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

接到來自國內的電諭,帝國駐美公使施業志有些納悶,陛下什麼時候突然關注起夏威夷這個太平洋上的土著小國了?

雖然電諭上沒有明說,只是說要取得一個前沿陣地,但意思非常明顯,那就是想要吞併這個太平洋小國,就算無法吞併但是也最好是佔據一個島嶼或者港口。

這樣對帝國有什麼好處?

難道只是爲了讓帝國前往美洲的商船取得一箇中途補給站嗎?

施業志雖然身爲帝國的高級外交官,各方面的見識已經是遠超國內的普通官員,但是他以及無法想象到數十年後進入二十世紀後的國際關係會如何發展,美國竟會成爲在太平洋的最大勢力存在。

如此也就難以想象未來夏威夷的戰略地位會有多重要了!

不過納悶歸納悶,不理解不代表着他不去執行林哲的指示了,不管皇帝陛下爲什麼對夏威夷這麼關注,他要做的就是把夏威夷給拿下來!

至於爲什麼要拿下夏威夷,那是皇帝陛下所需要考慮的事,身爲臣子的他要做的就是把這夏威夷拿下來,爲什麼要拿下來就不是他所需要考慮的事了。

而且這一次的指令並不是外務部發來的,外務部給他的指令是維護帝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利益,並沒有明確的要求。

而來自林哲的電諭卻是明確要求取得夏威夷全部或者一部分!

如果自己能夠辦成這事的話,那麼施業志不難想象自己將會獲得陛下的重視,以後成爲和李博倉這樣的外交明星也是指日可待了。

帝國的諸多外交官員裡。能夠在帝國政壇裡闖下偌大名聲的外交官並不多,首屈一指的早年負責和英法等國談判事務。並簽訂1858年上海條約的宋關前,現在他已經是帝國外務部大臣了。

宋關前之後。前任駐英公使,過去多年來實際負責處理英法外交事務的現任外務部協辦大臣韓慶升。

不過這兩個人一個是外務部大臣,一個是外務部協辦大臣,如今可以說已經脫離了普通外交官的範疇,踏入了帝國核心權貴的行列,不像如今帝國活躍在全球各地的職業外交官們們那樣大多名聲不顯。

也許宋關前、韓慶升這兩個人是那些官員們的嚮往,但是這兩個人到底和大多殖民時代的外交官有所不同。

什麼纔是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爲帝國開疆擴土,一聲令下即派軍隊橫掃落後國家,逼迫對方簽訂一條又一條不平等條約!

他們在駐紮國家裡。就等於是殖民地總督一般的存在!

這種人在其他國家裡有不少,而在中華帝國的短暫歷史裡就沒幾個這樣威風凜凜的外交官。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帝國駐日公使李博倉!

這個李博倉乃是帝國諸多外交官裡的特例,從來沒有那個帝國的外交官能夠如此深入地插足當地國家的政治。

當帝國其他外交官基本上都是幹着普通外交事務,尤其是駐紮歐洲的一些外交官,平日裡都是沒什麼事可幹,大部分時間都是幹着傳遞消息,要麼就是參加酒會吹牛打屁的無聊外交生涯。

然而李博倉卻是不同,作爲帝國駐日全權公使,他一手挑起了日`本內戰。然後還主持了一場針對薩摩藩的戰爭,前後已經爲在日`本爲帝國獲得了蝦夷地、薩摩藩、江戶一共三塊的租界。

同時還和德川幕府簽訂了關於琉球王國的協議,幕府方面承認中華帝國擁有對琉球王國的宗主權。

從來沒有那個帝國的外交官能爲帝國博取如此龐大的利益,從來沒有那個中國人能夠和李博倉一樣。在日`本的一舉一動,都能深刻影響着日`本的局勢走向。

而對於一個職業外交官而言,還有什麼能夠比片言隻語即決定一個國家的存亡更讓人激動的!

在中英薩戰爭之後。爲帝國取得了多塊租界,簽訂了多項對日條約的李博倉一舉獲封男爵。儘管這是隻是最低等的男爵,但是帝國的貴族一共纔多少人?滿打滿算也才一百三十多人而已。最低等的男爵已經是無數將領和官員夢寐以求的爵位了。

李博倉卻是憑藉着在日`本的外交功績踏入了帝國貴族的行列,成爲了帝國裡僅有的一百三十多名貴族中的其中之一。

可以說,現在的李博倉就是帝國諸多外交官員的偶像,尤其是那些駐外的外交官們,哪一個不是想着能夠和李博倉這樣能夠爲帝國謀得巨大的利益,進而獲封爵位,成爲別人羨慕嫉妒恨的貴族啊!

施業志自然也是期望着能夠和李博倉一樣闖出偌大名堂來的,可惜的是他來美國擔任駐美公使的時間太遲了些。

早幾年帝國駐美公使不是他,施業志是在1864年,也就是去年下半年才被任命爲駐美公使,而那時候美國內戰已經是進入了尾聲,根本就沒有什麼外交事務可以處理。

等計入1865年美國結束內戰之後,他這個駐美公使就更加沒有什麼存在感了,頂多就是處理一些商貿之類的雞毛蒜皮的小事。

然而現在,夏威夷那邊爆發的裕祥號事件卻是讓他看到了機會,一個可以讓他獲得高升,甚至獲封貴族爵位的機會!

數遍歷朝歷代,對於一個臣子而言什麼功績最重要?大體上只有兩樣,分別是擁立之功以及開疆擴土。

爲什麼歷朝歷代的開國功臣都能獲得那麼高的爵位?因爲他們把這兩樣都給佔全了。

而對於現在的帝國而言,擁立之功是肯定不可能的,要想獲得擁立之功,至少得等上幾十年林哲死掉以後,然而新皇登基纔有這個可能性,然而作爲一個年近五十的人來說,那時候他施業志估計都死好多年了。

基本上,不出什麼大意外的話,如今帝國政壇裡大部分高級官員都是沒有希望等到新皇登基的那一天的。

因爲林哲還很年輕!

1830年出生的林哲,今年不過三十五歲,而帝國裡不管軍政裡的中高層要員,基本上都以四五十歲這個階段的人爲主,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的比較少,至於三十歲以下的基本都是屬於重點栽培的儲備人才,比如董離這種,而這種人自然就更少了。

不出意外的話,現在大部分的軍政要員都會死在林哲的前頭!

因此不要博取一個擁立之功來登上高位了。

要想升官發財,嗯,最重要的是獲封爵位,最靠譜的還是開疆擴土!

很多人可能以爲開疆擴土就一定需要進行大規模戰爭了,然後在戰爭裡撈取功績,但是這是對於普通官員以及大部分軍方將領來說,而對於外交官,尤其是派遣到外國的外交官,他們卻是能夠利用各種條件來獲得這種戰績。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李博倉了!

如果他施業志把夏威夷作爲禮物獻給皇帝陛下,恩,雖然這是一個孤懸海外,而且目前看起來沒啥用處的羣島,但是誰也不能否認這是開疆擴土啊!

每每想到這裡,施業志就恨不得腳下的船隻跑的更快一些,這樣他才能夠早日抵達夏威夷啊!(。)

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77章 商貿區風雲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649章 海軍革新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636章 風波起第603章 傾銷地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696章 太子出訪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668章 布拉鎮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30章 救援長興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700章 戰爭,起!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67章 協防上海第361章 談判中的戰爭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635章 李平桐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520章 夏威夷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53章 東進上海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1章 餘姚林家第387章 咸豐東狩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5章 縣令相邀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36章 追擊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1章 餘姚林家第159章 王瘋子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84章 水師初成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27章 刺刀肉搏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41章 三衝敵陣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
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77章 商貿區風雲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649章 海軍革新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636章 風波起第603章 傾銷地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696章 太子出訪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668章 布拉鎮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30章 救援長興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700章 戰爭,起!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67章 協防上海第361章 談判中的戰爭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635章 李平桐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520章 夏威夷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53章 東進上海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1章 餘姚林家第387章 咸豐東狩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5章 縣令相邀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36章 追擊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1章 餘姚林家第159章 王瘋子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84章 水師初成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27章 刺刀肉搏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41章 三衝敵陣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