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已經是姨母笑的形狀了
列隊歡迎的接待人員完完整整地被宋華年忽略了,在他七十多年的人生裡,如此失禮的時候實在少有。
現在他眼裡只能看見那個挺拔如鬆的身影,在他走過去之前,眼淚已經涌出了眼眶。
“爸……”宋鶴亭擔心他的身體,可這個時候父親已經聽不進任何話了。
五米、三米……急促的腳步終於慢了,宋鶴亭明顯感覺到他攙扶着的手臂在發抖。
宋華年突然停了下來,最後一步遲遲不敢上前。
“錦書……”
唸了幾十年的名字脫口而出。
老爺子顫抖着伸出手臂,眼睛貪婪地描繪着顧清野的面容,一寸一寸從上面找到他熟悉的影子。
記憶中的秀麗面容從來不曾褪色,此時此刻終於以另一種方式重現。
“你……你是清野嗎?”
雖然是問句,卻沒有一點疑問的意思。
和宋華年一樣,在看到宋家父子的一瞬間,顧清野也幾乎可以確定他們就是母親的家人。
宋家人眉眼都像,和他也像。
身着軍裝的顧清野上前一步,擡手敬禮:“宋先生您好,我是顧清野。”
顧清野手臂落下的一瞬,就被一雙蒼老的手緊緊握住,隨之傳遞而來的顫抖和溫度無一不訴說着老人家的激動緊張。
“好好,清野,我是外公,我是你外公啊!”
這句話說完,宋華年再也控制不住,淚如雨下卻依然捨不得挪開視線,就這麼看着顧清野,一秒都不願錯開。
旁邊等候許久的接待團隊遲疑了一瞬,還是默認了讓“插曲”延續得更久一些,至少也要等老先生情緒稍微平復下來。
然而宋華年的情緒是平復了,卻一直抓着顧清野的手,外孫去哪他去哪,誰也別想把他和孩子分開。
跟中方接待人員溝通的事統統交給了宋鶴亭兄弟倆,倒是正合中方的意。
宋韻卿對官方接待全然沒興趣,當然選擇跟在爺爺身邊。
這可是她心目中財神+女神的丈夫誒!
甚至論親疏,她都覺得顧清野是她姐夫,而非鹿悠悠是她嫂子。
開朗和熱情是這個外國長大的姑娘的性格底色,宋韻卿是不懂什麼叫害羞的,感興趣就一直看,大膽看。
她眼睛越來越亮,就知道以鹿悠悠的眼光不可能看上一般人。
她高中時揹着家裡人跟橄欖球隊長談戀愛,一直覺得自己喜歡肌肉猛男,今天才發現她還是喜歡肌肉男,但中國的更香!
表哥這身板、這臉蛋……極品啊,極品中的極品!
就說嘛,她明明是徹頭徹尾的中國胃,咋可能愛吃白人飯,都怪舊金山的國人不夠多,選擇餘地不夠大。
如此直白的眼神顧清野自然注意到了,這位應該就是表妹了,這麼耀眼的紅頭髮想看不到都難。
“你好,我是宋韻卿,鹿姐姐的室友。”
宋韻卿主動伸出右手,顧清野輕輕握了一下就鬆開,低沉好聽的聲音響起。
“你好,顧清野,悠悠的丈夫。”
宋韻卿直接笑出了聲,在空曠的大門口格外顯眼,她立馬合上嘴,可臉上笑意依舊盎然。
還以爲軍人都很嚴肅,沒想到這麼有意思,這個表哥她喜歡。
宋華年眼淚終於止住了,見孫女和外孫相處融洽,心裡高興得很。
什麼儒雅穩重文人風範統統拋到腦後,他現在只想和外孫共享天倫。 “清野,這些年過得好嗎?”
“挺好的。”
顧清野不會訴苦,而且他也不覺得苦,尤其是認識鹿悠悠以後,他的人生裡似乎只剩下甜。
然而有種苦叫外公覺得你苦,尤其是隔了三十年才找到的外孫,那真是比苦瓜還苦,世界最苦!
摸到外孫手心裡的繭,和無數已經癒合的細碎傷疤,宋華年只想把錯失三十年的疼愛一次補償給他。
一想到這,老爺子眼眶又紅了,自從女兒和妻子相繼去世,他再沒流過這麼多眼淚。
欣喜和傷感交織,宋華年激動之下滿腹關懷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宋韻卿自然而然接過了話頭,其實說起來,跟顧清野最有共同話題的絕對是她。
也因爲她開口就是鹿悠悠,以至於宋韻卿對新任表哥的性格有些許誤判。
誰說顧清野不苟言笑的,明明話題一個接一個嘛!
“表哥,你和鹿姐姐什麼時候結婚的?”
“76年。”
“哇,這麼早!”
“你們是青梅竹馬?”
“不是。”顧清野想了想,補了一句,“應該算是英雄救美?”
“哇哦!浪漫哦!”宋韻卿眼裡的八卦之光更盛了,“所以你們一見鍾情?”
“是再見傾心。”
顧清野回憶起和鹿悠悠相處的點點滴滴,不自覺地勾起脣角。
宋韻卿陡然瞪大眼睛,她看到了什麼?!
笑起來的表哥簡直驚爲天人,只有這麼權威的臉才配得上哪哪都好的鹿姐姐!
小宋同學還不懂什麼叫現場嗑cp,也不知道她現在嘴角咧到了耳朵根,已經是姨母笑的形狀了。
“表哥,鹿姐姐真的很厲害,我跟你說……”
“嗯……”
“你不知道在我們學校鹿姐姐有多……”
“是嗎……”
宋韻卿滔滔不絕了二十分鐘,顧清野把每個字連同標點符號都記在心裡。
他從來不是多話的人,但他貪心地想了解有關愛人的一切。
一萬公里的距離在宋韻卿的描繪中一點點消磨,雖然很少,但這已經是他能抓住的一切。
接待的隊伍大部分都在宋鶴亭那邊,應宋華年的要求這邊只留了一個工作人員。
年輕人來自夕卜交咅阝,可在場的都說中文,外語技能全無用武之地,外交技巧更是不用發揮,外國客和本地人打得火熱,他這個“地陪”都插不上話。
不過外事接待嘛,能不卑不亢完成任務就是好接待,在不需要的時候閉嘴也是非常重要的外交技巧。
年輕人在不礙事的同時適中保持高度專注,在宋老先生恍然察覺掉隊的時候禮貌指引,順利把人送到接待的車隊跟前。
宋華年到的時候,宋家人基本都坐上車了,他們要先去江南老家看看,然後再赴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