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

PS:給自己自媒體寫的一些和本書有關(主要是背景有關)的文章,我會發在作品相關***諸位書友參考。來自企鵝號:漫卷

萬事萬物,如果去尋找其濫觴源頭,都可以找出很遠,並且歸結在一件或許並不會過多引人注目的事情上。用外國人的說法就是“亞馬遜熱帶雨林之中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就有可能在墨西哥灣引起一場龍捲風”;而在我國,則一般形容爲“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今天小編就來講述一下一場對於很多人都很陌生的大戰——南北朝末年爆發於北周和南陳之間的呂梁之戰。隋唐盛世是很多人所向往、所讚歎的華夏曆史上少有的鼎盛時期,而如果對隋唐盛世追根溯源,恐怕就要追溯到這一場最終決定了南北朝百年對峙勝利者、決定了隋朝誕生的大戰。

我們這裡說的呂梁,可絕對不是山西的呂梁,如果南陳都已經打到了山西,那麼就算是北周自楊堅以降諸位同志有通天之能,恐怕也要無能爲力了。這裡的呂梁是已經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一處地名,其大略位置在今天的淮河北岸,應該同壽縣所在位置隔河相望,因有呂梁水穿過而名之爲呂梁,是當時淮水重地,兵家必爭之地。

公元577年(太建九年),被譽爲南陳棟樑的老將軍吳明徹率領南陳大軍北上,與北齊大軍在呂梁展開大戰,這是呂梁之戰的第一階段,此時的北齊南面有剛剛開國不過二十年、兵強馬壯的南陳虎視眈眈,西面還有北周隨時準備一口將其吞下,可以說已經國力衰弱到了極點,所以第一階段的呂梁之戰沒有絲毫懸念,老將吳明徹以蕭摩訶爲先鋒,一路勢如破竹。作爲未來南陳第一大將的蕭摩訶不負所托,帶着區區七名騎兵便衝入北齊軍營之中,斬將奪旗。南陳軍隊的驍勇讓北齊徹底亂了陣腳,隨之大敗,而呂梁這一塊從淮水進攻中原的跳板也隨之落入南陳手中。

此時的南陳可以說達到了歷史上的鼎盛,吳明徹、蕭摩訶等將領無一不是可以獨當一面之輩,再加上多年整頓國政,兵強馬壯。而北朝則是陷入徹底混亂,北周在同年對北齊動手,一口吞下北齊,統一北方,但是因爲國內尚且混亂,所以沒有足夠的精力抽調出來大軍,南陳佔據了優勢。

不過北周畢竟也不是吃乾飯的,呂梁落在南陳手中,就像被人用刀頂住軟肋,所以北周在剛剛穩定下來,就以大將宇文忻爲主帥進攻呂梁,宇文忻麾下實際上也就是數千精銳,其餘的都是一些雜兵。對於這麼一羣說不上是烏合之衆還是精銳大軍的對手,南陳可以說應付的得心應手,蕭摩訶故技重施,率領十二名驍勇善戰的親衛直接破入北周中軍,這下可把宇文忻嚇得夠嗆,大軍潰敗。

吃一塹長一智,北周不敢再小覷這些“島夷”,旋即以用兵謹慎穩重的王軌爲主將,以大軍推進。王軌分析前兩次呂梁之戰,南陳有蕭摩訶這員勇將在前衝鋒陷陣,又有吳明徹這員經驗豐富的老將在後面運籌帷幄,絕對不好對付,尤其是蕭摩訶的輕兵衝陣打法,完全是悍不畏死的戰術,對於臨時抽調組建的軍隊有很大的殺傷力。

一旦中軍崩潰,自然不能指望着這些臨時抽調的軍隊將士還能衝鋒賣力。

所以王軌很乾脆的選擇繞過南陳這個奪命撒手鐗,直接率領大軍調頭,趁着蕭摩訶和吳明徹將注意力集中在正面,切斷呂梁水的下游,使得南陳主力大軍成爲被困在淮水北岸的孤軍。頓時南陳大軍亂了陣腳,不過吳明徹覺得還有可乘之機,一時拒絕了蕭摩訶撤退的請求。

不過隨着北周後續大軍源源不斷抵達,吳明徹才意識到大事不好,可是爲時晚矣,南陳大軍坐困呂梁,即將陷入重圍,蕭摩訶於是自請斷後,這一次依舊被吳明徹斷然決絕。知道自己犯下大錯的老將軍讓蕭摩訶帶領騎兵先行突圍,而自己率領步卒斷後。

最後蕭摩訶搶在包圍圈合攏之前抵達淮南,而吳明徹大軍全軍覆沒,吳明徹被俘,不久之後憂鬱成疾,病死在長安。

呂梁之戰可以說是南北朝後期最後一場雙方勢均力敵的大戰,而結果以南陳先勝後敗告終。失去精銳大軍的南陳,在北周的步步緊逼之下從淮水一路退到長江。就算是有蕭摩訶這樣數一數二的大將,也再無挽回之力。

呂梁大戰之後,北周武帝宇文邕駕崩,之前其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自然而然爲楊堅做了嫁衣裳,而之後楊堅統籌實力,建立隋朝,中間經歷了多次內亂,可是因爲呂梁之戰而被掏空的南陳,再也無力參與其中,只能坐等隋朝大軍南下。

由是而觀之,這一場南北朝後期的大戰,足可以稱之爲之後六百年隋唐盛世的濫觴。

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六百五十七章 謹受教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處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一五六八章 藥房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族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四百八十九章 切斷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一千三十九章 混賬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五百一十八章 靜與動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盡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章節修改情況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男兒至此(下)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
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六百五十七章 謹受教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處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一五六八章 藥房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族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四百八十九章 切斷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一千三十九章 混賬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五百一十八章 靜與動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盡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章節修改情況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男兒至此(下)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