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借

恰在此時,一個悅耳的女音道:“大哥二哥,我們回來了……”

當秦國國君與左庶長大人在一起商議國政的時候,就算是老甘龍要進入政事堂,也是要先行通報,或者到東側正廳等候國君的宣召!

要知道這政事堂可是國府中樞,表面上看它只是一座六開間的青磚高房,坐落在院落正中央,兩邊是通向後進的月門。一般分爲兩部分,東側爲國君聚集大臣商議大事的正廳,而以實際作用論,西側書房纔是國府的靈魂與中樞之地。

在這裡,能夠未經通報就這麼直直的進來的人,屈指可數!

但來人就是其中的一個!她是秦公最痛愛的妹妹熒玉公主。

說說秦國這位新君吧,嬴渠樑打小就是一個有自己心計主張的人,性情喜歡多想,可以說是少年老沉的典範!和所有男人一樣,嬴渠樑有也樣有自己的性需要!在這時,他迷上了一位胡女,秦國是西處之國,有足夠龐大的奴隸市場,野蠻的巴人,醜怪的蜀人,體味粗重的胡人,多不勝數。

而在此情況下,胡女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秦國,老秦人是第一種族,中原人是第二種族,西戎人是第三種族,說起來,這三個種族算得上是有一點人權!而那些胡人,可就沒有這樣的地位的,他們正常都是奴隸身分,就算是有不是奴隸身份的,可也是受到非議排擠!

情竇初開的少年公子迷住了胡女的風情。從科學角度來說,胡女的身體有一股比中原女人重的體味,在科學角度來說這絕對是一種臭味,也就是人的體味。可問題是在男女方面,這種體臭就成了對異性的一種吸引。動物在這方面特別明顯,它們發情的時候,身體裡就會分泌出一種性氣味,所以動物交配前就會相互的聞對方的屁股,看看是不是有這種味道,有了,那就交配,當然,要兩方都喜歡對方的體味。

傳說貂嬋香妃身上都有這種濃烈的體味,這讓她們對男人的吸引力倍增!

嬴渠樑也是一樣,他的初戀是如此強烈,原本開放的性情給君父死死壓制着,但在胡女的引導下,他得到了釋放!在這個時候,胡女懷上了一個孩子。嬴渠樑高興無比,同時也感覺到了一種爲難!因爲他怎麼說也是秦國的仲公子,是一位貴族,怎麼說也好,但就老秦公來說,國家是不會容他娶一位胡女爲妻的!

大哥嬴虔的母親就是身份低下,結果生下嬴虔之後,就再沒存在的價值了。

關於嬴虔生母的下場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是一個沒有人敢問也沒有人敢說的話題。這一點上縱然嬴虔也不敢說的事!嬴渠樑知道這一點,他小的時候就看見過嬴虔思念母親而流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痛,但嬴虔選擇了遺忘。如果嬴虔爲了自己母親的事情大鬧,那他的下場也將是不可預知的。

事實就是如此,嬴渠樑很清楚嬴虔母親的下場,他甚至敢肯定這是誰做的。但同樣他也不敢說。那麼,這樣一來,如果他的那個胡女也把孩子生下來,君父會怎麼處理這件事?這個問題是不言自明的。

而在這時,那位胡女做出了決定,可以說她是聰明的。當她生下了兒子之後,她沒有學呂樂樂,那個《一場風花雪月的事》中的女主角,逮個孩子想要求富貴,那和自尋死路沒有區別。胡女自己走了,這一點再也沒有人知道她的下落!她只是把兒子留給了嬴渠樑。

這個孩子就是嬴駟,未來的秦惠王。

但最初的嬴渠樑甚至不敢認下這個孩子,或者說他本就不想見這個孩子。結果嬴渠樑把這個孩子交到了老好人嬴山的手上,放在老雍城裡養着。

自嬴渠樑登位後,他表示了把孩子接回來的意思,因爲他現在是國君了,一個可以給臣下看見的後人是很有必要的。於是,在從雍城回遷櫟陽的時候,嬴渠樑就把兒子給帶回來了。不過,這個孩子對自己的父親太生了,這種陌生連帶着兩父子都感覺到不便。

也就是說,一代國君嬴渠樑雖然現在是國君,但他的個人情感空間卻是十分的空寂!

老誠的嬴渠樑過於的成熟和自己的母親之間再親密,也有一層隔膜。在和哥哥嬴虔之間,也有一些不對付,這是生在公室的代價!兄弟之間不是沒有親情,但這種親情怎麼也是有隔閡的。而兒子……那就不要提了。至於女人,嬴渠樑是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暫時還沒有找到雲。

在這種情況下,最能和嬴渠樑貼心的親人,就是她了,秦國的公主熒玉。

此時的熒玉公主一身黑色的男裝,頭上束着男子的高冠,兩條黑細的眉,是一張給風塵打黑的面孔,話說回來,本來這位公主也不是個白皮的。精緻的臉蛋兒卻有一種男子的豪氣!這難怪她女扮男裝,但居然沒有給人識破。事實上,還惹下了不少情債!

在這位公主的身後,是一個同樣黑衣的男子,他的面貌就有些俊雅了,但眉宇間自有一股英氣迴盪。他就是在諸國奔走,施離間之計,分化衆國,同時還大做生意,發了一筆的秦國小將景監。這次回來,他利用手段,硬是說動了燕趙兩國率先退盟,導致六國的聯盟徹底破滅,使魏王看不到滅秦的希望,終而下旨退兵。可以說功勞大大的。

並且,他還做了生意,從燕國那裡拿來了一大堆的破爛,這些銅鐵破爛會給缺鐵的秦國帶來一絲生氣,同時他還從趙國陰山得來了一大批馬羣。一共五千多頭的戰馬可以進入到秦國,這是一筆怎樣的財富!

秦公此時還不知道景監爲大秦作下的貢獻,但他知道六國聯盟的解散卻是有此人的功勞。景監當初帶走的財物達成的效果起到了明顯的作用。這讓秦公感覺到了欣慰,大秦內部到底還是有一個可以重用的臣子了。如前所講,從春秋開始,到現在的戰國,以至於到後期的漢,都是一個英雄時代!是一個因人才可以成事的時代!

闔閭因爲專諸要離殺了吳王僚和慶忌纔得到吳王君位的。接着又靠武子胥孫武子打敗了楚國,成就一時霸業。而此後,越王勾踐當然有他吃屎的功勞,但也得益於文種范蠡復國的。魏文侯靠着拉攏到一時人傑才完成魏國的第一次變法,從而強大的。再往後,商鞅變法,也是因秦國得到了商鞅,這纔開始變法!

因人成事,這就是當時的一切!商鞅變法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他看透了這一點,所以纔要制定一套完成的律法來把秦國給規定住,這就是以法治世的原因!他可以把人爲的損壞減到最低點!因爲一個國家可以因人而成,也可以因人而毀!

所以自上古時,君王們的治世之道就是要找可以忠心並有能力的輔臣!

現在看來,秦公手上有一個人了,那就是景監!

於是他先向景監點了一下頭示意,然後纔對着自己的老妹子笑道:“熒玉回來了……呵呵……大哥,你來看看這個碎妹子,都快認不出來了,瞧她黑得……”

熒玉道:“臭二哥,當了君上就亂說話,黑怎麼了?我願意!”

秦公少有的笑着。嬴虔捻着頜下硬渣的鬚子笑道:“黑沒啥的,黑乍地了,不過熒玉,一個女娃子比大哥我還黑,那可就說不過去了……哈哈哈哈……”

熒玉在嬴虔身上捶上兩拳,道:“臭大哥,你也欺負我了!”

秦公呵呵笑了,他轉過身,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來,振袖展手道:“都坐!”

熒玉笑着在一邊坐下,景監小心的從旁小坐,嬴虔還是那樣,老樣的坐在左首上位。

沒有人說,黑伯主動出手,把厚布的帳幔放下,將這間簡陋的帝國中樞給看好,然後出去,守衛着門口。這裡也許粗陋,可卻是能讓秦公處理公事。和老秦公一樣,這位新君一樣是位以簡樸治國的。並且,這位新秦君比老秦公更簡樸!甚至可以說到達了刻薄的地步!

當一切靜下來後,秦公一指熒玉,道:“她沒給你添什麼麻煩吧!”

熒玉怒嗔道:“過分!老是瞧不起人,熒玉已經長大了!這次我的功勞也不小呢!”

景監小禮一下,然後方道:“君上,公主所爲的確是給微臣很大的幫助。”

熒玉立時叫道:“聽聽,聽聽,景監可算是說公道話了!”

秦公點頭道:“好,算你一功,可也不要驕傲呢,你要學得多着呢!”本來此時的熒玉一定會說:“什麼嘛,我已經很厲害了!”但她說的卻是:“臣妹受教!”秦公怔了一下,和嬴虔對看了一眼,道:“小妹真的長大了。”

熒玉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她可是個粗臉皮的姑娘,能臉紅不好意思,那可不容易。

隨即,景監開始向秦公述職,也就是解說自己在外國的行動與收穫。

秦公與左庶長都感覺到震驚,或者說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此行的收穫會是如此巨大!秦人雖然好戰,可他們在其它方面都很弱,秦也歡迎商賈,可問題是本國的商賈並不多,而主要的商人也都是戎商和藥商,至於人奴商那是不大好提的。奴隸生意雖然也有賺頭,但並不是正道,賺得也都是辛苦錢!生意的大頭還是以織物鹽鐵爲最。

景監拿回了足額的兩萬金!這還不算他拿回的那些馬匹和其餘。如果不是爲了得到這些鹽鐵和馬匹,他可以拿回更多的錢財!而對於秦國來說,兩萬金意味着什麼?意味着秦國一年小半的收入。以秦國爲例,一年下來,它可以收稅收五至七萬金。

但這筆錢多麼?微不足道。少之又少!以魏國例,現在魏國進行的兩項大工程,一項是遷都,一項是修築長城。前者計劃用金三百萬餘,而後者更是狂達四百萬!這兩筆錢都是魏國一國之力拿出來的,不過好在的是,不是一下子完成,是要分期來做。可縱是如此,這也是一筆近千萬的巨金!

再說秦國,秦國每年也就是這五七萬的錢,而這裡面有三萬左右是用在軍費上!事實上有時還會更多!可以說秦國的一切收入,往往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都投入到軍費之中!

得到如此的喜訊,但秦公和左庶長並沒有多大的喜色,因爲秦國要的還更多。

還是秦公說話了,他對左庶長道:“左庶長,這批東西你怎麼看?”

左庶長嬴虔道:“那些馬先補入到軍中,把那些老弱馬匹可以裁汰出來,這樣我們可以先多得一些馬肉,燕國的舊銅鐵要儘快變成武器,我們現在的騎兵真正算來,只有一半有制式的兵器,士兵手裡沒有兵器,這心裡慌啊!我的心也慌呢!前些日子我帶兵去嚇嚇魏狗,真怕他們殺出來給我難堪!”說到這裡,他自己都笑了起來。

秦公卻沒有多大的笑意。他想了想,道:“別的不管,但明年的春耕一定要抓緊。國力要恢復,一定要把糧產回覆起來!公父生前,主要就是吃了沒有糧的虧,士兵手裡沒有新兵器還可以將就,但沒有糧……”

左庶長道:“那好,景監這次帶回的錢我們就全部購種糧!現在的老秦人手裡,只怕沒幾戶是有糧的,要我說,怕是要兩年不能打仗,這樣才能讓百姓把生產恢復起來。”嬴虔說得有道理,如果不能跟百姓們保證不會打仗,那麼就意味着可能會再度因爲戰爭而徵糧,這樣的情況下,百姓大多是不會願意生產糧食的。如果生產出的糧給官府白白徵去,百姓還是一無所得,這讓百姓怎麼種糧?所以縱是嬴虔想要打仗,但爲了讓百姓願意產糧,也要向百姓保證,不會打仗,也就是說不會大行徵糧,這樣百姓纔會願意種地。這話說來可笑,但就是如此。如果不是因爲這樣,秦國也不會窮成這個樣子!

其實對秦國來說這也夠了,他們的百姓不是懶,而是真的累了,想也是的,種下的糧自己吃不上嘴,打仗卻老打不完,你國府今天說勝了,明天說勝了,可還是要打,還要徵糧,一般百姓誰受得了?最後乾脆不種了,你徵也徵不到,他還省力氣。惡性循環啊!

秦公點頭,道:“好,依左庶長的話,發國府明令,告訴百姓,今明兩年都不打仗,就算是打仗,我們也不徵糧!讓各縣把丁戶報上來,把種糧定下來,發下去。”

嬴虔道:“可縱然如此,我們還是缺少一季的糧,沒有糧,怎麼穩定民心,讓他們生產呢?還有鹽,雖然景監這次帶回了鹽,但也還是不夠的!百姓天天吃淡食,時間長了,誰受得了?軍隊裡的士兵都有長白毛的了!”

秦公這時卻是鎮定下來了,對景監道:“你也聽到了,現在還是缺糧少鹽,你有什麼辦法嗎?”景監想了下,道:“回君上,臣帶回的錢又要買種糧,又要食糧和青鹽,怕是不夠的,如果說沒錢,那就只有借了!”

第364章 立死約第389章 北信君的演講第591章 見君不易第183章 借第775章 向東胡開戰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773章 七月出兵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226章 與鄧陵子論學(一)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442章 英雄救美第38章 風雪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715章 褪皮的張儀第91章 後宮的女人們啊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154章 鬼車的臣服第803章 太陽神行宮第47章 不殺第202章 女武者的悲傷第542章 燕公的無奈第735章 逼迫熒玉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800章 勝利者的悲歌第493章 嬴虔說法第661章 張儀與蘇秦第190章 雍容典雅大商號第72章 定君位第617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第286章 終始克鬱郅第122章 與大總管議兵第511章 墨家裡的辯論第352章 環臺夜宴第20章 生擒老公叔第659章 接交第364章 立死約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688章 法庭的故事第237章 斷後第470章 招民令第99章 議商情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316章 約成的比武第559章 戰車衝陣第281章 議和第784章 最後的天雷第60章 忍辱負重第776章 向前,向前第30章 一箭之仇第513章 墨門風波起(二)第81章 餘韻未消第456章 北信君的醒來第437章 東騎人的全面進攻第160章 獻刀第54章 劉羲刺虎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678章 縱橫捭闔第676章 魏相不如北秦相第572章 趙國要騎兵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717章 身份曝露第603章 不休止的戰鬥第564章 掩月殺陣第183章 借第476章 君臣相益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681章 又是一個義女第96章 分秦的危局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652章 是紅顏,是禍水第769章 北秦軍的滅燕計劃第507章 歌劇的開端第361章 齊國的大佬們第32章 黃鳥悲情歌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335章 何以堪認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129章 大王子的回軍第619章 北秦式的政治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367章 槍比劍長第560章 神狙手立功第163章 花田議商第307章 他們死定了第27章 姓有出第87章 白露爲霜第700章 北山之雪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253章 秦公的奇遇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223章 嬴山回來了第402章 大遷徙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262章 來找麻煩的小平胸第539章 名君齊王哉
第364章 立死約第389章 北信君的演講第591章 見君不易第183章 借第775章 向東胡開戰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773章 七月出兵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226章 與鄧陵子論學(一)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442章 英雄救美第38章 風雪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715章 褪皮的張儀第91章 後宮的女人們啊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154章 鬼車的臣服第803章 太陽神行宮第47章 不殺第202章 女武者的悲傷第542章 燕公的無奈第735章 逼迫熒玉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800章 勝利者的悲歌第493章 嬴虔說法第661章 張儀與蘇秦第190章 雍容典雅大商號第72章 定君位第617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第286章 終始克鬱郅第122章 與大總管議兵第511章 墨家裡的辯論第352章 環臺夜宴第20章 生擒老公叔第659章 接交第364章 立死約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688章 法庭的故事第237章 斷後第470章 招民令第99章 議商情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316章 約成的比武第559章 戰車衝陣第281章 議和第784章 最後的天雷第60章 忍辱負重第776章 向前,向前第30章 一箭之仇第513章 墨門風波起(二)第81章 餘韻未消第456章 北信君的醒來第437章 東騎人的全面進攻第160章 獻刀第54章 劉羲刺虎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678章 縱橫捭闔第676章 魏相不如北秦相第572章 趙國要騎兵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717章 身份曝露第603章 不休止的戰鬥第564章 掩月殺陣第183章 借第476章 君臣相益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681章 又是一個義女第96章 分秦的危局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652章 是紅顏,是禍水第769章 北秦軍的滅燕計劃第507章 歌劇的開端第361章 齊國的大佬們第32章 黃鳥悲情歌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335章 何以堪認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129章 大王子的回軍第619章 北秦式的政治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367章 槍比劍長第560章 神狙手立功第163章 花田議商第307章 他們死定了第27章 姓有出第87章 白露爲霜第700章 北山之雪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253章 秦公的奇遇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223章 嬴山回來了第402章 大遷徙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262章 來找麻煩的小平胸第539章 名君齊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