大陸的關鍵是人口第340章 金山總督府的總督第222章 我們換個方向進攻第84章 親手開啓大工業時代!【求追訂】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6章 您的人民在看着呢第353章 十幾年後的世界大戰第213章 戰中原,傾國之賭第356章 朝鮮王第86章 給朱明王來一點小小的大清震撼【求追第75章 好多好多銀子!【求全訂】第140章 花錢滾滾如流水第193章 戰?走?和?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33章 明王的三大支柱【求收藏求追讀】第41章 兵對兵,貨比貨【求收藏,求追讀】第30章 人人都要納稅【求收藏,求追讀】第453章 統帥拿破崙第142章 歐亞美三大軸心!第115章 失敗者乾隆第263章 沙俄就是勇!第316章 都是讀書種子啊第141章 明法同盟VS八國聯軍?第245章 可以進京城了第297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73章 楊大人的反歌合唱團【求全訂】第218章 堂堂之陣,克騎法寶!第64章 清軍也有能打的【求收藏求追讀】第313章 活不下去纔去關外第256章 大清的好學生不列顛第135章 東方干預艦隊?第192章 誰來當崇禎第269章 四打一,應該能贏吧?第145章 靖福州,反對派。第413章 不想成爲奴隸主的奴隸不是好奴隸第340章 金山總督府的總督第350章 新大陸的血肉磨坊要讓日本武士的命第204章 南亞次大陸,爪哇,呂宋。第458章 老糊塗了?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第382章 決戰的打算第294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324章 清英瓜分印度?第416章 這是島鏈第444章 實君憲政第30章 人人都要納稅【求收藏,求追讀】第107章 你有昇天球,我有黑狗血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273章 皇帝的野心,自古以來的依據第322章 君子要辦報第236章 乾隆僞帝埋骨處第81章 十大產業和南洋殖民【求全訂】第434章 天要亡我大英啊!第189章 關外旗人,人人泣血。第33章 明王的三大支柱【求收藏求追讀】第82章 我大清以八旗爲本【求追訂】第151章 議會政治,大明進步了。第314章 工人階級要走上歷史舞臺!第113章 血戰贛州城第6章 您的人民在看着呢第337章 資本主義的農業第68章 不投也得投【求收藏求追讀】第81章 十大產業和南洋殖民【求全訂】第62章 都有決戰的盤算【求收藏求追讀】第213章 戰中原,傾國之賭第69章 也要搞點捅沾【求收藏求追讀】第330章 戰龍蝦兵第301章 去鬧,去中都鬧!第128章 大清,要亡了啊。第192章 誰來當崇禎第460章 爲何而戰?第129章 談判?求和!第99章 安靖湖南,湘湖子弟多才俊。第28章 日本也很重要呢【求收藏求追讀】第455章 碰撞!第361章 農村結構在崩壞第38章 明王的武裝【求收藏,求追讀】第362章 小農經濟在瓦解第80章 兵役授田法和封爵法【求全訂】第277章 烏拉!烏拉!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30章 人人都要納稅【求收藏,求追讀】第156章 大英帝國,贏辣!第290章 朱皇帝也有諸子奪嫡長之事?第46章 蘭芳建省【求收藏,求追讀】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346章 從東方到西方第210章 戰中原,胸甲騎兵!第327章 皇帝西狩第155章 戰中原,戰印度。第244章 諸罪歸乾隆第292章 日本的前途在新日本第224章 絕對不能讓乾隆跑了!第172章 先進的東方陸軍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291章 政變!天皇家要沒了。第103章 半工業化vs封建帝國第167章 大明印度洋艦隊VS大英東方干涉艦隊
第339章 獨佔新大陸的關鍵是人口第340章 金山總督府的總督第222章 我們換個方向進攻第84章 親手開啓大工業時代!【求追訂】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6章 您的人民在看着呢第353章 十幾年後的世界大戰第213章 戰中原,傾國之賭第356章 朝鮮王第86章 給朱明王來一點小小的大清震撼【求追第75章 好多好多銀子!【求全訂】第140章 花錢滾滾如流水第193章 戰?走?和?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33章 明王的三大支柱【求收藏求追讀】第41章 兵對兵,貨比貨【求收藏,求追讀】第30章 人人都要納稅【求收藏,求追讀】第453章 統帥拿破崙第142章 歐亞美三大軸心!第115章 失敗者乾隆第263章 沙俄就是勇!第316章 都是讀書種子啊第141章 明法同盟VS八國聯軍?第245章 可以進京城了第297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73章 楊大人的反歌合唱團【求全訂】第218章 堂堂之陣,克騎法寶!第64章 清軍也有能打的【求收藏求追讀】第313章 活不下去纔去關外第256章 大清的好學生不列顛第135章 東方干預艦隊?第192章 誰來當崇禎第269章 四打一,應該能贏吧?第145章 靖福州,反對派。第413章 不想成爲奴隸主的奴隸不是好奴隸第340章 金山總督府的總督第350章 新大陸的血肉磨坊要讓日本武士的命第204章 南亞次大陸,爪哇,呂宋。第458章 老糊塗了?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第382章 決戰的打算第294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324章 清英瓜分印度?第416章 這是島鏈第444章 實君憲政第30章 人人都要納稅【求收藏,求追讀】第107章 你有昇天球,我有黑狗血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273章 皇帝的野心,自古以來的依據第322章 君子要辦報第236章 乾隆僞帝埋骨處第81章 十大產業和南洋殖民【求全訂】第434章 天要亡我大英啊!第189章 關外旗人,人人泣血。第33章 明王的三大支柱【求收藏求追讀】第82章 我大清以八旗爲本【求追訂】第151章 議會政治,大明進步了。第314章 工人階級要走上歷史舞臺!第113章 血戰贛州城第6章 您的人民在看着呢第337章 資本主義的農業第68章 不投也得投【求收藏求追讀】第81章 十大產業和南洋殖民【求全訂】第62章 都有決戰的盤算【求收藏求追讀】第213章 戰中原,傾國之賭第69章 也要搞點捅沾【求收藏求追讀】第330章 戰龍蝦兵第301章 去鬧,去中都鬧!第128章 大清,要亡了啊。第192章 誰來當崇禎第460章 爲何而戰?第129章 談判?求和!第99章 安靖湖南,湘湖子弟多才俊。第28章 日本也很重要呢【求收藏求追讀】第455章 碰撞!第361章 農村結構在崩壞第38章 明王的武裝【求收藏,求追讀】第362章 小農經濟在瓦解第80章 兵役授田法和封爵法【求全訂】第277章 烏拉!烏拉!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30章 人人都要納稅【求收藏,求追讀】第156章 大英帝國,贏辣!第290章 朱皇帝也有諸子奪嫡長之事?第46章 蘭芳建省【求收藏,求追讀】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346章 從東方到西方第210章 戰中原,胸甲騎兵!第327章 皇帝西狩第155章 戰中原,戰印度。第244章 諸罪歸乾隆第292章 日本的前途在新日本第224章 絕對不能讓乾隆跑了!第172章 先進的東方陸軍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291章 政變!天皇家要沒了。第103章 半工業化vs封建帝國第167章 大明印度洋艦隊VS大英東方干涉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