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

同時以原第一師所屬第三步兵團爲核心組建的第六混成旅則是編入第一軍作戰序列,後續第一軍將會轄有第三師、第六混成旅、第二騎兵團、第十九協防師。⊥,

而對於大量的協防師部隊,則是沿用以前的政策,部分戰鬥力尚可的協防師繼續編入前線部隊,承擔輔助作戰任務,而第六軍和第一軍加在一起,排除了第九協防師和第十九協防師外,還有大約十個協防師分別歸屬上述兩軍直接指揮,該部分協防師的兵力大約在四萬人。

除了對北方的第一軍和第六軍等野戰部隊做出略微調整後,中華軍統帥部宣佈正式組建地方守備部隊,並組建各省的守備司令部,成立有:

廣州守備司令部,福州守備司令部、上海守備司令部、杭州守備司令部、濟南守備司令部、安慶守備司令部、開封守備司令部,各省司令部的司令一律由皇家陸軍派遣的軍官擔任,原則上以上校軍銜爲準。

僅從各省守備司令的軍銜來看就知道,各省守備司令部的政治地位是要遠遠低於野戰軍部隊的,頂多就和一個步兵團的團長相當。

上述守備司令部將會負責各自省份的剿匪、彈壓地方等普通任務,從駐防該省的協防師中擇優整編爲地方守備部隊,成立若干守備營、守備團駐紮地方,不過目前只限於浙江、福建、廣東、江蘇四個沒有戰事的省份。

不過受限於協防師士兵的素質,協防師中能夠改編爲守備部隊的士兵是相當少的,大部分守備部隊的士兵還需要新招募。

而在有戰事的其他省份,包括山東、安徽、河南三省內的協防師部隊則是保持現狀,繼續歸屬前線各軍統帥,地方守備司令部不得從協防師從挑選士兵。爲啥?因爲能夠被挑選進入守備部隊的協防師士兵就這麼一點,而他們是協防師裡僅有能打的部隊,這要是被調走了,前線部隊打仗就會缺乏一些合格的炮灰部隊,所以再有戰事的省份裡,地方守備部隊則是直接新招募爲主。

總體而言。這一次大規模成立各省守備司令部,是中華軍對現有的軍事體制改革的一重大舉措,不僅僅是爲了維持地方安穩,更是爲了爲野戰部隊提供合格的後備兵員,能夠在爆發大規模戰爭的時候,能夠短時間內動員更多的部隊參戰。

這地方守備部隊實際上就是中華軍戰爭動員體系的重要一環!

“目前各省編練守備部隊的工作進行的比較順利,尤其是浙江那邊,目前已經編成了三個守備營,有望在半年內組建超過五千人的守備部隊。從而承擔整個浙江省的地方防務!”陳雲陶和往常一樣,用着平靜的語氣向林哲彙報工作。

林哲一邊翻看着手中的報告書,一邊問着:“協防師的改編你們有沒有相關的計劃,進行的如何?”

陳雲陶道:“組建各省守備部隊的時候,統帥部的各部同仁已經深入探討過協防師的問題,大部分同僚們認爲協防師的兵員素質差,已經是沒有改編爲新式軍隊的任何價值,比如目前杭州守備司令部對駐防浙江的兩個協防師中的測試中。將近八千名協防師士兵三百人通過了我們的綜合測試。

對此,統帥部的意見是。把協防師中少量通過測試士兵挑選進入守備部隊,餘者目前保持目前的狀態,而後續等各省守備部隊相繼編成後,則是把協防師轉變爲工程部隊在地方修建水利等大型基建任務,同時安排逐年退役,所部士兵退役完畢後直接撤銷番號!”

聽到八千人裡才挑出了三百名合格的守備士兵。這讓林哲相當無語,要知道這挑選的還不是野戰軍士兵呢,而只是守備部隊的士兵而已,而對守備部隊士兵的各方面要求本來就比野戰軍那邊低一些,身高、體重以及體能都是比較低的。

但是即便如此。這些協防軍也才挑出這麼一點人,這不得不說讓林哲相當失望。

但是林哲也知道其中的緣由,浙江那邊的協防師能夠挑出的人比較少,主要還是因爲駐防浙江的那兩個協防師本來就是協防師中中下游的部分。

早年中華軍就對協防軍有甲乙丙之分,其中的甲等協防師是狀態比較好,特定情況下可以承擔次要作戰任務的,乙等協防師是用來可以當炮灰的,丙等協防師是用來當炮灰都嫌礙手礙腳的。

後來中華軍雖然取消了協防師的甲乙丙之分,但是實際上這種區分一支都存在,目前的中華軍協防軍大體上有四種,頭等就是第九協防師、第十九協防師,兵員以清軍新軍士兵爲主,裝備燧發槍、擊發槍以及火炮,戰鬥力雖然不及皇家陸軍,但是和清軍新軍打還是可以的。這種協防師也是能夠單獨作戰的,實戰中前線將領一般把他們當主力用。

但是這種協防師一共也就兩個而已!

其次就是追隨各大主力師協同作戰的常規協防師,用以前的說法就是甲等協防師,其兵員雖然是從清軍綠營、團練、太平軍中挑選而來,但是都是優先挑選出體能比較優秀的士兵,擁有一個標準的火槍團,兩個冷兵器肉搏團,其中的火槍團以裝備燧發槍或火繩槍等,肉搏團裝備冷兵器。

不過他們的武器一般都是制式統一的武器,不會說和其他炮灰部隊一樣都是亂七八糟的武器。

這種協防師往往還有一個營的刀盾兵,這些刀盾兵體能優秀,肉搏能力強,尤其是登牆肉搏的情況下相當好用。

而往往一個三四千規模的協防師,其精華部分就在於這區區三四百人的刀盾兵了,其他的都很一般。

再次的就是數量最多的真正炮灰,中華軍裡五十幾個協防師裡,有半數都是這種,他們的兵員都是尋常的綠營、團練或者太平軍士兵,體能一般,武器上有部分火繩槍、各種亂七八的冷兵器,基本上有什麼用什麼,無法保持統一制式。

這些協防師一般都是當炮灰用的,打清軍裡的綠營和團練得看情況,有皇家陸軍壓陣的話一般能贏,但是沒有皇家陸軍壓陣的話,基本打起來就是五五之分,誰勝誰敗就得看實戰指揮和運氣了。

不過除非攻克堅城的時候,中華軍的高級將領們一般也不會把這些協防師排上前線,一般都是在後頭承擔輔助任務,比如運輸補給,維護補給線,駐防後方要地,挖戰壕修築工事之類的。

再次就是那些連炮灰都算不上的協防師了,這些協防師的士兵來源往往是俘虜中的老弱,體能比平民也好不到那裡去,而武器的話也是有什麼用什麼,有些士兵甚至沒有制式武器,只有一根竹槍或木棒而已。

這些協防師就算去當炮灰,前線將領都嫌他們礙手礙腳,一般都是留在後方承擔一些體力勞動,比如說現在就有很多這種性質的協防師用於疏通京杭大運河,還有部分被用於修築被戰火破壞的城市,比如揚州、淮安等城市。

這種劃分基本上也就讓稍微能打一些的協防師都在前線,在能夠留在後方的協防師基本都是老弱殘兵,基本沒什麼用處。

浙江駐防的兩個協防師都只那種比炮灰還要略差一些的協防師,在這些殘兵裡能夠挑出三百人來,這已經算是不容易了。

合上了手中的報告書,林哲道:“地方守備部隊的編練要加快,而留守後方,戰力羸弱的協防師也要儘快處理掉,現在這些部隊不都是承擔工程任務嗎,你們和內閣那邊商討一二,是不是可以成立一些工程隊,繼而把這些協防師的士兵吸納進來轉爲建築工人,還有如果他們有家可回,並且願意回家的應該儘快安排他們退伍回鄉!”

儘管協防師的士兵不用發軍餉,但是也是要吃飯的話,白白養着這麼多沒有什麼用處的協防師士兵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也不能不管不顧直接就地解散了,這樣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再怎麼說,他們也是中華軍的一份子,往大了說都是帝國的軍人,都是他林哲的子民,他總不能對他們不管不顧啊,這留着他們的話,他們還能天天吃飽飯,但是如果直接就地解散的話,那些有家可回的還好,回去還能種田生活,但是如果是無家可回,或者是家中沒有足夠田地的,這把他們趕出軍營就等於宣判了他們的死刑。

所以關於解散這些戰力羸弱的協防師,也不能簡單的一刀切,得各方面都考慮好!

願意回鄉的給路費遣散,不願意或者無家可回的安排工作,其中最容易安排的就是各類工程隊了。

戰爭之後的中華帝國本來就有大量的工程建設,更別說中華帝國現在正處以工業化的開端,需要衆多的產業工人,哪怕是城市無法消耗掉這麼多勞動力。

但是鄉間的大量水利建設足以消耗掉這些退役的協防軍士兵勞動力!

不過這樣一來,肯定會直接增加地方政府的負擔,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總不能把協防師一直保留下去。

在林哲決定了推行地方守備部隊的建立和協防師的逐步撤銷相關改革後,隨着各省地方守備部隊的建立,後方沒有戰事的各省也是針對衆多的協防師進行了相關改編,十二月份,中華軍撤銷了駐紮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省一共十三個協防師的番號。(。)

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316章 國宴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559章 句容馬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73章 設卡收稅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34章 危機!第17章 長興初戰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91章 攻城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308章 勝了嗎?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61章 爆破攻城第74章 上任設衙第48章 厘金初顯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391章 進城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6章 他敢打嗎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150章 勸進表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1章 餘姚林家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456章 立嫡立賢
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316章 國宴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559章 句容馬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73章 設卡收稅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34章 危機!第17章 長興初戰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91章 攻城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308章 勝了嗎?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61章 爆破攻城第74章 上任設衙第48章 厘金初顯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391章 進城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6章 他敢打嗎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150章 勸進表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1章 餘姚林家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456章 立嫡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