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及時雨

嬴虔拍掌,哈哈大笑,道:“好,拼了,就不信,我老秦人還幹不過這些個蠻夷!”

“咋個鑽這個空隙?”景監齊聲急問。

嬴渠樑頓了一頓,然後道:“這一戰非同小可,不能有一點的大意,所以,這一戰一定要小心,我大秦現在已經到了最最危險的地步,想要打,就要西戎先行動手纔可以,他們不動手,我們就動手,本來沒事的西戎會整個亂起來的,我們要打首腦,但不能讓這件事波及到其餘,那會完蛋的!”

“我意,大哥立即秘密調動東部兵力,向西開進到戎狄區域的大山裡隱蔽。戎狄不動我不動,戎狄若動,我必先動,且必須一鼓平定。同時,景監立即攜帶重金到魏國秘密活動,至少拖延其進兵日程。只要打破任何一方,秦國就有了迴旋餘地。”

嬴渠樑喘了一口氣,“假若大哥西進期間,六國萬一進兵,那就只有拼死一戰,玉石俱焚了。”

嬴虔霍然起身拱手道:“給我三萬鐵騎,嬴虔踏平戎狄!”

“不,五萬!不戰則已,戰必全勝。” 嬴渠樑咬着牙加價。

景監沉吟道:“君上,東部太空虛了。我們只有五萬騎兵哪。”如果,這五萬人一起出動,而東方六國有一國動兵,那麼,大秦就完了,櫟陽就會守不住了,這對於秦國國君嬴渠樑來說,當真是最最恥辱的事。

秦獻公把都城立在櫟陽,沒事,可到你這裡,卻丟了櫟陽,這臉還不夠大的麼?

嬴渠樑擺擺手,慨然道:“老秦人盡在東部,嬴渠樑也是百戰之身。存亡血戰,舉國皆兵,何懼之有?”說完,回身到書架旁的一個銅箱中捧出一個小銅匣打開,雙手鄭重的遞給嬴虔:“左庶長,這是上將兵符。”

嬴虔雙手顫抖着接過青銅兵符,兩眼含淚,竟是哽咽出聲。

作爲統兵大將,他自然知道這上將兵符意味着什麼。

它是隻有秦國國君才能使用的無限制調動全國兵力的最高兵符。

三百年中,只有秦穆公曾經有一次將它交給了蕩平西戎的統帥由余。

而今,年輕的君主將上將兵符親自交到他手,無疑是將秦國的生死存亡交給了他。

而這位年輕的弟弟,留給自己的卻是孤城一片和準備最後一戰的悲壯。

老秦國有這樣的國君,嬴虔有這樣的兄弟,豈能不感奮萬端?

可對嬴渠樑來說,這是最無奈的事。

他只能這樣做,對於秦國來說,一個安穩的後方更爲重要。

而在秦國已經到了現在的這個地步來說,在這種情況下,嬴虔搶奪君位,搶這個爛到家的國家,對嬴渠樑來說,也許反而是一件好事

君臣三人心裡都清楚,秦國雖然有十萬軍隊,但半數是步兵和老舊的戰車。

只有這五萬騎兵是由清一色老秦人組成的精銳鐵騎。

在戰國初期,笨重的車戰已經漸漸隱退,快速靈動而又有一定的戰鬥力的步兵漸漸成爲最有戰力的新兵種。

魏國就是實證。

但問題在於,步兵的強大,是要經過一定的訓練的,沒有訓練的士兵,還不如一羣狗。

可步兵一旦訓好了,立時威力無窮,大魏國橫行天下,戰遍了列國也沒有對手,憑着的是什麼?還不是那精裝的重甲武卒!當年的陰晉之戰,整整五十萬的秦軍竟然敗在了區區五萬的魏國武卒之手,這是何等的威力。

可是,步兵的訓練,是要一定的時間,還有足夠的錢糧的。

這一點對於秦國來說是很能難做到的,特別是錢糧,秦國的國力是做不到脫產軍人的。

所以秦國另走新路,大力發展騎兵。列國也有騎兵,騎兵的主要戰法,就是快速的步軍。

比如說魏國的士兵,往往就是騎着馬趕路,然後下了馬來戰鬥。

你也許覺得這很怪,但這卻是當時最最正常的事了。

而秦國走上了另一條道路,大力發展騎兵,因爲秦國發明瞭騎士劍法,也就是騎在馬上,利用馬的高度,由上而下的劈斬,這是秦國拉近與東方國家的一個法門。

可縱是如此,這些秦騎兵也不是那麼好得的,因爲當時沒有馬蹬和馬蹄鐵,士兵騎馬全憑着自己的本事,也就是兩條腿夾着,,不行的,也是在馬的身上綁一條布帶子,好方便上下,就是如此,所以騎兵的戰力不能全面發揮。

騎兵的武器是鐵劍,長短一般在三尺左右,鋒銳輕捷,便於集團衝鋒格殺。

在少樑之戰後,整個秦國本來只有三萬騎兵,後來又經過休整,現在可以說有五萬了。

但如此說,把這批軍力全數開赴隴西,那麼,秦國東部只剩下千餘輛老舊戰車和兩三萬步卒,一旦強敵入侵,後果何堪設想?然則面臨兩面夾擊的絕境,不這樣孤注一擲,西部叛亂東部大戰,後果又何堪設想?

正自此時,天邊隱隱電閃,轟隆隆一陣悶雷從屋頂掠過,細密的雨滴打在書房窗櫺上唰唰做響,猶如萬蠶食桑,又如清風過竹。

景監一驚,“老霖雨?不好!”他閃過的念頭是,道路泥濘,數萬騎兵何以行軍?

嬴虔卻是眼睛一亮,大步走到廊下。

仰望夜空,但見雲厚天低,櫟陽城一片漆黑,萬籟俱寂,唯聞天地間無邊無際的唰唰雨聲

。這種雨聲,不急不緩不疏不密不間不斷,其徐緩舒展有如上天撒開一幅細紗覆蓋大地。

這是恍若春雨卻又比春雨更厚實的初夏之雨,正是關中年年難免的四月老霖雨。

其時春耕方完,播種已了,上天的綿綿細雨來得正是妙極。

它既不是能夠衝開地皮暴露種子的暴雨,又能夠徐徐滋潤土地徹底消解春旱,堪稱關中大地的時令好雨。

渭水平川,撒種皆收,正是因了這種天下難覓的風調雨順。

每年四月初,秦國民衆都要祈禱這一場霖雨及時降落。

不想今年的老霖雨來得竟是比往年早了半個多月,確實是有點兒異乎尋常。

嬴虔仰頭望天良久,猛然間竟仰天大笑。

嬴渠樑淚水盈眶,大步走到院中向黑沉沉的夜空深深一躬,“上蒼有知,若秦不當滅,嬴渠樑當永不負天。”剎那之間,景監恍然大悟,激動得衝到庭院中雙手向天揮舞,“上天啊,好雨!秦國有救了!”

君臣三人同聲大笑,一任綿綿細雨將他們淋個透溼。

wWW⊙ tt kan⊙ c o

這場早到的老霖雨當真抵得上千軍萬馬。

它既遲緩了六國進兵的時日,又給了秦國五萬鐵騎一個秘密運動的絕佳機會。

大雨連綿的日子,任何一國的騎兵和步卒都不會做長途跋涉,更別說笨重的戰車。

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在於,糧草輜重的跟進是根本無法解決的。所以,雨季不用兵幾乎是整個古典戰爭時代的鐵則。隋末唐初,李唐軍進軍長安,遇上了連綿的大雨,李淵甚至有了退兵回太原的想法,可見雨天對軍隊的影響了。

非止如此,還有弓箭,皮甲,鐵器武器等等,哪一樣不受到影響?

然而秦國面臨生死存亡的兩面夾擊,這場連綿霖雨卻成了最好的掩護。

老秦人是從西周末年和春秋時代的戎狄海洋中殺出來的部族,其勇猛剽悍與頑強的苦磨硬鬥是天下所有部族都爲之遜色的。

那時侯,汪洋大海般的蠻夷部族從四面八方包圍蠶食中原文明,若非齊桓公九合諸侯、尊王攘夷,中原文明將被野蠻暴力整個吞沒。

正是如此,孔子才感慨的說,假如沒有齊桓公,中原人都將成爲袒着胳膊的蠻夷之人!

其時戎狄部族和東方蠻夷氣勢正旺,他們剽悍的騎兵使中原戰車望而生畏。

雖然是依靠一百多個諸侯國同心結盟最終戰勝,卻也使中原諸侯大大的傷了元氣。

但就在那血雨腥風的數百年間,秦部族卻獨處西陲浴血拼殺,非但在涇渭上游殺出了一大塊根基,而且在戎狄騎兵攻陷鎬京時奮勇勤王,以騎兵對騎兵,殺得東進戎狄狼狽西逃,從而成爲以赫赫武功立於東周的大諸侯國

老秦人犧牲了萬千生命,吃盡了中原人聞所未聞的苦頭,也積澱了百折不撓,傲視苦難的部族品格。嬴渠樑和他的臣子們都知道,雨天行軍對於山東六國是不可思議的。

但對於老秦人卻是尋常得緊,而且目標就在本土之內,根本不用攜帶糧草輜重,沿途城池便可就近取食。以秦軍的耐力,旬日之間便可抵達隴西大山。

如果戰事順利,秦軍班師之後便可全力防範東部,由兩面受敵變爲一面防禦。

這就是一場老霖雨將要造成的戰事格局。

左庶長嬴虔冒雨匆匆走了。

他要立即調兵遣將,當夜便要派櫟陽城的騎兵以千人隊爲單位陸續上路。

斥候要出動,糧草使者要出動,兵器馬具要檢查,行軍的秘密路線要確定,集結地點要預先警戒等等等等,事情是太多了。

更重要的是,嬴虔第一次以左庶長之身擔任全軍統帥,身邊沒有久經錘鍊的一班軍務司馬,事無鉅細幾乎都要他一個人獨立決斷了。

“君上,能否給左庶長派出一個副將?”景監輕聲道。

秦國公重重的嘆息一聲:“有當然是好,可人在何處呢?你倒是堪當此任,可又派誰做秘密特使呢?子岸也可,可這驪山守將又派誰呢?你不見政事堂一班大臣,青黃不接,文武不濟,有幾個堪當大任的人哪?無法之法,只好勉力支撐了。好在五萬騎士久經戰陣,統軍大將或可順當一些。”

景監一陣沉默,拱手道:“君上,我也去準備了。若無意外,我當後日出發。景監告辭。”

秦國公微微一笑:“景監呵,你這不能露面的秘使可是個用心思的活兒,我倒想派個幫手給你,如何?”

“景監謝過君上,但不知何人爲副使?”景監很是興奮。

“別忙,不是副使,是個幫手。人嘛,我還得想想。”年輕的君主露出罕見的神秘笑容。

景監也不由自主的一笑,卻也不好再問,便告辭而去。

天地蒼茫,細雨霏霏,清晨的櫟陽城竟是秋天般的冰涼。

雖是下了雨,但是永壽縣令李格還是來了,他是飛馬來的,但他的馬在城門外十里就倒斃了,所以,這位縣令大人是乘着農人的驢車進城的,不說別的,衣服就溼得發出黴味兒。

李格只是一個讀過一點書的東方士子,因爲誤會到了秦國,在不知不覺下,當上了秦國的官,他的身體不是很好,但卻盡職盡責。

一聽到嬴渠樑的命令,這位縣令大人就來了,一點打折的也沒有。

“臣李格,拜見君上!”

“起來吧……”嬴渠樑虛扶一手,李格站了起來

。嬴渠樑道:“我聽說,這次趙國坐間是定戎令劉羲拿下的?”

李格點了點頭道:“正是,有沒收的財物爲證,那些財物在後面,當要一兩天後才道,我把他們併成了牛車,一發兒拉過來。”

嬴渠樑笑了,他指點黑伯拿出了一點小吃給了李格,看着李格進食,方始道:“劉羲出了多少兵?”李格想也沒想直接道:“八十,但動手只用了五十……”他擡起頭:“當時臣聽了也不大信,就問了當地的百姓,有很多人是在連上看見的,只有五十個小兵動手。”

嬴渠樑反問道:“五十個小兵可以拿下那一百名趙國武館裡出來的劍手嗎?”

李格道:“按理不能,但他做到了,臣也是懷疑,才又下鄉多問了幾遍,不然,臣也不敢信。”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502章 北秦的報業發展第514章 流金的五月(一)第289章 忙得都有味了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706章 命不相同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525章 狐不疑出使魏第658章 發行秦國紙元的金行第162章 劉羲的財產第773章 七月出兵第7章 老秦第492章 老夫人一口應了第286章 終始克鬱郅第385章 君上是道家第763章 楊朱出兵第13章 豈曰無第745章 充華宮求情第502章 北秦的報業發展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447章 東騎有鳳第420章 調戲女下屬第171章 要開會了第701章 三年之許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53章 櫟陽城下第37章 反哺第516章 北秦伯的浪漫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198章 要文明,也要野蠻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782章 丞相的妙語第524章 憤起要出兵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499章 軍費的龐大第97章 遲來的陪嫁第131章 逃出昇天第75章 釋公叔第25章 苦戰何所得?第791章 殺孟母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25章 苦戰何所得?第386章 定陽危機第127章 戰鬥之歌第14章 議戰第3章 墟有市第643章 夜下漫步第384章 兄與弟第77章 出使魏國第522章 商家的樂園第693章 無奈的後宮第776章 向前,向前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443章 北信君神射第227章 與鄧陵子論學(二)第784章 最後的天雷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651章 北秦伯好戰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23章 龍賈誤軍第78章 公叔妙語第26章 明月夜第507章 歌劇的開端第153章 迴歸第56章 二向虎山行第405章 衛鞅面君第456章 北信君的醒來第82章 河西龍賈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295章 在時間與歷史面前的沉思第560章 神狙手立功第204章 箭支的重要第707章 秦太子殺人案第689章 北秦的科舉制第298章 東騎人的夜歌第373章 孫臏第150章 天將明第556章 北秦人小小的打擊第80章 洞香春夜話第425章 有情人終……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644章 最終的決裂第75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775章 向東胡開戰第698章 張儀、蘇秦的面試第193章 不和諧的合作第297章 對女子的不公第510章 問政第805章 明令伐齊第610章 黃昏的前一刻第382章 白氏匪幫第44章 殺人,誰殺誰?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134章 左右屠耆王的衝擊第699章 開西域都護府第392章 家事國事還是家事第1章 路有遺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63章 初生之虎
第502章 北秦的報業發展第514章 流金的五月(一)第289章 忙得都有味了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706章 命不相同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525章 狐不疑出使魏第658章 發行秦國紙元的金行第162章 劉羲的財產第773章 七月出兵第7章 老秦第492章 老夫人一口應了第286章 終始克鬱郅第385章 君上是道家第763章 楊朱出兵第13章 豈曰無第745章 充華宮求情第502章 北秦的報業發展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447章 東騎有鳳第420章 調戲女下屬第171章 要開會了第701章 三年之許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53章 櫟陽城下第37章 反哺第516章 北秦伯的浪漫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198章 要文明,也要野蠻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782章 丞相的妙語第524章 憤起要出兵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499章 軍費的龐大第97章 遲來的陪嫁第131章 逃出昇天第75章 釋公叔第25章 苦戰何所得?第791章 殺孟母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25章 苦戰何所得?第386章 定陽危機第127章 戰鬥之歌第14章 議戰第3章 墟有市第643章 夜下漫步第384章 兄與弟第77章 出使魏國第522章 商家的樂園第693章 無奈的後宮第776章 向前,向前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443章 北信君神射第227章 與鄧陵子論學(二)第784章 最後的天雷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651章 北秦伯好戰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23章 龍賈誤軍第78章 公叔妙語第26章 明月夜第507章 歌劇的開端第153章 迴歸第56章 二向虎山行第405章 衛鞅面君第456章 北信君的醒來第82章 河西龍賈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295章 在時間與歷史面前的沉思第560章 神狙手立功第204章 箭支的重要第707章 秦太子殺人案第689章 北秦的科舉制第298章 東騎人的夜歌第373章 孫臏第150章 天將明第556章 北秦人小小的打擊第80章 洞香春夜話第425章 有情人終……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644章 最終的決裂第75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775章 向東胡開戰第698章 張儀、蘇秦的面試第193章 不和諧的合作第297章 對女子的不公第510章 問政第805章 明令伐齊第610章 黃昏的前一刻第382章 白氏匪幫第44章 殺人,誰殺誰?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134章 左右屠耆王的衝擊第699章 開西域都護府第392章 家事國事還是家事第1章 路有遺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63章 初生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