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女相制度

在墨家士子的拉低下,定出的薪水是十分的低,這個消息傳出來,法學士子和其它的士子都對此不滿意,一直到王良的介入,這才得出了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要求。這導致了,由任弗主導的立法局一直在爲着薪水的問題爭執着。在北秦所有的部門裡,立法局裡面永遠是爭爭吵吵的,外面的米價上漲了半元錢,就會發生一次新的立法人士要求漲價的風波。

王良用手按了按自己的太陽**,然後拿起苦茶喝了一口,又喝了一口。兩口下肚。北信君道:“這樣好了,本君這裡,一切的東西,由你來拿,想要什麼拿什麼?”王良愁苦笑道:“算了,不說這個,君上,我在這段時間算了一下,更換新的軍服,軍器,滿足一切的需要,我們前後大約要五十萬萬,這筆錢太大了,不是我們沒有這筆錢,而是我們不能確定我們花錢的速度能和我們賺錢的速度保持平衡。我想我們西征的大軍最好快一點回來!”北信君道:“我們現在的錢財難道還不夠?只要堅持下去,就會沒有事的!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加快生產,讓軍隊先一步換裝,進行整編,這條命令要發往五大州府。五位州府的府令有人選了麼?”

王良道:“建議,由墨家的革離擔當鬱郅府令;普修慶擔任秦州府的府令;叔保可爲靖綏州府府令;桓遠之任西鳳州府的府令;寒洛當祈連州府的府令。君上有什麼意見?”

北信君對此很輕鬆的道:“你說了算,由你決定!”王良忽然嘆道:“君上事事依我,大事小事,往往我說了,君上就同意,這樣下去,君上雖然得到了輕鬆,可是君上不想想,萬一我死了,不知君上以後要怎麼辦?”北信君張了張嘴,然後道:“那你就替本君找一個可以接替你的接班人嘛?”王良露出了戲謔的笑道:“那我可再找一個女孩子了。”

由於東騎國即將由東騎變成北秦,這就意味着北秦將成爲天下士子又一追求的焦點,在這樣的情況下,王良**下的位子就會越來越燙。因爲現在王良是從龍,當時還沒有從龍的這個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王良是在北信君最苦的時候追隨的,所以她現在的地位是不容動搖的,並且她的實力也能跟上北秦的發展。故而她的地位是不會動搖的。但是話說回來了,萬一她王良一死,那麼北秦就真的要一個適合的接班人,到了那個時候,盯着這樣的一個位置的人一定是十分的認真。會有大把的士子追向北秦,衝着北秦的牛耳位置!而王良心裡卻有一個感觸!那就是……她雖然得到了機會,但是這個世界,這個天下,女子還是沒有地位,她們仍處在社會的底層,她們還是如同貨物一般的一種存在。中國的這種對女人輕視的風氣大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東漢末年,蔡邕的女兒蔡昭姬給匈奴人抓去了,這個詩詞歌賦曲樂經義都非常精熟的文化才女,她的才學大到了正常普通的士子都不及。甚至在當時的大才子曹操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當她給匈奴人抓去了之後,她老子蔡邕搖頭嘆惜了一陣子,也就過去了,就沒有再在意了,更是沒有人去對此事進行關注

一直到曹操發達了之後,聽人說起蔡昭姬的苦難日子。這個蔡昭姬在匈奴,先給匈奴人士兵**,之後有士兵看她漂亮,討好上官,獻給了南匈奴左賢王,有一些歷史學家說蔡女在匈奴和南匈奴左賢王的感情還算可以……這真是天大的胡話!唐時有詩人李頎《聽董大彈胡笳弄兼寄語房給事》詩寫道:“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蔡女的兩首《悲憤詩》就明顯表明了她在匈奴過的那種悲憤生活。但可悲的是,她不敢把這視爲自己對不幸生活的不喜,只能表達出自己的思鄉之情。多大的一種悲情。後來雖然曹操用無數的真金白銀美加珠寶纔算是把蔡昭姬給迎回來了,但當年娥黃已經成了蒼白,除了這位蔡昭姬,中國還有無數可憐的悲劇女人。

中國西漢時江都王劉建的女兒————漢武帝封的細君公主(漢時只有兩種公主,一是皇帝的女兒叫公主,一是外嫁的宗室或宮女可以提拔爲公主。),下嫁烏孫國王昆莫獵驕靡,細君公主在烏孫語言不通,生活難以習慣,思念故鄉,作《悲愁歌》(《細君公主歌》、《黃鵠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爲室兮旃爲牆,以肉爲食兮酪爲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爲黃鵠兮歸故鄉。兩年後,獵驕靡去世,其孫子岑陬軍須靡繼承王位。按照夫兄弟婚習俗,新王要繼承舊王的所有妻妾。細君公主無法接受,向漢武帝請求歸國,漢武帝讓她接受當地風俗,以成就聯合烏孫共擊匈奴的大局。細君只得再嫁岑陬。一年後,細君爲岑陬生下一女名少夫後,因爲產後失調,加上心緒難平,不久便憂傷而死。

劉細君死了還不罷休,武帝要維持和親的政策,他並不是似電視上面說的那種什麼大漢之女永不和親,而是把當時楚王劉戊之女,封爲公主,後人稱爲解憂公主,因爲岑陬很喜歡劉細君,而劉細君卻是死了,所以武帝要此女代替劉細君下嫁岑陬,成爲右夫人,烏孫國母。

但這位解憂公主也是不幸的,在岑輒死後,他的堂弟翁歸靡即位爲王,解憂公主便依照風俗再改嫁給翁歸靡,生了元貴靡等三男兩女。翁歸靡死,岑輒之子泥靡即位爲王,於是我們的解憂公主只能別無它法的再嫁泥靡,於是又生下了鴟靡。看看這位偉大的女性給胡人帶去了什麼吧!她的兒女分別做了烏孫昆莫、莎車國王、烏孫大將軍、龜茲王的妻子。

中原朝庭不重視這些所謂的女子,他們把這些女子嫁到了那些塞外胡地,原本因爲苦難生活已經開始退化的那些野人們開始有了一個改善上層貴族血統的機會。爲什麼日本會在明朝的時候出現了戰國爭雄的局面?在當時,如織田信長、毛利元就、德川家康、武田信玄、上彬謙信等等,英才倍出,無論我們怎麼看,怎麼小瞧,但那只是我們自欺欺人,日本在當時的確是有很多的英才的,那麼明明矮小低能的日本人怎麼會有這麼多優秀的人種呢?爲什麼那些大名個個丰姿不凡呢?這主要就是他們向中國大量借種的原因,這些從中國借去的種,生下的孩子,就會成爲那些大名們的養子、繼子,成爲大名,於是完成了日本上層貴族的換血

!這批人也就有了一個稱呼,叫“華族”。他們是天生的貴族。

胡人南下,從中原擄掠大量的財富,這裡面最大的財富是那些有知識有文化的女性。

王良還沒有這個意識,但是很明顯的,她只是想要替天下和她一樣有才能的女子謀一條的出路。在這個方面,她並不知道,北信君對此是很重視的。王良說了這話,北信君那邊答應,這就是北信君自己有了一個想法。王良再次道:“我真的再找一個女孩替我!”

北信君拿着王良的茶喝了起來,茶味道苦苦的,讓北信君皺眉,這茶已經涼了,北信君知道這種茶苦的時候已經不是很好喝了,如果涼着,就更難喝了,可是王良還是喝它,因爲……王良道:“君上……難喝的……”北信君道:“那你喝?”王良聳聳肩:“我是習慣了……你不知道,這東西開始的時候不覺得,一點都受不了,但是不知不覺的就會加大分量,到了現在,就是要這樣的量我才能滿意,這種苦楚纔會讓我回復精力……”北信君道:“所以了,你的提議本君也是這樣想的,你把人選挑出來,本君會讓她合理的接你的位子!其實本君一直都想着,國家的首相,最好還是女子爲上!”北信君這樣說是有理由的。

在歷史上,明明是男子得到主體權力的時候,女子仍是有打破蒼穹見青天的機會。

中國最有名的是武則天,那才能與才情就不要說了,人們說什麼“開元之治”,但這其實還是武則天留下的底子。在武則天死後,唐中宗復位,但隨之就發生了三女亂唐。韋后、上官婉兒、太平公主三人爭搶政權,間中還有一個武三思,把朝政弄得混亂不堪。唐玄宗在這種情況下上位,還能迅速的大治,這裡面要說沒有武則天交出了一個好底子,那是怎都不可能的,在她治理天下的時候,國家安定,百姓豐足,這纔是“開元之治”出現的原因,也就是說,就算沒有唐玄宗,只要那個皇帝不是白癡,那麼同樣會出現別的“開元之治”。

其它還有兩個可怕的女人,其中一個是俄國的女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這位傑出女性的治政成績從她死前的話裡就可以知道有多牛b,葉卡傑琳娜二世病入膏肓。垂死之際,她說了名動天下的豪情壯語:“假如我能活到二百歲,歐洲全部就會落到俄國腳下。我要建立一個包括六個都城的大帝國,它包括彼得堡、柏林、維也納、巴黎、君士坦丁堡、阿拉斯特罕。把我的孫子取名爲亞歷山大吧,我希望他像古希臘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一樣,建立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大俄羅斯帝國!!”相比她的才能和豪情,那個從小喝鹿血,十二歲就有孩子並想要再活五百年的康熙可以吃屎去了!

還有一位就是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一世。伊麗莎白女王一世被普遍認爲是英國曆史上最傑出的帝王。在她當政的四十五年期間,英格蘭的經濟繁榮昌盛,文學璀璨輝煌,軍事上一躍成爲世界首屈一指的海軍強國。伊麗莎白在位的四十五年被認爲是英國的黃金時代

。一些最著名的英國作家如威廉·莎士比亞就產生在這個時代。這位女王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她不同於武則天和葉卡特琳娜二世,一身男人無數。伊麗莎白在她年青懵懂的時期,給囚禁在瘋人塔裡。但她自己對着鏡子,明白自己並沒有維繫婚姻關係的美貌,所以,結婚等於死亡。所以,爲了保住自己的生命,她寧可不結婚,永遠獨裁。正是她把自己的全副精力投入到了國家大事裡,一生沒有嫁人,所以纔有了那四十五年的輝煌!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故而北信君覺得,乾脆以後就用女子來治政。那也是很好的。只要運用得當,他也不要別的,只要出三五個伊麗莎白或葉卡特琳娜,那他的國家豈不是發達了?相比成吉思汗那種迅速發達然後再消失的文明,用女人來治理反而比較好。

王良有點感動,她認真道:“君上,你真的想要用再用個女子治政?”北信君閉上了眼睛,道:“本君的確是有這種想法,女子當官有很多的好處,比如女子的心比男子細,可以把事做得細緻,同時女子對事物的忍耐力強,可以比男子更適合高強度的工作,但是女子還有很多的缺點,所以要加以限定。本君打算出臺明法,第一,北秦允許有女子爲官,但爲官的女子當要有知有識,通過和男子一樣的條件考覈,不然是不能進行委任官員的。第二,身爲女子有很多的麻煩,爲女子當官者必需要比男子多一點要求,因爲女子在情感上比男子差,所以女子爲官可以結婚,但只能結一次婚,如果結婚失敗,那麼就不能再婚,而且,一旦女子當官後,經發現其家庭不穩,必然影響女子的治政能力,所以就要免職,或是選擇離婚。當然,國府鼓勵爲官的女子可以不婚,獨身女子國府養老,並且提供一筆額外的獨身金。第三,如果宣佈領取獨身金但卻有私情,就要停止獨身金,如果貪圖獨身金,就要免官問罪,獨身有子,也是一樣免官!女相以爲如何?”王良聽了,道:“君上深思熟慮,臣佩服。”

雖然從這種限制上看,女子受到的影響的確是比男子大,但是有着很多的特點,比如這樣可以更加的讓女子自律,讓女子自強。大浪淘沙,始出真金。“不過……”王良猶豫道:“我的這個位子如果也讓女子做……這樣好麼?”北信君道:“用女子爲相,要求當然更要多多了,比如女相必須獨身,要進行就職宣言,同時也會有人進行監視,身爲女相就必須把精力毅力全情投入到國事上,本君想,天地陰陽,本君爲陽,光是後宮的陰,那是一點用也沒有,治國,要男也要女。只看你的才情,本君就可以明白一二了。”王良猶豫道:“才能?君上,你說的也有一點道理,但要說才能,我比韓國申子、秦國衛鞅都要差吧……”

北信君笑了,道:“申不害這個人,剛而易折,衛鞅這個人,過於持己,兩個人都有自己的主張,這也是聰明人的缺點,他們的確是有自己的才能,有自己的本事。一件事情他們做,也的確是比別人能做得更好更棒,也是由此,這些人往往有自己的一套,他們做不到我們北秦的發展,你知道我們北秦發展的原因是什麼?”王良立時道:“商

!”北信君“呵呵”笑了起來,王良再道:“兵與商?”北信君搖頭,道:“有這方面的原因,但真正的答案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不管什麼東西,我們能用,我們就拿來用,我們不管這是什麼,只要他能給我們帶來好處,我們就要用,除此無它。當然,這個世上的事有好自然也有壞,我們不能因爲壞的就不管其餘,我們要控制,正是我們這種吸收好的,對付壞的,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纔可以用比別人快的速度發展。申不害這個人變法,法制體系不變,衛鞅變法,全面革新。他們的做法都是以一人之力而治全局,小處有餘而大處不足,更不可能治長遠。在這方面,本君覺得女子會比男子要強。三皇最後一皇就是女媧,而在那一段時間,也是人類最爲苦難的時期(小冰河時期。),爲什麼是女媧而不是男子呢?就是女子在才能上並不見得是輸給男子的,既然如此,本君就定下這個規矩,女子爲相,你覺得呢?”

王良嘴脣抖了抖……平靜了自己心情的激盪之後,她道:“臣謝過君上……”北信君笑了,道:“自男子掌權以來,男子好色,這是天經地義的,也是人之常情,一人多妻,如黃帝御百女,也是理所當然,但是發展到了現在以女子爲財貨那就過分了,女子中也有出類拔萃的,如果能利用,那全天下佔一半人口的女子之才爲我所用,我們北秦豈不是發大了麼?”

本書。

ωwш▲ TTκan▲ C○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315章 向東騎王挑戰第5章 鈹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533章 仗照打,馬照跑第74章 立國之志第511章 墨家裡的辯論第215章 兼愛非攻第156章 白露的病第791章 殺孟母第45章 生存法則第597章 戰————第136章 誰是黃雀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738章 會見秦太子第387章 趙軍的追擊第430章 下山下山第504章 秦扁鵲治病第48章 出奔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133章 黑暗的黎明第427章 一個永恆的國度第723章 六月裡的大事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311章 與公子卬的再見面第692章 第一次大考第590章 秀色可餐也第711章 好兵嬴駟第56章 二向虎山行第796章 龐涓的戰爭藝術第740章 熒玉悲劇的開始第768章 離間之計也第361章 齊國的大佬們第176章 公子卬回國第5章 鈹第167章 地牢第74章 立國之志第135章 死亡的篇章第142章 最大的一筆人肉生意第595章 最後的一夜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421章 兩國的談判第769章 北秦軍的滅燕計劃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127章 戰鬥之歌第82章 河西龍賈第475章 進退兩難第801章 滅齊的議案第139章 二入雍城第78章 公叔妙語第690章 三個人的決定第181章 殺衛鞅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293章 東騎王的陰暗面第125章 鬼第699章 開西域都護府第801章 滅齊的議案第54章 劉羲刺虎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8章 牛了第126章 烽火狼煙第700章 北山之雪第205章 河西將軍第358章 與慎子論法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168章 問案第151章 奇道第711章 好兵嬴駟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86章 豐厚的陪嫁第383章 斜道口的夾擊戰第441章 崩潰的禺支人第89章 嬴渠樑的憤恨第435章 甬道有人第108章 西戎之亂第759章 太子語……第183章 借第115章 只能如此第147章 師徒再會第284章 選擇第609章 華麗的戰……車第46章 這裡的黑夜靜悄悄第48章 出奔第124章 離合震勁,撕人!第414章 黃河谷口之戰第59章 愛與痛第141章 發戰爭財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73章 笑傲男兒錚錚漢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635章 再見積屍堡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146章 美人犬狐姬第752章 楚王的算計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469章 東騎第一次的朝會第320章 兄弟再見第685章 強國的態度問題
第315章 向東騎王挑戰第5章 鈹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533章 仗照打,馬照跑第74章 立國之志第511章 墨家裡的辯論第215章 兼愛非攻第156章 白露的病第791章 殺孟母第45章 生存法則第597章 戰————第136章 誰是黃雀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738章 會見秦太子第387章 趙軍的追擊第430章 下山下山第504章 秦扁鵲治病第48章 出奔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133章 黑暗的黎明第427章 一個永恆的國度第723章 六月裡的大事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311章 與公子卬的再見面第692章 第一次大考第590章 秀色可餐也第711章 好兵嬴駟第56章 二向虎山行第796章 龐涓的戰爭藝術第740章 熒玉悲劇的開始第768章 離間之計也第361章 齊國的大佬們第176章 公子卬回國第5章 鈹第167章 地牢第74章 立國之志第135章 死亡的篇章第142章 最大的一筆人肉生意第595章 最後的一夜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421章 兩國的談判第769章 北秦軍的滅燕計劃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127章 戰鬥之歌第82章 河西龍賈第475章 進退兩難第801章 滅齊的議案第139章 二入雍城第78章 公叔妙語第690章 三個人的決定第181章 殺衛鞅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293章 東騎王的陰暗面第125章 鬼第699章 開西域都護府第801章 滅齊的議案第54章 劉羲刺虎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8章 牛了第126章 烽火狼煙第700章 北山之雪第205章 河西將軍第358章 與慎子論法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168章 問案第151章 奇道第711章 好兵嬴駟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86章 豐厚的陪嫁第383章 斜道口的夾擊戰第441章 崩潰的禺支人第89章 嬴渠樑的憤恨第435章 甬道有人第108章 西戎之亂第759章 太子語……第183章 借第115章 只能如此第147章 師徒再會第284章 選擇第609章 華麗的戰……車第46章 這裡的黑夜靜悄悄第48章 出奔第124章 離合震勁,撕人!第414章 黃河谷口之戰第59章 愛與痛第141章 發戰爭財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73章 笑傲男兒錚錚漢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635章 再見積屍堡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146章 美人犬狐姬第752章 楚王的算計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469章 東騎第一次的朝會第320章 兄弟再見第685章 強國的態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