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對峙

傳令兵才離開了不久,陳繼盛就風風火火地趕來了。毛文龍把黃石的大捷奏報丟給他看,等自己的首席智囊看完以後,毛文龍就又說起了自己調三個營去遼南的計劃。這個時候毛文龍也冷靜下來了些,只是他的口氣裡仍然充滿希望:“繼盛你覺得如何?”

天啓三年年底東江鎮開鎮,到了天啓四年中毛文龍就建立了東江右協。此時陳繼盛已經是領右協的東江副將,毛文龍對他的籌劃一向很看重,這次軍事行動龐大,毛文龍當然更要事先徵求他的意見了。

雖然陳繼盛看完奏報後心情也很激動,可是他還是比毛文龍更快地鎮定下來了,他連連苦笑:“大帥,這南關大捷巳經是十天前了,就算我們現在立刻從遼東抽調部隊,最快的一個營也還要三天才能返回東江。五天後或許能夠派出,到了遼南恐怕建奴早跑了。”

“不然,”毛文龍把奏報從陳繼成手裡一把扯了過來,俯下身找出了關鍵的幾句話,然後點着它們讓陳繼盛看:“黃石說建奴正藍、正白、正紅三旗的披甲兵已經被打散了,這樣建奴根本就逃不掉了。建奴人口稀少,肯定是捨不得扔下無甲兵逃跑的。”

毛文龍沒有擡頭所以也沒有看見陳繼盛不以爲然地神色,他自顧自地說了下去:“建奴只有向遼陽求救一條路,眼下黃石的軍隊自保則有餘,殲滅南關建奴則不足,只要我能帶領三個營搶在遼陽建奴南下前趕到,必能將這三個旗一舉殲滅!”

說道這裡毛文龍呵呵笑着一拍手掌,只要殲滅後金三個旗,自己差不多就能賜爵了。而且如果能殲滅這三個旗的話,後金軍必然元氣大傷、還在遼南開出了一個天大的口子。恐怕努爾哈赤的兵力維持整個戰線都不夠,這樣它們被明軍殲滅也就指日可待。毛文龍此時腦海中閃動着“封侯”兩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越想越是得意,胸中的血都隨之沸騰了。

旁邊的陳繼盛靜悄悄地等着毛文龍說完,他一直確認毛文龍沒有什麼話還要說了纔開始潑冷水:“大帥,末將認爲抽調兵力去遼南徒勞無益,反而會動搖我們在遼東的防線。”

這話說得十分肯定,陳繼盛的語氣和表情也非常嚴肅。等毛文龍收斂笑容凝神看過來以後,陳繼盛咳嗽了一聲,把軍營裡的親兵都轟了出去才拱手說道:“大帥,並非是末將在背後說同僚壞話。但是這個戰報實在不可信。”

看到毛文龍露出沉思的表情又捏起奏報開始看,陳繼盛又湊近了兩步,貼着毛文龍小聲嘀咕起來:“大帥,這可是建奴三個旗啊。黃參將再能斂財,再剋扣軍餉,他能訓練多少家丁出來?兩、三百差不多到頭了吧?”

“差不多也就這個數了。”毛文龍的眼神黯淡下來了。他正在細細品味着陳繼盛話裡面的含義。

“末將也以爲差不多了,聽說遼東經略孫大人很欣賞黃參將,但也不才給了一千鎧甲麼?黃參將還分了不少給東江,雖說後來聖上又給了,不過黃參將從來沒有獨吞啊,他恐怕沒有剩下兩千鎧甲吧?這還不要算次品和武器,黃參將恐怕沒有幾個兵啊。”陳繼盛嘴裡說着,手裡就給毛文龍算出了大概的數字。從數字對比上看,黃石部的裝備對後金軍三個旗確實不很樂觀。

“再說黃參將的親兵也好,家丁也好,都是跟隨他一、兩年的新兵,恐怕不能和建奴的白甲精銳正面對戰於疆場。”陳繼盛着到毛文龍的臉色變得很陰沉,連忙退開一步深深鞠躬:“末將並非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而是一片忠言,請大帥明鑑。”

毛文龍無力地揮揮手讓陳繼盛站直腰,他皺眉思索一番,冷冷地問道:“那麼,黃石擊潰的應該是金州和南關之間的建奴後衛,這後衛我估計大約有千餘上下的戰兵和幾千押送輜重的無甲輔兵,斬首九百具也差不多,你覺得是不是這樣?”

“大帥明鑑。”陳繼盛心裡本來也是這麼揣測地。

毛文龍微微點了點頭,他根據他多年的軍務分析了起來:“建奴銳騎直撲旅順,攻破旅順後肯定要姦淫擄掠一番,沒有個四、五天恐怕不會北返,被黃石抓住戰機解救了南關。嗯,這樣就合理多了,憑兩個營的實力,確實無法和建奴三個旗交鋒……不過,那正藍旗的大旗和莽爾古泰的金盔呢?這又是怎麼回事?”

“這恐怕不是正藍旗的大旗、不過應該是建奴正藍旗某個牛錄的旗幟,金盔可以也是那個牛錄的,這個恐怕是黃參將成功解救南關後興奮過度寫錯了。”陳繼盛還攛掇毛文龍把奏章改一改,至少要寫得含糊其辭,不然虛報上去會讓皇帝和朝廷白高興一場。萬一皇帝決心爲此獻捷太廟,而東江軍最後只送上去一個牛錄旗,那毛文龍就算是讓皇帝在祖宗面前丟臉了。

最後陳繼盛還給毛文龍分析了一下金州這些天的戰況進展:“建奴精銳從旅順北返,黃參將只能堅守金州,而建奴師老無功自然也就退兵了。末將以爲再過幾天黃參將的下一份奏報就會來到,建奴肯定巳經退走了,就算建奴現在沒退,等大帥領軍去金州建奴也可以走。就算建奴不走,以五個營和三個旗打我們也沒有多少勝算,這裡面可是七百裝備精良地白甲兵啊。所以末將以爲,冒着遼東戰線崩潰的風險扣調三個營去遼南,並非上策,敢請大帥明察。”

“繼盛你這是老成之言。”毛文龍坐下開始寫奏章,不過他寫着寫着就又高興起來:“無論如何,這還是好消息啊。”

“大帥所言極是,”陳繼盛也笑嘻嘻地附和起來,後金軍用三旗南下攻擊旅順,但金州不失的話就意味着後金這次大規模進攻並沒有達成戰略目的。看過黃石的奏報後陳繼盛和毛文龍都相信南關的旅順軍已經和金州、長生軍合流,這樣金州怎麼看也不是三個旗的後金軍能強攻下的:“等毛有傑到了,金州就更是萬無一失了。”

“嗯,不錯。”毛文龍看到遼南局面穩定心情也很好。雖然明軍損失不小,又折了張盤這樣的心腹愛將,還讓後金軍把旅順周圍打殘了,但至少不是遼南全面崩潰,毛文龍受到地彈劾也就不會太猛烈,他想到這裡又嘆了一句:“黃石真是猛將。不枉我當年把他留下。”

……

東江毛文龍和陳繼盛議論的三旗後金軍此時還困守在南關,後金軍統帥莽爾古泰下令宰殺所有挽馬充作軍糧,還下令把受傷和瘦弱地戰馬也殺了吃掉。

皇太極對這個命令舉雙手贊成,他們自從得知從旅順搶來的船都被明軍燒了後,就知道等待援軍是他們唯一的希望了。他對身邊一個看上去只有十五、六歲的正白旗奴才下令:“除了運送傷兵的馬匹,一律殺掉。”

那個年輕人出去的時候,莽爾古泰的眼睛一直盯在他背上。等那個正白旗的巴喇牙離開後纔好奇的問道:“這麼一個小孩子,也就是剛入旗吧。”

“今年剛入的旗。”

“才十六歲的小孩子,怎麼能當上巴喇牙?”

“勇武過人。”皇太極一笑岔開了話題:“即使立刻殺馬,我們的軍糧也還是隻能支持十五天而已。”

“要不把破旅順得來的漢女都殺了吧?”說話的是搏爾晉蝦,他總算也逃來南關了。

博爾晉蝦的建議讓皇太極和莽爾古泰猶豫了片刻,不過還是一起搖了搖頭,莽爾古泰苦笑着嘆了口氣:“人都分給士兵了,現在怎好要回來。”

一邊的皇太極補充說:“如果士兵奔波千里無所得,只怕衆人心裡有怨。”

博爾晉蝦本來也不堅決,他聽了話也就不再堅持了。

“把張盤殺了。立刻就動手吧。”

皇太極這個提議讓莽古爾泰楞了一下:“你不是說要留他一條命麼?”

“我一開始留著他不死是希望黃石能勸降他。”皇太極古里古怪地笑了一笑:“我本以爲能活捉黃石,我斷定黃石會立刻投降,所以本想讓他去勸勸張盤的。”

“因爲你認爲那個黃石是個書生麼?”莽古爾泰惡聲惡氣地挖苦了一句,然後問道:“那前幾天你爲什麼不殺?”

“我本想把張盤放回去,我本以爲黃石會併吞張盤的部衆。所以想着看他們會不會內訌一把。”皇太極講了講他打聽來的消息,黃石不但沒有併吞選鋒營還給他們補充滿了兵力,據金州的細作彙報,黃石還發給了選鋒營很多裝備。

“這書生!那些裝備是我的。”莽爾古泰氣得半死,恨恨地說道:“那黃石當然看不上我們的鎧甲了,他有的是鐵甲。”

“無論如何,既然黃石有這樣的胸懷,我們就不能放張盤迴去了。不然只是讓他如虎添翼。”

離開了南關議事廳,皇太極手下那個年輕的白甲兵已經傳達過命令回來了,皇太極帶着他走向自己的駐地,路上突然停了下來,皇太極忍不住說出了心中的一種感覺:“那個黃石好像很怕我。”

這種話皇太極不會對莽古爾泰或者其他什麼人說,畢竟四貝勒八阿哥從來就不算是一個很得寵的兒子,這話說出來只會被譏笑爲狂妄。但在自己的白甲護軍面前皇太極就少了很多顧慮,他停住腳步後從頭回憶了一遍和黃石相處的經過,還有這次戰鬥黃石的一些反應,以及金州細作那裡傳來的一些黃石的言論:“沒錯,他似乎對我有一種特別的畏懼,奇怪,他不怕父汗,不怕大貝勒、二貝勒和三貝勒,卻獨獨怕我,這是爲什麼?”

一時間皇太極沒的想明白原因,也沒有想出來如何利用這點牟利,他身後的白甲兵默默地護衛着他。一言不發。

這個白甲兵是費英東九弟的兒子,皇太極衝着他顯赫的大伯也要提拔他。不過這點心思他當然不會和莽古爾泰明說。皇太極衝着那個年輕的士兵微笑道:“走吧,鱉拜。”

金州參將行營。

“皇太極老謀深算,我們一定要多派偵騎,絕對不能讓建奴偷渡成功。”說着話黃石就重重地一拳擂在圖上。

趙慢熊楞了下沒有說話,金求德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大人。建奴主將是莽古爾泰。”

“我知道,”黃石不耐煩地揮了下手:“知道,知道,但真正危險的敵人是皇太極……”

黃石並不爲自己的畏懼心理而感到羞愧,他覺得這是穿越者的正常反應。如果自己穿越到了漢末,儘管黃石知道漢朝的人營養不如自己,骨骼鈣化也不如自己。但是萬一遇上呂布來單挑,那怕他只有一米六,黃石還是會撥馬就走。

另外一座軍營裡洪安通正接待東江來的使者和隨行的幾個衛兵吃飯,他們明天就要出發去遼西。黃石囑咐洪安通一定要讓他們吃好睡好。金州這裡剛剛殺了不少傷了腿的馬,還有大塊的狗肉可以吃,讓那幾個東江本部士兵吃得是滿嘴流油。

洪安通坐在他們身邊,看着這幾個傢伙的吃相笑問:“東江沒有肉吃麼?”

“怎麼可能有肉吃?”那個使者反問了一句,其他幾個東江士兵也都哼哼唧唧地發出一片抱怨,不過他們現在正忙着往嘴裡塞肉食。所以也騰不出嘴說話,一切都交給他們的頭子代勞了:“你們外鎮好,我們本部什麼都沒有了,毛帥養了五千多孤兒,整個東江現在有十萬將士和十萬多女人、孩子要吃飯。一年纔給一萬兵的軍餉。還要買鐵造武器,能有肉吃纔怪呢。”

洪安通啞然失笑:“我們也沒有肉吃,也就是打仗的時候纔有些死馬什麼的。”

“大家都是苦命人啊。”那個使者嘆息一聲就不再說話了,等又塞了兩塊肉下肚後,他自我感覺是吃飽了,遐想了一會兒後使者搖着頭憧憬起來:“毛帥說過,等收復遼東會用田土補償我們的欠餉。”

“我家大人也這麼說。”洪安通也美滋滋地想起自己在功勞簿上的記錄。他現在已經擁有五十畝的土地、一頭牛和一匹挽馬,而且是子孫世世代代都可以因襲的東江鎮土地。等掃平後金收復遼東,報了宗族地大仇。洪安通覺得自己應該還能立下不少功勞,說不定到時候除了正妻還能有錢討個小老婆,把這些年的時間追回來。

“就等毛帥牧復遼東了。我們受了這麼多苦,就等着熬出來的那天了。”

幾個士兵圍坐在桌子旁紛紛做起了白日夢。過了好半天他們才從好夢中驚醒,那個東江使者這才仔細地打量了洪安通馬上的鐵甲,又盯着他的佩刀看了半天:“你是軍官還是黃大人的親兵?”

說實話洪安通也不知道自己算什麼,因爲黃石設定的軍制裡面近衛隊是對職務而不是某個人負責的,比如賀定遠如果是馬隊的指揮自然就能得到馬隊近衛兵的保護,而如果賀定遠調離這個職務,馬隊的近衛兵也不會踞着他走。雖然洪安通指揮的內衛隊直接向黃石負責,但是黃石交給他不少秘密任務,他洪安通的職權也遠遠超過一般意義上的親兵隊長。

“我是馬隊千總,暫時被當作親兵隊使用。嗯,就是這樣。”洪安通最後報出了自己的官階,內衛隊表面上看就是一個馬隊,所以他這麼說也不算撒謊。

“原來是千總大人,失敬失敬。”東江使者和幾個同行士兵連忙起來行禮,他們一直以爲洪安通是個沒品級的親兵呢。

“我也比你們大不了幾歲。”洪安通連忙起身客套一番。

“洪千總,標下許雲亭。”那個東江使者也報出了家門,剛纔忙着吃飯一直也沒有說。

“幸會。”

洪安通覺得這個名字讓他感到一陣舒服,彷彿兩個人命中就該是朋友一般。

天啓五年二月十日,金州,參將行營。

“大人,長生島急報。”

黃石接過書函正要打開,就看見洪安通急匆匆地走了過來,等他附在黃石耳邊說完後,黃石也是臉色大變。

黃石雖然決心給建奴大放血,也覺得最好能把皇太極留下,但他還在考慮是不是要掌握好這個放血的度。免得建奴失血而死。但現在……

“遼東經略孫大人要來金州?”黃石一字一頓地向洪安通確認這個消息。

果然有歧義,剛纔洪安通說話的聲音太小了,現在他大聲回話:“不是要來,而是孫大人的船巳經到了金州碼頭了。現在孫大人可能已經下船了。”

第十九節第21節 漢賊第3節 惡鄰第21節 自尊第19節 愛戴第19節 畫皮第八節第十六節第38節 臨危第十六節第46節 分憂第13節 定計第49節 豪傑第24節 刨牆第40節 垂詢第十六節第53節 赤水(下)第十三節第34節 新兵第32節 殺機第六十一節 重任上第十七節第九節第30節 再見第26節 解圍第25節 綢繆第十四節第25節 後續第16節 白兵第41節 重任第2節 合作第四節第十八節第九節第26節 威脅本書的架空劇本第六節第42節 回家第十三節第七節第57節 收穫第五節第35節 詔獄第39節 說書第52節 接觸第26節 英雄第十三節第五節第32節 殺機第26節 威脅第4節 銀幣第7節 膽色第29節 轉折第十五節第9節 軌跡第十一節第1節 形勢第三節第19節 畫皮第60節 開關(上)第37節 內鬥第19節 對策第28節 出兵第55節 水師第12節 分功第25節 後續第47節 相識第六節第58節 勾結第1節 形勢第六節第27節 廉恥第45節 兄妹第三節第17節 猜想第一節第37節 心軟第32節 牽制第七節第十二節第8節 詩人第一節第14節 決裂第17節 族權第26節 妙計第29節 轉折第53節 橫掃第33節 覺華(中)第5節 窮鼠第37節 內鬥第22節 搭車第21節 漢賊第十節第33節 覺華(下)第29節 崩潰第十九節第37節 心軟第11節 捷報第54節 狂瀾(上)第6節 歸心
第十九節第21節 漢賊第3節 惡鄰第21節 自尊第19節 愛戴第19節 畫皮第八節第十六節第38節 臨危第十六節第46節 分憂第13節 定計第49節 豪傑第24節 刨牆第40節 垂詢第十六節第53節 赤水(下)第十三節第34節 新兵第32節 殺機第六十一節 重任上第十七節第九節第30節 再見第26節 解圍第25節 綢繆第十四節第25節 後續第16節 白兵第41節 重任第2節 合作第四節第十八節第九節第26節 威脅本書的架空劇本第六節第42節 回家第十三節第七節第57節 收穫第五節第35節 詔獄第39節 說書第52節 接觸第26節 英雄第十三節第五節第32節 殺機第26節 威脅第4節 銀幣第7節 膽色第29節 轉折第十五節第9節 軌跡第十一節第1節 形勢第三節第19節 畫皮第60節 開關(上)第37節 內鬥第19節 對策第28節 出兵第55節 水師第12節 分功第25節 後續第47節 相識第六節第58節 勾結第1節 形勢第六節第27節 廉恥第45節 兄妹第三節第17節 猜想第一節第37節 心軟第32節 牽制第七節第十二節第8節 詩人第一節第14節 決裂第17節 族權第26節 妙計第29節 轉折第53節 橫掃第33節 覺華(中)第5節 窮鼠第37節 內鬥第22節 搭車第21節 漢賊第十節第33節 覺華(下)第29節 崩潰第十九節第37節 心軟第11節 捷報第54節 狂瀾(上)第6節 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