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西戎之亂

“雍城令……那是嬴山……”公孫賈道:“你要見他,是何事呀?”

劉熊道:“當然是奴隸事,我族人少,前後不足千人,最要的是奴隸,但對於我族來說,最好是小孩子,大人讓我對雍城令大人說一聲,讓他幫忙選十歲左右的孩子,好充我部族。”

公孫賈訝然道:“貴族不及千人,也要渡河北上?”

劉熊頓了一下,道:“是,主人定兵三十,小人等不敢懷疑主人,想來主人定有深意。”

公孫賈道:“原來如此,也好,我想以劉羲的大才能,是一定可以辦成的。”

公孫賈點點頭,一拍手,家老出現,公孫賈道:“去,把小奴叫來。”

那家老一怔,但旋即出去,不一會,迴轉過來,帶來了一名七八歲的小女孩。

這女孩當真是可愛,卻是一副死板的樣子。

“她叫阿奴,是我精心**的一名女奴,你路上給她隨便吃點東西,對了……”公孫賈說着,叫人拿來竹板,在上面用筆寫了一句話,然後給劉熊道:“這是給你主人的,他看過之後,就明白我的好意了。”

劉熊怔了怔,不過,他很快就明白了,事實上,劉熊已經經過了猗大的**,知道貴族之間,互贈美婢,是件很正常的事。當下,劉熊道:“如此,劉熊代主人向大人先謝了。”

當劉熊走後,公孫賈才露出了肉痛之色,對家老道:“去,再給我找一個如阿奴這般的女孩……唉……一下子送出去,還真是捨不得呢……”

家老神色古怪,心裡暗自道:“你既然捨不得,爲什麼還要送呢?”

公孫賈看了明白,心道:“我之用意,你豈能明白?劉羲缺錢嗎?不然,所以我當然要拿能打動他的東西纔可以,只是,如劉羲這樣的人,哪有正常的東西能吸引他?當然是要用奴兒了,如奴兒這樣的女孩我還可以再教出來,但能讓劉羲看中的可就少了。”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是詩中的《小雅》,也是歌,正由獨孤夫人緩緩的唱着。

自打交出了那全部的財寶之後,獨孤夫人心痛無比,所以只好這樣在秦獻公的靈前唱歌訴苦,但苦之爲苦,如何是這般能訴得盡的?

從政事堂出來,秦國新君嬴渠樑的心頭一片的沉重。

聽了母親的歌,他的心如刀絞一般,但那又如何?他能做什麼?

嬴渠樑再也忍不住,他匆匆忙忙出了國府,叫出了他的馬隊,上了他自己的馬,飛騎衝出了櫟陽,到了效外之地,嬴渠樑一聲怒吼,大叫着飛上了山破。

“啊————”嬴渠樑發出撕心的怒吼

國恥,真正的國恥,第一次從周王室借糧的人回來了,但從表面上來看,周王室也認爲秦國很有可能過不了這一關,所以暫時的拒絕了秦人的借糧要求。周王室表示,如果秦國能渡過這次的難關,那麼纔會考慮借糧。

連與秦國最爲交好的周王室也瞧不起秦國了,可想而知,秦國落魄到了什麼地步。

但嬴渠樑能怎麼辦?秦獻公死後,就只留給他這個破碎的山河。

府庫空空,兵甲不足,國中徵民也是以老少爲主,可以說,就算嬴渠樑想打,也沒有足夠的兵打,就算是給他錢糧,他的兵也是不足,兵不足,錢不足,糧也不足。

秦國新君深深的感覺到一股子絕望,但縱是如此,嬴渠樑也有決心改變這一切。

但問題是,他受不了母親的那歌聲,那是妻子等待長久出征的夫君歸來的一首歌兒,小時侯,嬴渠樑不明白母親爲何總是唱這首讓人直想哭直喘不過氣來的歌兒?

當他後來跨上戰馬揮動長劍衝鋒陷陣歸來時,他終於聽懂了母親的歌兒。

奇怪的是,公父戰死後,母親不唱這首歌兒了。那時侯,嬴渠樑依然不懂母親的心。

這一次,年輕的國君覺得自己終於懂了——母親的心田犁下了那麼多的傷口,卻要給自己的兒子留下博大溫暖的胸懷。身爲人子,嬴渠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強烈愧疚。

“啊————”嬴渠樑發出第二聲大吼,這讓他的心裡到底緩和了不少。

不願多想,又不能不想。年輕的國君在寒涼的晚風中竟是不能自拔了。

猛然,一陣急驟的馬蹄聲驚醒了他。一回身,見景監已經丟掉馬繮疾步爬上高坡。

嬴渠樑心中一驚,莫非六國發兵了?

景監上坡站定,氣喘吁吁道:“君上,原來在這裡……北地永壽縣令李格遣使急報,趙國一隊商旅越過永壽,從我北部穿過,想向隴西戎狄部族聚居區進發。當地秦民發現他們不正常,向定戎令劉羲報告,定戎令劉羲帶兵甲八十,抓住他們全部,嚴刑拷問,下得知,其中一人是趙侯親族趙成,護衛武士也是趙氏武館的高手,意圖在我們這裡引發戎狄之亂。定戎令劉羲將他們全數擊殺,但放過了趙成,不過趙成也不得好,給滅絕眼舌耳,斷盡手足筋,也好讓趙人知道我們秦人的厲害……還有,所得的百車財物定戎令劉羲也大部上交國庫……”

定戎令劉羲!嬴渠樑心中暗哼。但下一刻,他就黯然了,的確,劉羲是他的殺父仇人,但問題是,劉羲雖然是他的殺父仇人,但這一回,卻是的確的幫助了他。

不說劉羲劫住了那些趙國密間,光是那些車的財物,就可以大大的緩和國府的空虛

可是,難道就因此而不殺劉羲嗎?

“君上?”景監小心翼翼地說。

嬴渠樑回過頭,道:“景監,你知道那個定戎令劉羲是什麼樣的人嗎?”

景監笑道:“是這樣,我也是才知道的,聽說他派人在前兩天送來了一千金,這纔算是湊齊了萬金之數呢。現在又得知,他手上訓出了一支軍馬,滅殺了趙國百名劍手。”

嬴渠樑聽到這裡,頓時怔住,道:“等一等,你方纔說什麼來的?”

景監正要說話,嬴渠樑道:“對了,是那句,你是說,趙國密間有百名劍手,是趙氏武館的劍手,可定戎令劉羲出的兵數是多少?八十?八十人可以拿下百名劍手嗎?”

景監道:“可是,我聽說,這位劉羲是位能夠一力搏三百的勇士,這樣說來,在八十手下的幫助下,拿下百名劍手,也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嬴渠樑斷然道:“這話不對,以那個劉羲的性情,他令可親自動手,擊殺那些趙人,也不會讓自己的手下出手,除非他可以確定他的手下有一定的戰力,損兵有一定的限度,不行,這件事還是要問清楚,黑伯!”

老內侍上前道:“君上……”

嬴渠樑道:“速去親請永壽縣的李格來見本公,不要驚動太多人。”

黑伯應聲,上了馬,立時就出發。嬴渠樑知道,以這樣的速度,怕是在明天,就可以見到李格,到時,劉羲是怎麼出手的,就可以弄清了。

想到這裡,嬴渠樑道:“走,我們回府商量,看看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關係到西戎,還是要問問我大哥嬴虔的意見呢……”

兩人相併而回,不一會,就叫來了嬴虔。

雖然東方各國一直等着打仗,可大軍調集,卻並沒有進入秦境,驪山大營也是一片的平靜,整個秦國進入了一種奇怪的環境。一方面,六國嚷着分秦,但同樣的,他們表現了一種極不合作的態度,都屯兵聚奇,誰也不肯先一步發兵。

大魏國組織了這次的會盟,但問題是大魏國並不會想要第一個出兵,他是想要別國動手。可是這些國家一個盯着一個,誰也不好先行動手。都怕自己出了兵,到頭來給別國佔了便宜。

要知道,兵力是分秦的保證,如果在攻佔大秦國費去了足夠的兵力,那麼誰還會把國土分給你?反過來,下一步就是分這個損兵最多的國家了。

戰國時代,爾虞我詐,誰能信得過誰?今天與這個國家好,明天和那個國家好,誰和誰是鐵交情?別看韓趙跟在魏國的身後,但事實上,這裡面最恨魏國的,除了秦國,就是韓趙兩國了。魏國的強大,對這兩個國家的危脅纔是最大!三家分了智國,又分晉地,沒得分了,就是三國互吞了

對此,子岸先一步到了驪山,同時,驪山本也就離櫟陽不遠,所以不必要長在驪山,一旦六國動起來,那再趕到前線,也不遲,實際上,在櫟陽,其實就是前線。

嬴虔大步進入國府,在府內,他與國君見禮。

現在的嬴虔是左庶長。庶長是執政大臣的意思,秦國先後曾經有過大庶長、左庶長、右庶長、駟車庶長等不同設置。掌軍事的大臣爲“威壘”與“帥”。掌國君護衛的將軍爲“不更”,掌外事的大臣爲“行人”等等。

唯一的例外是秦穆公將百里奚的官職定爲“相”,大約因爲百里奚是東方士子而用了一個東方執政大臣的名稱。直到現在,執政大臣仍然叫左庶長。

秦獻公時期,有了“大夫”的設置,但職勸依舊很模糊。譬如甘龍是上大夫主政,同時又有一個執政的左庶長,事權自然就多有糾葛。

其實天色已經黑了,黑伯添了燈油,蓋好燈座上的大網罩,便輕步退出,靜靜的守在門外陰影裡。秦國公拿出了一鼎湯餅,衆人取過分食,把肚子緩了一緩。

景監首先向左庶長嬴虔報告了永壽令的急報,秦國公又講了自己的推測判斷。

嬴虔聽完,竟是陰沉着臉沒有說話。半晌,他起身走到書房的大圖前,用手中短劍敲着秦國西部,又劃了一個大圈道:“戎狄部族三十四支,聚居在涇渭上游六百里的河谷山原。”

“自先祖穆公平定西戎以來,戎狄部族除部分逃向陰山以外,大部成爲秦國臣民。”

“自那時起,老秦人逐步遷到了渭水平川,將涇渭上游河谷全部讓給了戎狄部族定居。”

“兩百多年來,由於我們的溫和手法,西部戎狄一直沒有滋生大的事端。”

“厲公、躁公、簡公、出子四代一百餘年,荒疏了對西部戎狄的鎮撫約束。”

“公父二十年,又忙於和三晉大戰,也無暇顧及西部戎狄事務,又將駐守隴西的三萬精兵東調櫟陽。如此一來,西戎各部族和國府就有所淡漠疏遠。”

“但好在的是,賦稅兵員年年依舊,並無缺少。”

“就說我大秦十萬大軍中,目下還有三萬餘名戎狄子弟。從根本上說,戎狄部族不至於全部大亂。但是……據我帶兵駐守西戎時所知,戎狄部族有五六支原來在九原、雲中一帶遊牧,和燕國趙國關係甚密。”

“要說永壽令的所言……是絕對有着很大的可能的。”

“因爲現在的西豲部族有十萬以上,青壯當有三四萬之多。可以說是最強,狼主譚雲也自號爲王,野心畢露。和燕趙來往也從未間斷。”

“不僅止如此,西豲如果一反……那麼……陰戎、北戎、大駝、義渠、紅髮都有可能動亂起來,只要西豲挑頭……”

聽了嬴虔的話,嬴渠樑臉色發白,好一會才咬着牙道:“他們大約有多少人口?多少兵力?”

嬴虔道:“公父獻公生前曾下令實行戶籍相伍

。那時初查,六部族人口大約在三十餘萬。兵力不好說,戎狄部族從來是上馬做兵,下馬耕牧。若以青壯年男子論,當有近五萬不差。若他們真要打,闔族一起,再招散戶部族,十萬人唾手可得!”

嬴渠樑大是皺眉,沉思不語。櫟陽城箭樓的刁斗之聲清晰傳來,聽點數,已經是三更天了。“二位以爲當如何應對?” 嬴渠樑終於擡頭問話。

“六國在西部策反,委實狠毒。西戎若亂,我們不打不行,打又力不從心。目下秦國的兵力分散在東部四國的邊界,若集中西調,又恐六國乘虛而入。”嬴虔沉重躊躇。

景監也是憂心忡忡,“我,一時間也沒有主意。”

“咚!”的一聲,秦孝公一拳砸在書案上,霍然起立道:“不怕!我們也來利用他們的空隙,走一步險棋。”

他大步走到地圖前,“你們看,六國在函谷關外等待。西部戎狄縱然叛亂,必然也有等待六國先動之心。戎狄畢竟較弱,很怕被我軍先行吃掉。況且急切間他們也難以一齊發動。這就有一段兩邊等待,謀求同時動手的空隙。我們目下就要鑽這個空隙,且要迅雷不及掩耳!”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527章 北秦人開發藍田第471章 二夫人教堂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79章 遊浪在安邑第194章 上課第364章 立死約第416章 靜靜的禺支國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284章 選擇第585章 戰爭來了第160章 獻刀第759章 太子語……第383章 斜道口的夾擊戰第699章 開西域都護府第342章 對朐衍開戰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43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31章 苦窮秦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269章 走出悲傷第722章 第一夫人和女相第289章 忙得都有味了第192章 不容第58章 載歌而回第335章 何以堪認第769章 北秦軍的滅燕計劃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622章 漫天要價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742章 燕國再譜刺秦曲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738章 會見秦太子第313章 鳳足舞女誰家花第797章 孫田的再次聯合第234章 出兵日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507章 歌劇的開端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231章 實力第701章 三年之許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252章 夫人要探夫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417章 禺支的宣戰第283章 鬼車揚威第455章 鬼車在行動第101章 不好打發第61章 善與惡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771章 琉璃宮第231章 實力第417章 禺支的宣戰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211章 立約第326章 死亡後的舞蹈第455章 鬼車在行動第344章 夜市遇賢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85章 猗氏來阻第633章 賺六千萬金?第275章 法家三說第586章 問你降不降第777章 牛騎,又見牛騎第171章 要開會了第265章 牛四的建議第55章 小藥農第728章 在沒有君侯的日子裡第788章 送上門來了第249章 大牛首入城第46章 這裡的黑夜靜悄悄第354章 粗食者田忌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507章 歌劇的開端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327章 龐涓回來了第519章 劉持白的自作主張第75章 釋公叔第313章 鳳足舞女誰家花第676章 魏相不如北秦相第281章 議和第727章 吃肉與喝湯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11章 公子卬的雅第289章 忙得都有味了第568章 援兵初到第53章 櫟陽城下第4章 甲具雖厚,不及汝皮第302章 公子卬沒變第534章 談述舊情第673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四)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449章 東騎金融危機第307章 他們死定了第461章 搬師回軍
第527章 北秦人開發藍田第471章 二夫人教堂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79章 遊浪在安邑第194章 上課第364章 立死約第416章 靜靜的禺支國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284章 選擇第585章 戰爭來了第160章 獻刀第759章 太子語……第383章 斜道口的夾擊戰第699章 開西域都護府第342章 對朐衍開戰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43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31章 苦窮秦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269章 走出悲傷第722章 第一夫人和女相第289章 忙得都有味了第192章 不容第58章 載歌而回第335章 何以堪認第769章 北秦軍的滅燕計劃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622章 漫天要價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742章 燕國再譜刺秦曲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738章 會見秦太子第313章 鳳足舞女誰家花第797章 孫田的再次聯合第234章 出兵日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507章 歌劇的開端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231章 實力第701章 三年之許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252章 夫人要探夫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417章 禺支的宣戰第283章 鬼車揚威第455章 鬼車在行動第101章 不好打發第61章 善與惡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771章 琉璃宮第231章 實力第417章 禺支的宣戰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211章 立約第326章 死亡後的舞蹈第455章 鬼車在行動第344章 夜市遇賢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85章 猗氏來阻第633章 賺六千萬金?第275章 法家三說第586章 問你降不降第777章 牛騎,又見牛騎第171章 要開會了第265章 牛四的建議第55章 小藥農第728章 在沒有君侯的日子裡第788章 送上門來了第249章 大牛首入城第46章 這裡的黑夜靜悄悄第354章 粗食者田忌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507章 歌劇的開端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327章 龐涓回來了第519章 劉持白的自作主張第75章 釋公叔第313章 鳳足舞女誰家花第676章 魏相不如北秦相第281章 議和第727章 吃肉與喝湯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11章 公子卬的雅第289章 忙得都有味了第568章 援兵初到第53章 櫟陽城下第4章 甲具雖厚,不及汝皮第302章 公子卬沒變第534章 談述舊情第673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四)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449章 東騎金融危機第307章 他們死定了第461章 搬師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