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定都大典

宮務廳,這個機構一開始是商貿區衙門督辦秘書室,後來就是演變爲大元帥府秘書室,林哲稱帝后正式改稱宮務廳。

這個宮務廳的職權相比較廣泛,基本上和皇室有關的都能插一手。

內務處,主要負責管理宮廷事務,也就是負責管理皇室的生活事務。

侍從室,負責皇室的安保事務,這個和軍方將領的一等侍從武官、二等侍從武官不同,林哲的侍從武官一般是一種名譽頭銜,大體和軍事顧問差不多,主要負責伴隨在林哲身邊提供各種軍事問題的答案,一般由在京的高級將領擔任,最低等的三等侍從武官都是少`將。而宮務廳的侍從室,只是負責皇室的安保事宜。

宗內室,自然是負責皇族以及各種皇室親戚的亂七八糟的事務。

醫務處,從這名義就能夠看得出來是向皇室提供醫療服務的機構。

財務室,打理皇室產業,提供皇室生活經費的機構,政府那邊每年拔給皇室的生活經費也是交由財務室安排。

此外還有其他幾個亂七八糟的機構,不過上述機構的職權都只限於在皇室宮廷內部,說重要也重要,但也上不來帝國政治權利的檯面。

但是宮務廳之所以被一羣人睜大了眼睛盯着,其實還是因爲其他兩個機構。

第一個就是秘書處,這個機構可就不是什麼管理皇室生活之類的機構了,而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政治性機構,協同處理皇帝的各種文書。林哲下發的正式詔令大多都是由秘書處起草,和明朝的內閣。清朝的軍機處極爲類似。表面上看沒啥權利,但實際上任何人都無法忽視這些秘書們。

再有就是剛成立的情報處了。作爲中華帝國裡第一個情報機構,其重要性不容置疑。

不過秘書處和情報處雖然名屬宮務廳,但實際上是由皇帝親自垂直管理,只是在宮務廳掛個名而已。

成立情報處也不是一早一夕可以辦到的,林哲雖然提前制定了各項章程,但是他還是告誡了趙東柵和徐巖令,不管是現在籌辦期間還是以後工作期間,都務必謹遵兩個字:低調!

林哲可不願意讓下面的那些軍政大員們把自己弄的這個情報處當成了明朝的錦衣衛或者東廠西廠來對待,並引起極大的反感。

所以低調是非常重要的!

趙東柵和徐巖令告退出去後。林安飛和徐言青纔是在宮務廳秘書處的秘書引領下進來。

“兩位愛卿一路上辛苦了,來,賜座!”林哲看着兩位愛將,一臉和氣的讓他們各自坐下。

雖然林哲已經廢除了跪拜禮,但是下面這些人卻也是沒有資格和林哲同坐的,除非林哲主動開口賜座,不然在林哲的面前就得乖乖的站着。

徐言青和林安飛雖然已經算是位高權重,但是越是這個時候他們就越是謹慎,雖然君賜不敢辭。但是也是沒敢直接大大咧咧的一屁股坐下,而只是只坐了點椅子邊而已,一臉的惶恐模樣。

接下來,林哲自然是按照慣例。聽了這兩人的各自簡短的口述報告,算得上是一個述職了,聽林安飛說派出渡江進入皖北的部隊遭到了太平天國陳玉成部的頑強抵抗。進展不太順利的時候。

林哲開口道:“如今我們已經算是初步奠定了根基,下一步我們的主要工作還是要放在部隊整頓。補充上,短時間內是不會發起大規模攻勢的。所以你的第二師在皖北、皖南那邊以謹慎爲上,能打就打,但是也不用勉強。”

說道這裡,他也是對徐言青道:“你的第四師也是一樣,近期內以鞏固現有果實爲主,不宜提前發動大規模攻勢!”

林安飛聽到這話,當即道:“陛下,如今我們已經拿下了皖南東部地區,下一步是不是該加把勁,再增兵皖南,好把皖南徹底拿下來?”

林哲卻是略微搖頭:“皖南,尤其是靠近贛北九江等地,現在是林成庭、曾國藩和石達開三家龍爭虎鬥,一時間恐怕是分不出勝負來,現在我們根基未穩,需要時間來消化新佔領區,部隊也需要休整擴充,而且揚州那邊的李鴻章還在,不得不防!”

林哲這話,雖然沒有說的很明白,但是其中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那就是現在中華軍要以提高自身力量爲要,對於皖南、贛北等地的石達開、曾國藩、林成庭三人以旁觀爲主,而下一步等中華軍整頓後內務,發起新一輪大規模攻勢的時候,也要把主要目標放在揚州的李鴻章上頭。

徐言青也是道:“陛下所言極是,揚州和鎮江只有一江之隔,只要揚州一天在清軍手裡,我們的鎮江就會受到極大的威脅,而且長江航運也是時刻面臨威脅,要想徹底解除江南之地的戰略威脅,就必須先把揚州等江淮之地給拿下來!”

林哲這番接見徐言青和林安飛,花費的時間要比見李甘州、趙東柵等人要多的多,這番接見除了聽這兩人的述職外,也是商討了諸多未來的戰略問題。

畢竟林安飛和徐言青是中華軍的少數幾個領軍一方的大將,林哲必須要讓他們和自己保持同一步調,別搞得和太平天國的諸王一樣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當林安飛和徐言青告退出去後,時間已經是臨近傍晚了,林哲又是接見了幾個內閣大臣後,這一下午的接見總算是完成了。

當即,他就是返回行宮的後院,剛進去呢,就是看見陳靜正抱着長女淑純公主!

陳靜這個中華帝國的皇后,此時穿着帶有濃厚晚明風格的漢服裙裝,整個人看起來比以往穿大襟長裙要好看的多。

不得不說,自從滿清入關後。不管是對男性的強制易服還是說對女性服飾的逐漸改變,到了清末時期。其漢人的服飾變的已經難看無比,男性的馬褂長袍其實還算好的了。但是女性的着裝更是難以入目。

滿清入關後,雖然不曾強令讓女人也該穿滿足服飾,使得漢族女性在清初時期得以保持漢服的風格,但是滿清中後期後慢慢受到了嚴重的滿族旗袍的影響,以至於到了清末時期,漢族女子的穿着也是和滿族女性無異。

稱帝建制後,被封爲皇后的陳靜身爲國母,這穿着是全國女性的表率,所以率先在衣着上覆古。穿起了傳統的漢服,諸多帶有晚明風格,同時又改良後的裙裝充斥了整個宮廷以及帝國上層。

而不得不說,中華民族的傳統漢服對女性的顏值具有極大的加成作用,這從清朝婦女的大襟換成了了明式羣裝後,原本傻乎乎的村姑立馬就能夠變成窈窕淑女。

林哲回來後,陳靜不等宮女的上前,她自己就是上前了兩步,接過了林哲脫下的外套。然後再轉遞給一旁的宮女,同時口中還說着:“今天怎麼早了!”

陳靜是前幾天就帶着淑純公主以及林哲的母親,也就是新封的皇太后林老太太離開上海,由第七混成旅、海軍部聯合派出的戰艦護送到南京的。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兩家的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親戚。

如此算是把整個皇室都搬到了南京來,不過陳靜到了南京後的這幾天,林哲由於事務繁忙。基本上天天都是華燈初上的時候才能返回後宅,而今天的這個時候雖然已經算是傍晚了。但是距離天黑還有一兩個小時呢,所以陳靜纔有怎麼一問。

“今天的事處理的快一些。再說明天也是個大日子,今天得早早休息養足精神,不然明白怕是撐不下去!”

陳靜聽罷,臉上也是露出一絲的無奈之色。

明天可是定都大典啊,根據教育部的那羣官員們的尿性,規模是恨不得越大越好,這些教育部的官員掛着教育部的名頭,但是一個個都是以傳統的禮部官員自居,教育正務不幹,反而是天天琢磨着禮儀這些虛無的東西,早知道林哲就不把典禮、禮制的則能劃歸到教育部了。

當初在上海搞登基大典的時候,這規模都已經算大的,但是教育部的那些官員們還不滿足,說什麼按照古制太過簡陋了,完全配不上我大中華帝國的顯赫功勳,所以趁着這一次的定都大典,他們準備是大搞特搞,規模甚至要弄的比當初的登基大典都要大。

什麼皇帝親自祭天啊,皇帝親自到太廟獻表啊,皇帝接受朝臣禮賓恭賀啊,能搞的全給搞上了,誓要彌補當初登基大典過於簡陋的遺憾!

面對這種禮儀性的活動,林哲也只能是任由教育部爲主的那些官員們折騰了,反正他是把一整天的時間都空出來了,就等着當個傀儡讓那些官員們擺弄。

次日,也就是四月十六號,中華帝國正式舉行定都大典,整個過程參與的不僅僅有林哲以及帝國的高官們,駐紮南京的大量軍隊也是一同參與了這場慶典。

林哲親自指示籌辦典禮的官員們,要辦一場規模浩大的閱兵式!

所以以第一師、第五師諸位駐防南京的主要兩支部隊,是全體參與了閱兵式,閱兵式上,林哲沒有穿那身臃腫的龍袍,而是換上了一身戎裝。

一身龍紋爲基調的軍裝禮服,也沒有乘坐什麼轎子或者馬車,而是直接騎上一匹肩高高達一米六五,全身棗紅色的英國純血馬,帶着身後的一羣同樣騎着高頭大馬的高級將領縱馬掠過受閱部隊。

只見他騎着馬高速疾馳着,手中高舉着的指揮刀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口中高聲喊着“中華帝國,戰無不勝!”

身後的高級將領們同樣高舉着指揮刀,同樣高喊着中華帝國、戰無不勝,彷佛要追隨林哲向敵人發起衝鋒!

於此同時那些受閱部隊的士兵和軍官們也是應聲喊出中華帝國、戰無不勝!

陣陣聲浪幾乎讓那些觀禮的文官們嚇破了膽,這些不管是前清官員還是跟着林哲一起崛起的文官們,雖然知道自家的中華軍很能打,更知道林哲這個皇帝乃是軍事統帥出身,但是真正看到林哲騎上高頭大馬,帶着將領們在受閱部隊前高速疾馳的時候還是覺得有些驚訝的。

至於那些無數士兵們喊着戰無不勝或者萬歲之類的口號更是讓他們感到心驚膽顫。

他們可以清晰的看見下面的那些士兵看向林哲時,露出的那種狂熱神情!

林哲,他不僅僅是這個帝國的皇帝,他更是這支軍隊的統帥!

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312章 財務部的苦和樂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92章 抽十殺一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96章 沉默衝鋒第25章 廣德激戰第343章 侯客室第635章 李平桐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425章 提親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559章 句容馬第540章 敵蹤初顯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603章 傾銷地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316章 國宴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97章 城頭激戰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82章 組建水師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632章 帝大系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19章 主動追擊第383章 我還會再回來的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67章 協防上海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46章 他敢打嗎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53章 東進上海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
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312章 財務部的苦和樂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92章 抽十殺一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96章 沉默衝鋒第25章 廣德激戰第343章 侯客室第635章 李平桐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425章 提親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559章 句容馬第540章 敵蹤初顯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603章 傾銷地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316章 國宴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97章 城頭激戰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82章 組建水師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632章 帝大系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19章 主動追擊第383章 我還會再回來的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67章 協防上海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46章 他敢打嗎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53章 東進上海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