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

雖然北信君現在也算是有名了,可是那是在魏國,而在韓國,卻是不一樣的。韓國現在只忙着一件事情,就是變法,一批批的變法官飛馬巡邊,確定把一切法令實施到位。他們只是過問一下北信君一行的身份,其餘就再也不加理會了。北信君沒有機會去新鄭,聽說那裡現在天天喊殺連天,申不害把三萬貴族的私軍和韓國的士兵編在一起,一共編出了十萬大軍。

北信君再度感嘆了一下,他的感嘆讓身前的趙茗覺了:“君上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嗎?”

北信君手在她的胸上一擰,捏着她小尖的道:“只是感嘆韓國的變法!”趙茗不解,她哼了一聲,忍住身上的不快道:“連我也看出韓國日強,君上覺得不對嗎?”

北信君長嘆道:“韓國變法是好,可惜……太獨!”趙茗道:“什麼是太獨?”北信君道:“你知道魏文侯變法吧,魏文侯變法,他向魏田子方、段幹木等請教爲君之道,又任用法家的李悝爲相,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其後先以樂羊爲將攻滅中山國,後以吳起爲將攻取秦國西河(今黃河與洛水間)五城。再以西門豹爲鄴令,以北門可爲酸棗令,以翟黃爲上卿,改革政治,興修水利,最後才成爲天下一等一的強國。爲了變法,你說魏文侯用了多少人才?而韓國變法,卻是隻聞申不害也,申不害一人,他再大的才能,可以一直這樣嗎?什麼事都是一個人,那怎麼行?我料申不害最後會給活活累死,他不累死也差不多了!”

趙茗不說話,在她的心裡反覆萬千。假以時日,如果北信君是以另一種面目,用他博學多才溫文爾雅的一面向趙茗展開追求,那麼趙茗一定已經傾心了。可是北信君是用最糟的一種方式。隨着過往的路,北信君一行到達了高都,這裡又成了魏國的領土。

高都城守派出了大量的官員迎接北信君,北信君沒花一個銅錢,就把要起路的糧草給備齊了,真是太方便了。得益於此,北信君也是很高興,他熱情的和當地官員歡宴,隨之繼續上路。路是很難行的,北信君最後還是上了大車。由於一直騎在牛背上,北信君身上有了一股味道,這讓小狐躲得遠遠的,天知道那些覺得北信君和定陽公主愛情的人看到了會有多麼失望。不過白露和月勾卻是沒有在意,她們沒有在意,但北信君卻是受不了。

正好一行人已經行到了一山前,這山叫沮洳山,山上有一條大河水出,這便是淇水。

《山海經》曰:淇水出沮洳山。水出山側,頹波漰注,衝激橫山,山上合下開,可減六七十步,巨石磥砢,交積隍澗,傾瀾渀蕩,勢同雷轉,激水散氛,曖若霧合。又東北,沾水注之。水出壺關縣東沾臺下。石壁崇高,昂藏隱天,泉流於西北隅,與金谷水合,金谷即沾臺之西溪也。東北會沾水,又東流注淇水。淇水又逕南羅川,又歷三羅城北,東北與女臺水合。水西北三女臺下,東北流注於淇。

北信君見水而喜,遂點指衆人引河水爲衆女洗浴,又讓衛士用布幔圍住。他自己則是脫光光的去瘋,這北信君當真是狂人,竟然一頭鑽入那滂沱大河中,這裡巨石激流,人難以立,可北信君卻是喜歡,不多時,他竟然還摸出了幾條大魚出來。北信君喜好食魚,自是不可放過的。到了天黑,衆人歡浴,北信君大作魚湯以爲羹,就在衆目之下,北信君把肥白鮮活的魚兒剔去鱗腮和內臟,在鍋裡煎一下,下宋酒、薑片等香料和水一起煮,熬到魚爛湯白再出鍋,撒鹽、和其餘佐醬,最後點綴點藿菜末。熱氣騰騰地端起湯來,氣味鮮香馥郁,嘗一口,滋味綿長悠遠,真有蕩氣迴腸繞舌三日的感覺……那魚肉軟嫩,蘸薑末和酸醋食之,甚味美。這是放縱的一天,食過魚後,許是高興,北信君開始大被同眠。不過他沒有碰小狐,理由很簡單,還沒有成婚,北信君是一個小心的人,定陽公主怎麼說也是公主,北信君要最大化的利用,再說,這小狐是狐族女,不和狐族把話說清楚,畢竟是個麻煩。

別看小狐在狐族倍受其寵,可話說回來了,如果她失去了自己可以給部族利用的光彩,她本就不是狐族族長狐疑的親生女兒,又有什麼權利可以繼續得到狐族的支持呢。甚至可能會讓狐族爲此而怪罪到北信君的身上。不要小看狐族的作用,只要狐姬還活着,北信君就不想把事情鬧大。小狐雖然鬱悶,可也是沒有法子,她大哭了一個晚上,到了天明,卻是現,自己竟然是睡在北信君的身上。自又是大喜。

話不多說,一路之上,北信君遊山玩水,他在蕩陰品梨甜之甘蜜,到頓丘賞日升之雄偉,觀黃河之壯麗,到最後,他來到了觀城。從這裡,他進行了第三次補給,最後進入到了齊國。

翻開春秋戰國的史冊,齊國的影響幾乎無處不在。事實上齊國是貫穿整個東周歷史的強國,沒有哪個國家的影響力能跟齊國相比。論百姓富足程度,齊國是諸國之冠。所以說齊國是整個春秋戰國時期的級大國絕對不過分。翻開齊國的歷史,不乏成功和閃光之處。

先是姜子牙立國。姜子牙爲齊國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他的民族政策搞得好,尊重當地居民的習俗,再用周禮予以同化,此後“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使齊國由地薄民寡的一個小國一躍而成爲經濟富庶、人口衆多的泱泱大國。姜氏在齊國世代爲王好不興旺。

後來齊桓公立位,這齊桓公本身一無是處,但他懂得聽賢人的話,放過了害他的管仲,反而是重用於他,姜小白在管仲的輔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爲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大霸)。管仲進行了四民分業的政治改革,把商人提高到與士、農、工同等重要的社會地位,推行了一系列輕稅免稅措施和爲外地客商修道路、建驛站、免費提供食宿等熱情服務措施,齊國纔出現了“來天下之財,致天下之民”、“商賈歸齊如流水”的經濟局面。此後,齊國一直是天下間最最富庶的級強國,甚至一度和秦國並立,分東帝西帝,這商業無不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後,齊國又出了一個大才,那就是晏嬰,在他執政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國君,執政達四十八年之久。由於晏嬰卓越的治國才能,躬身力行的作風,雖遇庸君,但卻維持了齊國的一代盛世,史家把他所處的時代與桓公時代並稱桓景盛世。

晏嬰施政堅持了四頂主張:一是任人唯賢,不私於親;誅不避貴,賞不避賤;二是賦斂權有無,均貧富,耕者十取一,減輕百姓負擔;三是“君商漁鹽”,國家努力揮地利優勢,搞活流通,增強國力;四是弛嚴刑苛法,尚仁治並輔以法。隨後,陳國陳敬仲到了齊國,最後取姜齊而代之,完成了田陳代齊。齊國就此不再姓姜了。

現在的齊國是田午,他號爲齊桓公,生於齊康公五年,田氏代齊以後的第三位齊國國君,因與“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姓齊國的齊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稱“田齊桓公”或“齊桓公午”。在歷史上,他的名號很少,儒學者因爲這個人的大功和大過不好說他,所以語焉不詳。一方面,他繼續擴大稷下學宮,自詡天下學士如豬養,古今誰堪比也。但儒學士對他還是很滿意的。不過話說回來,這小子因爲種種原因,把他老子殺了,這才當的國君。史載裡說他“弒其君及孺子喜而爲公”,意思是說他殺了齊廢公田剡而自立。不要覺得這種事不對或是不好,在當時,田午的這種行爲自然而然的遭到了他國的干預。燕衛、趙紛紛以此名目伐齊。

面對內憂外患,齊桓公田午奮力抗爭。後來秦、魏攻韓,韓求救於齊之機襲擊燕國,奪取了燕國的桑丘,逐漸改變了被動挨打的局面。齊桓公田午在位十八年,最顯著的歷史功績是爲了招攬天下賢才名士,集天下智慧應對天下諸侯,具有創見性地在齊都臨淄稷門附近設立了中國第一所官辦大學堂“稷下學宮”。齊桓公田午的名字與稷下學宮融爲一體,足以萬古流芳。此後,學者們再也閉口不提他從前的事了。用現代的話說,這些學者們認可了齊桓公的才能,原諒了他的過錯,承認他是一個明君。

不過……就現在來說,國家並不是這位國君在管了,由於這位齊國公身體不好,所以這兩年來,他的國家一直是由太子因齊管理的。太子因齊才學出衆,把齊國管得很好,並且招引賢士立鼎革新。他的這種作爲讓田午痛罵一頓,但可悲的事情生了,由於他的病情,現在雖然國家名義上是他的,卻並不由他做主。太子一言以決。於是,在父親還沒有死的時候,太子大肆的改革。當年孫臏受難時,就是太子出力把人救回來,怕得罪了魏國,故不敢用,當然也有不想再和他老子田午鬧的原因,於是便委曲在大將軍田忌的門下,美其名曰是田忌的門客。同時,爲了表明自己的無辜,太子因齊還不停的招請名醫。

雖然到了齊國的領土,可是要到臨淄,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從一個國家的國都所在,往往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治國精神。

你看秦國,在早前,秦國的國都是雍城,那主要是因爲在早前,秦國的對手並不是中原大國,而是西部的戎狄,老秦人就近立國建都,一直到了秦穆公的時代,徹底把戎族打服了。隨後,秦國的對手變成了魏國,秦獻公就把國都一下子遷到了櫟陽,由此就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進攻精神,這正是當時老秦人的風骨。再說趙國,魏國,韓國,此三國韓國就不提了,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國家小,沒地方呆。而魏國在初期是建立在安邑,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當時魏國的進取精神,所以纔會有魏人打下了整個河西的現實。邯鄲的建立也可以證明趙國幾代君主不忘中原爭霸的決心。

而如楚國,齊國,還的燕國,這些國家的國都都建立的離國境非常遠。

我們都知道,燕國守舊,春秋幾百年了,沒有尺寸之功。再有楚國,一向偏安,早期的進取精神已經在楚國強大之後蕩然無存了。齊國,更是在最後不戰而降的!國都竟然建的那麼遠。這向簡直是莫名其妙!在北信君看來,這的確是安全了不少,但光這樣就可以守衛住了自己的國土嗎?雖是一個大國,但它偏安的本質卻是難以變除的。住得離邊境那麼遠,國中的君臣怎麼會有一種時刻存在的危機感呢。不過北信君的腹誹不是別的,而是他覺得這會讓他多走不必要的路。

在一連的苦行之後,北信君到達了泰山。泰山在古代中國有着神聖的地位。祖龍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後,第一個來這裡封禪的。什麼叫封禪?就是向上天表明自己的功勞,證明自己,意思是看吧,老天爺,我把大地山河治理的多好,你要怎麼樣怎麼樣的保佑我和肯定我。那爲什麼是泰山呢?古人認爲那是離天最近的地方,別的地方那上天聽不到你說話。

泰山又稱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等。名稱之多,實爲全國名山之冠。泰山之稱最早見於《詩經》,“泰”意爲極大、通暢、安寧。《五經通義長也,言爲羣嶽之長”。泰山雄峙于山東中部,泰安城北,人稱“五嶽之”。東嶽泰山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

北信君聽說,要遊泰山,必要看四個美景,這是泰山真正的精髓。那就是——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壯觀的奇景之一,泰山雲霧可謂呼風喚雨,變換無窮,當夕陽西下的時候,若漫步泰山極頂,又適逢陰雨剛過,天高氣爽,仰望西天,朵朵殘雲如峰似巒,一道道金光穿雲破霧,直瀉人間。晚霞夕照與黃河金帶的神奇景色,與季節和氣候有着很大的關係。應該說秋季最好,因爲這時風和日麗,天高雲淡;其次是大雨之後,殘雲縈繞,天晴氣朗,塵埃絕少,山清水秀。你儘可放目四野,飽覽“江山如此多嬌”的秀容美貌。現在時間緊,北信君不想玩物而喪志,他決定只做一件事,看日出。

但在古時候,沒有汽車坐,想要爬上這大山非是易事。北信君把營地丟下,一個人帶兩個隨從上了山,他們一連行了三天這才真正的上了後石塢,步後石塢索道達與岱頂,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黑夜,北信君終於看到了古代的泰山日出。

天色慢慢亮了起來,幾乎跟視線平齊的帷幔似的雲彩淡淡地鑲上了一道美麗的金邊。雲海也漸漸地層次分明起來,甚至能夠清晰地看到那些距離較近的雲彩開始不安分地翻滾和流動。而稍遠的地方,雲海還是與大山融爲一體地默默地聳立着。很快,這種的翻滾和流動就由近及遠地影響到了那些山峰一樣的雲海,它們先是慢慢變矮,慢慢變得起伏不再柔和,終於在一段時間之後被慢慢拉平。

這個時候的雲海更加象如水月色下的平靜的大海,只是沒有波濤翻滾所產生的嘩嘩的波浪聲。天色越來越亮,,雲海逐漸變得潔白,和它們投下的陰影形成越來越強烈的對比。天邊帷幔的金邊也越來越顏色生動,慢慢就變成了金黃色。山嵐仍然寂靜無聲地吹拂着,不過這次卻已經帶來了氤氳的霧氣,黑煙一樣從頭頂越過,然後慢慢地遮住雲海,啓明星也爲之黯淡。黑霧並沒有散去,山嵐甚至從四面聚起了更多的霧氣,度極快的從北信君的頭頂和腳下,四面八方地來遮住北信君身處的這個觀日點。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758章 求救於楚第496章 入教第504章 秦扁鵲治病第29章 少樑之戰結束了第277章 大奔襲作戰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55章 小藥農第677章 新的生命第385章 君上是道家第563章 秦趙同源第11章 公子卬的雅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595章 最後的一夜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443章 北信君神射第644章 最終的決裂第270章 過年第442章 英雄救美第470章 招民令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650章 秦國與北秦的軍力對比第262章 來找麻煩的小平胸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714章 桑紋錦失勢第229章 女劍奇英第637章 第五軍團的冬戰第373章 孫臏第15章 雙孔楚弩第713章 奴隸制的開始第324章 前奏之曲第516章 北秦伯的浪漫第372章 有曹春初第562章 趙軍的第一批次失敗第775章 向東胡開戰第703章 北方的野望第489章 白雪問罪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8章 牛了第9章 大秦鐵騎第二右五十五章 風雪行路第795章 韓國攻略第95章 六國密探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43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362章 下注第239章 投名狀第729章 中山殤第319章 失敗的吻第103章 完美的屠殺第76章 再關三天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265章 牛四的建議第213章 秘密兩相知第112章 逐狼第122章 秦國的危機第777章 牛騎,又見牛騎第707章 秦太子殺人案第334章 武無第二,可我不在意第9章 大秦鐵騎第38章 風雪第277章 大奔襲作戰第555章 放過來打第746章 刺殺時代的到來第176章 公子卬回國第453章 唐努依賽的決定第587章 戰前序曲第372章 有曹春初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257章 夫人是及時雨第346章 打出一個山鬼來第14章 議戰第197章 文化運動第758章 求救於楚第234章 出兵日第525章 狐不疑出使魏第200章 重樂聚人心第230章 比劍較技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180章 魏王見公叔第226章 與鄧陵子論學(一)第582章 大戰之前第715章 褪皮的張儀第785章 得嘗所願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154章 鬼車的臣服第658章 發行秦國紙元的金行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635章 再見積屍堡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119章 開端第653章 親自……前來?第230章 比劍較技第558章 食我之肉第350章 秦越人大扁鵲第85章 猗氏來阻第379章 用廁紙換女人第599章 再發三萬兵第754章 驚天霹靂天雷出第739章 對秦太子的長策
第758章 求救於楚第496章 入教第504章 秦扁鵲治病第29章 少樑之戰結束了第277章 大奔襲作戰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55章 小藥農第677章 新的生命第385章 君上是道家第563章 秦趙同源第11章 公子卬的雅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595章 最後的一夜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443章 北信君神射第644章 最終的決裂第270章 過年第442章 英雄救美第470章 招民令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650章 秦國與北秦的軍力對比第262章 來找麻煩的小平胸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714章 桑紋錦失勢第229章 女劍奇英第637章 第五軍團的冬戰第373章 孫臏第15章 雙孔楚弩第713章 奴隸制的開始第324章 前奏之曲第516章 北秦伯的浪漫第372章 有曹春初第562章 趙軍的第一批次失敗第775章 向東胡開戰第703章 北方的野望第489章 白雪問罪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8章 牛了第9章 大秦鐵騎第二右五十五章 風雪行路第795章 韓國攻略第95章 六國密探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43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362章 下注第239章 投名狀第729章 中山殤第319章 失敗的吻第103章 完美的屠殺第76章 再關三天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265章 牛四的建議第213章 秘密兩相知第112章 逐狼第122章 秦國的危機第777章 牛騎,又見牛騎第707章 秦太子殺人案第334章 武無第二,可我不在意第9章 大秦鐵騎第38章 風雪第277章 大奔襲作戰第555章 放過來打第746章 刺殺時代的到來第176章 公子卬回國第453章 唐努依賽的決定第587章 戰前序曲第372章 有曹春初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257章 夫人是及時雨第346章 打出一個山鬼來第14章 議戰第197章 文化運動第758章 求救於楚第234章 出兵日第525章 狐不疑出使魏第200章 重樂聚人心第230章 比劍較技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180章 魏王見公叔第226章 與鄧陵子論學(一)第582章 大戰之前第715章 褪皮的張儀第785章 得嘗所願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154章 鬼車的臣服第658章 發行秦國紙元的金行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635章 再見積屍堡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119章 開端第653章 親自……前來?第230章 比劍較技第558章 食我之肉第350章 秦越人大扁鵲第85章 猗氏來阻第379章 用廁紙換女人第599章 再發三萬兵第754章 驚天霹靂天雷出第739章 對秦太子的長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