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登餉

鄧肯毫不留情地打破了黃石的憧憬:“將軍,恕我直言,長生島現在鑄十八磅炮是不現實的,恐怕這要等到很久,很久以後了。”

“爲什麼?很久是多久?”

鄧肯聳了一下肩膀,把雙手無奈地攤開:“我軍首先要從一磅和三磅開始,鍛鍊技工並熟悉原料,然後是六磅和十二磅炮,這怎麼也要一年,以後才能鑄十八磅炮。”

黃石頓時就沉默下來了,不過這方面鄧肯是專家,他不可能去反駁這個時代的專家意見:“萬事開頭難,我很理解,不過還是儘快開始鑄炮吧。”

鄧肯見黃石面色不豫,就急忙補充說:“將軍,首先還是野戰炮啊,只要野戰能勝利,什麼城堡會拿不下來?如果野戰失利,什麼攻城大炮也沒有用啊。”

這話讓黃石點了點頭,信心大振的鄧肯補充道:“那麼,我還需要鐵匠、木匠,這些人如果都要從頭培養,恐怕還要多一年。”

黃石琢磨了一下,這個問題應該可以解決:“沒問題,順便,鄧肯先生,長生島已經有了幾十個天主教徒了,耶穌會是不是也該考慮幫助我們一下了。”

如果那些人也能算天主教的話……鄧肯在心中腹謗了一句:“可以,在澳門等地有不少技工,耶穌會可以幫忙介紹,我這就寫一封信去北京。”

鄧肯猶豫着似乎還有什麼話想說,黃石就示意他但言無妨。

“將軍,我首先是一個軍人,而且是非常合格的炮兵軍官,鑄炮只是我必須的軍事素養而已,根據我這些天在軍隊中的貢獻,我認爲我完全有資格成爲一個軍官。”黃石這次向朝廷保舉的人員名單中,當然不會有鄧肯的名字,這讓他有些憤憤不平。

這種不滿讓黃石感到有些驚訝,他連忙對這個外國友人解釋說:“鄧肯先生是我黃石的私人幕僚,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鄧肯先生還是蘇格蘭人,不在我大明的戶籍或者是軍籍之上。”

不想這個解釋絲毫不能消除鄧肯的不滿,他氣鼓鼓地爭辯起來:“這完全沒有絲毫的道理,根據我們泰西的習慣,我完全可以算僱傭軍官,完全可以單獨領兵,將軍不給我具體職務,這是對我職業素質的蔑視。”

“鄧肯先生是蘇格蘭人,對吧?”

“當然,不過這並不妨礙你僱傭我做軍官。”

“我大明的軍隊,必須交給大明的軍官指揮,沒有什麼僱傭軍官一說,這就是大明的規矩和法律。”

“那我可以加入大明軍籍麼?”

“那要看鄧肯先生是不是願意放棄蘇格蘭國籍,而且要加入大明軍籍,必須改漢姓,用漢名。”

鄧肯登時語塞,黃石微笑了一下,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慰:“鄧肯先生我很遺憾,但我大明不承認雙重國籍。”

……

天啓四年的元旦過後,山東的糧船開到了長生島。

又一次穿戴上烏紗官袍的黃石在碼頭恭敬地請下了押船的登州糧官:“甄大人,一路辛苦了。”

長生島兩千兵員,一年的本色是二萬四千石米和六千匹布,還有一萬五千兩銀子,雖然被東江要走了五千兩,但是這次一起下發的還有首級賞和皇賞的內幣,共該有二萬兩銀。

“這是本色和折色的簽發,黃將軍驗收過就請給實收吧。”甄雨村是萬曆四十二年從進士出身,現任從六品的登州府糧臺主事。

黃石諾了一聲,就把糧官請入長生府邸奉茶,楊致遠急急忙忙地領人把物資搬入庫房。

等楊致遠把清單遞上來以後,黃石仔細看了又看,然後還偷偷地把楊致遠揪過來耳語了幾句,甄雨村對此視若無睹一般,只是坐在那裡靜靜地喝茶。

“甄大人,”黃石陪着笑臉向甄雨村那裡湊了湊,小心翼翼地指着清單問道:“銀子這裡是一萬四千兩整。”

甄雨村看也不看那清單一眼,輕輕吐出兩個字:“漂沒。”

黃石趕快猛地點頭:“原來如此,末將知道了,”手指往下一移:“那米也是一萬七千石,正好缺了三成。”

“漂沒。”

“原來如此,這一路真是辛苦大人了。”

清單上的布匹也同樣是不多不少去掉了三成,想來也是“漂沒”了,黃石沒敢再問。

“黃將軍可以給實收了吧?”

“當然,當然。”黃石連忙簽下了二萬兩折色和兩萬四千石米、六千布的實收,俗話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和控制登餉的山東文官集團過不去那是一點兒好處也不會有的。

吹吹打打地送走了登州糧官,黃石趕快去視察隨船運來的工匠們,吳公公替黃石向宮裡說了好話,天啓皇帝就給了工部批示,讓他們從山東調一批匠戶來長生島。

這二十戶木匠和鐵匠拖家帶口地站在黃石眼前,行過禮後他們就雙眼無神地等着安排,反正在哪裡都是賤民,都是出苦力幹累活的命。

“你們既然到了長生,那麼願不願意加入東江鎮,成爲軍戶?”黃石大聲地問這一百來口的老少男女。

軍戶比匠戶要高那麼一點點,下面的人羣一陣騷動,不能相信有這樣的好事,看向黃石的眼光中都有些遲疑,擔心有什麼下文等着他們。

“不會讓你們上戰場,在長生島還是做工匠,通婚、子女和其他軍戶完全一樣,而且……”黃石笑眯眯地拖長了腔調,他希望這些工匠能更積極主動地工作,不要一天到晚總覺得自己祖祖輩輩都是奴隸:“乾的好的話,會有首級功勞和晉升,也可以得到東江鎮的世襲田土。”

……

雖然鄧肯把法螺吹得嗚嗚響,但長生島這個偏僻的海島還是沒有幾個人願意來,最後只有一個荷蘭人到來,是個破落的水手,本來在澳門乞討度日,混吃等死。

“荷蘭人?”黃石吃驚地看了看履歷,“荷蘭人不都是新教徒麼?”

這種豐富的知識嚇了鄧肯一跳,他連忙畫了個十字:“願天主拯救他們的靈魂。”然後閉上眼睛假裝祈禱以便想說辭,等他睜開眼睛的時候已經是胸有成竹:“他流浪到澳門之後,被天主感召了,所以向耶穌會懺悔了往昔的罪惡。”

“和你一樣?”黃石依稀記得鄧肯就是這麼說自己的。

“是的,和我一樣。”鄧肯又畫了個十字:“讚美天主。”

(第二十七節完)

(本章完)

外傳

《荷蘭著名人物記》節選:

史蒂文森·範·羅森福……公元1620年,羅森福兄弟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個乘坐海船向西,最後到達了新大陸的新阿姆斯特丹(當時的名稱)。而史蒂文森則向東,繞過好望角一路旅行到了中國,四年後史蒂文森在中國東北結識了磐石大帝(stonethegreat)……磐石大帝對科學技術的開拓進取和支持,明顯是受到了史蒂文森的影響,這種求實的精神正是新教特色,而不是腐朽陳舊的天主教的思維模式……磐石大帝能從耶穌會的迷信泥潭中拔出腳來,正說明我們荷蘭的新教徒功不可沒……在磐石大帝的一生中,處處可以看到新教徒對科學的接受,對迷信的鄙視。我們深信,正是這種深深刻在磐石大帝身上的新教烙印,帶給了中國更多的科學理念和神奇的科技進步。

第10節 武夫第53節 赤水(上)第34節 招安第十節第九節第七節第六十一節 重任下第14節 決裂第22節 搭車第51節 激勵第10節 戰備第40節 餘波第22節 正月第十五節第52節 接觸第12節 分功第22節 技巧第30節 軍備第十七節第26節 威脅第三節第九節第38節 難支第27節 入京第五節第50節 防線第五節第8節 插曲第19節 愛戴第一節第25節 綢繆本書的架空劇本第54節 狂瀾(下)第十四節第十四節第8節 插曲第3節 惡鄰第九節第33節 覺華(上)第三節第34節 新兵第七節第二節第十節第31節 應對第29節 暗流第二節第九節第30節 軍備第十四節第20節 傷逝第5節 政策第十七節第6節 歸心第25節 變化第25節 後續第23節 魔盒第20節 出擊第60節 開關(下)第17節 猜想第二十節第9節 魔戒第29節 轉折第16節 互動第36節 智勇第59節 回頭第五節第34節 新兵第16節 白兵第33節 覺華(上)第29節 轉折第32節 牽制第54節 狂瀾(上)第十六節第27節 入京第23節 鋼錠第十一節第24節 煩惱第44節 逆轉第10節 武夫第九節第18節 勸降第九節第十三節第3節 惡鄰第十五節第5節 政策第五節第13節 定計第31節 應對第35節 忍耐第51節 虎威第46節 終線第八節第41節 兩帝第四節第40節 餘波第26節 解圍第30節 再見第47節 相識
第10節 武夫第53節 赤水(上)第34節 招安第十節第九節第七節第六十一節 重任下第14節 決裂第22節 搭車第51節 激勵第10節 戰備第40節 餘波第22節 正月第十五節第52節 接觸第12節 分功第22節 技巧第30節 軍備第十七節第26節 威脅第三節第九節第38節 難支第27節 入京第五節第50節 防線第五節第8節 插曲第19節 愛戴第一節第25節 綢繆本書的架空劇本第54節 狂瀾(下)第十四節第十四節第8節 插曲第3節 惡鄰第九節第33節 覺華(上)第三節第34節 新兵第七節第二節第十節第31節 應對第29節 暗流第二節第九節第30節 軍備第十四節第20節 傷逝第5節 政策第十七節第6節 歸心第25節 變化第25節 後續第23節 魔盒第20節 出擊第60節 開關(下)第17節 猜想第二十節第9節 魔戒第29節 轉折第16節 互動第36節 智勇第59節 回頭第五節第34節 新兵第16節 白兵第33節 覺華(上)第29節 轉折第32節 牽制第54節 狂瀾(上)第十六節第27節 入京第23節 鋼錠第十一節第24節 煩惱第44節 逆轉第10節 武夫第九節第18節 勸降第九節第十三節第3節 惡鄰第十五節第5節 政策第五節第13節 定計第31節 應對第35節 忍耐第51節 虎威第46節 終線第八節第41節 兩帝第四節第40節 餘波第26節 解圍第30節 再見第47節 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