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

大胖子天子向前伸手,手沒有肚子長,彎腰更是彎不下去,沒有辦法,只好用自己的肚子撞向樊餘,最後總算是把樊餘給“撞”起來了,道:“上大夫快快請起。六百多年來,周室素以仁厚待臣下諸侯,知天命而自安,何忍埋沒天下英才?上大夫不怪罪王室,我就心安了。”樊餘感動的眼淚鼻涕一大把,兩君臣說了一會兒體己的貼心的肉麻話,總算是讓一切平靜下來了,由此,纔開始好進入正題!爲此,大胖子天子還叫來了一個人。

可憐周禮治天下,設立百官,這麼間諾大的宮裡,當有大宰、小宰、宰夫、宮正、宮伯、膳夫、庖人、內饔、外饔、亨人、甸師、獸人、人中、鱉人、臘人、醫師、食醫、疾醫、瘍醫下、獸醫、酒正、酒人、漿人、凌人、籩人、醢人、醯人、鹽人、冪人、宮人、掌舍、幕人、掌次、大府、玉府、內府、外府、司會、司書、職內、職歲、職幣、司裘、掌皮、內宰內小、閽人等無數的官職從人,但現在尋個筆吏也是尋不到,最後叫來了一個下士,找來了筆墨,尋來了舊竹的簡卷,由樊餘親筆爲正,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在魏王賜封北信君的時候,其方法不是很正規的,首先,封——當有地!而在當時,魏王只是口封了北信君“北信”兩個字!這兩個字的意思是,第一,北信君居於北,其二,魏王對之以禮,是希望北信君回之以“信”。當然,也不是說沒有封地,什麼封地,就是定陽公主的定陽一邑,那也是做做樣子的,誰都知道,沒多久,趙國就攻下了定陽,完成了從側面威脅魏軍的軍事作戰計劃。

所以北信君的君號,是不怎麼正規的。所以在這裡就開始議論了,首先肯定的是,給北信君伯爵號。至於實封麼,天子大筆一揮,就定爲鬱郅了,所以此後的一段時間裡,史書把這個時期的劉羲稱呼爲鬱郅伯!但就國號麼,這裡就出現了問題。不能不說明,東騎並不是一個國名,也就是說,北信君以東騎爲號,但這個號的起因只能算成是部族名號。古代的部族號不是不可以做國號,比如徐國就是徐姓,再如現在的趙國,魏國,都是其以國姓爲之的。

由於周封天下,所以這個東騎國叫什麼,最好還是由周和東騎達成協議。這玩意北信君之前可沒有說什麼,所以朱夷吾也不好胡亂的答應。萬一惹怒了北信君,那可不好。第一次辦事就辦砸了,他朱夷吾的日子豈不是到頭了?所以還是要慎重。而且朱夷吾就算是一個商人,也是切切實實的感覺到,東騎國如果還是叫這個名字,也的確是有些不開化的味道。不是說附庸風雅,但這文明還是要講的麼?所以要有一個明確的國號。在這裡,樊餘別有用心的給出了一個號,劉,劉國,在春秋歷史上的的確確存在的。春秋時期姬姓國。劉國故城位於河南偃師市緱氏鎮西南。《左傳》《國語》等史籍記載,劉國自康公、定公、獻化、文公、桓公五世,相繼爲王室卿士。劉康公爲周頃王的小兒子,是周匡王和周定王的同母兄弟,食採於劉,約於前五百九十九年前後建立劉國。劉國諸公,在朝總攬百官,出外號令諸侯,地位顯赫。《左傳·哀公三年》載,劉氏與晉國的範氏世爲婚姻。春秋末年,晉國趙、魏、韓三家滅範氏和知氏,支持範氏的周王室受到三晉的責難,當朝卿士劉文公也難免受到牽連。劉國事蹟自魯定公八年(前五百零二年)以後已無記載。據一些專家們的推測,劉國滅亡的時間當在戰國初年的周貞定王時期。

在這裡爲什麼說樊餘是別有用心呢?因爲劉國是一向是支持周王室的,如果北信君同意使用了這個名號,就會若有若無的向外人透露一個信息,那就是他是贊同劉國的,通過對劉國的贊同,說明他是一個尊王的人,也就是說,以後誰人再想要欺負一下週,就要考慮一下北信君的態度,但是這一切在東騎國強大之後纔有效,樊餘是很看好北信君的,既然北信君可以在短短的時間裡振興起了東騎國,那麼繼續強大下去,也是可能的,得到一個強國的態度,這一點非常重要。似樊餘這類的人精就是如此,他們在政治上的算計誰都比不了。

不過東騎從此叫劉國,未免有些食前人之牙慧,朱夷吾覺得一向才情萬丈的北信君雖然姓劉,但未必會接受這個國號,不過朱夷吾也不好當衆拒絕,他表示自己可以留下這個名號,到時北信君同意了,就襲承這個號。所以朱夷吾認爲,最好的方法是多定選幾個國號讓北信君去挑。如果是在從前,這無疑是對王室的大不敬,一棒子打出來也是正常。但現在卻是大不同啊大不同。現在的周王室封賜別人已經很少很少了,能有這個機會多過過癮,卻是何樂不爲,這種有事幹的感覺太好了,周天子覺得很開心,正好可以一展所學。於是再度議論開來,在這個時候,無意間的,他們說到了東騎國與秦國的對立!

“什麼?”姬扁大吃一驚,這個胖子臉上的肥肉都晃了起來:“你說秦國無端發兵前後七萬兵臨東騎國?你說東騎國以兵拒之?”在姬扁的慌亂中,知道事的樊餘說話了:“我王放心,兩邊只是陳兵,還沒有打起來。”姬扁摸着自己的胸,把身體放回大靠上去,道:“嚇了我一跳,怎麼這就又要打起來……沒打起來……多久了?”問這句話的時候,他的眼睛轉動了起來。朱夷吾忙說道:“秦國是二月突然發兵的,已經一個月了,現在我國君上爲此也是難過,所以親自到北定城坐鎮,希望不要真的打起來!”

姬扁翻眼看向樊餘。樊餘向他點頭。在姬扁來說,他是擔心,如果兩國真打起來,形成了一種敵對關係,那麼周王室的態度等於駁了秦的面子!可是……問題就在於,秦國的確是陳兵了,也是發了七萬大軍,七萬大軍多不多?當然不少,至少爲了這七萬大軍,河西軍龍賈下達了一連的命令,安邑也是向龍賈緊急的運出了一批的軍資,十六萬(現在只有十二萬了。)河西軍嚴陣以待,魏軍可不敢小瞧秦**隊。可問題就在這裡了,如果說秦國的大軍強大,那麼這七萬人對於一個小國自然是可以摧枯拉朽的一掃而蕩。

可是,秦國從頭到尾只是陳兵,竟然沒有發兵,秦國爲什麼不發兵打過去?他在猶豫什麼?當然是因爲戰略條件不成熟,秦國沒有把握一下子把東騎國打敗!或者說秦國意識到如果真的和東騎國真的這麼打下去,一定會受到慘重的代價。同時也可以證明,東騎國有能力,有實力可以和秦國對抗。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對峙,那就是秦國不敢向東騎國開戰,真打,而東騎國呢,顯然也不想真的和秦國打起來。不然的話,憑着秦國的這種態度,東騎早打過來了。在草原上,東騎人的不講理是出了名的。打你就是打你,你弱就打你,還不服氣怎麼的。可是面對秦國,東騎人也慎重了。雖然說是一種慎重,但由於東騎國的富足與從前的戰事說明,再加上秦國得到的消息,東騎的軍隊戰鬥力的確是非同小可,所以這一仗就這樣對峙了下來,形成了一個緊張的關係。原本,在這種情況下,雙方有一方給對方一個臺階下,那也就沒有問題了。可是關鍵就是出在這裡!

先說秦國,從來都是自傲自大,他們很少有向對方下戰書或是派使者的事。所以在公孫賈到魏國出使的時候,魏王諷刺的說道:“秦國也講起禮節了?”不問而發兵,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故而不遵守東方國家打仗前先派使者給你下戰書的例子。在戰後打得不行了,這才迫不得以的派出了使者求和。東騎同樣的如此,也是不講禮,打仗,恨不得打得你一根毛都不剩下,最好是兵臨城下,攻破了王都,你還在裡面睡覺,那纔是最理想的。誰會好端端的發什麼戰書,那不是太無聊了麼?現在,秦國發兵,但沒有取得任何成就,更是連打都沒有打起來。東騎國的軍容整齊,反應快速,嬴虔沒有任何出手的機會。在這樣的對峙下,誰先向對方派出使者,那就是在服軟,是在求和。北信君雖然自感目前的東騎還不是秦國的對手,真打起來,只怕是要丟了北定,但是問題在於,秦國要付出的必然在東騎成倍以上,而且明明是秦國不問而發兵,反要東騎國去求和,那不是太低賤了麼,等於是拿着自己的臉貼人家剛剛放了屁的屁股。沒有實力也就算了,既然秦國也是投鼠忌器的不敢打,他北信君憑什麼要開這個頭?同樣的,秦國可以向魏國派出使者求和,那是因爲沒法子的,誰讓魏國國大軍強,而且話說回來了,魏國怎麼也是中原霸主,向一位霸主求和,那是說得過的。可是怎麼可能向東騎這種下屬之臣先派出使者呢?

雙方都較起了勁,誰也不肯先行發兵。反正東騎國是不怕的,拖吧,東騎國有的是糧,東騎國有的是食物,但是你秦國纔剛剛變法,屁股上還掛着一連的狗屎債,一屁股的不乾淨,還敢出入戰爭這種高級場所,時間一長看你臉往哪兒放。正所謂東風吹,戰鼓擂,要打價格戰誰怕誰!東騎這樣的一個商業國家還怕秦國這個剛剛變法的農業國家麼?現在可不是秦昭襄王那個時候,當時的秦國積十年之國富,納無窮之糧,愣是敢拿六十萬人全部脫產上前線吃三年,可是現在的秦國……再吃下去,糧就快要沒了!

“上大夫的意思是……”大胖子天子可憐巴巴的看向了樊餘,樊餘當然是明白他的意思,於是到了周天子的耳邊小聲的說話。說完了之後,大胖子天子頓時臉色不好,又或者說很怪。其實樊餘沒有說什麼,他只是告訴姬扁,可以向東騎表示要插手這件事的意思,同時他還表示,現在的東騎北信君和秦國的嬴渠樑都已經無意再對峙下去,只是一個面子問題,所以如果這個時候,周王室如果出面,就可以搏一個好彩。這話說的姬扁怦然心動。

其實說實話,歷代的周天子都信愛於秦,到了現在的這位姬扁胖胖兄,就更是如此了。

早在周平王冊封秦國時,曾感慨的對秦穆公說了一句話:“周秦同根,輒出西土,秦國定當大出於天下!”此後周王室即便在日漸衰微之際,也從來沒有忘記秦國地任何一次戰勝之功。秦獻公在石門大勝魏國公叔時,周王室還派來特使慶賀,特賜給秦獻公周王室最高貴的戰神禮服——。那是周朝時,天子對大捷歸來的王師統帥頒賜地最高獎賞。

在少樑之戰的前夕,嬴虔代表秦獻公來洛陽納貢,姬扁聽聞秦獻公的女兒熒玉即將及芨(女子十五歲,可嫁人生子。)便特別賜下了只有周王室的王女公主纔有資格穿戴的袍服作爲熒玉的冠芨服。老獻公打完少樑戰後,給了熒玉,隨後而死。一套冠芨服也許沒有什麼,但是不得不說,在當時的周,拿出這麼一件玩意兒,已經是很費力了。所以當覺察到東騎國和秦國的矛盾,再發現原來秦國不小心犯了錯,陷入到尷尬的境地裡,姬扁就想幫幫手。

對於現任天子的心理了如指掌的上大夫樊餘當即道:“此天賜良機,正好由我周國出面,化解一場兵災禍劫,天下人都會感懷天子的仁心的!”雖然有心助秦,但是東騎的國使就在邊上,所以姬扁還是要問一下他的意見:“貴使如何說啊?”

朱夷吾可是在此發揮了他商人奉迎的本色,一個狠狠的老馬重屁拿鐵板子砸着拍過去:“此事,如果是其它諸侯前來化解,我東騎上下連同君上自然是不鳥的,但如果是天子派人調停,縱然是君上,也是會願意聽從化解的,說起來,我們東騎國上上下下,無一不是愛好和平,嚮往世間大同,君上常常說,如果其它的國家不老來惹事,刀兵入庫,馬放南山,縱意山水,馳於花叢,豈不是快哉,誰想一天到晚的打仗呢,還不是給人逼的。先是義渠打我們(從來沒有的事!),我們奮勇還擊,後來禺支國又來侵犯我們(更是連影子都沒有!),我們予以回擊,這說明什麼,我們東騎國雖然愛好和平,嚮往世間大同,但是並不是說我們就會任由別人來侵略,來欺壓。請天子明見哇,我們東騎看秦國窮,就往秦國進行投資,花的錢老牛鼻子去了,替秦國打下了義渠,我們又毅然的把給義渠人奪走的渭南二百里肥田……那可是抓一把都能滋油的肥田啊,可是我們君上說了,別人的東西,我們拿着,像什麼話,我們現在拿了,到時人家打過來,反而死傷無益,所以立時就還了,可以說,我們東騎立國前是受了秦國的好,但是我們現在連本帶利什麼都還光光了,可就是這樣,秦人卻擅自發兵,不是我們君上從西征裡回來,就打我們一個冷不防了,其國人竟然如此,豈不是叫人齒冷?所以我們君上絕不派使者,不向秦人求和,要打就打,我們東騎從來不怕侵略!君上說過,任何不義的侵略者都將滅亡,秦國發不義之兵,這個後果就要他們自己承擔!當然……”看着姬扁大胖臉都綠了,朱夷吾轉過了話頭。

“只要是天子派人說和,君上是絕對會給面子的,這一點,我是一個鄙人,就說粗話了,要是君上不給面子,您罰我去吃屎,當我說話不算!”說完,朱夷吾擺出了一副雖然粗鄙,但重情重義大義凜然的樣子!他現在也算是漸入佳境了。說話一套一套的,把商人耍嘴皮子的本事可全都發揮出來了。這話說的姬扁心生慚愧。的確,本來麼,事上都有一個禮,秦國和周再好,也改變不了秦國莫名其妙向一個對其沒有任何敵意的國家悍然發兵,這一點說什麼都是錯的,雖然從國防的問題上說,打擊一個將來的敵人是絕對正確的,但是卻會給別的人詬病,除非你能掌控一切,像北信君這樣,每每莫名其妙的騙人,硬是說人家先打他,把他的每一次侵略戰爭都弄得和自衛反擊戰一樣。

可在這個時候,忽然“卟哧”的,一個女孩的笑聲響了起來。

強烈推薦:

第627章 求魏之說第663章 公主到達了鬱郅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493章 嬴虔說法第267章 河西將軍的墜落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663章 公主到達了鬱郅第338章 十五歸國記(一)第689章 北秦的科舉制第335章 何以堪認第165章 冤第785章 得嘗所願第134章 左右屠耆王的衝擊第104章 凱歌而回第364章 立死約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265章 牛四的建議第734章 聰明人的選擇第300章 夫妻會面第735章 逼迫熒玉第117章 引狼入室第614章 溫情的冷夜第793章 衛鞅的舌辯之術第791章 殺孟母第377章 羣P華英宮第554章 過河、過河第638章 迷戀第152章 難入東騎第157章 劉羲與月勾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256章 雪地舞槍第87章 白露爲霜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599章 再發三萬兵第119章 軍議第627章 求魏之說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279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二)第632章 鱷魚的眼淚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455章 鬼車在行動第804章 秦奪河西第二右五十五章 風雪行路第338章 十五歸國記(一)第688章 法庭的故事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535章 文化的革命第728章 在沒有君侯的日子裡第795章 韓國攻略第561章 步軍的唱響第142章 最大的一筆人肉生意第474章 檢閱新軍第382章 白氏匪幫第352章 環臺夜宴第291章 古老的禮制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28章 且歌行第632章 鱷魚的眼淚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272章 東騎有使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289章 忙得都有味了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422章 相王的要求第464章 戰爭與和平第110章 劉羲的算計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54章 劉羲刺虎第293章 東騎王的陰暗面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609章 華麗的戰……車第193章 不和諧的合作第15章 雙孔楚弩第99章 議商情第20章 生擒老公叔第393章 求仕於墨第91章 後宮的女人們啊第409章 衛鞅三謁秦孝公第742章 燕國再譜刺秦曲第151章 奇道第182章 秦國窮光蛋了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256章 雪地舞槍第369章 再回法學館第621章 攻與和第689章 北秦的科舉制第215章 兼愛非攻第361章 齊國的大佬們第463章 鬱郅宮的水鍾第320章 兄弟再見第428章 北信君的惡夢第412章 堅苦的行軍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32章 黃鳥悲情歌第123章 兵鋒下櫟陽第522章 商家的樂園
第627章 求魏之說第663章 公主到達了鬱郅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493章 嬴虔說法第267章 河西將軍的墜落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663章 公主到達了鬱郅第338章 十五歸國記(一)第689章 北秦的科舉制第335章 何以堪認第165章 冤第785章 得嘗所願第134章 左右屠耆王的衝擊第104章 凱歌而回第364章 立死約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265章 牛四的建議第734章 聰明人的選擇第300章 夫妻會面第735章 逼迫熒玉第117章 引狼入室第614章 溫情的冷夜第793章 衛鞅的舌辯之術第791章 殺孟母第377章 羣P華英宮第554章 過河、過河第638章 迷戀第152章 難入東騎第157章 劉羲與月勾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256章 雪地舞槍第87章 白露爲霜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599章 再發三萬兵第119章 軍議第627章 求魏之說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279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二)第632章 鱷魚的眼淚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455章 鬼車在行動第804章 秦奪河西第二右五十五章 風雪行路第338章 十五歸國記(一)第688章 法庭的故事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535章 文化的革命第728章 在沒有君侯的日子裡第795章 韓國攻略第561章 步軍的唱響第142章 最大的一筆人肉生意第474章 檢閱新軍第382章 白氏匪幫第352章 環臺夜宴第291章 古老的禮制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28章 且歌行第632章 鱷魚的眼淚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272章 東騎有使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289章 忙得都有味了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422章 相王的要求第464章 戰爭與和平第110章 劉羲的算計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54章 劉羲刺虎第293章 東騎王的陰暗面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609章 華麗的戰……車第193章 不和諧的合作第15章 雙孔楚弩第99章 議商情第20章 生擒老公叔第393章 求仕於墨第91章 後宮的女人們啊第409章 衛鞅三謁秦孝公第742章 燕國再譜刺秦曲第151章 奇道第182章 秦國窮光蛋了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256章 雪地舞槍第369章 再回法學館第621章 攻與和第689章 北秦的科舉制第215章 兼愛非攻第361章 齊國的大佬們第463章 鬱郅宮的水鍾第320章 兄弟再見第428章 北信君的惡夢第412章 堅苦的行軍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32章 黃鳥悲情歌第123章 兵鋒下櫟陽第522章 商家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