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楚王的算計

楚國自吳起之後,就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了。三十多年前,吳起逃出魏國。楚悼王正在苦苦尋覓大才,立即將吳起接到楚國,拜爲令尹,總攬軍政大權,謀劃實行變法。三年,新軍練成,國力大增,之後,吳起採取了“先內後外”的謀略。平定了百越、服苗蠻、吞蔡、陳兩國,使楚國勢力驟然擴張到淮水以北,直與韓國魏國遙遙相望。於是,三晉聯兵,與吳起大軍在淮北展開激戰,兩場大戰,吳起全面擊潰三晉聯軍,楚國大勝。可是,就在這樣的節骨眼上,做了二十一年國君的楚悼王死了。隨着他的死,吳起也走上了最後的道路……

人死政消,當吳起死了之後,一切回到了原點。楚國也一下子平靜了下來,再不聞所謂的變法之聲了,一切還原到了重前。只是,在三年前,突然有慧星出現,飛墜入地,這就又引起楚王心裡的動盪。

古代是一個講天象的,古人對天象十分的關注。當時,有占候師和占星師兩種。起大風,有大災,潮漲起落,天上的星星變動,這都是佔學家們關注的,他們把這些事和人間的事連繫在一起。堅定的認爲這裡面有着不可動搖的關係。這種想法在當時是十分的有市場。

同樣的,那些君主也受到了這種的影響。楚王羋良夫(歷代的楚王們覺得熊姓不是太雅,就用了羋姓,這是楚國公族的大姓。)就是其中之一。他招來了佔師問卜,得出了……天下有變之局。也就是,從天象表明,秦國當強。事實的確是如此,在衛鞅入秦之後,秦國就開始一年好過一年了,而北秦的商業介入也讓秦國跟着發了點財,小日子越來越好。

北秦國進行了嚴格的邊關制度,讓大量的間探很難入北秦,就算入了北秦國,有保密制度,也是很難打聽到什麼消息。但是秦國就不同了。秦國很開放,特別是衛鞅的變法,禁止本國人經商,但是卻讓它國人士自由經商,開放國門,這是比現代中國改革開放還要開放的一種政策。秦國的強大,讓楚國感覺到了不安,原因就是巴蜀兩國。一定要明,巴國和蜀國雖然向楚稱臣,但是還有着自己的主權,白了就是牆頭草,現在楚強,自然是向楚稱臣,可是一旦秦國強大了,那秦國就有可能會從楚國手裡把巴蜀搶去,一旦給搶去了,那……秦楚兩國的實力天平就會倒轉過來。秦國變法,最擔心的就是楚國會打過來,而不是魏國,但是一直以來楚國都沒有動靜。不過,現在可不同了。

秦楚實力的變化會讓現在楚國的防線出現動搖!楚國的都城是郢,在巴蜀之下方。打下了巴蜀,就是漢水防線,一旦秦國有可能拿下了巴蜀,楚軍就只能靠着漢水防線而死守了,這漢水一方面是楚國的天然屏障,但同時,也等於是秦國的屏障,有着這樣的漢水,秦軍固然不大那麼突然打楚國,但同樣的道理,楚國也不大有機會再奪回巴蜀,也就是,楚國有可能會失去競爭中原的機會。或者,從此開始,在面對秦國,處在了軍事上被動的一方。

所以,在這個時候,楚王羋良夫就打起了攻打秦國的主意

。在他想來,秦國還上了周國的糧,這就是,秦國自己也有一定的糧。可是秦國剛剛還糧,就算他們有餘糧,這個數目也不會大到哪兒去。白了,現在的秦國雖然有變強的樣子,但是卻還沒有達到真正可以無視羣雄的地步!楚國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那就是秦魏的關係。魏國只要佔着河西,那魏國就是秦國的死敵!這兩個國家必然要有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這是怎都不會變的。

楚王覺得自己可以利用這一點,於是他就派出了使者,要求請魏國和自己一起出兵一同攻打秦國。爲了請動魏國,楚王花費了巨大的代價。楚王同意,滅秦之後,秦國的土地,楚國只要三分之一,魏國拿三分之二,同時,楚國出兵十萬隨着魏國一同,並且聽從魏國的號令。爲了取信於魏國……因爲之前楚國這樣動不動的撤兵走人,背信的不是一次兩次了。

所以,在別無它法之下,楚國把淮水以北的六城給魏國抵押。魏王先是驚訝,然後麼,他笑呵呵的同意了……

送上門來的肉,魏王是絕對不會放過的。在這一點上,魏王和前面的文侯武侯一樣,都是逮到好處就上前咬,不會管什麼戰略要求的。魏國就是這樣,不在乎別的,只要好處!

但別的好處不好,可楚王這個好處送上來,那白撿的,農民工自己從地裡刨出來的,與人無關。所以魏王心安理得並且十分高興的收下了。只是楚使卻是不知,再度踏上了齊國的道路。齊國一如從前,沒有怎麼變,不過出於之前北秦公的話,所以現在麼……

齊國儘可能的在城裡多種了一些樹,雖然這很少,可也是讓齊人感覺好了一點,特別是齊王。除了北秦國之外,齊國是第二個大大地看重商人。只是力度上比北秦要差了一點。但就商業來,兩國各有千秋。北秦之利,在於北秦有着一條黃金一般的絲綢之路,但是齊國卻是近海,也是有着種種的利市。最妙的是,齊國的娼館天下一絕,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了的。齊市、魏市、北秦市,大有不同處。北秦市多有華巧奇物,還有西域珍貨,突出的是新與奇此二點。魏市風華侈靡,多以酒肆、珠寶、絲綢、劍器名品爲重。而齊市則平樸實惠,主要是魚市、鹽市、鐵市、布市四大類。總的來,論新奇,北秦第一,論奢靡風華,魏國稱雄;實惠便民,就都不大如齊國了。齊王甚至爲了繁華市場,下達了強制的規定:要求朝臣入宮,非有緊急國務,必須步行穿過齊市;運輸車輛與緊急軍務,可走旁邊專門設置的車道;朝臣入宮,須得向齊王稟報街市遇到的逸聞趣事。主要就是要齊國的權貴們投入到齊國的市場中,讓齊國的生意越來越發達,越來越繁榮。這一點,就是北秦,也是暫時無力進行影響。可以,在商業上,能和北秦國較量的,天下也就是齊國纔有這樣的本事。

自齊王因齊登位,不到五年,齊國已經是生機勃勃,雖然外國有戰,可是竟然對齊國沒有多少的影響

。這時候的齊國,朝堂大臣有騶忌、田忌、鄒衍、晏舛、段幹朋等名臣名將,地方大臣更是清明勤政人才濟濟。然而更令齊國雄視天下的,卻是他們的稷下學宮。

歷經二十餘年精心培植,稷下學宮已經是名士薈萃,精英雲集,視人才爲國寶的齊威王,每每到稷下學宮,便是豪氣勃發:“稷下學宮收盡天下英才,齊國豈能不一統天下!”

只是有一點美中不足,在稷下學宮裡的,多是講客,還有一些名家大師,可卻有很多的學子進行了比較,最後毅然選擇去了北秦。在北秦,學儒的正經是不會有什麼出息的,特別是北秦進行了一次反儒運動,北秦公對儒學的厭惡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對此,儒學者們每每稱北秦國爲禽獸之國,北秦公爲禽獸妖邪!他們對北秦國的吃人食人等惡習口誅筆伐。

但縱然是如此,仍有一些法、醫、農、百工學等士子,最終的選擇還是北秦國。到過北秦國的人,都會得到一個也許小,但生活無憂並且有着未來美景的官職。北秦在這些微不足道的小士子們的幫助下,飛快的發展。用一句形像的話來形容,齊國的士子多是名士大師級的人物,而且以儒、道、陰陽等學派爲主流,但是如農、醫、法、墨等實學的任事士子們,最後卻是在稷下積足了路費,就飛快的向北秦而去。這些人不善長清談的論戰,他們更喜歡實學,北秦重實學,而齊國麼……

就比如現在,齊國更看重的,還是論戰!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兩國的區別了,在北秦,你的再好,沒有用,會來事纔是重要的,北秦的科舉,也無一題是考策論,而是考任實。

比如你要當官,當什麼樣的官,你有什麼樣的才學,你會的真正是什麼。這點纔是重要的。那些義理大道,在北秦是沒有市場的。北秦公討厭那些教的,他只要做事的。

不過目前,這點區別,還沒有入人的眼中。齊國又來大家了。一個是孟子,他自北秦公在稷下論戰失敗了之後,就離開了齊國,在各國間遊學,曾經他想要入北秦尋北秦公再辯一次,可惜,他雖是儒家一代宗師,但是北秦禁儒,所以他連進入北秦的資格也是沒有。

失意的孟子在燕國和魏國轉了兩圈,又來到了齊國。而這次,要和他論戰的,也是一位名士,他就是宋國屍佼。此際,兩人爭鋒,一起對辯,此次,孟軻比上次要成熟的多了。

他言談犀利,語帶機鋒,由此可知,敗於北秦公之後,他的才學不降反升,對自己的學更有信心。唯一遺憾的是,他想要在北秦敗北秦公,但北秦公連面都不想要見。因爲這是理念不同。儒家的理念是仁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但是話回來,北秦公卻是大不同。

北秦公喜戰好殺,他相信人爲天下至惡。一味的忍善,只是變成比小人還要噁心的僞君子。北秦公寧可自己的國家小人橫行,也不要僞君子大行於世。北秦公要的是自尊自信,而不是儒家的仁義道德

。北秦公認爲人善被人欺,馬善給人騎,女人善良了,可以自由強j。

所以北秦公要什麼,也不會要儒文化。他要滅絕禁止儒家學。根本就不人,再多都是廢話。對於北秦公來,你孟子怎麼宣揚你的學都可以,但只要在北秦國,在北秦的土地上,就不會給你生存的土壤,只要你是學儒的,就要離開北秦國的國土。當然,如果哪一天北秦軍打到了齊國,那齊國也不會有儒家生存的土壤!只是這場風暴,暫時還不爲人所知。儒家的諸學子們還不知道,在未來五十年裡,一場可怕的反儒風暴已經靜靜的醞釀起來了。在無知中,儒生們繼續着論戰,他們和屍子門下吵成了一團……

於是,這場論戰就是這樣的結束了。其實現在也有類似的這種場面,那就是臺灣的議院。

一個個的議員大叫着,吼喊着,打架,吵嘴,你罵我,我你,種種笑話鬧劇層出不窮。

齊國的論戰雖然沒有達到這個效果,可也是差不多的了。衆士子們一個個隨着自己的學派下叫着滿臉通紅。孟子一方面在儒家之中豎立了自己的大師地位,他再不是五年前的那個小年青了,而是一個大師風采的人物。但是卻也得罪了很多人。學霸之聲不絕於耳。

聽完了相聲,齊王笑笑呵呵的和自己的臣下一起回宮,路上,齊王忍不住好笑,問騶忌田忌:“卿等以爲,孟夫子如何?” 騶忌:“孟夫子學問還算可以,就他的嘴,真是會,現在北秦公不在,也沒有人能過他了,如北秦公在,肯定會,他的嘴能教天下的學童。”

齊王哈哈大笑,道:“果然!”田忌搖頭道:“可惜他只是能而已,在我看來,不過如是,我們現在要的可不是這種光會的,我們要的是真正的實學人才!”齊王沉默一會……

這裡是他們君臣的小秘密,那就是齊國一直以來,想要打仗。練兵有日子了,在齊王看來,經過了長時間的練軍,齊國的軍隊已經有了一定的戰鬥力,齊王十分渴望着能打上幾仗。

想想也是,在訓練軍隊和購買軍械的方面,齊國已經花費了巨大的代價,如果這樣得來的軍隊,這樣的武裝,不去打仗,那太過於可惜了。齊國一直在等着一個機會,一個大打一戰的機會,只是目前看來,齊國沒有這個機會。他們只能羨慕的看着北秦國打仗。

“北秦公要打燕國?”齊王問。田忌道:“消息確定,燕公的確是派人刺了北秦公,而且刺了兩次!”齊王曬然:“北秦公劍刺不入,難道燕公不知道麼?”田忌道:“我們知道,但是燕公卻非是眼見啊!”齊王點頭,道:“那你覺得,北秦還可以打下去嗎?”

這個問題連騶忌都可以回答:“臣以爲不會,北秦軍纔打下了中山,他們連連動兵,就算他們的軍力跟得上,可是打下的地方總要兵力鎮守吧,總要進行治理吧,過於的冒進,這個危險北秦公身爲兵家,不可能不知道的

!”齊王感嘆,道:“沒有想到北秦會到這個地步……”

衆人都不出話來了。雖然北秦遠在北方,但那種無名的壓力,已經隔着趙國和燕國向齊國逼來。短短的時間,趙國失敗,中山被下,北秦現在已經是不霸而霸了。如果北秦再拿下了燕國,天下就真的是唯他稱霸了。齊王一心想要回復一下齊桓公姜小白的霸業,這下可就頭痛了。縱然當時的相會,也是不可能會想到,北秦會發展成這個樣子,簡直脫節加離譜。

別的不,就是北秦國的這種發展的速度,太過於雷人了,已經達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換了誰,也不會想到,當年的一個小小的戎胡之國,竟然在短短的時間裡發展成這樣。

回到了王宮,齊王落座,他沉默一會兒,對侍者道:“傳楚國特使進宮。” 楚國特使已經在臨淄等了三日,聽得齊王宣召,忙不迭帶了禮物入宮。齊王淡淡笑道:“特使大人,此次來我大齊,不知有何以可教本王?” 楚國特使惶恐拱手道:“齊王在上,這是楚王特意贈送齊王的禮物,敢請笑納。”身後侍從捧過一支銅繡斑駁的古劍遞上。齊王身邊侍臣接過。

齊王笑道:“先請上將軍看看了。”侍臣捧到田忌面前的長案上。田忌乃名將世家,對珍奇兵器可是見多識廣,然對面前這支不到兩尺長的短劍劍鞘卻極爲眼生,沉吟間右手一搭劍扣輕輕一摁,便聽“鋥嗡——”一聲振音,劍身彈出三寸,頓時眼前一道青光閃爍,劍身又無聲縮回。田忌驚訝之極,拱手道:“我王,此劍神器,但惜哉……臣卻不識得。”

齊王知道楚國這是出血了,不由笑道:“特使大人,此劍何名啊?”楚國特使道:“稟報齊王,此劍乃楚國王室至寶,只可惜我楚國也無人識得。楚王贈與齊王,以表誠意。”齊王心道:“自己送上門,真是便宜!”心裡高興起來,便悠然道:“好,本王收下慢慢鑑賞。那,楚王是何誠意也?”“稟報齊王,我王請高士夜觀天象,見西方太白之下彗星徑天,秦國當有極大災變。我王之意,欲與齊國結盟,合兵滅秦。” 田忌聽了不由冷笑:“如何滅法?”。

楚國特使道:“兩國各出二十萬兵馬,齊國爲帥。”田忌問:“齊秦相隔,走哪條路?”

楚國特使道:“楚國借道於齊國,出武關滅秦。” 田忌不屑的一笑,騶忌在旁淡淡地問道:“對齊國有何好處?莫非齊國可以佔住一塊飛地?”楚國特使對答如流道:“滅秦之後,土地轉補,楚國劃給齊國二十座城池。”齊王很是意動,但是搖頭嘆息:“齊國多年無戰事,只怕糧草兵器匱乏不濟也。” 楚國特使慷慨大方的道:“我王已經料到此點,願意先出軍糧十萬斛,矛戈五萬支,良弓五萬張,鐵鏃箭十萬支,資助齊軍!”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14章 殺戮,只是開始第16章 骨頭,就要啃最硬的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第45章 生存法則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184章 白雪到東騎第669章 集團軍時代的到來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142章 最大的一筆人肉生意第550章 《鵲巢》第734章 聰明人的選擇第207章 不許長大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403章 私通贖人第532章 北秦使魏第236章 白牛精兵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131章 逃出昇天第192章 不容第261章 議和第170章 與二夫人對弈第414章 黃河谷口之戰第490章 迎接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143章 城頭小戰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232章 原賭服輸第207章 不許長大第466章 比秦國打來更大的惡耗第546章 相夫子的兩個請求第282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的第313章 鳳足舞女誰家花第690章 三個人的決定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25章 苦戰何所得?第103章 完美的屠殺第35章 殺戮……不是罪!第72章 定君位第660章 再見洞香春,卻已是物是人非第536章 動員大會第756章 史無前例的強軍第676章 魏相不如北秦相第321章 靜極思動之心第87章 白露爲霜第538章 魏使激趙種第238章 義降第791章 殺孟母第626章 晉陽血案第365章 神兵大荒第137章 五千人大閹割第386章 定陽危機第78章 公叔妙語第195章 家事難寧第288章 妖教第566章 北秦伯至第364章 立死約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601章 飛鴿的呼喚第281章 議和第354章 粗食者田忌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703章 北方的野望第368章 太子的態度第719章 天宮城的醜惡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155章 重師重匠第364章 立死約第188章 莫名其妙的愛第510章 問政第282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的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596章 趙軍論戰第187章 扁鵲第192章 不容第331章 草蟲之歌第75章 釋公叔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236章 白牛精兵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184章 白雪到東騎第763章 楊朱出兵第304章 一力降幾多第622章 漫天要價第24章 原來,那一箭……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281章 議和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681章 又是一個義女第252章 夫人要探夫第401章 小狐爲使第106章 楚國細腰第667章 鬱郅宮的規矩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211章 立約第435章 甬道有人第241章 月色下的罪惡第463章 鬱郅宮的水鍾第402章 大遷徙第453章 唐努依賽的決定
第114章 殺戮,只是開始第16章 骨頭,就要啃最硬的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第45章 生存法則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184章 白雪到東騎第669章 集團軍時代的到來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142章 最大的一筆人肉生意第550章 《鵲巢》第734章 聰明人的選擇第207章 不許長大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403章 私通贖人第532章 北秦使魏第236章 白牛精兵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131章 逃出昇天第192章 不容第261章 議和第170章 與二夫人對弈第414章 黃河谷口之戰第490章 迎接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143章 城頭小戰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232章 原賭服輸第207章 不許長大第466章 比秦國打來更大的惡耗第546章 相夫子的兩個請求第282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的第313章 鳳足舞女誰家花第690章 三個人的決定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25章 苦戰何所得?第103章 完美的屠殺第35章 殺戮……不是罪!第72章 定君位第660章 再見洞香春,卻已是物是人非第536章 動員大會第756章 史無前例的強軍第676章 魏相不如北秦相第321章 靜極思動之心第87章 白露爲霜第538章 魏使激趙種第238章 義降第791章 殺孟母第626章 晉陽血案第365章 神兵大荒第137章 五千人大閹割第386章 定陽危機第78章 公叔妙語第195章 家事難寧第288章 妖教第566章 北秦伯至第364章 立死約第107章 劉羲獻金第601章 飛鴿的呼喚第281章 議和第354章 粗食者田忌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703章 北方的野望第368章 太子的態度第719章 天宮城的醜惡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155章 重師重匠第364章 立死約第188章 莫名其妙的愛第510章 問政第282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的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596章 趙軍論戰第187章 扁鵲第192章 不容第331章 草蟲之歌第75章 釋公叔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236章 白牛精兵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184章 白雪到東騎第763章 楊朱出兵第304章 一力降幾多第622章 漫天要價第24章 原來,那一箭……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281章 議和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681章 又是一個義女第252章 夫人要探夫第401章 小狐爲使第106章 楚國細腰第667章 鬱郅宮的規矩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211章 立約第435章 甬道有人第241章 月色下的罪惡第463章 鬱郅宮的水鍾第402章 大遷徙第453章 唐努依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