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岳飛也別無話說,只得略一點頭,與這劉光世一同往外殿而去。

到得大殿側門,衆親兵看到劉光世過來,便一擁而上,要去捆他。

岳飛搖頭道:“給劉將軍稍存體面,不必綁了。”

劉光世適才強做好漢,此時又是臉色灰白,雙腿也微微顫抖,聽得岳飛說不綁,便用感激的眼神看他一眼,點頭示意,以示感激。

岳飛見他神情,知他害怕,微微一嘆,又令兩個親兵將他駕上馬車,命人好生看守了,又將其餘各將一併押上,方纔一同往城外兵營趕去。

出得寺門,走了不遠便是鬧市,但見碧空如洗,街市上人來人往,語笑歡然,車內衆人均扒在車窗邊上,眼睛看向這鮮活的人間場景。

有騎馬在側的士兵見此,便策馬上前喝斥,讓他們不要太靠近車窗,免得生事。

岳飛長嘆口氣,向着衆人吩咐道:“他們是不久於人世的人了,不必如此,讓他們看罷了。”

他臉色鬱郁不歡,岳雲見此,便策馬上前幾步,向着他道:“父親,這些人都是犯罪當死,何必對他們心存憐憫。”

岳飛看他一眼,知道這兒子雖然武勇過人,但是心智其實尚不能與大人相比。

其實就是他自己,又何嘗知道自己爲何嘆氣,爲何憐憫這些謀逆的犯將。

默默想了半響,方向岳雲道:“皆是國人,又是勇將,我如何不憐。況且,我兒但記一條。殺韃子需痛快去殺,對自己國人,殺的再多,也不值得歡喜。”

岳飛答了一聲,偏頭一想,只是不得要領,只得放下不理。

衆人迤邐而行,在城內時速度並不很快。只得出得城去,速度便加快了許多。

車內諸人一片哀聲,知道車行的越快。自己存活在世上的時間,便又少了幾分。

只是再遠地路,終有盡時。

王德等人與劉光世默然對坐,終覺得車身一震,卻是停了下來。

初夏時節,天氣反覆無常。適才還是晴空萬里。此時卻是幾聲悶雷響起。稀稀拉拉的下起小雨來。

大車停處,明顯是校場之上,車身一停,適才將各人綁起的衆親兵就一擁而上,亂哄哄將各人押下車來。

衆人知道命不長久。甫一落車,便拼命呼吸。轉頭四顧,希望多吸口氣。多看幾眼。

王德是個粗魯性子,此時也不知道岳飛打算要救他一命,下得車來,卻仍然是泰然自若,並不以砍頭爲事。

他東張西望,只見諾大的校場上站滿士兵,正在操練。

天空中雨越下越大,各人站了一會,身上衣服已經溼透,再看那些操練的士兵,亦都如此。

只是一隊隊的帶隊軍官並不叫停,衆兵士亦是一板一眼的操練槍法技擊之術,並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更令他稱奇地是,不但普通的士兵和下級軍官如此,就是那些明顯是統制一級的高級軍官,亦在校場上,親自指揮操練。

看了半響,卻見衆兵多半在練槍術和力氣,而並不操練陣法,王德心中納悶,一眼看去,正見岳飛騎馬過來。

待岳飛近前,王德上前一步,向岳飛問道:“將軍,將死之人問一句話,可使得?”

岳飛對他很是賞識,此時也不便說破,只含笑向他問道:“王將軍有話請講。”

王德見他態度和藹,心裡也是高興,因大大咧咧道:“將軍軍紀森嚴,如此豪雨如注,兵士和軍官都不敢懈怠,末將很是敬服。”

“嗯。”

“只是將軍不練陣圖,末將早有耳聞,今日來校場一見,果然如此。敢問將軍,若是不練陣圖,臨敵時,只怕很是不便。若是兵同散沙,還如何與人爭戰。”

他是一個只顧做戰地莽漢,且不說自己命不久矣,只是當初岳飛以萬人擊敗已方五萬人,就已經說明問題,他卻偏生還問。

岳飛啞然失笑,只覺得對方當真是憨厚。

因正色答道:“王將軍,兵法一道,運用巧妙在乎一心。戰場上亦是如此,數萬人甚至是數十萬人對決,戰前擺陣尚且有效,待雙方衝殺起來,還有什麼陣法可言。以飛看來,戰場上兩方爭鬥,就在乎兵士是否勇武,是否敢戰,是否依命,擊鼓則前進,雖前方刀山劍林,亦不敢後退,鳴金則退,雖腳下金銀遍地,亦不敢稍遲半步。平日,有功則賞,有過必罰,則百戰百勝,又有何難哉。”

見王德聽的如醉如癡,他微微一笑,又道:“自然,平日也要練習一些陣法,以應對敵人陣勢,至於槍法箭法,奔跑力氣,也需常練。與敵爭戰,也需百姓扶持,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這便是我的軍法。”

王德聽到此時,心中又是敬服,又覺慚愧。

劉光世決定搶掠江南百姓以充軍資,以漲士氣軍心,他當初雖不贊同,也並沒有反對。及至劉部大軍禍害江南,使得無數百姓家散人亡,對劉部大軍恨之入骨,罵不絕口。這些天來,他們被關在顯忠寺內,不知道怎麼走漏風聲,每天都有無數受了苦害的百姓前來喝罵,衆人聽了,均是慚愧不已。

岳飛大軍將至,細作暗探都無消息,就是百姓自己組成義軍,隔斷兩邊消息的原故。

想到這裡,便將自己死的冤枉地心思收起,滿是誠懇地向岳飛道:“將軍的最後兩句話,王德領教了,若是來生再做將軍,必定也如此行事。”

他頓了一頓。猶疑片刻,卻又道:“不知將軍雖是如此說,當真行事又如何?”

話音未落,岳飛身邊的幾個大將一起喝斥道:“嶽將軍一言九鼎豈有說話不算軍法不行的道理。爲了軍紀,連自己地母舅也不能倖免,豈是虛言!”

王德原本就信實了九分,一聽此事,當即更是敬服。因點頭道:“末將省得了,佩服之至。”

說罷退下,不再耽擱岳飛地時間。

岳飛原也不想多加耽擱。他從軍十餘年,此次行軍法殺人,卻當真難過。

當下揮一揮手,旁邊的軍法官和鄶子手一擁而上,將各人分散拖開,喝令跪下。

岳飛令人斟酒送上。讓各人一一飲了。又向劉光世問道:“劉將軍還有什麼話說?”

劉光世面色慘白。只是搖頭。

岳飛嘴然一嘆,擺手回頭,衆鄶子手手起刀落,一時間刀光閃爍,劈砍之聲不絕於耳。不過眨眼功夫,便將劉光世等十餘人全數砍做身首兩截。

豪雨如注。雖血流如漿,又迅速被雨水衝開。稀釋。

岳飛靜靜聽完軍法官地稟報,便揮手讓他們退下,又令人將劉光世等人的屍體收斂,好生安葬。

見王德與朱全二人被押在一旁,看得同僚被斬,自己卻安然無恙,不禁面面相覷,只是發呆。

岳飛原想拉着這二人到自己帳中說話,此時意興蕭索,只是向他們道:“兩位將軍都是勇將,死在這裡太過可惜了。岳飛拼着身家性命,先保住兩位性命,此刻便去上書陛下,力保二位將軍。”

王德與朱全原是自忖必死,此時逃脫性命,竟是不覺後怕。待聽到岳飛賞識與保舉地話語,心中感激之意,當真是無可言表。

兩人撲通跪下,濺的一頭一臉的泥水,卻是不管不顧,大聲向岳飛道:“從此願爲將軍效命,至死方休。”

岳飛微微一笑,命人帶這二人換過衣衫,自己看了一會操,又親自校正了幾個軍士地槍法缺失,這纔到得營中自己的大帳前,命人取來乾淨衣袍換過。

他滿腹心事,端坐帳中良久,先命人送上筆墨紙硯,沉思半響,卻是擲筆不寫。只向人吩咐道:“來人,請胡大人過來。”

帳外親兵依命而去,過不多時,只聽帳外靴聲囊囊,近得帳前。

岳飛知是胡閎休到來,也不待他報名,便自己先開聲道:“胡大人請進來說話。”

外頭胡閎休應了一聲,便掀門而入。

見岳飛端坐案前,上面擺有筆墨,胡閎休便知端底,因向岳飛問道:“將軍是要下官來侍候筆墨的吧?”

岳飛見他靈醒,便笑道:“正是。我要向陛下上書,原是自己要寫,只是害怕以辭害意,反而不好,就請胡大人前來參謀幫擬。”

“這是自然,胡某書生,百無一用,在將軍帳下,此事原就是胡某地份內事。”

這話其實是略帶不滿,岳飛自然明白,只是他對這胡閎休還不太瞭解,此時絕不敢重用,因此也只做不知。

胡閎休原本是宣和年間的太學生,求學時便著兵書,很有名聲,後來靖康初應試兵科,中優等,當即補承信郎,他是文人出身,又是以知兵聞名,岳飛在泰州任鎮撫使時,就徵辟他爲宣撫司參議,此時任浙東招討使,便又以胡閎休爲招撫司機宜文字。

只是兩人相處時間不長,岳飛對他的才學並不很是瞭解,因此雖然對胡閎休在文字上很是信重,在軍事上,卻很少去徵詢他的意見,是以這胡閎休很有怨氣,正是爲此。

待胡閎休將筆墨磨開,岳飛輕聲向他道:“此次上書,有幾件事。一,是請調陝西,女真人就要動手,我以數萬大軍坐食無事,豈不慚愧。第二件事,請陛下千萬不可傷害康王,並且皇帝無儲,請立康王爲皇太弟。還有,就是請加派文官,爲招討司參謀、參議、機宜文字、書寫機宜文字、幹辦公事,檢點醫藥飲食等員。再有,便是乞饒王德等二人性命。”

他面色如常,悠悠然說完,而胡閎休坐在他的對面,卻已是驚的呆了。

身返故國8第168章 突圍第12章 安撫江南第172章 殘陽映血經略關陝9第140章 鋼鐵洪流第52章 潼關大戰(18)第90章 壯士意氣第四十六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52章 潼關大戰(15)第169章 困獸第165章 翻越太行第52章 潼關大戰(21)第二十三章第21章 重用餘平身返故國2第51章 潼關大戰(6)第140章 鋼鐵洪流第90章 壯士意氣引子經略關陝20第93章 破城第九十一章身返故國5第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十四章第62章 白龍魚服經略關陝10第51章 潼關大戰(11)身返故國8第1章 秦檜南歸第一 卷蒙塵北國18身返故國8第153章 臨穎決戰第51章 潼關大戰(7)第70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第三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經略關陝9第四十五章第22章 學習心得第22章 學習心得第一 卷蒙塵北國8第7章 學習班(2)第118章 擬詔第一 卷蒙塵北國3第59章 兵臨城下身返故國2第二十五章第122章 風雨欲來第一 卷蒙塵北國7第四十一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14第163章 赫赫之功第107章 步人甲第63章 赦封降將第79章 攘外先安內第150章 陣斬萬戶第166章 真定經略關陝27第114章 風雪還京路經略關陝23第一 卷蒙塵北國20經略關陝10第163章 赫赫之功第132章 明槍暗箭第87章 胸有成竹第一 卷蒙塵北國7第119章 罷相第109章 車陣第二十五章第51章 潼關大戰(2)第20章 殿前會議經略關陝10第51章 潼關大戰(8)第55章 李顯忠第70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第51章 潼關大戰(13)第71章 疾如電,馳如風第138章 接戰第145章 撲朔迷離第57章 傳令經略關陝25第59章 兵臨城下第157章 親臨太原第65章 出巡第143章 一笑泯恩仇第118章 擬詔第152章 士氣高昂身返故國5第131章 坐看風雲第166章 真定第10章 登聞司第一 卷蒙塵北國8經略關陝2第158章 封賞之道第四十三章第三十六章
身返故國8第168章 突圍第12章 安撫江南第172章 殘陽映血經略關陝9第140章 鋼鐵洪流第52章 潼關大戰(18)第90章 壯士意氣第四十六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52章 潼關大戰(15)第169章 困獸第165章 翻越太行第52章 潼關大戰(21)第二十三章第21章 重用餘平身返故國2第51章 潼關大戰(6)第140章 鋼鐵洪流第90章 壯士意氣引子經略關陝20第93章 破城第九十一章身返故國5第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十四章第62章 白龍魚服經略關陝10第51章 潼關大戰(11)身返故國8第1章 秦檜南歸第一 卷蒙塵北國18身返故國8第153章 臨穎決戰第51章 潼關大戰(7)第70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第三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經略關陝9第四十五章第22章 學習心得第22章 學習心得第一 卷蒙塵北國8第7章 學習班(2)第118章 擬詔第一 卷蒙塵北國3第59章 兵臨城下身返故國2第二十五章第122章 風雨欲來第一 卷蒙塵北國7第四十一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14第163章 赫赫之功第107章 步人甲第63章 赦封降將第79章 攘外先安內第150章 陣斬萬戶第166章 真定經略關陝27第114章 風雪還京路經略關陝23第一 卷蒙塵北國20經略關陝10第163章 赫赫之功第132章 明槍暗箭第87章 胸有成竹第一 卷蒙塵北國7第119章 罷相第109章 車陣第二十五章第51章 潼關大戰(2)第20章 殿前會議經略關陝10第51章 潼關大戰(8)第55章 李顯忠第70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第51章 潼關大戰(13)第71章 疾如電,馳如風第138章 接戰第145章 撲朔迷離第57章 傳令經略關陝25第59章 兵臨城下第157章 親臨太原第65章 出巡第143章 一笑泯恩仇第118章 擬詔第152章 士氣高昂身返故國5第131章 坐看風雲第166章 真定第10章 登聞司第一 卷蒙塵北國8經略關陝2第158章 封賞之道第四十三章第三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