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衍聖公,上面已經決定了,你來做董

“皇上,皇上,撤吧!逆明的主力衝破了第一陣了!”

乾隆此時的腦袋嗡嗡作響。

兩萬騎兵啊!

被人家的騾子兵轟得大亂!

還把第一道防線給丟了。

明軍趁機一下子壓進來兩個旅!

再加上原來已經被包圍的那個明軍步兵旅。

一萬五千的兵力抵達了清軍第二道防線的面前了。

幸運的是

天色已經黑下來了。

不然明軍就可能會直接發動攻擊,一萬五千明軍啊。

滿萬都不可敵,還多了五千。

衍聖公孔慶融?1

他反什麼?

這孔府怎麼也能出反賊?

這怎麼可能?!

“孔慶融在北京城內散佈謠言,說說.”

乾隆頓時心情跌倒了谷底。

乾隆眉頭一皺。

所以。

有糧在手之後,聖公軍就開始大規模擴軍了。

“說什麼?”

在福康安席捲大量的難民進入京城的時候。

難道紫禁城出什麼事了?

“皇上!皇上!!”

他不是負責紫禁城把門麼?

怎麼跑這裡來了。

“皇上,現在的騎兵已經衝不動步兵了。”福康安搖頭說道。

而掌握了山東綠營之後。

朱道樺看到了錦衣衛傳來的消息的時候不由得大笑了起來。

乾隆一陣頭昏腦漲,但他明白福康安說的意思。

而大明的總人口數量逼近四萬萬。

這可真的是讓人朱皇帝不太放心——雖然是朱皇帝的錦衣衛挾着衍聖公幹的。

現在打仗,拼的是人口、生產力,在這方面,大明毫無疑問是佔據絕對上風的。

在外界看來。

大清打不下去了。

此時此刻。

再加上現在大明還能通過“宗藩體系”從朝鮮、安南等人口都超過千萬的國家調集人力物力。

清廷如何能和大明相比?

“你說什麼?”乾隆臉色一冷。

這如何能比。

“他恐怕會第一時間向京城方向運動,現在清韃那邊=京城有兩個皇帝,在外面還有領着八旗的一個老皇帝,這一下子出現了三個皇帝,可有得忙活的了。”

從額勒登保最裡面得到明軍擁有大量小火箭的消息之後。

因爲明軍的騎兵數量少,他們不太可能在晚上冒險出擊派遣騎兵追擊。

“是啊,真沒想到衍聖公竟是如此梟雄人物!”

漢人當然反了。

朱道樺也得到了從京城傳來的消息。

大清朝有三個皇帝了!

乾隆連續深呼吸,雙眸瞪着德楞泰:“朕這好好的,京城是怎麼相信朕死了的?”

而此時。

陶必銓笑道。

山東團練兵的八旗軍官大多都被錦衣衛殺了,有些機靈點的見勢不妙提前逃跑。

一騎北來。

“我們也不信啊,但是那些漢人都這麼說”

“怎麼回事?”乾隆問道。

大清能換得起嗎?

八旗纔多少?

漢人有多少?

乾隆深吸一口氣,開口說道,聲音也恢復了平靜。

第二道防線的八旗如何頂得住?

熟悉的失敗氣息又回來了。

聖是真的聖明。

再加上大明曆來重視和日本這個人口也有三千多萬的大國的關係,日本幾十萬武士都眼巴巴的等着得到大明皇帝的徵召,而德川幕府爲了能送走那些要命的武士也相當配合。

額勒登保哭喪着臉跪在地上,說道:“皇上聖明!”

他知道。

就算是大清的八旗兵能在戰場上和明軍一換一換命。

堂堂衍聖公居然做了董卓之事。

自己好好的一個衍聖公,居然參與了這廢立之事!

雖然說主導的是王鼎甲和那個方珂。

但是這一退。

真正的核心力量就是這一百來萬不到兩百萬的八旗。

“皇上,京城出大事了!”

在人力上。

以後的戰爭。

‘皇上聖明!’

現在的戰爭圍繞着火器爲核心,在這等情況下。

對面的朱皇帝可不就是頭號漢人大反賊麼。

福康安等人紛紛跪在地上高呼。

王鼎甲來到孔慶融身邊道。

“好啊!這下子大清朝一下有了三個皇帝了!”

德楞泰大呼小叫,還沒到乾隆面前就翻身跳下了戰馬,踉踉蹌蹌的連滾帶爬到了乾隆身邊。

三萬山東團練爲基礎,一下子就從在京的漢人之中招募了七八萬人。

錦衣衛就在其中摻雜了不少的砂子。

這不行啊!

但他還是強打精神的揉了揉眼睛,發現在勸說自己退兵的是福康安,他的身邊還有額勒登保。

“下令?下什麼令?”孔慶融現在別提有多後悔了。

“十五阿哥聽信了流言,先十七阿哥一步登基了孔慶融那邊也很快立了十七阿哥爲帝!”

錦衣衛在京城內散佈謠言,並且通過衍聖公孔慶融,控制了山東團練軍營,並以此爲本建立了“聖公軍”,挾持了乾隆的第十七子立威皇帝。

乾隆臉色大變,指着額勒登保問道:“怎麼回事?你怎麼回來了?難道又要敗了?”

乾隆一皺眉。

在前線待了一天了,八十多高齡的乾隆其實已經困得不行了。

“他們說你們就信?”

朱道樺點了點頭。

那可就可能再也回不來了.

就在此時。

“聖公,您下令吧!”

而且更要命的是。

“皇上,京城內的漢人數量可不下百萬.而且還有不少是原直隸、山東的團練兵,手裡頭都是有傢伙事的,而且最近京城極其缺糧,本來就發生了不少搶糧事件了.”

但他們可是打着自己的旗號辦事的!

wWW▲тт kǎn▲co

朱道樺放下手中的情報說道。

德楞泰趴在地上說道。

採取的還是八旗爲本的體制。

福康安就知道。

比的就是誰的火槍、火箭、火炮的數量更多!

就是十七阿哥愛新覺羅·永璘。

“這衍聖公孔府在山東人這裡號召力還是挺大的,而且還能廢立皇帝了,可真的是不太容易啊。”

乾隆遠遠看去,越看越是眼熟。

十一萬大軍一下就拉了起來。

以王鼎甲和錦衣衛千戶方珂爲首的大明在京勢力趁機搶奪了一處八旗在京城的存糧倉庫——由於大清在做撤離關內的準備,所以事實上京城內是有糧的,只是不流通到市場上而已。

一旁的王大用感慨道。

“出大事了!漢人反了!!”

這大清朝本來人口就少。

我一個好好的衍聖公!

怎麼就成了董卓了?!

此時此刻。

別說是在戰力上大清朝的八旗兵處在極大的弱勢。

乾隆揉了揉太陽穴,看着同樣目瞪口呆的福康安和額勒登保。

在四九城內已經是一片混亂,事實上在幾天前,大量真真假假的消息就在城內流傳,人心很是混亂。

福康安也跪了下來。

打不贏大明不是乾隆的鍋,而是現在時代變了。

“皇上,現在撤吧,這一戰我們打得算是不錯了,再打下去,怕是要把本錢都要填進去.”

“說皇上您被逆明打死了,留下了立十七阿哥繼位,孔慶融、董誥爲顧命大臣的遺命,挾持了十七阿哥控制了北京外城,現在正攻打內城內城的十五阿哥.”

“撤兵,回京!”

而在這個方面。

乾隆遺憾的看了看在前線打着火把修築工事的明軍,遺憾的嘆了一口氣。

但是現在已經不是那個弓馬嫺熟就能包打天下,用兵手藝好就能打的贏的時代了。

這下可好。

錦衣衛還在八大胡同挾持了一名乾隆的兒子。

誰的火力更猛。

“現在天色已晚,不是交戰的時候,傳朕的旨意,各旗退回軍營,再給豬籠山的明亮傳旨,讓在豬籠山多設=旗號,廣佈疑兵,所部主力也退回大營!”

大明天子的指揮所已經進駐了一座村寨內。

乾隆聞言大驚。

乾隆聞言頓時腦袋嗡的一聲。

現在的戰爭已經不是弓馬嫺熟就能打的贏的了。

“是孔慶融!孔慶融反了!”

大清有如何能相比?

“皇上,清韃皇帝估計也得到消息了,他極有可能在今晚就退走!”軍師陶必銓說道。

“而且,再打下去.就算能頂得住,也還是敗了!”

隨着在保定府的戰事正酣,京城內缺糧導致了不少搶劫事件,治安空前混亂的時刻。

從今天開始。

一番折騰之下,這八旗的力量是大大的提升了。

這不是一等侍衛,原八旗蒙古的都統德楞泰麼?

騎兵的作用已經被大大的削弱了。

“老十五怎麼了?”

現在退走其實是安全的。

如果現在是一兩百年前,就憑藉着整合蒙古這一手,乾隆都絕對算得上是大清朝的“聖明之主”了。

大清朝幾乎是以一兩百萬八旗,對抗大明以及其下諸藩,再加上一個日本國!

那就是衍聖公孔慶融擁立了十七阿哥永璘爲帝!

這真的是掉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好好的衍聖公。

現在成董卓了!

以後還能在大明朝好好做衍聖公嗎?

我是好人啊!

我不是董卓!

孔慶融哭喪着臉想道。

第447章 中華大團結第350章 新大陸的血肉磨坊要讓日本武士的命第245章 可以進京城了第372章 在上海第220章 近衛騎兵,衝鋒!第341章 諸子的義務第1章 勁頭十足的造反派們。第46章 蘭芳建省【求收藏,求追讀】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266章 給沙俄一點點小小的東方震撼第337章 資本主義的農業第407章 很兇的漢人第302章 不要鬧大了第205章 什麼叫做反動的獨裁君主啊第38章 明王的武裝【求收藏,求追讀】第190章 輕取寧錦,召見俄使。第411章 美利堅需要最堅定的盟友第455章 碰撞!第193章 戰?走?和?第230章 不是八旗不努力,是明軍太狡猾!第221章 天國潰,北上!第378章 問題並不只是在於法律第156章 大英帝國,贏辣!第351章 明蘇也是可以聯合的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301章 去鬧,去中都鬧!第172章 先進的東方陸軍第358章 歐洲的聯合第206章 乾隆的大八旗第304章 朱皇帝發火了,後果很嚴重。第4章 要造反,先辦大學!第301章 去鬧,去中都鬧!第193章 戰?走?和?第155章 戰中原,戰印度。第209章 不要平西王要秦王第228章 乾隆的進步也很大第194章 印度洋海權之戰!第15章 誰在找死?第315章 儒生VS工人第454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243章 旗人出路在哪裡第92章 武功再高,也怕手槍第354章 大明第一大孝子第291章 政變!天皇家要沒了。第397章 歐洲文明的東方之盾第200章 滿洲一族的死路第430章 六比一!第447章 中華大團結第111章 明軍攻城的辦法第352章 朝鮮有變第197章 海面上的無敵重騎!第296章 新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258章 是不是太大明特色了?第361章 農村結構在崩壞第17章 歐洲人的海軍一夕之間都變成廢物了!第90章 朱明王的威脅第199章 都要來求和了第254章 西方也有麻煩事兒第29章 煌煌盛世大清朝第457章 北方鏖戰:孤軍深入第377章 千古一帝的擔憂第281章 琉球突變第365章 懸賞令!敵人已經動手了!第72章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求全訂】第419章 墨西哥共和國第229章 大清也有火箭軍啦!第232章 八旗確實是振作起來了!第114章 大清要溜了第40章 明軍的參謀制度【求收藏,求追讀】第386章 棋逢對手了屬於是第271章 教育和宣傳第86章 給朱明王來一點小小的大清震撼【求追第469章 脆弱的團結第272章 皇帝和官僚第303章 不考?那就別考了!第468章 撤?第326章 印度諸侯要地盤,平西藩要女人!第253章 陳知縣,你要發達了第425章 高明的老師和笨蛋的學生第30章 人人都要納稅【求收藏,求追讀】第170章 天國府兵斗大清綠旗第431章 國運之戰第270章 要做好國民的心理建設第344章 都有出路,都有機會。第367章 諸藩也有矛盾要解決第220章 近衛騎兵,衝鋒!第64章 清軍也有能打的【求收藏求追讀】第191章 乾隆:朕非亡國之君。第393章 再遠就管不到了第27章 文化吸引力【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票求第157章 北美航道,沙俄南下,法蘭西使團第123章 包衣們,努力!第288章 日本的明主在哪裡?第231章 決戰!皇帝和你們在一起!第361章 農村結構在崩壞第227章 聖公,您可要努力進步啊!第57章 千萬別把我綁走!【求收藏求追讀】第329章 覆滅的帝國和強盜第443章 王對王,朱皇帝VS拿破崙!
第447章 中華大團結第350章 新大陸的血肉磨坊要讓日本武士的命第245章 可以進京城了第372章 在上海第220章 近衛騎兵,衝鋒!第341章 諸子的義務第1章 勁頭十足的造反派們。第46章 蘭芳建省【求收藏,求追讀】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266章 給沙俄一點點小小的東方震撼第337章 資本主義的農業第407章 很兇的漢人第302章 不要鬧大了第205章 什麼叫做反動的獨裁君主啊第38章 明王的武裝【求收藏,求追讀】第190章 輕取寧錦,召見俄使。第411章 美利堅需要最堅定的盟友第455章 碰撞!第193章 戰?走?和?第230章 不是八旗不努力,是明軍太狡猾!第221章 天國潰,北上!第378章 問題並不只是在於法律第156章 大英帝國,贏辣!第351章 明蘇也是可以聯合的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301章 去鬧,去中都鬧!第172章 先進的東方陸軍第358章 歐洲的聯合第206章 乾隆的大八旗第304章 朱皇帝發火了,後果很嚴重。第4章 要造反,先辦大學!第301章 去鬧,去中都鬧!第193章 戰?走?和?第155章 戰中原,戰印度。第209章 不要平西王要秦王第228章 乾隆的進步也很大第194章 印度洋海權之戰!第15章 誰在找死?第315章 儒生VS工人第454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243章 旗人出路在哪裡第92章 武功再高,也怕手槍第354章 大明第一大孝子第291章 政變!天皇家要沒了。第397章 歐洲文明的東方之盾第200章 滿洲一族的死路第430章 六比一!第447章 中華大團結第111章 明軍攻城的辦法第352章 朝鮮有變第197章 海面上的無敵重騎!第296章 新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258章 是不是太大明特色了?第361章 農村結構在崩壞第17章 歐洲人的海軍一夕之間都變成廢物了!第90章 朱明王的威脅第199章 都要來求和了第254章 西方也有麻煩事兒第29章 煌煌盛世大清朝第457章 北方鏖戰:孤軍深入第377章 千古一帝的擔憂第281章 琉球突變第365章 懸賞令!敵人已經動手了!第72章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求全訂】第419章 墨西哥共和國第229章 大清也有火箭軍啦!第232章 八旗確實是振作起來了!第114章 大清要溜了第40章 明軍的參謀制度【求收藏,求追讀】第386章 棋逢對手了屬於是第271章 教育和宣傳第86章 給朱明王來一點小小的大清震撼【求追第469章 脆弱的團結第272章 皇帝和官僚第303章 不考?那就別考了!第468章 撤?第326章 印度諸侯要地盤,平西藩要女人!第253章 陳知縣,你要發達了第425章 高明的老師和笨蛋的學生第30章 人人都要納稅【求收藏,求追讀】第170章 天國府兵斗大清綠旗第431章 國運之戰第270章 要做好國民的心理建設第344章 都有出路,都有機會。第367章 諸藩也有矛盾要解決第220章 近衛騎兵,衝鋒!第64章 清軍也有能打的【求收藏求追讀】第191章 乾隆:朕非亡國之君。第393章 再遠就管不到了第27章 文化吸引力【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票求第157章 北美航道,沙俄南下,法蘭西使團第123章 包衣們,努力!第288章 日本的明主在哪裡?第231章 決戰!皇帝和你們在一起!第361章 農村結構在崩壞第227章 聖公,您可要努力進步啊!第57章 千萬別把我綁走!【求收藏求追讀】第329章 覆滅的帝國和強盜第443章 王對王,朱皇帝VS拿破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