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粗食者田忌

齊康公指山爲葬的本意,是企盼兒子依然如故地反其道而行之,能把自己葬在太平嶺向陽的山坡之下。世事難料,人算不如天算。康公去世之後,齊康公那位拗擰兒子心想,自己一輩子沒有聽過老子的話,現在老子不在了,就聽他一次話吧,一反常態地遵從他老子的所謂臨終遺囑,真的把康公葬在了山頂上,成爲流傳千年的笑談故事,而齊康公的意願卻成了千古的缺憾。太平嶺因安葬齊康公(王)改名爲康王山,當地百姓因齊康公之子在康公的後事安排上聽從了老子的話,認作彰顯了忠孝,故將康王山改名爲齊孝陵。

如此拗擰兒子自然也是一個不幸的人,最後還是沒有活長,因爲他最後表現的孝道,田齊認爲他有可能會想着繼承老子的心志將來要光復姜齊。如此一個拗擰的人,一旦他徹底走上和田齊對抗的道路,在這個戰國時代,弄不好真能給他翻盤,就算是不翻盤,也有可能鬧出天大的麻煩來。爲了田齊的基業想,最後……

不過拗擰兒子死了,但也並不是一無所出,他到底有一個小女兒,這個女孩給接到了現在的齊宮,因爲是一個女兒,所以她是不可能有機會鬧事的,就算嫁了人,也不大可能鬧出大事。在田齊的想法,是找一個機會把她遠遠的嫁出去,而田齊自己是不可能娶她的。這一點就和唐太宗時,他立兒子,就是不考慮自己的那個以英名而聞名的蜀王李恪,因爲他的老孃是就楊妃,這個楊妃就是蕭皇后的女兒,李世民泡了母女花,最愛的就是這個楊妃,但楊妃怎麼說也是隋煬帝的女兒,讓她的兒子當皇帝,這不是等於把李家的江山還回到了楊氏的手裡了麼。所以這是當然不行的,最後李恪自負一身的才學,只能鬱鬱而終。

田嬰也是明白,他雖對這個婉兒心有好感,也是時不時的照拂一下,但一,不可能給她過於高好的地位,二來也不可能讓別人亂碰她。不過這已經是田齊的仁至義盡了,事實上,沒有拿她當娼妓宿客,這已經是她最大的幸運了,要不然以她現在的年歲,豈有還保持完璧的身子。看她也快十五了,要知道,在古時十三歲就可以……看北信君的白露夫人就可以知道了,白露夫人十二歲給北信君那個的,在十四歲的時候懷上了孩子,但這卻是再正常不過了。當時天下,誰又不如是呢!

北信君的女人很多,但田嬰可以看出,和別人相比,北信君對待女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那就是自由,北信君會給她們一些多出別人的自由,這在其它國家是難想的。在戰國時代,婦女想要自由不是不可以,一般要等到老公死了之後纔可以拋頭露面。可如現在這樣的,比如說北信君,帶着小狐來參加宴會,這是少有的,事實上,如果不是小狐身上還有着一個定陽公主的身份,那是絕對不行的。不過這個身份很敏感,天下人包括齊國都討厭魏國,所以定陽公主的身份雖然尊貴,但能不說,還是不要說好了。此點上,太子田嬰還有北信君都是心有慼慼焉。至於小狐,她根本沒有那個意思,而是和婉兒說話

斜月揮灑,太子因齊見來客大至齊了,拍了一下手,有樂師拿起擊鐘打在了大鐘上,清脆的聲音喚醒了衆人,太子因齊笑道:“上宴!”頓時,就傳來了一片的樂聲。齊國和魏國不同,不奏禮樂,全都是齊魯民樂,這些民樂歡快奔放,節奏鮮明,只見一名名紗衣少女出現,離譜的是,這些個少女竟然一個個都是着身子的,她們所謂的衣服也僅僅只是她們身上罩着的那一層層薄紗,北信君發現這時的女子竟然都開始修毛了,她們下體的陰毛顯然是經過處理的,一個個看上去都很平均,竟然如此……前衛!

北信君目瞪口呆,小狐也羞的發紅了臉。田嬰道:“君上是不是後悔帶小狐公主來了?”

北信君頓時明白,道:“她們會在其後宴客?”田嬰笑道:“自然如此,你看……那個是孟軻的相好,你看老孟子(孟軻的面相比較老。)……這個假小老頭,好色的很吶!”然後他解釋:“我們宴後一般會有一個空時,一柱香了,大至是夠他們辦事了!”說着田嬰露出了一笑。

北信君咋舌道:“這樣也可以?”田嬰笑道:“怎麼不可以……”他似是想明白了,道:“北信君要是不喜歡這上面的俗物,就讓婉兒陪你好了,北信君可不知,婉兒姑娘可是處子身呢!”田嬰如此一說,只聽“叮噹”一聲,婉兒露出了不容置信的神色,但公子田嬰卻是坦然道:“北信君可是大人物,婉兒你若是願意,本公子便求太子將你送給北信君,北信君意下如何?”他表面上是問婉兒,最後還是問北信君,這也就是說,婉兒自己的選擇根本就是次要的,真正主要的反而是北信君的態度。

北信君也是明白,把這樣一個身懷姜齊直系血脈的女孩給到自己的手上,那真是太好不過了,田齊的人相信,給了遠遠的北信君,三百年內是不會再見到她了,當然,三百年後也不用再見了。一去不相見,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完美的呢。如果是一般人,田嬰不會做此想,他其實還是算善良的,想要給婉兒找一個好一點的出路,相比起來,北信君就是。不然的話,楚國、魏國、燕國、趙國,哪些地方不可以送啊,隨隨便便就可以送出去了,以婉兒的姿色,誰還會拒絕呢!只是爲了怕婉兒落入可怕的下場,所以田嬰纔會鄭重其事的選擇定了北信君。一路的相交,他已經知道北信君是那種對自己人重視的人,從他一路上寵愛四女就可以看出來,甚至爲了自己的女人向秦扁鵲求醫問藥,折節下交,這種風度,到底是折服了田嬰,在他看來,跟北信君的確是婉兒最好的一條出路了。他只忽視了一條,婉兒喜歡的是他。

但建立一個人的感情是一件長時間的事,可要是毀了它,卻也只是一兩句話的功夫。

北信君和田嬰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想,他們只是隨便說說話,然後就開始步入到今天的論題了。那就是治國當用何法。這是一個很經典的論題,老,但是每每總是能讓人吵個沒完。田嬰和北信君說心理說,就是要看他們吵,這種吵嘴架可好看了

。北信君深以爲然。

此時,一鼎鼎的肉上來了,又有其它佐餐,齊宮的食物竟然真的不錯。但有一點,也同樣是不愛放鹽,真正起到調味作用的是面前幾個小盞的調味料,裡面是各種的醬汁香油。

忽然一個大漢離席,一把抓着田嬰,惡狠狠的道:“小子,亂跑,爲什麼從泰山大營回來,就你這德性,還要入軍,我踢你!”田嬰回頭笑道:“阿期,你何必欺負我,我是打不過你才爭不過這個將軍之位,可不是說我帶兵就不如你,真要帶兵打仗,你未必是我的對手!”

這阿期哈哈大笑道:“想要贏我,你做鬼夢,以前你還有可能贏我,現在卻是休想!”說着不顧形象的跑在邊上坐了下來,這人如此突兀的跑過來,坐在兩人中間,田嬰卻是不在意,反而和他有說有笑。就見這人大口一張,就是一塊老肉,又把一盞醬往自己的嘴裡倒,那兇樣可真厲害。連北信君都驚呆了。田嬰使個眼色,讓冰兒倒酒,給阿期道:“怎麼成了這樣,練新軍很辛苦麼?”阿期皺眉道:“怎麼不辛苦,按理來說,那批楚弩到來,還要個把月,士兵們把營房紮下來,自然是要休息,就算是每日裡的點卯也不過是應個景兒。可是先生說了,要讓士兵練習行軍,整裝齊備,從早是跑到晚吶!我入軍也不是一兩天了,沒見過這樣練兵的!不過話說回來,我看這些小子們,就是比從前要強點了!要知道他們魏國的武卒入選者必須能手執一支長矛、身上揹着五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同時攜帶三天軍糧,總重約五十餘斤,連續急行軍半日內一百里還能立即投入激戰的士兵,纔可以成爲武卒。先生說了,這些武卒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急行軍半日內,我們大齊要想打敗他們,就要比他們還要能跑,魏人跑半天,我們要跑一個整天!”

田嬰搖頭道:“先生真是……這怎麼說呢?你們新建立的全都是弩營,先生說要建立弩營,一下子就是五千人,我們大齊之富也不過是奏齊了兩千弩,剩下的三千具都要向楚國定購,這弩營麼,我們步軍騎車在前擋着,你們在後面放箭就是了,還要練什麼行軍?這是什麼道理?”阿期說道:“你問我,我問誰,先生賣關子,就是不說……”

田嬰拊掌道:“卻是忘了,北信君,你一年滅破義渠,自然也是兵法大家,你來說說,這個弩營行軍,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弩軍也要急行軍嗎?”

北信君看向阿期道:“那要請問此君是何人了。”田嬰拍頭道:“卻是忘了,我這……”

那阿期道:“哈哈,某叫田忌,你是誰,小嬰很少和人這麼說得來呢!”北信君目光大放異彩:“田忌,聽說當世第一兵法大家孫臏在你的府上?”田忌聽北信君尊敬孫臏不由大喜。

要知道齊國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在歷史上,齊國作爲一個長期強盛的國家,最後非但沒有統一中國,卻亡於人手,這是什麼緣故呢?首先是缺乏戰略眼光,沒有連續的國策,政策搖擺不定

。政策沒有連續性。比如小白用管仲,就不重視禮儀法制,到晏嬰時期又放棄了管子那一套搞晏子。戰國時期表現得更差,今天合縱,明天連橫,堂堂大國卻被張儀、蘇秦**於股掌之中。其二就是沒有統一天下的壯志。國君的所謂雄心壯志只滿足於稱霸,即使後世君主亦不過想恢復桓公的功業。齊桓公只想尊王,不想自己當王。而齊威王當個霸主就滿足了。其三是任由大國崛起,沒有采用遏制大國的戰略。齊桓公時,楚國已經有崛起的苗頭,對於這樣的強國不加以遏制,任由強大,不利於國家利益。翻開春秋歷史,象吳國、越國這樣的小國都能稱霸,作爲傳統強國,齊國難辭其咎。其四,排外。外國人很難在齊國當大官。這也導致真正的賢明之士得不到任用。

其五,就是聲色犬馬,苟且偷安,不思進取的思想。前輩們打下的基礎這麼好,所以齊國很富裕,也所以齊國人都不想打仗,沒有尚武精神。齊國一直在吃老本,而對其於五國根本就不關心。秦國遠交近攻,交的是誰呢——齊國。反正秦國那麼遠,他打誰也打不到我,他跟我貿易,我樂得賺錢。至於你們的死活跟我有什麼關係。

其六是驕傲自大,自毀前程。齊威王的積蓄敗在蘇秦手裡。齊國滅燕國惹下了禍胎,此後齊閔王狂妄自大自稱東帝,齊又在蘇秦的慫恿下打這個打那個,把六國都得罪了,合縱本來是爲了對付秦國。最後秦國加入了合縱,矛頭一轉對付齊國,釀成五國聯軍攻擊齊國的慘劇。幾乎被滅了國,國力從此不復昔日盛況。另外,齊國跟秦國不同。秦國地勢險要,聯軍最強大的時候不過攻下了一個函谷關。齊國就不同了,無險可守,五國一攻就跨了。

但最大的一點就是,整個齊國,雖然建立了稷下學宮,有號稱天下賢才的諸子百家,可問題在於,雖有諸子百家,可他們並不重視兵家。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將百家首次劃分爲:“陰陽名等六家。這裡面沒有兵家。後來,劉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馬談劃分的基礎上,增“縱橫小說”等爲十家。他卻也沒有加上兵家。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襲劉歆,並認爲:“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這個人也是一樣的忽略了兵家。也就是說,在整個稷下學宮裡,竟然沒有兵家道場。著名的《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是齊國人,在齊國卻得不到重用,最後只好到吳國去求官。在最強的齊桓公時期,面對對咄咄逼人的楚國居然不敢一戰!也許這是對的,戰則必敗。但這也說明齊國雖有大兵,但卻沒有軍心戰意。齊國最常攻打的國家是魯國,卻一敗再敗。當時還是管仲執政期。齊桓公任鮑叔牙爲將,在長勺卻沒打過曹劌。而齊威王打敗魏國就滿足了,可惜了名將孫臏。齊國作爲赫赫有名的大國,歷史上著名的戰役除了跟魏國的戰爭和以後的火牛陣外,幾乎乏善可陳。

田忌是孫臏的鐵桿粉絲,是地地道道的孫絲。他對孫臏的迷信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在歷史上,孫臏打敗了龐涓要走,田忌死活不讓,孫臏對他說,你傻啊,你這個人那麼聽話,因爲如此你纔會當了大將軍,可你當了大將軍卻只聽我的話,爲了打龐涓,你聽我的話,現在龐涓打死了,你還聽我的話,那樣的話我必會出事,我要是出事,你就會跟着有事,我們相交一場,我怎麼可能害你呢?齊國打敗了龐涓,不再要孫臏了

。於是孫臏走了。

在孫臏走後,田忌在朝裡做事不如意,從前他回家有什麼不懂的問孫臏就可以了,但孫臏不在了,田忌無可問計處,事情又不如意,最後說孫臏在的時候我可以問他,這樣我纔可以當好這個大將軍的,現在先生不在了,我當這個將軍也就不再稱職了,於是造反失敗後就走了,學孫臏一樣隱居了。他本要找孫臏,可是戰國時代找不到,於是只好跑到了楚國去。

追孫臏追成了這個樣子,可以想知,孫臏在田忌的心裡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步。甚至他心甘情願的讓孫臏當自己的上將軍,他在管理軍隊的時候也是有兩個凡是,凡是孫臏下達的命令他都不管,凡是孫臏做出的決定他都支持。

“先生正是在某的府上……”田忌猶豫一下道:“但先生一般不見客!”不見客,就算是太子因齊要見孫臏,也要親自登門,這就是這位雖沒有道場的兵家可怕之處!

田嬰笑指北信君道:“不然,你說的是其它人,但北信君當是例外!”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718章 太子懂事了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577章 林胡的冬天要到了第197章 文化運動第396章 新式的軍備第385章 君上是道家第410章 東騎的擴軍行動第697章 遠古的惡魔第32章 黃鳥悲情歌第753章 齊國在行動第122章 與大總管議兵第655章 送親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542章 燕公的無奈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547章 北秦伯很窮第410章 東騎的擴軍行動第16章 骨頭,就要啃最硬的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428章 北信君的惡夢第124章 離合震勁,撕人!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606章 先攻何方?大營!第267章 河西將軍的墜落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31章 苦窮秦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40章 打馬入雍城第16章 骨頭,就要啃最硬的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562章 趙軍的第一批次失敗第23章 龍賈誤軍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749章 計算北秦公第231章 實力第376章 孫武子遺陣第484章 渭南慘案第37章 反哺第421章 兩國的談判第4章 甲具雖厚,不及汝皮第654章 迎親第43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488章 和平的麻煩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358章 與慎子論法第11章 公子卬的雅第766章 桂陵之戰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242章 求援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443章 北信君神射第742章 燕國再譜刺秦曲第485章 熒玉的拜訪第610章 黃昏的前一刻第667章 鬱郅宮的規矩第6章 都是看不透的人第743章 舊人相識不相知第670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一)第80章 洞香春夜話第496章 入教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327章 龐涓回來了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637章 第五軍團的冬戰第621章 攻與和第628章 消息傳開了第731章 一洗輕塵第82章 河西龍賈第719章 天宮城的醜惡第357章 與小老頭孟子大鳴第88章 越女有歌第159章 沒有人瞭解鬼車第164章 走爲上第808章 盤外的棋子第633章 賺六千萬金?第527章 北秦人開發藍田第89章 嬴渠樑的憤恨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714章 桑紋錦失勢第414章 黃河谷口之戰第343章 醫者第596章 趙軍論戰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443章 北信君神射第10章 贏師隰的報恩第775章 向東胡開戰第576章 糧食大豐收第394章 突如其來的尷尬第1章 路有遺第486章 真真假假的北信君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205章 河西將軍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732章 議政茶香第74章 立國之志第614章 溫情的冷夜
第718章 太子懂事了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577章 林胡的冬天要到了第197章 文化運動第396章 新式的軍備第385章 君上是道家第410章 東騎的擴軍行動第697章 遠古的惡魔第32章 黃鳥悲情歌第753章 齊國在行動第122章 與大總管議兵第655章 送親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542章 燕公的無奈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547章 北秦伯很窮第410章 東騎的擴軍行動第16章 骨頭,就要啃最硬的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428章 北信君的惡夢第124章 離合震勁,撕人!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606章 先攻何方?大營!第267章 河西將軍的墜落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31章 苦窮秦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40章 打馬入雍城第16章 骨頭,就要啃最硬的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562章 趙軍的第一批次失敗第23章 龍賈誤軍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749章 計算北秦公第231章 實力第376章 孫武子遺陣第484章 渭南慘案第37章 反哺第421章 兩國的談判第4章 甲具雖厚,不及汝皮第654章 迎親第43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488章 和平的麻煩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358章 與慎子論法第11章 公子卬的雅第766章 桂陵之戰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242章 求援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443章 北信君神射第742章 燕國再譜刺秦曲第485章 熒玉的拜訪第610章 黃昏的前一刻第667章 鬱郅宮的規矩第6章 都是看不透的人第743章 舊人相識不相知第670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一)第80章 洞香春夜話第496章 入教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327章 龐涓回來了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637章 第五軍團的冬戰第621章 攻與和第628章 消息傳開了第731章 一洗輕塵第82章 河西龍賈第719章 天宮城的醜惡第357章 與小老頭孟子大鳴第88章 越女有歌第159章 沒有人瞭解鬼車第164章 走爲上第808章 盤外的棋子第633章 賺六千萬金?第527章 北秦人開發藍田第89章 嬴渠樑的憤恨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714章 桑紋錦失勢第414章 黃河谷口之戰第343章 醫者第596章 趙軍論戰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443章 北信君神射第10章 贏師隰的報恩第775章 向東胡開戰第576章 糧食大豐收第394章 突如其來的尷尬第1章 路有遺第486章 真真假假的北信君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205章 河西將軍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732章 議政茶香第74章 立國之志第614章 溫情的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