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兵員匱乏

由於己方兵力無法形成數量優勢,同時延平城裡的鎮胡軍也有三千新軍,其餘的協防軍在戰鬥意志上也比以往第三軍遇上的清軍要強得多,因此陳雲陶率領的第三軍在抵達延平之處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後,就是停下了大規模的攻勢

這並不是陳雲陶不想要早日攻克延平,而是現實情況不允許他魯莽行動,再加上陳雲陶打仗本來就是比較謹慎,爲了避免陰溝裡翻船陳雲陶和一樣採取穩紮穩打的方式,先是和海軍第三炮艦分隊一起,徹底包圍了延平城,試圖打長久的圍攻戰。

鎮胡軍也不過是剛佔據延平而已,沒有進行長時間的經營,城內的糧食儲備維持不了多久的,到時候不怕鎮胡軍不屈服。

此外陳雲陶選擇沒有第一時間發起總攻,也是想要持續抽調更多的兵力抵達延平,也想要獲得統帥部那邊更多的增援。

另外,陳雲陶也擔心着,萬一自己這邊把鎮胡軍給打的狠了,很有可能把鎮胡軍徹底逼到敵對面上。

鎮胡軍雖然是從太平軍分出來的,但是去年天京內訌的時候,導致了林成庭和石達開,洪秀全等徹底分裂,當初的林成庭甚至率領所部對天京發起進攻,最後失敗被迫退往江西。

後來林成庭派人過來,試圖和林哲達成合作關係,當時的林哲雖然沒有答應,但爲了扶持林成庭在江西牽制太平軍,也是賣給了林成庭部分滑膛槍甚至火炮,不過這種交易並沒有進行多久就中斷了。因爲隨着中華軍繼續擴張地盤。

導致中華軍和鎮胡軍在贛北地區和福建地區甚至廣東地區都有了直接的利益衝突,如此鎮胡軍也就成爲了中華軍統一中國的障礙之一。在這種情況下林哲自然不會把軍火販賣給林成庭。

不過即便如此,目前的中華帝國內部裡也沒有說短時間滅掉鎮胡軍的打算。因爲現在中華帝國的最大敵人並不是林成庭,甚至都不是太平天國,而是北方的滿清。

相對於太平天國和鎮胡軍而言,滿清對中華帝國的威脅更大,別的不說,僅僅是滿清這幾年編練新軍就是一大威脅,北方數十萬清軍,數萬新軍對於中華帝國而言是極爲龐大的壓力。

如今的中華帝國是專注於北方戰事,在福建和皖南方向都只算得上是次要戰線而已。不可能因爲次要戰線上的得失就影響到中華帝國的北方戰略的。

這從皖南方向的第四軍從皖南方向進入贛北後,止步於九江,也沒有直接翻山越嶺直接進入江西腹地,和鎮胡軍雖然發生了幾次小規模的交火,但是很快就是停止就可以看得出來,目前的中華帝國並沒有擴大在贛北方向戰事的心思。

在這種情況下,陳雲陶就必須考慮到自己在福建這邊的的軍事行動會不會影響到整個帝國的戰略安排。

陳雲陶把自己的擔心寫成戰報,然後通過海軍的蒸汽輪船送往南京。

林哲接到陳雲陶的戰報後,不由得苦笑一聲。看來自己當初選擇陳雲陶爲第三軍軍長還是過於樂觀了。

自己明明之前就給陳雲陶下了非常明確的命令,那就是拿下福建,不管敵人是清軍還是鎮胡軍又或者是其他亂七八糟的敵人。

但是過於謹慎的陳雲陶還是沒敢第一時間動手,反而是千里迢迢送回戰報來請示。這要是換成徐言青或者施清瑄的話,估計早就把延平拿下來直接給林哲送上捷報了。

雖然說上位者不會喜歡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在通訊落後的時代裡。在外領軍的將領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做出判斷,畢竟事事都請示的話。必然會延誤戰機。

縱觀帝國諸多高級將領,在這方面最出色的就是徐言青。

此人率兵打仗從不拘一格。甚至有時候會偏離統帥部的預定戰術,不過他帶兵打仗的本事的確不錯,去年初率領第二混成團奔襲鎮江,進攻天京,去年底率軍拿下浙江全省,今年率領第四軍攻略皖南,大小戰事打贏了不說,而且很重要的是,由於其出色的用兵策略,他率領的部隊打仗時受到的傷亡是非常少的。

去年率領第二混成團奔襲鎮江,進攻天京時,其主力第二混成團前後死傷不超過兩百人,到最後非但實力沒有減少,反而是收編了三個協防師,又是創新了協防軍部隊在中華軍內的重要炮灰作用。

相對來說,其他將領雖然也能領軍一方,但是沒有徐言青這麼全面,比如說以往被視爲餘勝軍第一將領,林哲麾下頭號戰將的石琅翼,去年開始就已經開始淡出人們的視線,其中固然有林哲的刻意壓制有關,但是也和他的作戰風格偏向於穩重,不打無把握之仗有關,石琅翼擅長的堂堂正正的野戰對決,彙集絕對的優勢一舉擊潰敵人。

指揮大兵團進行決戰纔是他擅長的作戰方式,至於說遠途奔襲或者攻堅戰之類並不是他擅長的。

而施清瑄又要更次一籌,施清瑄打仗都是中規中矩,沒有大錯但是也沒有驚喜,這從他領軍在江北地區作戰就可以看得出來。

打仗完全就是依靠己方的兵力和火力優勢,就沒有用過什麼戰術之類的!

而實際上這也不僅僅施清瑄一人如此,實際上中華軍的絕大部分高級將領,中下層軍官大多如此,他們帶兵打仗,往往是比較呆板的用隨營學堂教授的戰術,很少說會和徐言青或者石琅翼這樣有着讓人驚喜的舉動。

而這也是任何一支軍隊的主要特性,優秀將領不是那麼容易出現的,大部分還是平庸將領。

但是話又說回來,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實際上並不是體現在少數幾個優秀將領上,而是體現在絕大部分的平庸將領上,儘管平庸但是隻要能夠嚴格的執行所學的戰術計策,那麼帶領軍隊獲得勝利也不是多困難的事。

陳雲陶的謹慎林哲是知道的,雖然對陳雲陶的謹慎有所不滿,但是林哲也不打算怪罪什麼,而是直接批覆了命令,讓陳雲陶儘快拿下延平,掌控福建後進軍廣東。

儘管有些波折,但是目前中華帝國的軍事情況總體上還是朝着越來越好的方向再走,福建、贛北方向不必過多擔心,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北方越來越多的清軍。

根據第五軍沈馳雲的回報,蘇北那邊的清軍是越來越多,而且也得到消息北方山東、直隸等省份的清軍也是持續南下,未來極有可能在蘇北一地爆發一場規模更多的戰役。

爲了儘早的準備在蘇北地區的會戰,徹底粉碎清軍的南下反攻的企圖,中華軍有必要儘快的結束皖北方向的戰事,抽調第一軍以及第二軍北上增援。

“統帥部這邊,還要加大對第一軍和第二軍的支援力度,儘快拿下六安和安慶!”林哲如此對着聯合參謀部總長石琅翼道。

石琅翼道:“昨日軍訓部已經給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三部送去了最新總數兩千人的新兵補充,用以補充各部在過去一個月的減員!”

林哲點點頭,然後道:“福建那邊的第十師自從改編一來,一直都沒能整整滿編制,陳雲陶已經多次請求兵員和武器的補充,雖然說北面的威脅要更大一些,但是福建那邊也不能放鬆,你和軍訓部以及軍械部商討一些,酌情給陳雲陶補充一些!”

說道補充兵力,石琅翼彷佛想到了什麼,然後道:“陛下,前些日子我和軍訓部的威廉商議過,看是不是能夠在浙江一省、蘇鬆太一府以外的地方招募兵員!

目前軍訓部那邊的徵募兵員依舊侷限在年初的定下的浙江一省,蘇鬆太一府,而這一地方雖然人口不少,但是優質兵員已經接近匱乏了,軍訓部上個月在浙江招募的兵員不足三千人,蘇鬆太更是隻有千人不到!”

林哲道:“哦,你們是怎麼想的?”

“以臣之見,江蘇各府,皖南數府已經拿下我們掌控多月,已經初步穩定了各地民心,雖然這些地方因爲過往的戰爭創傷導致優質兵員可能不多,但是多少還是能招一些的,對於後續我軍的擴軍以及減員補充還是非常必要的!”石琅翼朗聲說着。

林哲聽罷道:“既然你們覺得可行,那麼就拿個章程出來,不過要注意寧缺毋濫,兵員的素質必須保證!”

從餘勝軍時代開始,中華軍的兵員絕大部分都是從浙江招募,後來也是在松江府招募一部分,去年開始則是在整個蘇鬆太地區招募兵員。

雖然上述地方的總人口不少,但是由於中華軍對新兵的素質要求實在太高,這也就導致了能夠招募的新兵數量實際上是非常有限的,清末時期北洋爲了湊足六鎮兵力,可不僅僅在直隸招兵,同時還在山東、河南甚至山西、安徽等地招兵,原因很簡單,因爲當時的北洋對兵員的素質要求太高,同時很多符合要求的人也不是都願意來當兵的,所以導致在數千萬人口裡也挑不出幾萬人來。

現在中華軍招募新兵的要求同樣非常高,如此也就導致了合格的兵員稀少。。

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618章 閱艦式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74章 上任設衙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15章 公然敲詐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97章 城頭激戰第32章 大戰前夕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43章 慘勝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四百而十二章 獨特的上海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316章 國宴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53章 東進上海第361章 談判中的戰爭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艦隊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8章 營制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125章 林成庭東進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73章 設卡收稅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249章 一追一逃
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618章 閱艦式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74章 上任設衙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15章 公然敲詐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97章 城頭激戰第32章 大戰前夕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43章 慘勝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四百而十二章 獨特的上海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316章 國宴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53章 東進上海第361章 談判中的戰爭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艦隊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8章 營制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125章 林成庭東進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73章 設卡收稅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249章 一追一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