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

該計劃依舊以八年甲艦積累下來的技術爲根基,採用和八年甲艦上準備採用的蒸汽機以及艦炮,封閉式炮塔等重要設計。

反正經過多年的研發,這些子系統大多已經成型,就算是進度最慢的兩百五十毫米艦炮,皇家武器公司那邊也已經在進行最後的技術攻關,對現有的洋炮進行測試,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就能夠製造出來安裝到八年甲艦上面

而萬噸計劃即便是從現在就開始建造,最少也要兩年後才能夠完成船體施工,到時候舾裝也得一年以上,因此哪怕是皇家武器公司的艦炮研發進度比計劃有所延後,但也不會太大影響到萬噸鉅艦的計劃。

很快,從香港趕回南京的林達標就是正式向林哲遞交了海軍造艦計劃。

這份計劃的首重自然是萬噸鐵甲艦了!

其萬噸鐵甲艦的設計已經正式確定,該設計由海軍艦政司司長鬍立才少將親自主導並負責。

胡立才,這是一個很俗氣的名字,他早年並不是海軍出身,而是上海造船廠的一個技術工程師,和造船廠內的洋人工程師一起負責多型船隻的設計,後來還作爲上海造船廠的技術代表前往英國的造船廠考察學習一番,回國則是取代了以往的洋人工程師,進而擔任上海造船廠的首席設計師。

緊接着,他被海軍盛情邀請,沒有任何從軍經歷的他被破格授予海軍上校銜,直接擔任艦政司副司長,主導海軍內鐵甲艦的設計工作,女蝸級以及炎帝級這兩款鐵甲艦就是他的設計作品,並因此晉升爲海軍少將,擔任艦政司司長一職。

這是一個典型自學成才。擁有過人天賦的設計師,雖然說起學歷不如海軍軍官學校艦政班以及那些留英學習造艦的海軍軍官們強,但是玩戰艦設計的話。靠的就是天賦,不客氣的說是老天爺賞飯吃。普通人再怎麼刻苦學習也是學不來的。

如今帝國要打算提前開工萬噸鉅艦,所以他自然是當仁不讓,很快就是從以往設計的諸多備選方案裡挑選了幾個,然後讓海軍內部審覈,最後海軍內部經過討論後,選定了其中一個方案作爲最終方案。

該方案的標準排水量爲一萬零一百噸,說起這個噸位也有意思,本來人家胡立才設計的初始噸位只有九千八百噸。但是海軍那些將領們掀起這戰艦的噸位不過萬,愣是讓胡立才加了三百噸,跨過了一萬噸的門檻。

戰艦長一百二十二米,寬十八米,吃水八點五米,整體的長寬比以及吃水和英國人的萬噸鐵甲艦其實也差不多,而且這新戰艦的長寬比還要更大一些。

採用純蒸汽動力,裝備一座往復式蒸汽機,單軸單槳推進,爲了獲得足夠大的馬力來推動這艘龐大的萬噸鉅艦。預計配屬十座鍋爐,預計功率可達七千匹馬力,最大航速達到十四點五節。

如果是在六點五節的經濟航速上進行巡航。那麼續航距離可以達到兩千海里。

防護上,一些重點部分採用五點五英寸厚的裝甲,其他大部分區域纔是採用四點五英寸的裝甲。

火力方面,預計採用高達八門的兩百五十毫米的後裝艦炮,身管長二十五倍,同時在船首以及船尾分別部署了兩座雙聯裝炮塔,然後在船體的中部兩側分別部署了一座雙聯裝炮塔,四座炮塔呈菱形佈局

此外在船體的兩側,分別部署六門。一共十二門的一百五十毫米的二級主炮!

火力的部署和數量和英國人的米諾陶級略有不同,英國人的米諾陶是四門九村主炮。然後是二十四門七寸副炮。

而帝國的主炮口徑要大一些,但是二級主炮的數量要少一些。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別就是:中華帝國的這艘戰艦採用全封閉式的主炮炮塔。就連那些一百五十毫米的主炮也部署在側舷的胸牆裝甲後面,同時胸牆裝甲的上部直接連接艦橋建築,因此看上去也像是封閉式炮塔。

然而不管想不想,但是這種副炮的部署模式至少要比露天甲板強得多。

在這款戰艦的設計上,帝國海軍可謂是進行了綜合性的取捨的,首先是船體,因爲這款戰艦的設計之初就是要用來進行艦隊決戰的,因此航速絕對不能和近海戰艦那樣低,最低要求就是要達到十四節,不能比英國人的萬噸鐵甲艦差。

防護上同樣如此,隨着艦炮口徑的進一步提高那麼有必要加大裝甲厚度,爲此採用了五點五英寸的最後裝甲厚度,此外部分次要區域則是四點五英寸的裝甲厚度。

這個裝甲厚度足以應對目前的大部分艦炮,那些八英寸以下的艦炮對這個厚度的裝甲基本無能爲力。

火力的部署上,也是經過取捨的,原本是打算裝備四門十英寸主炮,裝備二十四門的一百八十毫米側舷副炮,但是之前的珠江口海戰已經證明了,不管是六英寸還是七英寸級別的後裝線膛炮,都無法有效擊穿現有的四點五英寸裝甲,更別說以後的那些五英寸甚至更厚的裝甲了,目前只有兩百毫米以上,甚至兩百五十毫米乃是更大口徑的主炮才能夠有效擊穿目前鐵甲艦的厚重裝甲。

所以艦政司是迅速放棄了這些一百八十毫米的副炮,然後改變火炮佈局,直接把兩百五十毫米的數量提高到了八門之多,並採用菱形佈局。這種艦炮佈局如果是隻看外觀的話,那妥妥就是無畏艦時代的全重火炮戰列艦啊。

但實際上這就是表面上的全重火炮而已,因爲沒有集中火控系統的情況下,所謂的全重火炮就是一句空話,並沒有太大意義。

帝國海軍設計的這款萬噸鉅艦,設計上帶有比較濃厚的英國人萬噸鐵甲艦的痕跡,尤其是船體設計上和米諾陶級鐵甲艦有着極大的相似,但是在火力佈局上,卻是和當代的戰艦都有所不同,算是比較獨特一些,帶有濃厚的無畏艦時代的風格。

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小口徑艦炮沒啥用,海軍想要儘可能的部署更多的大口徑艦炮,但是太多了也不行,太多了火炮重量太大,重心不穩,爲了保持重心就得降低幹舷。

即便是部署了八門兩百五十毫米的主炮,這款萬噸戰艦的幹舷依舊要比英國人的一票鐵甲艦要低一些,如此肯定會影響遠洋適航性。

這種萬噸鉅艦如果放在世界海軍發展史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實際意義,沒啥世界第一的名頭,要說意義的話,八年甲艦的意義比它更大一些。

這款萬噸鉅艦對於帝國海軍而言,是一款以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儘可能建造的最強大的戰艦!

要操作這麼一艘龐大的戰艦,至少需要八百名海軍官兵!

同時要建造這麼一艘龐大的戰艦,需要高達兩百二十萬圓的經費,按照當今的白銀和黃金比率,摺合英鎊大約是在四十八萬上下。

而這個費用還沒有包括前期投入的萬噸船塢,新式大口徑艦炮,新式蒸汽機,封閉式炮塔的研發投入,因爲這些研發經費是在八年甲艦試驗艦的建造過程中就被提前支付了,要不然的話,區區只有五千噸的八年甲艦計劃要花費海軍高達一百四十萬圓的經費了,比四千噸的炎帝級多了整整五十萬圓,導致造價如此昂貴的原因是,雖然其中建造經費其實並不多,更多的都是一些各子系統的研發經費。

如此鉅額的造艦經費如果讓內閣或者陸軍的那羣人看到了,估計都得高喊海軍這些敗家子了。

不過對此林哲卻是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發展萬噸鉅艦也不是喊了一天兩天的事了,實際上海軍以及國內的幾個主要企業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做準備了,青島海軍造船廠建造的兩座大型船塢,其中一座是一萬噸,而另外一座則是更大一些,達到了一萬五千噸。

林德機械公司的艦載蒸汽機研發一直就沒有停下來過,作爲國內唯一個一家大型艦載蒸汽機供應商,林德機械公司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同時也有足夠的經費讓他們去研發,如今他們建造的還是普通的蒸汽機,但是也是在努力追趕蒸汽機技術的最新潮流,目前他們甚至有對三脹式蒸汽機展開了前期的理論研究。

這都準備了這麼多年,可以說帝國上下已經是做好了大半準備,這咬咬牙也不是不能夠造出來!

而之前的珠江口海軍裡,帝國海軍被英國人的兩艘大型鐵甲艦給刺激到了,更是被英國人現有的那些萬噸鐵甲艦給嚇到了,所以纔會這麼急急忙忙的提出了提前建造萬噸鐵甲艦的計劃。

對此,林哲也是覺得時機雖然還早了些,但是早些開始搞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以後遇到什麼問題了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解決。

因此,林哲是很痛快的批准了海軍的造艦計劃,併爲預計開工建造的萬噸鐵甲艦親自擬定了艦名。

這一次的艦名依舊從上古神話裡選取,以‘蚩尤’二字爲艦名,繼承了帝國海軍裡的鐵甲艦以神話人物作爲艦名的傳統。

蚩尤號將會在三個月內,即1866年七月前在青島海軍造船廠的四號船塢,即目前國內唯一的一座一萬五千噸的船塢裡動工,預計到1868年十二月前完成船體施工並下水,而完工並服役的時間則是預定在1870年。

也就是說,1870年後,中華帝國將會得到一艘中國歷史上首艘萬噸鋼鐵鉅艦,屆時中華帝國海軍將會擺脫目前的弱勢海軍身份,真正成爲一支海上強軍。(。

第20章 傷亡懸殊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69章 江海關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4章 擴張護院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308章 勝了嗎?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47章 入城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47章 入城第2章 土匪危機第636章 風波起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337章 繼承人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635章 李平桐第540章 敵蹤初顯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16章 賊軍來襲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82章 組建水師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62章 破城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90章 騎兵出擊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691章 中美密謀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
第20章 傷亡懸殊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69章 江海關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4章 擴張護院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308章 勝了嗎?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47章 入城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47章 入城第2章 土匪危機第636章 風波起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337章 繼承人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635章 李平桐第540章 敵蹤初顯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16章 賊軍來襲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82章 組建水師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62章 破城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90章 騎兵出擊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691章 中美密謀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