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新情況
顧清野不止早上穿軍裝去了一趟,晚上又換上便裝來接鹿悠悠放學。
軍裝是爲了震懾宵小,便裝方便展示夫妻感情。
比如偶爾貼着耳朵說幾句悄悄話,鹿悠悠下樓的時候淺淺扶上一把……
同樣的場景反覆上演,爛桃花徹底絕跡,顧清野的目的完美達成。
只不過小灰灰就很不滿意了。
每天興沖沖出門,垮着小臉回家,說好了它來保護媽媽,怎麼完全沒有登場機會?!
沒有流氓當然好,可也顯得它沒什麼用啊!
好大兒和苦力的短暫親密岌岌可危,小灰灰一連好多天都沒給顧清野好臉色看。
顧清野早晚接送鹿悠悠,白天就去新房督工,在他假期結束之前,階段性消失的鹿知禹終於回家了。
一家四口整整齊齊的晚餐遲到許久終於吃上了。
鹿知禹知道顧清野馬上就要調到京城,對女婿的認可程度總算提高了一點點。
既然閨女認定了他,一直兩地分居算怎麼個事兒,能調回來再好不過。
至於顧清野付出多少努力,在鹿知禹心裡,想和他寶貝閨女在一起,付出不是必須的嗎?
“既然定下來了,兩家人看什麼時候一起吃個飯吧,我們還沒見過親家呢!”林南星道。
鹿悠悠夾菜的手頓了一下,她怎麼把這事忘了,顧清野的“複雜”身世她還沒跟爸媽說呢。
顧清野放下筷子,沒有絲毫隱瞞,把他目前知道的都說了一遍。
鹿知禹眯了眯眼睛:“顧伯淮?總參那位?”
見顧清野點頭,他的臉色也嚴肅起來。
他和顧伯淮不熟,只是知道有這號人。
“你們見過了?你父親……什麼態度?”
聽顧清野的意思,他生父和養父之間似乎還有些牽扯不清的事。
顧伯淮現在有妻有子,顧清野與顧家人的關係必然會很複雜。
“他想認我,我沒回應。”
顧清野沒什麼不能說的,比起突然出現的所謂生父,鹿知禹和林南星更像他的親人。
鹿知禹問道:“需要我幫忙嗎?”
既然是鹿悠悠選的丈夫,那就是鹿家人,他作爲長輩自然要給孩子撐腰。
顧伯淮是勢頭正盛的實權派,但鹿知禹也不虛,沒人可以欺負他女兒女婿。
“謝謝爸,暫時不用,如果有需要我一定和您說。”
顧清野並不逞能,這件事也涉及到鹿悠悠,他自己如何都無所謂,但他不允許鹿悠悠受影響。
鹿知禹點頭,對顧清野知道量力而行很是滿意。
“行,我給你留個電話,如果找不到我就找悠悠媽媽。顧家我去了解一下,有什麼新情況我及時通知你。”
之後的日子平靜了許多天,直到顧清野從東州島交接完回京,“新情況”終於出現。
顧清野已經升任正團級,隸屬京城軍*區,訓練任務比以往減少很多,他在營區有宿舍,但不忙的時候都可以回家。
那天他正要從宿舍離開,顧伯淮忽然找上門來。
顧清野依然是公事公辦的語氣,幾乎與兩人第一次見面時無異。 “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你準備回家嗎,坐我的車,我送你。”
顧清野不想與他同行,但營區人多眼雜,他更不想在這裡和顧伯淮有任何交集。
下樓之後才知道顧伯淮沒帶司機,他是自己開車過來的。
駛出營區一段時間,車裡一直很安靜,顧伯淮心裡多少有些無奈。
看來他不開口,顧清野是不會主動和他說話的。
“清野。”
這是顧伯淮第一次這樣叫他。
顧清野眉心微皺,聲音跟尺子量過一樣:“請領導指示。”
嘆息聲響起,顧伯淮扭頭看着他道:“無論如何血緣關係斬不斷,清野,我說的話都是認真的,並沒有和你開玩笑。”
顧清野不回答,但顧伯淮已經決意要把事情講清楚。
“我知道你對我很陌生,這麼多年我不知道你的存在,對你虧欠良多,我想公開我們之間的關係並非只想補償你,這是你應得的,何必如此抗拒?”
“你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不想和他們接觸,我不強迫你,你想過自己的日子也都隨你。”
“我不會說有了我這層關係,你以後一定平步青雲,但多一方助力有什麼不好,這不是你欠我人情,更不是走後門,你該怎麼奮鬥就怎麼奮鬥,我可以幫你排除不必要的干擾。”
顧伯淮說了許多,唯獨沒有提及杜霜。
他不勉強顧清野和顧遠征、顧紅纓相處,更不會讓他和繼母維持多好的關係。
他沒資格、也不會對顧清野提這樣的要求。
“我這次來找你是想春節的時候大家一起吃頓飯,叫上你岳父岳母一起,我很遺憾沒能參加你的婚禮,不能讓親家覺得我們慢待了。”
顧清野轉過視線,這個要求不在他意料之中。
不知道顧伯淮存在的時候,他沒準備帶鹿悠悠重回喬山村見“父母”,現在知道了,他也不覺得有這個必要。
“不必了,我覺得維持現狀對大家都好,我並不想和您的家人產生任何齟齬,如非必要,還是不接觸爲好。”
顧伯淮早就見識過他的堅持,知道他並不是那麼容易說服的人。
不過顧伯淮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
“爲什麼不問問鹿同志的意見呢,我是當父親的人,知道家長的想法,你有家人支持,女方父母總會放心一些。”
顧清野自然不會瞞着鹿悠悠,當天晚上就和她說起今天的“偶遇”。
“你怎麼想?”
“你呢,你怎麼想?”
鹿悠悠問他,顧清野又問回來,末了兩個人都笑了。
鹿悠悠在他懷裡找了個舒服的位置躺好,開始給他出主意。
“你要是百分百不想,那就不管他,要是問我的意見,我的意見嘛……要不去問問我媽?”
林南星女士當了一輩子豪門貴婦,對圈裡各種故事門兒清。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大概在林女士那裡現實就是歷史不斷重複的過程,找她請教絕對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肯定不會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