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青山南北殺聲烈

?ps:清明節和基友在鎮江玩了兩天,北固山、金山、焦山,還拜謁了一下俺們理工科老祖宗沈括的夢溪園和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墓,實地考察發現北固山雖然和想象中的有偏差,但是至少在小說之前關於鎮江的描述中還是沒有太大的地理明顯錯誤的(此處沾沾自喜)。親們清明節沒有忘記對小弟的支持,很是感動,在此致以謝意。

蘄州城下。

一支輕騎飛快的在原野中馳過,並沒有想進入城中的意思,雖然這座蘄州城早在上一次黃州大戰中就已經近乎荒廢,城頭上根本看不到一面宋軍的旗幟,也沒有哪怕是一道身影。

城門就這麼在晨曦中敞開着,陽光透過城門灑在街道上,如果站在城門處可以清晰的看見裡面空曠無人的街道。甚至就連常見的酒旗、店鋪的招牌都是欠奉。

彷彿這就是一座已經被遺棄的城池,又彷彿這裡面掩藏着重重殺機。在城外奔馳的輕騎雖然沒有旗號,但是隻要是個明眼人都明白,能夠在這五人光顧的荒野廢城外有這麼一支輕騎,而且都是清一色的蒙古矮腳馬,除了蒙古韃子本身,還能有誰?

這支足足百人的哨探騎兵已經繞着城池跑了一圈了,不只是蘄州城中看上去沒有守衛,甚至就連大江上也是沒有宋軍水師的身影。上一次黃州之戰蒙古就是吃虧在陸秀夫帶着水師直接殺向蘄州,截斷了蒙古的一條後路。

大江浩蕩,捲動浪濤無數。對岸的青山隱隱,江上有些霧氣,甚至都看不清楚那裡是不是還有宋軍的旗幟。

“進城看看。”心中驚疑不定的蒙古百夫長咬着牙指着城門。

不是說有一支宋軍已經在蘄州上岸了嗎,爲什麼至今沒有見到蹤影。如果是埋伏在這蘄州城中,那自己就算是拼上一條命也得給後續的弟兄們探查清楚。

畢竟是數千人孤軍南來,怎能不謹慎小心。

蒙古斥候騎兵頓時分作四隊,從蘄州的四個城門進城,蘄州本來也就只有五個城門。還有一個是水門。除了面向北面的城門有甕城之外,其他甚至連甕城都沒有,不過畢竟是江北州府,又靠近大江。所以護城河還是有的。

只不過護城河上的吊橋早就已經放了下來,不知道是當初撤退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拉上去,還是??????蒙古百夫長下意識的打了一個寒戰,但是這個時候命令都下了,自己沒有猶豫和遲疑的可能了。嘴角上泛起一絲冷笑。他催動胯下戰馬徑直從南門入城。

看着蒙古斥候進入城中,遠遠的一道山坡上幾名宋軍斥候一身晨露,卻是臉上都流露出欣喜的笑容。進城就好啊,不怕你們進城,就怕你們在這野地裡面亂晃!

“走,快去稟報將軍!”帶頭的十將招呼同伴,幾道身影綽綽約約很快就消失在荒草中。

————————————————————————

“殺!”帶隊的蒙古百夫長一揮手中刀,指向前方。

刀光閃閃,大隊的蒙古漢家步卒排列着鬆散的陣線向着緩坡上衝擊。另外還有百餘人再後面擡着長短雲梯等簡易的攻城武器,對付像緩坡上這種小營寨。雲梯就已經足夠了。

雙方的投石機首先開始對射,巨大的石塊呼嘯着撞擊在宋軍的營寨上,即使是土牆,捱了這一發石彈,也要有些坍塌。不過好在蒙古帶來的投石機並不多,再加上宋軍的投石機和牀子弩虎視眈眈,所以也不敢太上前,能夠觸碰到宋軍營寨的土牆,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更多的石頭則是撞在緩坡上,最後無奈的滾落。

“放箭!”一隊蒙古百人隊騎兵突然間從陣型前面掠過。早就已經張開的弓有如滿月,“砰砰砰”勁響連綿成片,密集的箭矢呼嘯着從營寨寨牆上面掠過。

對於這些蒙古騎兵來說,射殺營寨寨牆上的士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壓制寨牆後面那些操縱牀子弩和投石機的士卒。沒有想到蒙古步卒都已經發起攻擊了,騎兵還有膽量在前面來上這麼一手,堅守營寨的宋軍都頭吃了一驚,然而已經來不及了,身後慘叫聲連連,不少來不及躲避的士卒在這從天而降的箭矢漫射下死傷。

“牀子弩、神臂弩。都不準客氣,給某往死裡招呼!”那名都頭頓時紅着眼睛抄起神臂弩扣動扳機。

被打了措手不及的宋軍士卒更是憤怒異常,自家都虞候就在背後不遠處的主寨看着,剛纔這一下可是丟了臉了,若是不能將眼前這些不知死活叫喊着衝上來的蒙古步卒狠狠殺上一通,弟兄們以後還怎麼在其他都的袍澤面前擡起頭來?

牀子弩率先開始咆哮,緊接着宋軍獨步天下的弓弩展現出來強大的殺傷力,衝在最前面的蒙古士卒幾乎是迎着箭矢倒下,如果不是陣型鬆散而且盾牌手依舊衝在前面的話,恐怕這第一批百十號人就直接交代在箭雨中了。

粗大的箭矢在人羣中犁出一條血路,一直扎進衝在最後的蒙古士卒前面。那名士卒渾身冷汗的擡頭看去,周圍遠遠近近還有人在拼命向上衝,但是自己的前方早就空空蕩蕩。

已然鑿穿了進攻的陣型。

宋軍的營寨很小,以至於只能放得下兩個都的士卒,但是依託緩坡和營寨,足夠他們擋住數百人的進攻。一隊又一隊的蒙古騎兵飛快的在緩坡下奔馳,能夠和宋軍強大的弓弩一較高下的,也就只有蒙古征服世界的騎射了,通過快速移動的速度來彌補弓弩上的不足。

“繼續!”指揮進攻的蒙古千夫長咬着牙沒有絲毫猶豫,又有兩個百人隊直接投入到了衝擊中。

有了之前的教訓,雖然騎射的蒙古騎兵比上次多了很多,宋軍的損失卻是微乎其微,甚至還有弓弩手仗着土牆的遮擋和蒙古騎兵對射,倒是讓幾個蒙古騎兵慘叫着摔落馬背。

“突火槍!”宋軍都頭冷冷一笑,剛纔沒有讓你們嚐嚐突火槍的滋味,就是已經猜測到你們這一次派上來的人肯定更多。

如果說幾個月的訓練不足以讓天武軍前廂能夠在野戰中以一當十,但是在這防守戰中也是綽綽有餘了。指揮的將領下達使用突火槍的命令,可不是隻是使用突火槍。而是自突火槍一下所有的火器都可以使用。

火蒺藜和震天雷被早就等候多時的宋軍士卒直接扔了下去,緩坡上爆炸接連起伏,對於這種宋軍常見的火器,蒙古士卒卻是吃了一驚。畢竟他們從來還沒有見過有誰敢用手直接將這傢伙給扔出來。

然而天武軍做到了。

甚至還沒有等到突火槍發威。進攻的蒙古漢家步卒就已經叫喊着從山坡上狼狽跑下來,似乎並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裡,營寨上的宋軍直接無視了敵人露出後背的這大好機會,一支箭都沒有放。

倒是有一個瘦小的士卒跳上寨牆哈哈笑着衝着一陣混亂的蒙古步騎撒了一泡尿。

“小陽子,你那麼短。就不要從這裡逞能了,別說迎風尿十里,怕是十寸都沒有啊!那幫子傢伙跑得快,你是尿不到的!”一名十將笑着打趣道,聲音很大,隨風而來,顯然不只是給營寨中的宋軍士卒說的,還是給那些山坡下的蒙古步騎說的。

頓時幾個負責指揮的蒙古千夫長、百夫長臉漲得通紅,紛紛叫喊着帶人重新向山坡上殺來。

瘦小的小陽子吃了一驚,連褲子都來不及提便從土牆上跳下來:“奶奶的來的這麼快!”

換來的自然是宋軍士卒更加猖狂的笑聲。下一刻密集的箭矢從土牆後面飛出。喊叫着衝上來的蒙古士卒一排一排的倒下。

然而這一次卻是沒有人退縮,騎兵更是不顧自己人還在坡上,直接奔馳到坡下,弓弦抖動不停,箭矢呼嘯。

剛纔還在笑着的宋軍十將被突如其來的箭矢沒入胸口,頓時悶哼一聲軟軟的滑倒,鮮血從傷口中噴涌出來,被自家十將剛剛嘲笑過的小陽子這個時候卻是焦急的撲上來:

“頭兒,你怎麼樣?”

那名十將拍了拍小陽子的肩膀,嘴角已經有鮮血溢出。呼嘯的箭矢從兩個人的頭上絢爛交錯。這一次藉助自家步卒的掩護,蒙古騎兵射出的箭更加密集,宋軍也開始有了死傷。

“頭兒!頭兒,你倒是說句話啊!”小陽子眼角有淚水流動。瘦弱的手狠狠地捶在地上。

已經奄奄一息的十將苦笑着搖了搖頭,也不知道這算不算報應,剛纔還生龍活虎的自己,曾幾何時,已經說不出話來,難以忍受的痛苦從傷口處一直蔓延向全身。微微眯了眯眼,他剎那間好想睡去,好想擁抱黑暗。

在小陽子的懷裡,十將閉上了眼睛,眉頭緊皺,彷彿還在掙扎,雙手無力的支撐者牆壁想要站起來,最後卻只能留下兩個血手印。發現實在是沒有力氣,也意識到自己終究要離開的時候,十將不知道哪裡來的毅力,猛地擡起手,指了指那面依舊在飄揚的旗幟。

下一刻,血流如注,人已閉目。滾燙的淚水不止劃過小陽子的臉頰,周圍同樣在十將的帶領下的士卒都是熱淚盈眶,但是人死不能復生,殺害自家十將的仇人就在不遠處!

“殺!”小陽子抄起來十將的刀,再一次跳上土牆。

緩坡並不長,再加上宋軍士卒被蒙古騎兵的騎射壓制,這一次已經讓全軍衝鋒的蒙古步卒殺到了不到十丈。已經來不及給神臂弩上弦了,負責指揮的都頭沉着點燃手中的突火槍。

三四支突火槍同時轟響,第一排蒙古士卒一聲不吭便已經倒下。而更多的蒙古士卒則是繼續吶喊着向前。戰旗飄揚,這些蒙古步卒似乎都已經瘋了,向前衝,繼續向前衝!

“殺!”天武軍都頭一把抄起身邊的赤色旗幟,跳了出去。

不只是小陽子自己殺了出去,都頭也在,幾名十將也在。

更多的宋軍士卒,都在!

赤旗招展,熱血昂揚!

“殺——”雙方的將士吶喊着,就像是兩柄絕世利刃,在這狹小的土坡上、寨牆下。轟然相撞。

“殺——”不只是這北面土坡,蒙古步騎對於南面土坡的進攻,也由之前的佯攻轉變爲了強攻,雙方在山坡上下血戰。

葉應武不得不承認。這一戰,雙方都打得太頑強,尤其是蒙古步騎,竟然能夠對着北面山坡連續三次發動衝擊,實在出乎意料。不過現在已經顧不上這些了,衝擊兩側山坡的蒙古步騎足有兩三千人,只能放得下幾個都的宋軍營寨顯然擋不住這樣的攻擊。

“百戰都,隨某出城!”葉應武冷聲說道,“尹虞侯,你帶着五千人馬在營寨下方列陣,另外兩側山坡務必守住!”

“末將遵令!”尹玉不敢怠慢,雖然葉應武以身犯險並不是什麼好事,但是尹玉並不認爲自己現在有能力攔得住葉應武。

山谷中原本緊緊關閉的寨門猛地打開,以至於山谷口的蒙古步騎都是吃了一驚。不過旋即的景象讓他們更加震驚。區區百餘名宋軍騎兵捲動風塵呼嘯而出!

緊接着五千陣型整齊的宋軍步卒大步出城,沿着山谷徑直向前。

“撤,全都撤回來!”當看到迎面那面“葉”字大旗的時候。一直負責監視山谷中宋軍營寨的蒙古千夫長急忙令人吩咐兩側進攻山頭的同伴。有資格以百名騎兵打出葉字大旗的,就只有一個人了——天武軍四廂都指揮使,葉應武!

葉應武竟然在這裡!

不只是進攻的蒙古步騎大吃一驚,就連兩側的宋軍士卒也是一怔,不過和蒙古步騎的膽怯不同,宋軍士卒們紛紛大聲歡呼着,就跟打了雞血一樣重新撲向對手,兇狠百倍。

自家使君就在這裡。葉使君就在和他們一起,並肩戰鬥!

殺聲震天,甚至遮掩了百戰都的馬蹄聲。

蒙古騎兵千夫長皺了皺眉:“葉應武,你倒是好大的膽子。百名騎兵就敢攻擊老子的千人隊,不過既然來了,那麼就讓你吃不了兜着走!給老子上!”

一左一右兩支騎兵百人隊已經呼嘯而出,他們不需要正面迎戰百戰都,只需要從兩側不斷用騎射騷擾就可以了,這一招從成吉思汗時代就延續下來的狼羣戰術。無論是對付什麼樣的敵人,都是屢試不爽。

然而讓他們吃驚的是,宋軍騎兵不過百人,卻是毫不猶豫的同樣分成兩路,甚至是沿着山谷分成兩路,每名騎兵手中都是拿着一把勁弩,直接殺到南北兩處山坡下面,勁弩呼嘯,箭矢如蝗,瞬間將已經殺上山坡的蒙古步卒淹沒。

葉應武親自率領騎兵進攻後路,正面應敵的宋軍士卒頓時士氣暴漲,竟然將已經衝到寨牆下的蒙古步卒硬生生一步步逼退。

而與此同時,那前出準備進攻百戰都的兩支蒙古百人隊,迎頭撞在了尹玉率領的五千步卒大陣中。

“放!”尹玉抽出佩刀,面色如鐵,就站在大陣之前巋然不動。天武軍上下將領都知道前廂都指揮使江鎬善攻,都虞候尹玉善守,向來是相得益彰,但是今天江鎬不在,葉應武親自衝在前面,他尹玉也不能在後面當縮頭烏龜。

之前說他善守,只是因爲他沒有進攻過!

隨着尹玉一聲令下,陣中弓弩手同時暴起發難。自從南渡以後,宋軍仗着弓弩強悍向來讓大金和蒙古無計可施,甚至在一些軍隊中,弓弩手的比例能夠佔到六成。尹玉麾下這五千步卒雖然還不至於那麼喪心病狂,卻也有千人弓弩手。

密集的箭矢和可怖的準確度讓兩支蒙古百人隊片刻之後就只有不到一半能夠縱馬。只不過在他們的前面,一支支雪亮的拒馬槍已經立在那裡,而手持大斧、身披步人甲的重裝甲士則目光炯炯的站在拒馬槍後面,隨時準備將眼前一切剁爲碎塊!

兩百蒙古騎兵就像是泥牛入海,就這樣消散殆盡。

“收槍,殺!”尹玉冷笑着邁動步伐,大隊的宋軍輕甲士卒緊緊追隨着他,向着山谷外面殺去。

“自不量力!”蒙古千夫長已經顧不上四處搗亂的百戰都了,眼前這支五千人的宋軍士卒眨眼功夫就讓兩百麾下騎兵成爲了屍體,這給千夫長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兒郎們,殺啊,讓他們見識見識蒙古鐵騎縱橫天下的威力!”

鐵騎橫流,近千騎兵同時催動戰馬,像是一朵黑雲席捲。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下)第五百零三章 風回小院庭蕪綠第三百七十八章 旗揚海天南(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王率土之濱第二十八章 今夜星辰今夜燈第六百三十五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上)第三百零八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中)第五百九十六章 樓上殘燈伴曉霜(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禍起於蕭牆之內第五十章 密雲不雨 下第一百三十章 看此間潮滅 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當以重擔委任君 上第六十五章 煙雨誰撐傘 下第六十八章 青石路遠 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非是英雄非小人 下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笳鼓萬貔貅(下)第九十六章 咫尺之間生死決第十八章 道左相逢是故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瀚海百丈冰第八十五章 恩怨分明 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看此間潮滅 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靜觀風雲譎 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退反覆何彷徨 上第四百三十章 萬衆披肝膽第四百七十五章 滄海落日圓第四百零三章 陌上馬蹄輕第三百八十九章 煙波度若飛(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非是英雄非小人 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族崛起的代價第六百零一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下)第五百零六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五百四十五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中)第五十三章 誰的末路 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絕域催戰雲第三百四十九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下)第九章 鋒鍔染血平石灘第六百零九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候卿入甕來第四百三十五章 彈指灞陵雪第六百六十八章 宣父猶能畏後生第五百四十三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毅魄歸來日第一百四十五章 有杏不須梅第三百七十六章 覆巢無完卵(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旗揚海天南(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青燈孤盞星辰淡第四十七章 晨曦初照第一百七十一章 瓊海深處空足音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二百零一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八十六章 恩怨難分 中第九十九章 夏夜迷蹤 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二十一章 誰人解風情第五百九十一章 畫角吹風邊月明(中)第六百二十八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下)第九十一章 夏風煙塵 上第十章 且將老卒驅新卒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街小雨潤如酥第一百一十七章 赤血燃燒 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中)第六百五十七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家家城下招魂葬(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下西樓第三十三章 何去又何從第六百七十章 學院派系的崛起第六百二十一章 暗潮生渚風滿席(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成王敗寇否第三十六章 驚變 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族崛起的代價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千里山河第五百二十八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議論聲紛紛第一百二十八章 看此間潮滅 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千里山河第三百一十三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恩怨不妨對飲茶第二百三十六章 春風不渡漢 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將膽氣豪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一百八十七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引弓西北望第六百四十一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上)第四百零九章 鐵騎踏關山第十一章 釣魚乃願者上鉤第五百三十五章 燕雲遼海塵萬丈(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一百二十八章 看此間潮滅 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又近一年四月時(上)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下)第五百零三章 風回小院庭蕪綠第三百七十八章 旗揚海天南(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王率土之濱第二十八章 今夜星辰今夜燈第六百三十五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上)第三百零八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中)第五百九十六章 樓上殘燈伴曉霜(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禍起於蕭牆之內第五十章 密雲不雨 下第一百三十章 看此間潮滅 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當以重擔委任君 上第六十五章 煙雨誰撐傘 下第六十八章 青石路遠 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非是英雄非小人 下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笳鼓萬貔貅(下)第九十六章 咫尺之間生死決第十八章 道左相逢是故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瀚海百丈冰第八十五章 恩怨分明 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看此間潮滅 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靜觀風雲譎 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退反覆何彷徨 上第四百三十章 萬衆披肝膽第四百七十五章 滄海落日圓第四百零三章 陌上馬蹄輕第三百八十九章 煙波度若飛(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非是英雄非小人 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族崛起的代價第六百零一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下)第五百零六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五百四十五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中)第五十三章 誰的末路 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絕域催戰雲第三百四十九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下)第九章 鋒鍔染血平石灘第六百零九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候卿入甕來第四百三十五章 彈指灞陵雪第六百六十八章 宣父猶能畏後生第五百四十三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毅魄歸來日第一百四十五章 有杏不須梅第三百七十六章 覆巢無完卵(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旗揚海天南(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青燈孤盞星辰淡第四十七章 晨曦初照第一百七十一章 瓊海深處空足音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二百零一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八十六章 恩怨難分 中第九十九章 夏夜迷蹤 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二十一章 誰人解風情第五百九十一章 畫角吹風邊月明(中)第六百二十八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下)第九十一章 夏風煙塵 上第十章 且將老卒驅新卒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街小雨潤如酥第一百一十七章 赤血燃燒 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中)第六百五十七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家家城下招魂葬(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下西樓第三十三章 何去又何從第六百七十章 學院派系的崛起第六百二十一章 暗潮生渚風滿席(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成王敗寇否第三十六章 驚變 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族崛起的代價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千里山河第五百二十八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議論聲紛紛第一百二十八章 看此間潮滅 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千里山河第三百一十三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恩怨不妨對飲茶第二百三十六章 春風不渡漢 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將膽氣豪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一百八十七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引弓西北望第六百四十一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上)第四百零九章 鐵騎踏關山第十一章 釣魚乃願者上鉤第五百三十五章 燕雲遼海塵萬丈(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一百二十八章 看此間潮滅 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又近一年四月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