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飛來書信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鬆茂矣。人跡罕見的羣山之中,隱蔽着一座小型的村寨。與真正的村寨有所不同的是,村落裡沒有女人和老人。不僅如此,寨門口甚至還有兵士嚴密把守。就這架勢,瞎子也能看出此處是某諸侯國的秘密基地。

“嘣!”

等門口守衛聽到弓弦的響聲時,一支挾着疾風的箭已經來到近前。老規矩,銳器瞄準的誰,誰負責上手去應付。若是反應不過來,當場射死活該!教頭可是這麼要求的!

能到這裡來的,就沒個低手!

寨門口左手邊的一名兵士並未拔劍格擋而是擡手抄住飛來物,發現竟然是一支已經被拆去箭頭的箭矢。箭桿之上纏有一個不大的小包裹,搭手一捏便能試出裡面裝有一捆小竹簡。平時的書信往來,幾乎都是在這種材料上書寫文字的。考慮其體積太大不便於攜帶,於是有人發明了這種手指長短的小型竹簡。偶爾也會採用輕便的絲織物,不過要考慮成本問題的。

衆所周知,古代郵遞書信不外乎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人來完成運送的,而另外一種則是利用信鴿傳遞。書信文件中如果附有高度機密,就必須派出兵士參與完成運送。這就要面臨長途跋涉的問題,因爲投遞員需要沿途休息和飲食。隨之而來的,便形成後來的由官方設立的驛站。

我國現存驛站遺蹟還算完整的,也僅剩下明朝時期的驛站建築。但沒有實物證明並不能說明,明朝再往前就沒有這種官方招待所的存在。據史料記載,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曾設十里一亭。而這個所謂的亭,除是行政辦公地點外還起到傳遞公文軍情的作用。

接住箭矢的兵士見包裹上面的落款上書有蒙將軍的名諱,自然不敢多做耽擱。囑咐守門的哥幾個注意警戒後,急忙轉身朝寨子內奔去。至於將軍辦公的所在地,平時一天都能去八回,完全就是輕車熟路。

“將軍!有您的信!”

自從接到密令開始組建專職軍士後,蒙武便宜行事從各部選拔部分精英進山設立訓練營地。等一切步入正軌並逐漸開始良性循環,這一晃過去便是幾年。在正式集訓過程中,他發現很多優秀的兵士身體狀況已經過去最佳的訓練時間。雖然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國內各處的武功底子參差不齊。再加上很多都是祖傳的手藝,訓練起來還不如什麼都不會省勁。

期間更多的不是提高單兵技藝,而是在不斷更改更改再更改。對他的感覺有時就好象是製作軍事地圖,一旦出現問題再去修改往往會適得其反。好幾次建議上頭由他親自去民間找優秀的孩童,每次呈報卻都如石沉大海再無下文。說句難聽點的,輸送過來的兵員身體都已經練死了,再想重新開始勢比登天還難。本着對得起自己這份薪酬的目的,他決定再次上表。

今天正一筆一劃地碼字,聽到竟然有書信來此。好在奏章接近尾聲,乾脆沒有理會。直到蓋上印章,這才示意呈上來。來此地以後已經很久沒收到過書信了,看到小包是有箭矢射過來的不由地大奇。還以爲是上頭批覆的公文,但這種形式顯然不是。示意送信兵士退下,抽掉箭桿打開竹簡查看。

“匆匆一別數年,將軍安好。小人聽聞將軍整治兵馬已初見成效,真是可喜可賀...”

就這書法,非呂子不能爲之!蒙武不用看後面的署名便知是誰,嗯!有份掛念真好!

在韓國都城離別之時,他才發現呂子真的是給他物色大家閨秀。這可真是始料未及!也多虧呂子有心,美嬌娘並不是韓國某位王公大臣家的女子。雖然秦國一直本着海納百川的態度,但牽扯到政治通婚仍有相當嚴格的規定。尤其是文武官員的擇偶,必須要得到秦王的許可才行。貴族就無妨了,畢竟是商業方面的。往來流通以貨易貨,離開商人還真不行。

他的這門親家也算時運不濟,因當前局勢不明朗導致其家道中落。偏偏又恰逢連陰雨,韓魏兩國因一畝三分地的歸屬問題交惡而大打出手。原本在魏國的產業竟然被魏公子下令如數充公,這可真是欲哭無淚的結果。正打算賣地賣房以填補鉅虧,沒想到遇到呂子親自前來登門保媒。

能在此時尋個好人家就相當知足了,現在看來簡直就是天上掉下大面餅。但凡能讓這位跨國集團的頭號人物親自辦的,賢婿自然也不會差到哪兒去!錯過這個村便沒這個店!親家無不應允,並且建議後天即是吉日良辰,不用再找人算日子了!

呂子也沒想到會如此順利,聽到人家如此爽快當然也樂得其成,於是這門親事就這麼定下了。蒙母對蒙武的親事已經催過多次,以至於呂子都不好意思上門。現在既然終身大事已定,再偷空回家看老孃起碼也顯得有底氣不是。

得到大喜消息的新郎官當場也是目瞪口呆,幾次提出必須回國得到老孃的允許才行。呂子見說不過他,只好拿出蒙母的書信來證明。上面提到我兒的婚事全權交予呂子,身在外國可權宜。見信如見母命,不同意也待同意。老孃的話豈敢不聽!?於是勉爲其難聽從呂子的安排。

不過說實在的,蒙武受封爲將軍也不過是剛剛的事情。現在除了他這個光桿司令外,身無長物再沒別的。別看有這個職位在,平時的薪水少得可憐。即便如此,這才上任還不到發的時候。再加上秦國的獎金豐厚要看你的戰功多少,臨時沒機會的也就不用去考慮了。唉!早知道如此捉襟見肘,當初就應該戒酒!一天不喝就能省幾個刀幣,幾年算下來起碼起碼也有幾十兩銀子!可現在倒好,連套像樣的彩禮都拿不出手來!

呂子自然也知道他這位兄弟的難言之隱,過去攥住正在數指頭的雙手。大包大攬說,這事就不必你操心了。除了晚上入洞房外,其它的一應事物都由本丞相給你辦了!

這集團老總出手就是大方,蒙武結婚當天的排場搞得簡直比韓國國君嫁公主還要隆重。沒想到人家君上根本就不在乎這事,甚至還派人送來賀禮。國君手下一幫大臣那個親戚不從商!?如能借此結交這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大富豪的兄弟的媳婦的老爹,這以後隨便留點口水就不是個小數目!於是認識不認識的都能攀上個關係,紛紛前來到場慶賀。開始沒請的當場再補個喜帖就是,有什麼大不了的!

熙熙攘攘的,使得原本訂的五十桌酒席最終演變成將近三百桌。府上週圍的街道都排滿了桌凳,吃得都城各大酒樓連昨天的菜都沒剩下。以至於這事過去好幾年,衆酒家仍對此回味無窮。其實所有人都知道,當時沒人會去關心菜品的質量問題。能當天上桌的,本身就是日後可讓人羨慕嫉妒恨的談資。

至於那個什麼所謂的家道中落,現在看來好象已經不重要了。就當天所收到的彩禮以及隨的份子足夠全家老小吃上十輩子甚至還有富裕,真是不服不行!蒙武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大事忙活完就想跟呂子算算賬。到處一打聽這才知道,人家早離去多時。中午過來露面也是爲兄弟撐撐場面,媒人不到場畢竟不是個事。

這份情義,用金錢是無法衡量的。但當時幫忙的錢總還是要還的,這是做人的底限。沒想到一拖就是數年,今天終於有機會知道這位恩公的真身在那裡如何不讓人興嘆!蒙武一邊回憶着過往一邊翻看竹簡,卻越看越是心驚。書信中提到楚人善卜,從巫人口中竟然傳出呂子乃秦諜,是秦國派出的細作。

象這種身份若是被人識破,根本不是用盟約就能解救得出來的。各國對於細作的處理,一般都是暗地裡直接殺掉的。而派出國對此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承認被捕獲者就是落入人家手裡的把柄,不承認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被捕人員直接被殺卻一點應對辦法都沒有。

見光者即死!這早已是暗探間諜達成的共識,並已經準備好隨時隨地去的歸宿。

蒙武此刻所擔心的不是別的,而是他手頭上始終達不到超級默契的兵!憑呂子的手段也不是誰想抓就能抓得住的,他擔心的是書信中提及的內含深意。練兵!雖然信中沒有點明,不過他還是相信王命會隨後送達。

楚人尚武早已不是什麼新聞,近幾年也是英雄輩出。他們向來都以爲國盡忠爲榮,又言馬革裹屍何懼哉!?沒想到第一戰便遇強敵,怎能不讓人心潮澎湃!

都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既然如此試試火力的時刻到了!擔心總是多餘的,見這個正章也不是壞事。上手試一下,才能做出正確的評估!蒙武打定主意後,起身從刀架上取下三尺青鋒掛在腰間,大聲喝道:“傳令!全體整隊!”

第八十二章 散兵遊勇第六十八章 阻擊陣地第一百零六章 百萬大軍第四十四章 白日做夢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邊釣魚第四十七章 你的國家第三十三章 誰在敲鼓第一百二十二章 鋒矢殺陣第一百一十七章 步兵方陣第五十章 廿四劍客第八十三章 複覈地圖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鬥經驗第八十一章 挖地三尺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五十四章 秦軍戰鼓第一百零二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五十四章 山區迷霧第一十一章 秦軍營地第九十五章 雪花雞湯第一十四章 文化中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局待定第八章 蒙武將軍第九章 飛來書信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五十一章 閉門謝客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三十一章 誰勸誰降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一十章 生不畏死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六章 如何說的第七十二章 駐顏有術第一百一十六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三章 君命難違第一百四十五章 檢閱秦軍第七十一章 問鼎天下第二十二章 想聽真話第二十八章 飲用水源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八十一章 小金絲猴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一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九十一章 戰場規則第一百零七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糧囤底座第七十七章 暴風驟雨第一十八章 機密檔案第八十四章 片刻溫馨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二章 小夥伴們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一十七章 齊家之意第五十五章 暗夜殺手第七十九章 鹿死誰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陶土背甲第九十二章 相忘江湖第四十四章 咽喉要道第六十章 夢裡鞦韆第一十七章 一棵苗子第六十一章 渡河口岸第一百一十五章 策馬揚鞭花開花落第九十章 出人意料第五十六章 撥雲見日第二章 鑄劍之旅第二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趙軍會議第六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六十二章 畫中之人第三十六章 一力承當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軍對陣第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三章 魚鱗之陣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馬識途第四十二章 冊封官職第二章 難言之隱第六十七章 並非偶然第六十二章 長子縣城第一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三章 雪地狙擊第七十章 總結報告第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第一十六章 楚楚動人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四十六章 淮河之北第九章 渠丘黍酒第一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四十九章 擔水提漿第五十九章 不勝酒力第五十九章 爲了秦國第七十章 絕不放棄第四章 太陰心經第五十七章 楚國大將第一百章 僱傭兵隊第二十四章 絕對防禦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月十五第四十八章 相府衛隊
第八十二章 散兵遊勇第六十八章 阻擊陣地第一百零六章 百萬大軍第四十四章 白日做夢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邊釣魚第四十七章 你的國家第三十三章 誰在敲鼓第一百二十二章 鋒矢殺陣第一百一十七章 步兵方陣第五十章 廿四劍客第八十三章 複覈地圖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鬥經驗第八十一章 挖地三尺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五十四章 秦軍戰鼓第一百零二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五十四章 山區迷霧第一十一章 秦軍營地第九十五章 雪花雞湯第一十四章 文化中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局待定第八章 蒙武將軍第九章 飛來書信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五十一章 閉門謝客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三十一章 誰勸誰降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一十章 生不畏死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六章 如何說的第七十二章 駐顏有術第一百一十六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三章 君命難違第一百四十五章 檢閱秦軍第七十一章 問鼎天下第二十二章 想聽真話第二十八章 飲用水源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八十一章 小金絲猴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一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九十一章 戰場規則第一百零七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糧囤底座第七十七章 暴風驟雨第一十八章 機密檔案第八十四章 片刻溫馨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二章 小夥伴們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一十七章 齊家之意第五十五章 暗夜殺手第七十九章 鹿死誰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陶土背甲第九十二章 相忘江湖第四十四章 咽喉要道第六十章 夢裡鞦韆第一十七章 一棵苗子第六十一章 渡河口岸第一百一十五章 策馬揚鞭花開花落第九十章 出人意料第五十六章 撥雲見日第二章 鑄劍之旅第二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趙軍會議第六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六十二章 畫中之人第三十六章 一力承當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軍對陣第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三章 魚鱗之陣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馬識途第四十二章 冊封官職第二章 難言之隱第六十七章 並非偶然第六十二章 長子縣城第一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三章 雪地狙擊第七十章 總結報告第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第一十六章 楚楚動人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四十六章 淮河之北第九章 渠丘黍酒第一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四十九章 擔水提漿第五十九章 不勝酒力第五十九章 爲了秦國第七十章 絕不放棄第四章 太陰心經第五十七章 楚國大將第一百章 僱傭兵隊第二十四章 絕對防禦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月十五第四十八章 相府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