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宣父猶能畏後生

如果說朝廷和世家一切矛盾激化的導火索,恐怕就是南京城這幾個大世家煽動百姓到鐘山腳下抗議的事情。可以說正是這一件事將所有世家推到了葉應武和朝廷的對立面,而葉應武也出人意料的直接採取行動,一夜之間將這幾個率先動手的世家直接拿下。

可以說葉應武的雷霆手段讓很多人都目瞪口呆,但是也徹底斷掉了世家和朝廷之間攜手並進的最後一線可能,之後雙方就只有真正的“兵戎相見”。這個案子雖然不能算是一切鬥爭的根源——根源更應該歸於世家感受到自己利益受到威脅而對朝廷的不滿——但是絕對是這鬥爭由暗流轉化爲漩渦的推動力。

而現在葉應武將反擊的點又落在了這個案子上,分明是有始有終的意思。雖然不知道這個案子到底是怎麼判下來的,但是昝萬壽而或者張全,都很清楚,這必然是對世家的沉重打擊。畢竟三名主審都是站在葉應武這一邊的,怎麼會有他們的好果子吃?

夏士林看也不看昝萬壽他們或多或少投過來的目光,他手中的這一份奏章就像是一本判決書,不僅僅是代表着京城世家的命運,更代表着葉應武爲天下世家選擇好的命運。

葉應武微微頷首,夏士林當即開口唸道:“‘鐘山百姓經人唆使聚衆鬧事’一案,經由大明刑部尚書夏士林、吏部尚書汪立信和御史臺監察御史陳宜中共同審理判決,決定判處主犯楊琦流放安南,九族之內家人財產一併抄沒充官,從犯周亮、馬賀流放大理,因其涉案較淺,只抄沒三族直系家屬財產,判決書臣如數抄錄在奏章上,還請陛下過目。”

唆使百姓鬧事這種罪過,可大可小,如果向大處說,就算是定一個謀反的罪名也沒有問題,而如果向小處說,最多就是一個擾亂治安。而夏士林他們做出的判決並沒有和之前判決吳革那樣狠辣,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的“照顧”到了犯人的家屬,要知道在之前判決吳革等人謀反大罪的時候,家屬實際上都是減刑了的。

既然葉應武這一次想要對付世家,那麼世家之中起到主導作用的是誰實際上已經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把和這幾個人有關係的所有親屬連根拔起,因爲正是這麼多人織就的一張大網構成了整個盤根錯節的世家勢力。按理說以流放安南和大理這樣的罪過——現在單單就流放來說,最嚴厲的是流放遼東和南洋島嶼,尤其是之前南洋海軍艦隊發現的“澳洲大島”——並不算得上什麼大罪了,甚至現在的安南和大理一個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停靠地,一個是大明重點經營建設的吐蕃和南洋屏障,絕對算不上荒山野嶺,而且有了海上的飛剪快船和陸地上的直道,甚至都算不上很遙遠。

所以實際上從這個審判結果來看,對於主要當事人的懲罰算不上重,尤其是相比於吳革等人當年遭受的凌遲,不過從抄沒九族和三族財產家眷來看,這懲罰又絕對算不上少。畢竟一個世家的主體就是直系的三族,然後再由直系三族向外延伸,形成一個枝繁葉茂有如大樹的世家,而將三族抄沒,基本就等於將這個世家的支柱打斷了。

這幾個當初跳出來引起整個鬥爭的世家,算是徹底完蛋了。

昝萬壽面無表情的聽着,這幾個京城的世家實際上都算不得什麼龐然大物,畢竟南京城的重建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這些曾經在建康府發展的世家自然不可能有太大的力量。可以說他們只是被所有世家推在前面的第一批犧牲品,對於這幾個世家倒下了,昝萬壽並沒有太多的感覺,這些傢伙既然傻乎乎的被利用成這個樣子,那也沒有什麼好憐惜的。

現在昝萬壽更關心的葉應武會採取怎樣的下一步行動,一向喜歡先防守,再猝然發難、一網打盡的陛下,絕對不會僅僅侷限在收拾掉京城的這幾個世家。

此時此刻的昝萬壽,已經做不了其餘的,只能靜靜等待命運的宣判。

“諸位卿家可有異議?”葉應武淡淡說道,隨手翻着奏章,實際上這奏章他已經看過了,更甚至這樣可大可小的案子,根本沒有必要弄到這大朝會上來解決,平日的小朝會實際上就可以做出判決,畢竟那些辛辛苦苦趕過來的地方官員,十有八九不會在意京城中幾個家族的興衰,更甚至如果沒有朝廷邸報的話,很有可能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京城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

“那好,准奏!”葉應武頓了一下,點頭說道。

他話音未落,禮部左侍郎廖瑩中大步站出來:“啓稟陛下,臣有本要奏。”

一雙雙目光幾乎同時落在了廖瑩中身上,廖瑩中是什麼人,他們可都清楚,當年賈似道的左臂右膀,可以說賈似道的政令基本上都是通過廖瑩中來進行的,其中就包括田畝制度改革,曾經遭受很大的阻力,而正是在賈似道的支持下,廖瑩中和翁應龍全力推動改革,最終落實下去,只可惜這改革的好處還沒有收到多少,賈似道就已經徹底沉迷於後樂園的山水酒色之中,不問政事,而廖瑩中和翁應龍也就沒有辦法更進一步,只能全力維持這樣的格局。

可以說廖瑩中是世家的眼中釘和肉中刺,當年他對世家造成的打擊和傷害,世家是不會忘的。而廖瑩中當然也不傻,是葉應武在這亂世之中保住了他的性命,又是葉應武讓他重新回到朝廷中樞,這樣的恩情廖瑩中可不會不管不顧,更何況對付世家本來就是廖瑩中必須要做的,畢竟朝堂上的鬥爭同樣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廖瑩中可不會天真的以爲自己不去招惹世家,世家也不會找自己的麻煩,現在的世家只是滿頭跳蚤自己撓不清楚,一旦等他們緩過氣來,就是來清算和廖瑩中的舊怨、和陳宜中他們新恨的時候,所以趁着現在廖瑩中可不介意全力以赴徹底將世家打倒。

更何況葉應武早就已經寫好了劇本,現在廖瑩中需要做的,不過就是照本宣科。

昝萬壽暗暗咬牙,廖瑩中突然跳出來多少讓他有些吃驚,畢竟在之前他們一直以爲李嘆是陛下專門拉來的救火隊員,而現在才意識到,實際上李嘆只是葉應武做的一個迷惑他們的活靶子,當他們把一切關注都落在李嘆身上的時候,其餘的官員便會全力以赴反擊。

現在這冒出來的廖瑩中便是其中之一,雖然昝萬壽不知道廖瑩中想要說什麼,但是無論是廖瑩中早就名動天下的能力和才學,還是他禮部左侍郎的身份——在禮部尚書暫時空缺的情況下實際上就是代表禮部——都容不得昝萬壽小覷。

廖瑩中當即朗聲說道:“陛下,在過去的兩年之中,臣走過了我大明江南、兩淮和川蜀,受陛下之所託考察各地百姓之生計、州府政策頒佈發行之情況,當然還有各地學堂、道路等建設之情況,江南華夏曾有之半壁江山,今日繁華昌盛更勝往昔,而兩淮、川蜀、河洛的大明新收復之土地,重建也是如火如荼,然臣以爲,我大明想要進一步向前,當務之急還是人才,更或者說是應當如何培養出對大明有用之人才。而臣所見,讀書考取功名讓很多人趨之若鶩,但是實際上朝廷用不到這麼多的士子,反倒是很多其餘方面需要大量的人才。”

廖瑩中說完,大多數的官員們臉上神情都是變了變,如何培養人才,古來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好的人才才能夠保證王朝的永世興盛,而現在朝廷採取的科舉考試製度,是繼承自隋唐和前宋選拔人才的制度,到現在已經有六七百年了,可以說已經發展到完美的程度,不知道廖瑩中此時提出“如何培養人才”,所爲何意?

鄧光薦皺了皺眉,剛想要站出來,他身邊的劉辰翁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他的衣袖,狠狠搖了搖頭。鄧光薦怔了一下,本來還想要說什麼,不過似乎感受到大殿上越來越凝重的氣氛,終於還是退了回去。

對於這個廖瑩中,鄧光薦說實在並沒有什麼好感,而廖瑩中此時提出這個問題十有八九是想要批判科舉制度,這讓鄧光薦這個接受正統教育思想這麼多年,又是主管教育的官員如何能忍受,但是在這時候鄧光薦也沒有別的選擇,他如果此時魯莽的衝出去,很有可能擾亂葉應武的佈置。

相比於其餘的,鄧光薦還是選擇相信葉應武。

文天祥此時也一甩衣袖站出來,這個前朝的狀元、當今的左丞相朗聲說道:“啓稟陛下,臣以爲廖相公所言所問頗有道理,古往今來,治國之策可以從聖人書中學到,但是其餘很多方面的知識卻難以在聖人書中尋覓,比如工部研發火器的技術,如果不是陛下將工匠集中起來,集思廣益,恐怕現在大明北伐將要付出更多的犧牲。而之前在疏浚運河、建造直道等上面體現出來的缺少人才,也應該是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大明收復的北方土地和州府正是斷壁殘垣、百廢待興,所以現在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有治國之能的人才,還有能腳踏實地、有設計規劃以令平地起高樓的人才。”

頓了一下,文天祥猛地側頭,目光在臉色各異的官員們身上掃過:“現在大明需要的,不只是會熟讀聖人書的官員,也不只是胸懷韜略有治國之大才的官員,還有精通一門,能夠支撐起一角天空的官員。”

張全和昝萬壽皺了皺眉,廖瑩中和文天祥這是什麼意思,這似乎和世家沒有什麼關係啊?

而廖瑩中不等其餘人開口,直接衝着葉應武一拱手:“文相公所言正合臣之心意,因此臣奏請陛下,以金陵護理學院、臨安醫學院爲參照,開設更多偏向一門的學院,以爲我大明培養專門之官吏,專精之官吏!能精一門以到極致者,自當有權入中樞。”

此話一落,郭守敬等幾名工部大臣率先站出來:“臣附議!”

緊接着文天祥、謝枋得、劉師勇、汪立信等人也紛紛站出來:“臣附議!”

一時間整個朝堂上被這“附議”的聲音所籠罩,而昝萬壽和張全也終於明白過來,臉色登時大變。

如果說剛纔陳宜中那一招反擊還只是小的釜底抽薪,那麼葉應武這一次反擊就真的是徹頭徹尾的釜底抽薪、對世家連根拔起了。

昝萬壽下意識的擡頭看去,葉應武正含笑看着他,只不過這笑容之中帶着讓昝萬壽心驚膽戰的冷意。

——————————————————-

大明後宮御花園。

秋風颯颯,吹動水面,盪漾起層層漣漪,羅幕珠簾都在這風中搖晃。

陸婉言下意識的擡頭看了看天空,太陽還在東面,距離大朝會結束應該還有很長的時間,但是陸婉言已經有些等不及了,甚至可以說不只是她,這萬衆矚目的大朝會,牽動着所有人的神經。

“婉娘姊姊,”惠娘笑着坐下,看着陸婉言交纏在一起的雙手,那手指因爲用力的原因而有些發白,“在擔心夫君麼?”

“能不擔心麼,”陸婉言這一次沒有反駁,“這一次大朝會是夫君和世家之間第一次正面打擂臺,甚至可以說是唯一一次朝堂鬥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雖然夫君並不會因爲失敗就真的丟失掉皇位,但是這些年打拼的心血還有大明皇室對於天下大權的控制,可就徹底丟掉了。”

惠娘微微頷首,如果葉應武失敗,實際上直接受到傷害的肯定是陳宜中等在前面打頭陣的,被波及的也應該是後面的文天祥和謝枋得等已經被打上葉應武標籤的大臣,但是要真的說受到影響和損失最大的,肯定還是葉應武本人,一旦讓世家能夠更進一步,那麼葉應武等待的就只有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大權落入別人的手中。

“夫君想要勝出,其實也很簡單,”惠娘不慌不忙的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只要不給世家喘息的機會,直接將和朝廷作對的世家連根拔起,那麼就算是其餘世家之前還有和朝廷叫板的膽量,這個時候也得掂量掂量了。”

“惠娘妹妹看的可真是清楚呢。”腳步聲再一次響起,卻是趙雲舒和絮娘聯袂而來,發出這一聲近似於調笑的感慨的,正是絮娘。

惠娘嬌嗔道:“絮兒姊姊就知道調笑我!”

“你絮娘姊姊這句話說的還真沒錯,”趙雲舒輕笑一聲,看着盪漾着漣漪的水面,聲音漸漸平淡下來,“夫君之前取天下的過程確實是有些快,所以也導致很多地方州府還得仰仗地方上的世家代爲維持秩序,這也就使得在前宋已經逐漸銷聲匿跡的世家再一次有重返朝堂、執掌天下大權的架勢,這是夫君想要在短短几年中戰勝蒙古韃子,從而不給蒙古人以喘息之機所需要付出的代價,而現在夫君已經有能力收拾山河,世家在夫君新規劃的構架之中自然也就不適宜,所以夫君肯定會以組建新的上層來取代世家的方式,藉此機會將世家徹底剷除。”

古往今來,新勢力的崛起必然是踩着舊勢力的屍體,中間絕對不可能有和平而穩定的過渡。從前唐到前宋是天下大權從藩鎮向士人階層的過渡,中間五代十國絕對可以算得上華夏民族的血淚史,而在前宋和現在的大明之間,也必然會存在着權力從士人階級和舊的世家勢力手中向葉應武所代表的嶄新階層的過渡,而這個權力更迭的過程,現在還沒有流過多少血。

第一百六十三章 露似珍珠月似弓第一百二十章 激流暗涌 下第三百零三章 遙望中原誰是主(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登九五之位第五百九十一章 畫角吹風邊月明(中)第四百九十章 此身長報國第一百一十六章 赤血燃燒 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漠孤煙直第一百九十五章 非是小人非英雄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萬里人歸來第三百零六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下)第一百一十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六百七十五章 輕騎狂飆陰山動第二百七十三章 闔城候君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三百九十七章 磨洗認前朝第四百七十三章 博羅浪潮生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播蘭馨妃后里(上)第七十一章 乾坤朗朗 下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城巍峨 中第六百三十二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露似珍珠月似弓第五十六章 神兵天降 上第十四章 惟願海波平 下第四百四十章 冥冥有天命第六百二十七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明,葉應武在此!第五百四十七章 洛陽陌上三軍集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此戰威名震今古第五百章 等閒識得東風面(爲書友狼狗保衛奴隸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五百章 等閒識得東風面(爲書友狼狗保衛奴隸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整軍備武 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駭浪化爲塵 下第六百零二章 南洋重有風潮起(上)第三百七十章 颯颯風聲凜第五百七十九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宣父猶能畏後生第六百三十六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深閨夢裡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待浮花浪蕊都盡(下)第五十七章 神兵天降 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雲虎匯聚鎮江府第六百八十章 胡危命在破竹中(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上)第六百零九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變生肘腋最難防 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下)第二百四十章 鐵馬冰河恨 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青山南北殺聲烈第一百二十六章 瀘州長怨 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春意浮江漢 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將敢負荊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街小雨潤如酥第三百三十九章 旋抹紅妝看使君(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門泊萬里船第五百五十八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赤霞滿京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闔城候君來第十九章 風雨夜寥殺機重第一百六十二章 今宵有酒今宵醉第四十三章 赤血染青山 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孤軍血染此山巔 中第二百零二章 兵來如水輕迴轉 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暗潮生渚風滿席(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棋子空敲落第二百零七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下第七十章 乾坤朗朗 中第一百零九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上第十一章 釣魚乃願者上鉤第三十七章 驚變 下第六十四章 煙雨誰撐傘 中第九十一章 夏風煙塵 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六部挽袖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引弓向天北 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春風不渡漢 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下)第四十一章 千軍北渡江 下第六百零三章 南洋重有風潮起(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三山籠煙障第一百八十九章 誰向東行誰向西第三百九十二章 陳州起邊釁第八十九章 東南煙濤有巨島第二十一章 誰人解風情第五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六百三十七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博羅浪潮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煙波度若飛(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夢裡關山相與歸第六百零三章 南洋重有風潮起(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荷而得藕
第一百六十三章 露似珍珠月似弓第一百二十章 激流暗涌 下第三百零三章 遙望中原誰是主(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登九五之位第五百九十一章 畫角吹風邊月明(中)第四百九十章 此身長報國第一百一十六章 赤血燃燒 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漠孤煙直第一百九十五章 非是小人非英雄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萬里人歸來第三百零六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下)第一百一十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六百七十五章 輕騎狂飆陰山動第二百七十三章 闔城候君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三百九十七章 磨洗認前朝第四百七十三章 博羅浪潮生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播蘭馨妃后里(上)第七十一章 乾坤朗朗 下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城巍峨 中第六百三十二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露似珍珠月似弓第五十六章 神兵天降 上第十四章 惟願海波平 下第四百四十章 冥冥有天命第六百二十七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明,葉應武在此!第五百四十七章 洛陽陌上三軍集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此戰威名震今古第五百章 等閒識得東風面(爲書友狼狗保衛奴隸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五百章 等閒識得東風面(爲書友狼狗保衛奴隸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整軍備武 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駭浪化爲塵 下第六百零二章 南洋重有風潮起(上)第三百七十章 颯颯風聲凜第五百七十九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宣父猶能畏後生第六百三十六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深閨夢裡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待浮花浪蕊都盡(下)第五十七章 神兵天降 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雲虎匯聚鎮江府第六百八十章 胡危命在破竹中(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上)第六百零九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變生肘腋最難防 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下)第二百四十章 鐵馬冰河恨 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青山南北殺聲烈第一百二十六章 瀘州長怨 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春意浮江漢 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將敢負荊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街小雨潤如酥第三百三十九章 旋抹紅妝看使君(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門泊萬里船第五百五十八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赤霞滿京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闔城候君來第十九章 風雨夜寥殺機重第一百六十二章 今宵有酒今宵醉第四十三章 赤血染青山 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孤軍血染此山巔 中第二百零二章 兵來如水輕迴轉 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暗潮生渚風滿席(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棋子空敲落第二百零七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下第七十章 乾坤朗朗 中第一百零九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上第十一章 釣魚乃願者上鉤第三十七章 驚變 下第六十四章 煙雨誰撐傘 中第九十一章 夏風煙塵 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六部挽袖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引弓向天北 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春風不渡漢 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下)第四十一章 千軍北渡江 下第六百零三章 南洋重有風潮起(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三山籠煙障第一百八十九章 誰向東行誰向西第三百九十二章 陳州起邊釁第八十九章 東南煙濤有巨島第二十一章 誰人解風情第五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六百三十七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博羅浪潮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煙波度若飛(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夢裡關山相與歸第六百零三章 南洋重有風潮起(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荷而得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