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你父親的朋友(求月票~)
劉佩蓉臉色漲紅,手也在抖,好像說出這番話已經用盡了全身力氣。
宿舍中間有六張書桌,鹿悠悠已經在好幾個人桌上看到了同樣的牛皮紙包,想來劉佩蓉給所有人都準備了賠禮。
第一屆考生年齡跨度極大,從十幾歲到幾十歲,結婚生子的比比皆是,她只是聽說過有人大着肚子、帶着孩子一起上學,沒想到今天就見到了。
人人都有難處,鹿悠悠自然不會計較這些,再說她也不在宿舍長住,其他人沒意見就行。
見鹿悠悠收下果乾,劉佩蓉滿臉感激,拉過小姑娘讓她也一起道謝。
小姑娘眼角掛着淚,抽噎着說謝謝,看起來軟萌又乖巧。
丁零咣鐺,嘎吱嘎吱——
上鋪那位時髦大小姐又折騰出了不小的動靜。
李連翹看到鹿悠悠的穿着打扮還以爲多了個援軍,沒想到又聽到一句“沒關係”。
怎麼能沒關係?!
宿舍裡怎麼能有孩子,鬧起來她怎麼休息?
個個都說沒關係,好像就她一個壞人似的,李連翹不想忍了。
“都是大學生了,不會不懂實事求是的道理吧,咱們在這可是要住四年的,難不成孩子也要住四年?”
李連翹語氣涼颼颼的,劉佩蓉攬孩子的手就是一緊,剛直起來的腰又佝僂了一些。
她知道帶着大丫有諸多不便,但她真的沒辦法了。
一個二十七八的女同志從最裡面的鋪位走到劉佩蓉身邊,她聲音溫柔,面相也很溫柔。
她揉了揉大丫的腦袋,擡頭看着李連翹:“李同志,出門在外都不容易,互相理解一下吧。”
剩下兩個人也站到劉佩蓉身邊表示支持。
李連翹氣得不行,但也沒那麼大勇氣跟所有人對着來,扭頭哧了一聲:“裝什麼好人!”
沒人接她的話,大家互相介紹一番,鹿悠悠這才知道二十七八的女同志叫沈芳,她是十年的老知青,已經當地結婚生子,丈夫一家很支持她上大學,孩子暫時留在家裡讓丈夫照顧。
劉佩蓉眼裡一閃而逝的羨慕,比起年輕的鹿悠悠和王凱旋,結了婚仍然可以自由選擇的人生更讓她渴求。
鹿悠悠現在才知帶這裡只有她和王凱旋是學海洋工程的,沈芳、劉佩蓉和陝北來的曹二妞都是中文系,李連翹是英語系。
到了下午開班會的時候鹿悠悠和王凱旋又成了班裡僅有的兩個女生。
王凱旋雖然個子高,今年只有17歲,正是天真爽朗的時候,看什麼都好奇,自動自發成了鹿悠悠的小尾巴。
一米七多的女同志本來就不多,一個漂亮得讓人不敢正眼看,另一個也朝氣蓬勃青春靚麗,自從兩人進了教學樓,周圍的目光就沒少過。
要不是上課鈴響,兩人還得被明裡暗裡的目光包圍。
班會就是普通的班會,和五十年後沒什麼不一樣,鹿悠悠聽了一會兒就神遊天外。
顧清野到家之後給她打了個電話,可那通電話也已經是三天前的事了,鹿悠悠終於切身體會到了異地的滋味——
時時想起他,他卻時時都不在。
鹿悠悠忍不住笑了一下,可能她就是天選科研人?
沒什麼事情做,也沒什麼要操心的,可不正適合搞研究嗎? “鹿悠悠同學?”
王凱旋戳了戳神遊天外的鹿悠悠:“悠悠姐,老師叫你。”
鹿悠悠有一瞬間的臉紅,多年不當學生,竟然被逮到開小差,有點尷尬了。
“鹿悠悠同學,待會兒跟我來一下。”
講臺上教授笑得很慈祥,周圍的人看她的眼神一個比一個震驚。
鹿悠悠低聲問王凱旋:“怎麼了,剛剛發生什麼事了?”
王凱旋眼裡全是崇拜:“悠悠姐,你是高考狀元啊?”
鹿悠悠愣了愣然後點頭,怎麼忽然問起這個了?
“有人問學號是不是按成績排的,老師說是,還說狀元就在咱們班。”
這話一出,花名冊上鹿悠悠的名字就像鑲了圈金邊,學號後三位的“001”簡直不能更醒目。
鹿悠悠頂着這張臉就不可能低調,現在又多了個狀元頭銜,打量的目光更多了。
下課鈴響,她迅速收拾好東西離開,再待下去她後腦勺都要被熱烈的視線點着了。
鹿悠悠跟着教授來到辦公室,結果第一句話就讓她愣住了。
“我姓羅,是海洋工程系的系主任,也是你父親的朋友。”
羅又良笑道:“你父親還讓我照顧一下你,我看他完全是多慮了嘛!”
之前鹿知禹跟他打招呼,他還以爲是讓他手下留情得過且過,誰知小姑娘直接考了個狀元,再一打聽,人家已經開始獨立研究項目了!
要不是知道鹿知禹的爲人,羅又良都以爲他是故意炫耀。
“我聽說你在五〇七所研究過海水淡化?”
鹿悠悠簡單說了一下目前的研究進度,其實也說不上什麼進度,海水淡化是個大工程,她也僅僅只是起了個頭罷了。
羅又良越聽越興奮,這麼優秀的學生,是要多照顧,必須給她加加擔子。
“這樣吧,專業課你先照常上,我找幾個老師組織一場考試,如果能達到要求,就繼續做你的研究,我去打報告,學校的實驗設備授權你使用,你覺得怎麼樣?”
鹿悠悠都做好準備跟着聽一年基礎課,再找機會申請研究,沒想到開學第一天問題就解決了。
“謝謝羅教授,我沒意見。”
“不過你也知道,學校現在經費緊張,我們能提供的也不多。”
“沒關係,能自主研究已經很好了。”
鹿悠悠不在意這個,理論驗證階段本來就花不了多少錢,她又是有掛人士,不走彎路,花錢基本直奔主題,資源利用率這方面她能做到極致。
羅又良眼睛更亮了,好啊,有能力已經很好了,有能力還不花錢更是大大的好!
他在五〇七所有熟人,那邊對鹿悠悠讚不絕口,現在他也一樣,越看越喜歡。
之前教那些工農、兵大學生搞得他快要對工作喪失信念了,恢復高考第一年就能收穫鹿悠悠這樣的“碩果”,羅有才覺得多年的堅持沒有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