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

小狐先做了一個極可愛的表情,然後她邊打開邊說道:“我自己也不知道這裡面是什麼!”

盒子打開,衆人齊齊倒抽了一口的冷氣。那是一個不知怎麼做出來的模型,是用黑泥黃土,還有小陶器拼在一起,甚至還有一些小小的蘚,此外還有小木枝,極細小的,當這一切構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城市的模型,在邊上,還有一隻小盒子,拿起來,裡面是一個小冊子,上面第一句就是“轉秦公啓曰”。小狐拿了起來,她看了一下,卻是給了長史公孫賈。

本來,這種啓奏的文章就是要先給長史過目,然後纔給秦公看的,斷然沒有給秦公自己看的,那是不分上下傳統。秦公嬴渠樑也順手道:“長史,你就念吧!”

長史公孫賈道:“那微臣就念了!”如果不是景監給秦公罵了一頓,那是輪不到公孫賈有這個機會的,現在的公孫賈就相當於一個機要秘書,但是秘書雖然重要,可他並不是重點,他仍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可以給隨時解僱入不了秦公內心的外臣!

“轉秦公啓曰——”公孫賈唸完之後才道:“大秦立國,過三百年矣……然國無大城,縱雍城三百年,亦不如山東六國,櫟陽小城,不復爲都,魏國兵至,一朝即散,大國當有大都,以東騎之窮,無以爲敬,當獻大城於其上,大秦若要立都,可爲參考!此城乃吾親手爲之,待秦國真正大城建工完畢,東騎另有厚貢!現東騎窮鄙,無以爲上,請大秦國君見諒,今西北有寇,東騎內疲,無以爲敬,請大國包容,待吾大軍回,必以重禮相籌!”

不得不說這座城太美了,在早前,秦獻公爲了避免世族的力量,不得以而遷都,並不是他就真的要遷都。在所遷之都中,櫟陽只是不得以而爲之的,相對起來,櫟陽太小了,不足以成爲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從這裡出的政府命令威信太小了,也沒有分量,更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十足的不足。這一點秦公嬴渠樑也感覺到了,僅是那一次魏軍稍微的入侵,秦國就沒有辦法,最後不得以,竟然還要退守到雍城纔可以自保,這是秦公嬴渠樑一生的大恥!直到衛鞅替他打下了安邑,這才讓秦公雪了前恥,也是爲此,秦公纔會封衛鞅爲商君。

但現在他雖然認識到了這一點,可是他卻是沒有辦法。因爲秦國現在的財力原因,還沒有力量來興建一座如斯巨大的城市,高大的城牆,可以抵禦一切的進攻,華麗寬大的內城,可以讓人居住,還有雄偉的宮殿,這都是秦國最需要的,可是秦國還沒有辦法做到!

縱然再有不滿,秦公嬴渠樑也不得不承認,憑着這一座城,東騎滿足了秦國一直的大國夢想。還給出了一個可能的許諾,天知道秦國什麼時候會有這樣的大城,本來衛鞅是一個人才,但是沒有想到他竟然滿嘴的噴糞。說到這裡,秦公又遲疑了,他記得衛鞅和北信君是好朋友,甚至對其非常的器重,景監和公主熒玉也是再三的表示,當時的北信君是十分的痛苦,他甚至表現出了足夠的殺意而不想讓衛鞅到秦國去,由此可以觀之,這個衛鞅是有足夠才能幫到秦國的,那麼他怎麼可能說那些廢話?

想到了這裡,秦公一時的心情大好,他笑了,道:“罷了,算東騎的心意了!”說着他呵呵笑了起來!如此一來,小狐的第一步工作算是完成了。然後她又拿出一個小本冊子來。秦公嬴渠樑笑道:“這是什麼?”小狐笑道:“當然是大國原諒小國後,兩國邦交友好呀!”打開了書冊,她道:“東騎打算在大秦追加三萬金的投資,用於對秦國本地農產的收購,其中一些是草皮植物還有野茶,當然,還有糧食,不過這由你們國府控制,你們覺得可以賣給我們多少就賣給我們多少,我們還會以低價的鹽進入大秦,我們知道大秦的鹽都是從蜀中進口,只有少數纔是大秦本地產的,還有一些是齊國的高價鹽,但我們東騎現在已經建立了鹽場,我們可以用便宜的價格在大秦出售,或者直接供給大秦的國府,你們可以在出售之後再向我們付錢,同時,我們會在櫟陽開辦三家新的商場……啊,對了,我們還要專價的在大秦建立一家馬場!地點在藍田,用以賭馬賽馬,這個馬場是用來選馬進行比賽的,當然帶有一定的賭性,這一點我們可以多作考慮……”

秦公嬴渠樑不由笑了起來,他還沒有說,熒玉公主叫道:“還說沒錢,沒錢又要在我大秦開這個場那個店的!”小狐道:“這筆錢是一筆雙贏的錢,如果在大秦投資下去,那麼秦國和東騎都可以從這裡得到富足的收入,而且這是一筆長久的收入,可是如果上繳到大秦的府庫,大秦也只是花掉它而已,對大秦和東騎兩國的友誼沒有絲毫的幫助,相反,投資在大秦,一來可以在大秦就地僱傭人員,讓他們有活幹,有錢可以賺,同時也可以給國府上交長期的稅收,而東騎也可以通過這種商業活動得到好處,都好好處,這才合理公平!不過大秦國公,你可要給我們正常的待遇,如果隨便的課以重稅,我們賺不到錢,只有走人了,那大秦也就什麼都得不到了!”

秦公嬴渠樑要不怎麼說是一個明君呢,他自然一下子就聽出來了,這的確是對大秦有利的事,相比收一次錢,大秦是得到了好處,但東騎就願意長期的交這筆錢嗎?當然不會乖乖的拿出來,可通過這種行爲,一來改善國府收入,二來也是一筆長財,當下道:“放心,東騎的商人與秦國的商人,我大秦一體同仁!”小狐道:“還請國君明令通告!”

秦公嬴渠樑忽然笑着說道:“這也是東騎王教你說的?”小狐吐着舌頭笑道:“我背了兩天了,差不多就是如此……”秦公點頭道:“也難爲你了!你和東騎王成親了麼?”小狐臉上一黯,那種神情任誰也可以看出來道:“他說不完成這件事情,他就算娶了我,也不會碰我!再說現在東騎的麻煩很多,聽東騎王說,在西北出現了好多敵人,如果不征討,就有可能會失去我們的鹽場,爲了鹽也要打這一仗!所以說現在國家正是多事之秋,他不可能會在這種國難當頭的時候娶我……”秦公一滯,他明白,這話裡的隱意其實就是在說,如果不是因爲你們秦國以國大欺小國,要不然北信君會讓她一個小姑娘來到這裡當使節嗎?還有的就是,北信君把小狐送到這裡來,並且沒有碰小狐,也就是說和魏國的結親,北信君把權利交到了秦國的手下,如果秦國不同意,就扣下小狐,如果秦人放小狐回來,那他同樣也就不好再爲這樣的小事和東騎計較!

秦公不語,微微道:“東騎真的在西北遇上了麻煩?本公聽說不是東騎惹上了麻煩,而是東騎滅了朐衍部,因此兵力不足,纔會有麻煩的吧!”小狐乾脆道:“我不知道!”

秦公氣節!但不管怎麼樣這件事算是過去了,隨後,就是小狐和熒玉公主一起比塞騎馬了,兩人縱馬狂奔,在此,東騎仍是沒有暴露自己的馬具,小狐騎的還是一匹簡單加工過後的普通馬,和一般的馬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小狐本身就有不錯的馬術,這本就沒有什麼問題,兩人都是馬術高手,又一起比射箭,這兩女也各自有一身的好箭術,射了一個不亦樂乎。

由於玩的開心,二女一下子就成了好朋友,同時,朱夷吾出現,開始負責東騎在秦國新一輪的投資活動,同時兩女還去拜謁了獨孤夫人,獨孤夫人也是草原出生的女子,對小狐一見如故,她甚至還收下了那串人眼的骨珠,不過獨孤夫人沒有戴它,而是把它放在自己的居堂,日日焚香爲大秦祈福。同時還拜祭着先祖。

如此,小狐一行也就給滯留在秦國。而在三天後,僅僅只是三天,景監請衛鞅再度見秦公。那是一個小院,由於第一次的失敗,秦公也怕再度出錯,於是沒有在大堂上面對,而是選在一個櫟陽宮內的一個小庭院內,方下了雪,一片的銀妝素裹,縱是一個小小的院內,也可以自成一方世界。亭內的石敦石几已經給搬開了,換上的是一隻漆黑的几案,上面放着一爐細香,還有一甕酒,兩隻黑陶碗。

黑伯在側而立,景監帶着衛鞅從側門小入,道:“上次的事我丟盡了面子,君上想強國富民想的都瘋了,你還說那種亡國的話,如果不是我替你說了又說,君上根本不會想要見你,所以這一次你可要知道好歹,不要再說那種話了!”衛鞅笑道:“知道了,我又不是傻子,你放心,王道治國,秦公不喜歡,那我絕對不說!”景監這才放心,兩人一併行着到了內裡。

兩邊過禮,再分部就座。秦公笑着道:“不知是先生欺我,抑或是前次朝堂人多紛擾,使先生未盡其興而道盡真言。今日嬴渠樑屏棄雜務,恭聽先生高論,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君上既然不喜王道,衛鞅以爲可在秦國推行禮制。以禮治國,乃魯國大儒孔丘創立的興邦大道,以禮制爲體,以仁政爲用,仁政理民,禮制化俗,使國家裡外同心,達大同之最高境界。如此,則國力自然凝聚爲一。”衛鞅第二次出口,卻讓景監的臉再度綠了!

秦公卻不像頭次那樣任他胡說的一聽到底,他微笑插問打斷道:“儒家主張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其實就是要恢復到從前西周時的那一千多個小諸侯國去,先生以爲儒家可行麼?復井田、去賦稅,在方今大戰頻頻的戰國也可行麼?先生可要想好了再說!”

衛鞅辯駁道:“儒家行仁政禮制,不以成敗論美惡。不修仁政,雖成亦惡。修行仁政,雖敗亦美。此乃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之大理也。公當思之。”秦公冷冷笑道:“大爭之世,弱肉強食,正是實力較量之時,先生卻教我不以成敗論美惡,不覺可笑麼?果真如此,秦國何用招賢?”景監在旁,沮喪之極,只是不好插話,便大惑不解的盯着衛鞅,臉上木呆呆的。衛鞅卻是不急不躁,沒有絲毫的窘迫,竟是從容再道:“君上再容我一言。”

秦公初時的乍喜再不復存,他強忍怒氣笑道:“無妨,嬴渠樑願洗耳恭聽。”

衛鞅先行一揖,爾後道:“天地之明莫大於日月,人道之理莫大於仁禮,君子之道。不僅修身,亦可治國。仁者愛人。禮者秩序,聖賢之道,人道之要,已盡在其中,廣施教化,但使人皆君子,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腹心。何愁大道不行?”

秦公嬴渠樑道:“法古復禮,是爲迂腐,妄談仁義,更是可笑。一句忠孝仁義,如何界定人的行爲?夏而商,商而周,三朝以來。原本皆是君臣。但這三朝哪一朝不是以臣弒君取代其位?父子之說至此何以不談?”衛鞅道:“此皆夏商末代之君內政不修、驕奢淫逸、倒行逆施、自絕於民,商湯周文弔民伐罪。替天行道,乃是順應民心之舉。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周公制禮作樂,以仁德理政,天下大治,何言仁德不能治國?人不修德,一身一家尚不可治,何以言治國?”

秦公哈哈大笑,但臉上的表情與他心裡的想法卻是兩回事。原本期盼而來的一股喜悅之情和滿懷的期冀全部都蕩然無存,只在心道:“只以爲是一個治國的大才,卻不想竟然是一介腐儒!腐儒向來一無所成……哎呀……那個東騎的北信君一向卑鄙無恥下流,陰謀詭計多端,每每總是想人想之所不及也,他故意在景監和熒玉的面前擡高衛鞅,竟然是想要以此爲介,引我中計,要我重用這一介的腐儒,好壞我之邦國,此人用心何其之毒也!”

不過氣歸氣,話還是要說,他微微笑着道:“先生之學,何以儘教人成虛名而敗實事?這種學問,與宋襄公的仁義道德如出一轍,有何新鮮?一國之君,聽任國亡民喪,卻去琢磨自己的虛名,一味的沽名釣譽,這是爲君之道麼?是治國之道麼?”說罷站起來一笑,“先生若有精神,就去做別的事兒吧,治國一道,不談也罷。”大袖一揮,徑自而去。

景監呆若木雞,難堪得不知何以自處。想追秦公,無顏以對,想說衛鞅,又覺無趣,只有板着臉生自己的悶氣。突然,衛鞅卻仰天大笑,爽朗興奮之極。景監愕然,“你?莫非有病?”衛鞅再次大笑,“內史呵,我是高興哪。”景監上下端詳,“你?高興?有何高興處?”衛鞅向景監深深一躬,“請內史與我回客棧共飲,以賀半道之功。”景監心中有氣道:“好吧,我看你衛鞅能搞出甚個名目?走,隨你。”

衛鞅拉着景監欣然來到衛鞅現在落戶的渭風客棧,這渭風客棧是白門的產業,瑤姬本就是白門的人,兩人當下就住在了此地。見到二人相併着回來,瑤姬也沒有大意,就高興得立即擺上肥羊燉和苦菜烈酒。景監悶悶不樂,衛鞅卻是滿面笑意。瑤姬這才現到兩人之間神情的差異,不由疑惑的看着兩人,她關心衛鞅道:“一喜一憂,究竟如何?”

景監搖頭嘆息道:“我只道他會說上次和北信君說的那些王在法下的話,你說你,明明是一個法家,卻是爲何一定要說這些個廢話!你看你,把君上氣的拂袖而去。你說你高興個甚?不是有病麼?上次殿前聽對,已經在其它士子心中種下了不好的印象,人人說我循私於你,替你開後門,我頂着多大的風險,你爲什麼就不爭氣呢!”瑤姬聽他如此說衛鞅,忙着替衛鞅開託道:“夫君是不是怕買櫝還珠?”衛鞅大笑,先以手指點指着景監,爾後笑着舉爵讚道:“知我者,瑤姬也!來,景兄,讓你我等先痛飲一爵。”

買櫝還珠,是一個已經生的故事,其後,法家大學韓非子在自己的《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詳細記錄了這件事情,可見這事廣爲人傳說。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185章 保密制度第481章 朝見周天子第231章 實力第155章 重師重匠第322章 解決手尾第80章 洞香春夜話第634章 北秦式的京觀第207章 不許長大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97章 遲來的陪嫁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第192章 不容第353章 康公有後第197章 文化運動第580章 趙國狐氏族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231章 實力第639章 回家的感覺第14章 議戰第84章 公子卬的客宴第578章 月下美人第354章 粗食者田忌第142章 最大的一筆人肉生意第473章 國防部的成立第333章 魏韓的邊境第129章 大王子的回軍第225章 鄧陵子勸兵第139章 二入雍城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114章 殺戮,只是開始第490章 迎接第613章 大勝之水鏡的迷惘第159章 沒有人瞭解鬼車第92章 大軍訓第597章 戰————第163章 花田議商第567章 三公子範第69章 拿下第118章 發難第580章 趙國狐氏族第304章 一力降幾多第511章 墨家裡的辯論第295章 在時間與歷史面前的沉思第266章 又起反覆第98章 後花園的秘密第32章 黃鳥悲情歌第38章 風雪第559章 戰車衝陣第730章 北秦侯親政第36章 情動第555章 放過來打第232章 原賭服輸第5章 鈹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82章 河西龍賈第666章 戎武之婚第542章 燕公的無奈第305章 大商們來了第98章 後花園的秘密第601章 飛鴿的呼喚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257章 夫人是及時雨第488章 和平的麻煩第121章 奮擋千軍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281章 議和第344章 夜市遇賢第621章 攻與和第94章 秦國國內的兩重天第463章 鬱郅宮的水鍾第111章 狼禍第572章 趙國要騎兵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41章 楚酒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164章 走爲上第54章 劉羲刺虎第252章 夫人要探夫第673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四)第722章 第一夫人和女相第143章 城頭小戰第767章 送孟子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727章 吃肉與喝湯第366章 電光火石的戰鬥第516章 北秦伯的浪漫第668章 東部軍區第140章 兵臨城下第404章 又一個新年第582章 大戰之前第294章 二次入魏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530章 強兵之策第701章 三年之許第179章 公子卬的冤枉第359章 被識破了第775章 向東胡開戰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806章 上古名劍現
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185章 保密制度第481章 朝見周天子第231章 實力第155章 重師重匠第322章 解決手尾第80章 洞香春夜話第634章 北秦式的京觀第207章 不許長大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97章 遲來的陪嫁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第192章 不容第353章 康公有後第197章 文化運動第580章 趙國狐氏族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231章 實力第639章 回家的感覺第14章 議戰第84章 公子卬的客宴第578章 月下美人第354章 粗食者田忌第142章 最大的一筆人肉生意第473章 國防部的成立第333章 魏韓的邊境第129章 大王子的回軍第225章 鄧陵子勸兵第139章 二入雍城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114章 殺戮,只是開始第490章 迎接第613章 大勝之水鏡的迷惘第159章 沒有人瞭解鬼車第92章 大軍訓第597章 戰————第163章 花田議商第567章 三公子範第69章 拿下第118章 發難第580章 趙國狐氏族第304章 一力降幾多第511章 墨家裡的辯論第295章 在時間與歷史面前的沉思第266章 又起反覆第98章 後花園的秘密第32章 黃鳥悲情歌第38章 風雪第559章 戰車衝陣第730章 北秦侯親政第36章 情動第555章 放過來打第232章 原賭服輸第5章 鈹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82章 河西龍賈第666章 戎武之婚第542章 燕公的無奈第305章 大商們來了第98章 後花園的秘密第601章 飛鴿的呼喚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257章 夫人是及時雨第488章 和平的麻煩第121章 奮擋千軍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281章 議和第344章 夜市遇賢第621章 攻與和第94章 秦國國內的兩重天第463章 鬱郅宮的水鍾第111章 狼禍第572章 趙國要騎兵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41章 楚酒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164章 走爲上第54章 劉羲刺虎第252章 夫人要探夫第673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四)第722章 第一夫人和女相第143章 城頭小戰第767章 送孟子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727章 吃肉與喝湯第366章 電光火石的戰鬥第516章 北秦伯的浪漫第668章 東部軍區第140章 兵臨城下第404章 又一個新年第582章 大戰之前第294章 二次入魏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530章 強兵之策第701章 三年之許第179章 公子卬的冤枉第359章 被識破了第775章 向東胡開戰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806章 上古名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