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

隨着戰場上刮過微風,那些硝煙被吹散了後,在戰場上留下的是一片狼藉!

江淮新軍那邊,原先密集的各個步兵方陣已經是不復存在,諸多步兵方陣已經是減員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以上,很多三排橫隊的已經是沒有三排,因爲前排的士兵相繼倒下後,後排的士兵補充上來,以至於三排橫隊成爲了兩排,甚至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排。…,

這些依舊倖存的士兵腳下,則是諸多已經倒下的屍體,他們的後方還有更多,屍體中還夾雜着發出痛苦的傷員。

此時此刻,整個江淮新軍的方陣中是如同人間地獄一般!

對面的中華軍雖然情況要好一些,但是一樣遭到了慘重的傷亡,大部分步兵方陣都有着不少的死傷,而少數幾個被集火的方陣更是死傷慘重,其中又以第一步兵師之第二步兵團死傷最多,三個步兵營中的第三步兵營死傷過半,其他兩個步兵營也是死傷不小!

如此慘烈的傷亡數字是李鴻章,也是施清瑄都沒有預計到的!

因爲按照以往的戰鬥來看,如此慘烈的線列對戰根本就打不了多長時間,頂多三輪到四輪齊射後,往往弱勢的一方就已經徹底崩潰,然後勝利方就開始用刺刀發起衝鋒了。

但是剛纔戰場上的無風,導致士兵們很難察覺到對面的實際情況,同時緊張的戰鬥中,這些訓練有素的士兵在短暫的幾分鐘裡實際上是很少顧及身邊的戰友有沒有倒下的。

他們只是機械的重複裝填和開槍的動作,不去看敵人有沒有倒下。也不去管身邊的戰友有沒有倒下!

然而一旦戰場上的硝煙被吹散後,江淮新軍裡沉浸在戰鬥中的士兵恢復了常態後。就會發現身前身後的戰友已經倒下了大部分,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的站着!

更關鍵的己方倒下了大多數人後。對面的中華軍雖然也死傷不少,但是他們的方陣依舊緊密。

而這個時候,那怕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也是忍受不了這種打擊!

接下來崩潰就是成爲了必然!

近代軍隊裡雖然說是要把士兵們訓練成機器人一樣,但是總會有一個限度,人畢竟是人,再怎麼訓練也不可能成爲機器,精銳和普通士兵的差距,就在於精銳士兵在傷亡率百分之五十的時候依舊能夠發起進攻,而普通士兵則是在百分之十左右的傷亡率就已經發生了崩潰。

方纔短暫時間的交戰裡。江淮新軍的士兵們除了承受持續炮擊外,更是硬抗了來自中華軍高達七輪齊射,雖然最開始的三輪齊射因爲距離過遠命中率一般,但是後面四輪齊射卻是給這些江淮新軍士兵們帶來了極爲慘重的死傷。

上萬支火槍的齊射,前面幾輪齊射頂多每輪造成兩三百人的死傷,但是越到後面隨着距離的靠近,所造成的傷亡也是越來越大。

當雙方相聚五十米的時候,中華軍的第七輪齊射足足給江淮新軍帶去了近千人的傷亡!

而此時,正是風起煙散的時候!

當對面的中華軍士兵們打完最後一輪齊射。然後在軍官們的口令下端着步槍,挺着刺刀衝上來的時候,這些江淮新軍士兵的表現並不比太平軍或者清軍練軍或者舊軍好多少。

因爲他們和其他人一樣,面對中華軍的刺刀衝鋒徹底崩潰了!

如果說方纔的線列對射極大的殺傷了江淮新軍的話。那麼接下來的刺刀衝鋒纔是真正壓垮江淮新軍的脊樑!

他們可以硬扛着超過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傷亡和中華軍進行線列對射,但是他們沒有勇氣和佔據了兵力優勢的中華軍進行刺刀肉搏!

後方的施清瑄看着己方的步兵們已經陸續發起刺刀衝鋒,他的嘴角里露出了微笑!

這一戰雖然對他的第一軍來說損失不小。雖然還沒進行統計,但是看剛纔的十多分鐘的交戰。己方的死傷至少也是超過千人,甚至有可能達到兩千人的規模。毫無疑問這種程度的死傷乃是中華軍自餘勝軍時代以來的最大規模傷亡。

但是付出這些代價後,換回來的卻是徹底擊潰江淮新軍,所帶來的是奠定整個蘇北甚至山東以及河南的戰略優勢。

一千多人換回來這種戰略優勢,對於施清瑄這種高級將領來說是完全能夠接受的事!

“給王總監傳個話,就說後面的追擊潰兵多久拜託他了,我期待着他把李鴻章帶回來,不管是活人還是屍體!”施清瑄放下了手中的單筒望遠鏡,沒有再去關注戰場上的後續戰鬥,而是走下了小山頭。

今天這場戰鬥的勝負在中華軍發起刺刀衝鋒,江淮新軍全軍崩潰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徹底分出了勝負,接下來的事情不外乎就是追擊潰兵,抓俘虜這些事,已經用不着他施清瑄時刻盯着了。

而那個得了施清瑄口令的傳令兵立即騎上快馬,只見他從戰場的另外一側繞了過去,然後抵達王呂雲跟前,然後靠近傳遞了施清瑄的話。

王呂雲聽罷朗聲一笑:“回去稟告司令,就說我王呂雲必定把李鴻章帶到!”

說着,他就是策馬返回自己的騎兵方陣中,然後再一次高高舉起手中的騎刀,也不見他大聲喊着鼓舞士氣的話,他只是高高舉起手中的騎刀,然後手中的騎馬緩緩落下向前指,雙腿一夾馬腹,當即就是一馬當先衝了出去,後頭的騎兵們也是僅僅跟上。

遠遠看見,就能看見這股大約剩下五百騎的騎兵從戰場的東北方向斜向插向戰場,對準的正式江淮新軍的後陣,即炮兵陣地以及李鴻章所在的中軍營帳一帶。

李鴻章看着幾乎漫山遍野的潰軍,他沒有露出什麼明顯的絕望之色,表情依舊平靜的他只是輕輕的嘆了口氣:“終歸是差了些!”

“大人,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李鴻章身後的幾個軍官和官員一個個都是面露緊張之色。

李鴻章沒有和在宿遷戰敗的僧格林沁那樣,要玩什麼死戰不走的戲碼,他只是深深的嘆了口氣後,就是撥轉馬頭,然後在一羣馬弁以及心腹軍官的護衛下向西北方向疾馳而去。

但是這些人的離去動靜可不小,畢竟這些人也都是騎着馬的,隨行軍官和幕僚以及護衛加起來,有着一百多號人呢,再加上現在的戰場雖然混亂,但雙方的步兵一個潰兵一個追擊已經是糾纏到了一起,實際上當王呂雲的騎兵出擊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江淮新軍的人去阻攔他們了。

甚至一直在後邊的江淮新軍的炮兵們看到前方的步兵已經潰敗的時候,趁着中華軍還沒有殺過來,他們自己就已經是扔下了火炮直接跑了。

現在江淮新軍的後陣,除了少許潰兵後,已經是沒有任何成組織的部隊可以攔截王呂雲的突襲!(。)

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75章 出兵松江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78章 各方利弊第2章 土匪危機第308章 勝了嗎?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31章 謹慎東進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348章 對策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53章 東進上海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18章 黎明危機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17章 長興初戰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61章 爆破攻城第173章 馮寶才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68章 十萬兩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341章 辦學難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636章 風波起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15章 公然敲詐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60章 久則生變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654章 火藥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94章 狂傲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670章 帝國炮兵
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75章 出兵松江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78章 各方利弊第2章 土匪危機第308章 勝了嗎?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31章 謹慎東進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348章 對策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53章 東進上海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18章 黎明危機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17章 長興初戰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61章 爆破攻城第173章 馮寶才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68章 十萬兩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341章 辦學難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636章 風波起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15章 公然敲詐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60章 久則生變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654章 火藥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94章 狂傲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670章 帝國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