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勉爲其難

戰場上的處理意見可以特事特辦,大將軍躲在草垛曬太陽也是可以理解的。背風的環境,再加上照在身上便感覺暖和和的太陽光線。這人往裡一靠,當場就能睡過去。至於形象不形象的,現在早已管不了那許多。

呂子也確實感覺累壞了,剛靠在草垛上就感覺上下眼皮直打架。這如何能累成這樣...看來這身體是越來越不中用了。邊琢磨着邊掏到懷裡的霹靂彈,反覆搓弄着。光滑的表面跟鵝卵石的感覺差不多,總有種忍不住想使勁攥攥的衝動冒出來。

“大將軍出城!大將軍出城!”

正在迷迷糊糊遊離之間的呂子突然清醒過來,稍微一琢磨馬上明白過來。起身將張着大嘴的李信踢起來,順手又把姬喜拉起來。

“馬!備馬!快點!”

等三個人跳上戰馬急匆匆奔到城門時,幸虧還算及時趕到。只見頂盔摜甲的董青董大夫正準備出城,隨行的兵卒是剛剛組織起來的百人兵隊。

自從天亮以後,外面的趙軍並未再展開攻城。而且早飯的時間也已經過了,應該是有什麼事情發生纔對。難道是要跟城中的守軍談判不成!?

“董大夫!”呂子翻身跳下戰馬,緊走兩步上前攔在董青的馬前。“城外的趙軍並未撤退,還望將軍三思而定。在敵強我弱的不利態勢下,對方的承諾往往都是假的!”

董青顯然也清楚目前的形勢,翻身下馬拉着呂子的胳膊。“賢弟且隨我上城!”

剛纔明明是要出城,這會兒如何又要上城樓?外面到底有什麼?滿腹狐疑的呂子跟着董青登上城牆,還沒說話便倒吸一口涼氣。在極度良好的目力所及範圍內,上百架投石車已經嚴陣以待。

這種重型的攻城武器威力巨大,可以輕易地毀掉城樓上的城防工事。就算是嚴絲合縫的青灰色的城牆,一炮就能轟出一個很大的凹陷來。

趙軍要是昨夜就使用投石車輔助步兵攻城,根本不用費這麼長時間的。如果所料不錯的話,這批重型武器是今天早晨剛剛纔送達的。

事實勝於雄辯!看到城外出現大量的木工機械設備,任誰也能想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如果說開始的時候還認爲有的選擇的話,有這些東西的出現已經讓野王城的守軍明白時間是多麼的珍貴。

呂子深知董青是絕不會投降的,此次出城的目的只是盡最大努力拖延時間。但城外的那些將軍們也都不是傻子,有人故意拖延時間立馬就會被他們發現。果真到那時,幾百個刀斧手一擁而上。任你有天大的本事,照樣會被剁成肉泥。

跟着呂子身後的李信也同時看到這種情況,忙說道:“將軍!此次出城,恐怕這裡面更多的是陰謀。現在城中最高長官就是你,咱們絕不能上小人的當!”

董青之所以帶着呂子等人登上城樓,目的就是想告訴呂子要以大局爲重。負責城牆上防守的正規部隊已經不足一千五百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軍工雜役在充人數。有的地方甚至都是一個兵帶着一羣雜役在戰鬥,其戰鬥力可想而知。即便如此,此時的野王城仍然在秦軍的手上。

但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攻城和守城過程中不能出現任何的意想不到。只有稍微出點狀況,原本看似平衡的局面立刻就會發生傾斜。此次突然出現的投石車部隊,就屬於意想不到的序列。

這種重型武器可以讓城牆上一個人都留不下,甚至連上面的城防工事都會被砸個一乾二淨。若是直接把城牆打塌,在技術上可能有點難度。可要是用於輔助攻城破壞城磚,這就是件標準的殺手鐗。

城牆的內部大都是由夯土層構成,外面則是由城磚和青石構成表面以及城牆上的防禦設施。而所謂的城牆垮塌,多是指城磚及城牆外表出現問題。若是夯土層的原因,一般就是指常年的雨水侵蝕或者是工程質量。

外面的趙軍恐怕也沒想到,僅憑一座小小的野王城竟然會如此的難啃。損兵折將不說,甚至連城防工事都沒有成功突破過。照目前的形勢看,再打上一週好象都極有可能。指望圍城把秦軍熬成彈盡糧絕,貌似臨時有點困難。畢竟這是人家秦軍的補給站,一座標準的糧草貯備城。

還是爭取和平解放吧!起碼能讓整個進度快一點!談攏了,馬上把你們的人全都撤走,我們絕不難爲。談不攏,那就接着打就是。當然了,前提是你們要派出城裡能說了算的官出來跟我們談。

停戰協議被一支箭射入城中,隨後便出現在董青的桌上。此時的秦軍將領倒不少,大小庫頭加上原駐軍的幾位官長也有七八個人。但職位顯然都沒有董青高,畢竟人家那是七級公大夫。而主帥因爲受傷的緣故,已經連夜突圍出去而沒了消息。現在趙國要求出城談判的官,自然非董青莫屬。

作爲談判的結果,其實並不重要。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拖延時間,以爭取得到消息的援軍及時趕過來。假如直接給趙軍回信說不談,這仗立馬就會開打。照這個架勢看,能堅持到午時都是個奇蹟。

糧倉庫頭跟幾位官長的請求如出一轍,既然身爲一名秦軍將士爲秦國秦王戰死也算死得其所。至於投降的事免談,唯一死報國爾。

通過早晨傳來關於燒燬糧草的報告得知,大火造成的破壞還不到全部糧草的五分之一。這還是在有人故意放火的前提下,仍然有效地保存五分之四的數量已是難能可貴。

這其中不僅有救火隊的功勞,更多的是常年養成並一直遵循的嚴格的防火滅火意識。建築隔離,垛囤分離以及遍佈周圍的滅火設備都保證了這種可控結果的出現。防範勝於救災,這話在此時此地被印證無疑。

馬革裹屍本就是將軍的歸宿,這一點毋庸置疑。但董青卻想得很多,那就是該如何盡力去保護野王城內的糧草。如果戰死能保住這些糧草,當然沒問題。可答案卻恰恰相反,即使全城的秦卒戰死仍無法替此時在上黨地區駐紮的秦軍主力保留住這些糧草。

第一百零七章 絕地反擊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八十一章 挖地三尺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防陣第三十六章 遊說之利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五十一章 閉門謝客第三十一章 心理關口第四章 只爲承諾第六十六章 偷換概念第三十九章 寸有所短第七十五章 積極備戰第五十二章 高手過招第四章 趙軍巡哨第三十五章 戰與不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雙肩責任第九十八章 牆頭小草第八十四章 僥倖心理第三十五章 英雄出處第一百零八章 箭上有毒第二十九章 亂作一團第三十八章 尺有所長第一百二十章 巡視途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十五萬第二十章 尋求支援第一百零七章 作戰命令第六十七章 金丹作坊第九十三章 就地防禦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零三章 祭拜英雄第二十三章 營地被襲第七十三章 主帥來城第四十四章 咽喉要道第七章 兩隊巡哨第七十三章 副指揮使第八十九章 趙國新軍第四十五章 一卯一釘第一百章 根深蒂固第八十一章 追隨光明第四十八章 相府衛隊第十章 泅渡行動第五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七十四章 齊國兵艦第七十八章 何患無辭第一百零二章 傳承分支第一百二十章 秦軍箭陣第二十一章 點到爲止第八十一章 固守待援第一十六章 楚楚動人第三十章 君子協議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局待定第九十二章 等你千年第七十四章 齊國兵艦第五十五章 過河之卒第二十五章 棘手目標第二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四十六章 格物致知第一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季來臨第八十二章 姓氏圖騰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大地大第六十六章 家有老孃第十章 有家客棧第八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二十二章 斷竹續竹第九十二章 時間無多第四章 太陰心經第五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三十九章 交換人質第一百三十九章 誰的無奈第五十四章 又來買賣第一百二十五章 兵車之陣第一十七章 一棵苗子第九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二十六章 防禦箭陣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三十五章 鬧着玩的第二十六章 龍族侍衛第六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一百零六章 射擊原理第一十八章 機密檔案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一十五章 稷下學宮第八十八章 三個切記第一十二章 齊王態度第七章 通天大道第三章 如何推脫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五十四章 囚籠計劃第六章 如何說的第九章 渠丘黍酒第四十章 將軍回城第六十五章 秦軍髮髻第一百六十三章 秦趙主帥第四十三章 買櫝還珠第六十六章 偷換概念第一十四章 文化中心
第一百零七章 絕地反擊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八十一章 挖地三尺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防陣第三十六章 遊說之利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五十一章 閉門謝客第三十一章 心理關口第四章 只爲承諾第六十六章 偷換概念第三十九章 寸有所短第七十五章 積極備戰第五十二章 高手過招第四章 趙軍巡哨第三十五章 戰與不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雙肩責任第九十八章 牆頭小草第八十四章 僥倖心理第三十五章 英雄出處第一百零八章 箭上有毒第二十九章 亂作一團第三十八章 尺有所長第一百二十章 巡視途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十五萬第二十章 尋求支援第一百零七章 作戰命令第六十七章 金丹作坊第九十三章 就地防禦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零三章 祭拜英雄第二十三章 營地被襲第七十三章 主帥來城第四十四章 咽喉要道第七章 兩隊巡哨第七十三章 副指揮使第八十九章 趙國新軍第四十五章 一卯一釘第一百章 根深蒂固第八十一章 追隨光明第四十八章 相府衛隊第十章 泅渡行動第五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七十四章 齊國兵艦第七十八章 何患無辭第一百零二章 傳承分支第一百二十章 秦軍箭陣第二十一章 點到爲止第八十一章 固守待援第一十六章 楚楚動人第三十章 君子協議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局待定第九十二章 等你千年第七十四章 齊國兵艦第五十五章 過河之卒第二十五章 棘手目標第二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四十六章 格物致知第一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季來臨第八十二章 姓氏圖騰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大地大第六十六章 家有老孃第十章 有家客棧第八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二十二章 斷竹續竹第九十二章 時間無多第四章 太陰心經第五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三十九章 交換人質第一百三十九章 誰的無奈第五十四章 又來買賣第一百二十五章 兵車之陣第一十七章 一棵苗子第九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二十六章 防禦箭陣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三十五章 鬧着玩的第二十六章 龍族侍衛第六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一百零六章 射擊原理第一十八章 機密檔案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一十五章 稷下學宮第八十八章 三個切記第一十二章 齊王態度第七章 通天大道第三章 如何推脫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五十四章 囚籠計劃第六章 如何說的第九章 渠丘黍酒第四十章 將軍回城第六十五章 秦軍髮髻第一百六十三章 秦趙主帥第四十三章 買櫝還珠第六十六章 偷換概念第一十四章 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