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軍費的龐大

“君上直領三軍五衛……說來也不多,連五千人也不到,這就是君上立意要擴軍的麼?”王良問。北信君在此猶豫了一下道:“其實當然不是的,只是還有後續的計劃,但是一切都要看我們的財力,量力而行,這一點本君還是知道的,豈有本君不停的下命要做事,卻不去考慮我們的國力國情,那本君與那些愚蠢的凡夫又有何不同?”白雪聽了這話倒是大訝,沒有想到北信君果然是在金錢上的運用無人可以匹敵,對於開銷花費,在心中都有一本帳。

王良微微一笑,道:“既然是君上要算的,那我們就算好了……”本來這種事是要白雪說的,但是現在這裡白雪是剛剛接位,很多事情她都不知道,所以還是要由王良來說話,由此也可以見出王良對於東騎國對於北信君的重要性,不然的話,以北信君之尊,爲什麼在她的面前卻總是要陪着小心呢。就在於此了。喝下了一口茶,王良清了清喉嚨,與其說是清理嗓子不過說是她在心理計算,然後方自道:“君上養兵一向重利,也就是花錢啦,由此我們的士兵會有戰鬥力,訓練也會刻苦,那麼我們就看看我們在士兵身上到底花了多少錢,首先,方纔君上說中央軍要成立十個,我們先不去算西域的那三個好了,我們來看這七個,如果以滿編的七萬人計,每個士兵要五十元的生活津貼費,那就是三百五十萬,但是士官與高級的軍官還有的不可能和士兵一樣,所以要多,計爲四百萬,君上沒有意見吧……”

“每個士兵的伙食、內衣、外衣、軍衣、禮服、武器、軍甲,我們算一千二百到兩千左右的浮動,就算成一千六百元好了,那就是一萬萬一千兩百萬元,還有我們要加建的士兵們的房舍、訓練的場地、這又是不小於一千萬的花銷!就是這,還算是小呢,真正的大頭全在軍器上面,打一次仗,我們要射多少箭支?要用損多少武器?要修補多少甲具?君上要結合實際練兵,所以我算成一萬萬三千萬,這不算多吧……還有我們的騎兵,現在叫野戰軍……”

“由於野戰軍是騎兵,所以他們的補給裡面就有了馬,而君上,我們的野戰軍和其它的騎兵不同,我們最少也是一人雙馬,一匹次等的馬五百元就可以了,閹馬更是不到兩三百元。但是我們的馬可是戰馬,戰馬次點的也要兩千元,好的要五千都不止,除此,我們還要算上騎兵的武器,那更是比步軍還要多,如此一來,一個騎兵連人帶馬,最少也要一萬三千元,好的甚至要一萬七千元,我們算少,算一萬五千元,這個數字平均,君上建立的野戰軍,我們先按我們的八支來算。一支野戰師團是三千人,帶馬近萬,要四千五百萬!而八支,那就是三萬萬六千萬元!這還沒有算騎兵的津貼費,由於騎兵是野戰兵,吃的苦比步軍大,**一天痛到晚,所以津貼費是八十元,如果戰鬥,那是兩百元,而我們的騎兵既然叫野戰師團,那自然是以戰時多了。如此算來的話,還是以一百五十元好了,三百六十萬!”

“這還沒有結束,君上的身邊還有衛軍,一個衛軍的津貼費是一百元,五個衛軍按一千五百人算就是一萬五千元,可是再加上他們的武器,還有馬,不會比騎兵便宜,兩百五十萬,不會少多少的

!還有三軍,飛蓬軍、無當軍、紅巾軍……這三軍由於要着重處理,我替君上着重一下,我們算一個人要花一萬元,沒有三千萬元是擋不住的!”

“四百萬元加上一萬萬三千萬元加上三萬萬六千萬元三百六十萬元加上兩百五十萬元加上三千萬元,總共是五萬萬三千萬零十萬元整。這還沒有算上君上在西域的那三個中央軍和九個野戰師團,如果要算上,那又是一個五萬萬的投入,並且還要多!”

“我們去歲的收入應爲君上在魏國和齊國大量的出手,所以得到了很豐盛的收入,幾達到了四十三萬金,但是我們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因爲君上要西征,這本身就很花了一筆錢,後來我們東騎國一下子由二十萬人接受了三十多萬人,預計到了今年的年尾,我們的人丁會達到八十萬左右。這些新加入我們東騎國的,要給他們田地、牧場、禦寒的衣物、還有其餘的家用與必要的物品,不僅止如此,我們還要種樹、修路、建橋、還要建築我們的大小城池。這一筆筆哪又是少得了的?是,我們是可以發行紙幣,紙幣也的確是在我們東騎國用得很好,我們有四十萬金,我們可以印四十萬萬,但是我們的生意並不是光用紙錢就可以的,我們要扣除二十萬金做底!我們還要把一批財貨和那些東方的商人們用真金直接的交易,比如楚國,他們就不相信我們的紙幣!這又是一個影響,這也是我們才發行十幾萬萬錢幣的原因……”

“今年,我們沒有了君上的那些浮財,我們的收入會恆定在二十萬左右……但是我們的人口還在增長,君上,光多印錢並不是說我們的錢就真的多了起來,要有實物,我們纔好讓別人肯定我們的錢。想要把過多的人力轉化爲生產力,我們要三到五年,也許一二年就可以看見成效了,但那絕對不是現在,不是今天,不是今年!這意味着,我們今年最多給君上擠出十萬萬的軍費,我們都知道光這十萬萬顯然還是不夠的,可是既然君上肯定西征的收入,那想來也不會有問題的。除非君上真的有信心!”

北信君聽得頭皮發麻,但聽到最後還是鬆了一口氣。相比魏國年入五十萬金(不要覺得這個數字小,事實上,當時的大國雖然有錢,但是這個錢主要並不是國府掌握着而是商人。比如說魏國,魏國正常的賦稅收入是五十萬金,但是有的時候可以省下很多的錢,比如說讓商人出獻金,這就很容易。( 無彈窗廣告)就連已經沒落的白氏在緊要的時候也可以拿出五十萬,其它的商人就更可怕了。所以當時儒生鄙商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他們認爲是商人佔有了國家的財富,是商人把持着國家的富足,所以儒生一直對商人進行攻詰,他們提出了商在而國富,這固然是好的,但是商去國則窮,這說明商人對於國家是沒有用的……儒生的可悲呀……),東騎國的收入可以偷笑了。最重要的是,東騎國的財貨其流轉是非常快的,因爲東騎國不似其它的國家有着嚴重的貨幣不足。戰國本來就是一個商業極發達的時代,商業的發達就導致了貨幣如果是某種貴重金屬的話,就會必然的不足

。所以如齊國不得已,新錢老錢一起用,有銅錢,有鐵錢,還有磨得和玉一樣的貝幣。可是這一切都不如紙幣划來。

正因爲如此,東騎國纔可以在這種極短的時間裡進行着讓旁人看不懂看不明的跳躍式發展。可以說,沒有紙技術的壟斷,沒有印刷術的出臺,沒有北信君良好的治國方法,沒有法家士子和墨家的全力支持,東騎國絕對不可能走到現在的這個地步,看着強大的快,其實哪有半點的僥倖。但饒是如此,北信君一下子要擴的軍隊數量和他的國情就重重的限制了東騎。

別看人口是增加了,但是這增加的人口裡能一下子就轉換成生產力嗎?當然不可能!

還是要時間哇……北信君感嘆着,但他同時肯定的說道:“女相可以十足的放心,本君這次西征不旦有錢,而且真的是很多很多錢,雖然轉變成錢的過程,也就是發往東方諸國可能要點時間,但直接可以用的黃金器物,美玉珠寶,還是有很多的,我們可以很快的就把錢財補上,不僅如此,本君還要大辦一個開國大典,正式的,向所有的東騎國人宣佈,我們東騎國再也不是小小的戎國了,我們是得到周王室正式冊封承認的北秦帝國!”

“帝國?”王良忍不住的笑了,她笑北信君這個一直虛僞的人終於露出了他的真面目!“君上,還沒有王天下呢,就想着稱皇道帝?”北信君鬧了個大花臉,想想也是的,他還僅僅只是一個伯爵!從伯的爵位到王,不家一段的路要走,這段路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走完的,還是要時間。也許……等到了三五年的時候,人口多了的時候,北信君就可以自大的稱王了,稱了王,那帝還遠嗎?升級,升級!北信君咬着牙想,不容易呀,從白身……誰有我慘,光**來的,連一張可以當畫拿出去賣錢的人民幣也沒有,好不容易,成了族長,然後成了族王,再然後,得到了封君,就是這樣,還給魏國猴子涮了一把,可就是如此,北信君也是美美的,這何嘗不是一種可悲。就好比我們中原發給了倭國一枚銅印,雖然這裡面有着暗暗的諷喻,但是倭人還是當神一樣的供着,還給它編了n個神話故事。可是現在,北信君算是耗出頭了,他……其實已經可以叫北秦伯了,但是他還是不想,他要正式,他要光明,五年過去了,一年的時間,等不了嗎?要發達,就要風風光光的。

想到這裡,北信君道:“當然,本君已經稱伯了,等到了我們正式立國,那就是個伯國,都伯國了,那公國、王國、帝國,也會一一的到來,我們能有這種飛快的發展速度,我們就不能有別人的那種短視,我們不旦要強大起來,我們要建立起我們的帝國,我們還要爲我們的帝國在將來統一這整個天下打下基礎!終有一天,本君頭上的帽子還是會再變,一次比一次高,而我們的國,也會變,伯國、公國、王國、一直到帝國!”

王良諸人都震動了,帝國……這是一個多麼刺耳的稱呼。可是一旦叫出來了,你又會覺得,如果你不把這個帝國建立起來,真是虧心

。生活在龐大的帝國之下,那是一種何等的自傲!雖然當時的說法裡,還沒有帝國一詞,但是在當時,已經有了帝的說法,帝是什麼?殺伐霸道!從黃帝開始,一直是以殺伐爭奪天下,就算是唐堯、虞舜的時代裡,也有着計謀與爭鬥。人文初祖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五帝之一的顓頊帝,是黃帝的孫子,顓頊帝死了以後,黃帝的曾利、帝嚳登上帝位。帝嚳(在中國的神學裡他就是帝俊。但也有別的說法,北信君是以此而論的。)死了以後,帝位先傳給了他的兒子摯。摯沉迷酒色,荒淫無度,只在位九年,就被各國諸侯廢除,大家一致擁載摯的弟弟放勳做帝國的首領,這就是堯帝。堯帝姓伊祁名放勳,號陶唐氏,又稱唐堯。堯帝十五歲的時候,就被他的哥哥摯封爲唐侯,二十歲的時候就被衆人擁載登了帝位。可惜唐堯並不是一個喜歡任事的君主,他喜歡把事情讓給手下的人去做,在此,他看重了虞舜,虞舜利用自己的才能欺騙了唐堯,逼唐堯禪讓。

後來,禹王利用治水,掌握了國家的財力和人力,最後同樣逼着虞舜禪讓,從此,霸絕的帝道衰敗,國家由此開始進入了一個人王時代!但無論如何,帝的這種稱喟,都是光榮而刺耳的。一旦可以號稱帝國,那對於這些從事於軍政的人是一種何等的刺激!

想到此處,新任的兩位國防部後勤分部的兩位部長白輿、柒金繭立時坐不住了。

“君上,如此一來,我們的工器……”柒金繭急急的說道。白輿和柒金繭是地地道道的墨家反叛主義者,他們兩個完全相信北信君的那一套一統天下的道理,並且相信所謂最後的防禦就是進攻!所以他們兩人欣然從事着對東騎國新式的武器的生產和設計,但先要設計。

北信君道:“這點本君也有上心,但是如果弩車、弩炮不能形成規模,那麼大風營必然不能成軍!”現在的白輿、柒金繭兩人已經設計出了可射三百步外的二號弩車,可打兩百步外的同類型號的弩炮。這裡的弩炮是指發射石頭和長矛的那種武器。而弩車,由於北信君的要求,雖然箭支的長度給增加,箭頭加重,但並沒有達到牀弩的那種離譜。因爲牀弩太過於笨重了,在野戰的時候,大軍要快速行軍,軍隊趕上去了,你牀弩能跟得上麼?那傢伙不僅大,而且並不比大炮更好搬運,所以東騎國設計的是一種下面放着兩個輪子有兩條支腿可以推着行軍的弩車。弩這種東西,如果沒有機動力,那威力大又有什麼用?

在此,東騎軍也有幾個特別的營,這些軍隊以營爲單位,人數並不多,比如鬼車的奮先營,人數不會超過三百。還有新成立的射聲營和射先營。射聲營是一個全弩營,他們的要求就是射得準,東騎國專門研製可以射得準的弩具,要求作到在一百步內百發百中。這一點非常重要,一百步,正好是對方的箭支沒有力量的時候,而用弩,就可以使射程達到兩百步以上,由於是兩百步以上,那麼,在一百步的時候,就可以利用望山來加強其準確率。北信君開始的時候玩玩,就能做到北發百中了,這是因爲北信君自己練過殂擊

。他知道看望山,再利用風速,如果弩的箭支和箭槽沒有問題,那就可以在一定的距離裡百發百中。

還有射先營,這是一支地地道道的長弓手。他們人數也不要多,因爲長弓別的不怕,就是那戰場上的支援火力的急速射太利害了。對於戰國中的戰車有着致命的打擊。雖然戰車也有華蓋,但是那並不足以擋住一切,特別是馬,一旦馬匹中箭,那戰車就完了。想也是知道,在一隊正在飛馳的戰車中,突然遭到東騎國長弓的遠距離拋射,那不死也算掉層肉。

北信君曾經暗示兩人,一旦弩車和弩炮可以製造出來,那就可以裝備成軍。但是顯然……不是沒有造出來,可還有着種種的問題。比如說弩炮車的結構會比較的複雜,一旦出了問題就會很麻煩,因爲這玩意是用獸骨、獸筋、金屬、木質一起膠合粘成的,替換的零件十分的麻煩,根本不可能做到量產。這玩意就算真的要量產,其花費也是讓人難想的,一開始造個三五七部還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北信君要的是三五百部,並且壞了有修有換。在此,就是弩車也會有着種種的問題。這種重型的武器,既要保證其威力,又要保證不容易出事,那有那麼便宜的事情!白輿道:“我們正在想辦法用全金屬來做弩具,而用木來當車,但關於煉製可以有彈性的金屬,我們還要試驗,但還是要時間……不過我們已經把這個……”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538章 魏使激趙種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564章 掩月殺陣第365章 神兵大荒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613章 大勝之水鏡的迷惘第731章 一洗輕塵第114章 殺戮,只是開始第745章 充華宮求情第716章 模範軍的表演第393章 求仕於墨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150章 天將明第322章 解決手尾第71章 落敗遭擒第285章 回國的決定第195章 家事難寧第793章 衛鞅的舌辯之術第41章 楚酒第135章 死亡的篇章第285章 回國的決定第638章 迷戀第451章 拆遷工程第531章 列國賽馬第413章 進入西域的第一國第262章 來找麻煩的小平胸第738章 會見秦太子第362章 下注第442章 英雄救美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26章 明月夜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641章 三巨頭會餐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235章 大徵第420章 調戲女下屬第237章 斷後第128章 匈奴大軍第417章 禺支的宣戰第13章 豈曰無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379章 用廁紙換女人第4章 甲具雖厚,不及汝皮第769章 北秦軍的滅燕計劃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357章 與小老頭孟子大鳴第662章 樓煩請降第624章 趙國驚雷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659章 接交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358章 與慎子論法第584章 沙盤推演第686章 賽馬大會的背後利益第63章 初生之虎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268章 思戀之樂第639章 回家的感覺第2章 我是誰第395章 東騎法第194章 上課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624章 趙國驚雷第285章 回國的決定第444章 邊打仗,邊把妹第187章 扁鵲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586章 問你降不降第604章 最後的防守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479章 朱夷吾使周第136章 誰是黃雀第121章 奮擋千軍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781章 國局的無奈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489章 白雪問罪第590章 秀色可餐也第678章 縱橫捭闔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291章 古老的禮制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16章 骨頭,就要啃最硬的第453章 唐努依賽的決定第127章 戰鬥之歌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788章 送上門來了第494章 周大夫說秦第546章 相夫子的兩個請求第496章 入教第287章 立教之基第33章 一拳的威力第558章 食我之肉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765章 天命難違
第538章 魏使激趙種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564章 掩月殺陣第365章 神兵大荒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613章 大勝之水鏡的迷惘第731章 一洗輕塵第114章 殺戮,只是開始第745章 充華宮求情第716章 模範軍的表演第393章 求仕於墨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150章 天將明第322章 解決手尾第71章 落敗遭擒第285章 回國的決定第195章 家事難寧第793章 衛鞅的舌辯之術第41章 楚酒第135章 死亡的篇章第285章 回國的決定第638章 迷戀第451章 拆遷工程第531章 列國賽馬第413章 進入西域的第一國第262章 來找麻煩的小平胸第738章 會見秦太子第362章 下注第442章 英雄救美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26章 明月夜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641章 三巨頭會餐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235章 大徵第420章 調戲女下屬第237章 斷後第128章 匈奴大軍第417章 禺支的宣戰第13章 豈曰無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379章 用廁紙換女人第4章 甲具雖厚,不及汝皮第769章 北秦軍的滅燕計劃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357章 與小老頭孟子大鳴第662章 樓煩請降第624章 趙國驚雷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659章 接交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358章 與慎子論法第584章 沙盤推演第686章 賽馬大會的背後利益第63章 初生之虎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268章 思戀之樂第639章 回家的感覺第2章 我是誰第395章 東騎法第194章 上課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624章 趙國驚雷第285章 回國的決定第444章 邊打仗,邊把妹第187章 扁鵲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586章 問你降不降第604章 最後的防守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479章 朱夷吾使周第136章 誰是黃雀第121章 奮擋千軍第178章 朋友還是朋友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781章 國局的無奈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489章 白雪問罪第590章 秀色可餐也第678章 縱橫捭闔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291章 古老的禮制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16章 骨頭,就要啃最硬的第453章 唐努依賽的決定第127章 戰鬥之歌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788章 送上門來了第494章 周大夫說秦第546章 相夫子的兩個請求第496章 入教第287章 立教之基第33章 一拳的威力第558章 食我之肉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765章 天命難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