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

欲擒故縱。

沈婺華心頭升起這四個字。

不過不是戰術層次上的,而是戰略層次上的。

沈婺華有些怪異的打量着李藎忱。

按理說高句麗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也不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國家,而李藎忱是怎麼確定這個國家的秉性,並且打算利用一二的呢?

當然,沈婺華並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深究,畢竟這可以很輕易的用通事館和白袍總結了相關情報向陛下稟報解釋。

只要陛下覺得可行便是。

沈婺華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陛下讓自己掌管皇家書籍典藏,這其中還不知道有多少國家機密,不足爲外人道也。不說別的,單單是這些年的往來奏章之類的,也有一些因爲戰略尚且沒有落實的原因,還需要保密。

所以自己的任務就是多做、多幫忙,但絕對要少說。

李藎忱放下奏章,靠在軟榻上,深深呼了一口氣。

遼東局勢未定,倒還好說。

現在李藎忱更關心的,實際上還是吐谷渾那邊。

在很多人的眼中,大漢發動西北之戰的主要目的是爲了防止吐谷渾對大漢西北的進攻,作爲好處,大漢轉過來又拿下了河西。而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倒是清楚,陛下很早就對河西有覬覦之心,吐谷渾只是自己傻乎乎的送上門來,給了陛下這麼一個難得機會罷了。

太尉府和軍方這邊則清楚,陛下實際上早就已經想把吐谷渾收入囊中,不然的話對於吐谷渾的種種礦藏資源也不至於如數家珍。這不知道已經盤算多久了,甚至楊素他們有理由懷疑,陛下在最早拿下西北並且和吐谷渾合作的時候,就已經有這個打算,只不過這麼多年從來沒有爲外人道也。

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那一層上,覺得大漢現在在西北已經取得了很大的好處。

但是實際上在李藎忱看來,還不夠。

整個西北的穩定,實際上不在於大漢能不能拿下河西或者拿下吐谷渾之地,也不在於大漢能不能拿下西域,而在於從吐谷渾繼續向南的那個國家——吐蕃,會在什麼時候崛起,還會不會崛起。

以盛唐之強,最終都沒有能夠奈何吐蕃,結果大唐就算是擁有河西走廊和整個西域又有什麼用,河西走廊就像是一個脆弱的脖子,當吐蕃在南,回紇在北,兩處夾攻,這個脖子就會直接被折斷,偌大的西域孤懸塞外,和中原已經沒有什麼聯繫,自然也就不能指望那些胡人還能夠乖乖聽從於朝廷的調遣。

所以即使是拿下了吐谷渾,李藎忱心中還是有些惶然。

只有確定吐蕃只能在大漢的刀刃下蟄伏,李藎忱才能放心。

“陛下在擔心什麼?”沈婺華給他端過來一杯水。

夜色不知不覺已經深了,外面的不少燭火都已經熄滅,只留下內廂的蠟燭微光,在風中搖曳,照在李藎忱的臉上,亦是忽明忽暗。

陛下託着頭,雖然沒有看什麼,但是明顯亦是有心事。

若是換做蕭湘或者陳宣華等性子活潑一些的,此時恐怕早就已經按捺不住,纏着李藎忱先去“休息”一下了,有什麼事大可以在風雨消散之後相擁着細細說來。

沈婺華自然是做不出來這種事的。

她更喜歡坐在陛下身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無論是幫他按摩捶腿,還是弄筆研墨,又或者素手破纖橙。

李藎忱撓了撓頭:“遼東無虞,盡在掌握。但是吐谷渾那邊,朕卻總是放心不下。”

“是擔心慕容氏死灰復燃麼?”

“不,是吐蕃。”李藎忱搖了搖頭,這倒是沒有什麼不好跟沈婺華說的,因爲論守口如瓶,沈婺華肯定做的比所有人都好。

這個名字讓沈婺華亦是微微蹙眉,不過旋即想起來什麼:

“之前好像有周人奏章曾記載,吐蕃是吐谷渾以南、羣山之後的一個國度,乃是衆多部落聯合而成,行奴隸制,或未完全開化,比吐谷渾猶然落後。”

李藎忱有些詫異的看向沈婺華,這你都知道?

放眼現在朝堂上,除了曾經聽李藎忱說過此事的楊素等人之外,估計真的沒有幾個人知道吐蕃的存在。

畢竟現在的吐蕃,只是剛剛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而變成一個整體,這中間還有過很多次分分合合,甚至吐蕃這個概念都曾經多次消失。對於很多人來說,吐蕃所處的地方實在是太遙遠了,而且又是一些還只處於半開化狀態的蠻夷,自然沒有什麼好在意的。

就算聽到了這個名字,轉眼也可能直接丟到腦後。

沈婺華頓時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陛下曾經讓妾身整理列國風物,這吐蕃也好,勿吉也罷,雖是偏遠,但是多少還是在官方正文中有所記載的,妾身尚且還有印象。”

李藎忱微微頷首,他知道沈婺華青燈古佛相伴十年,那些佶屈聱牙的經書都可以倒背如流,記憶力自然是被鍛煉出來了。不過她能夠在浩如煙海的經史典故中想起來,甚至還能夠點評幾句,這足以說明沈婺華對自己交代的任務是用心了的。

這讓李藎忱愈發慚愧。

因爲他的本意,並不是爲了讓沈婺華能夠通過這些經史典故,搖身一變變成百科全書,而只是害怕沈婺華平時因爲太過無聊而出現什麼心理上的問題之類的。

沈婺華生性素淡,不喜歡和外人有太多往來,內府發展起來之後就交接了自己的任務。李藎忱也好,樂昌也罷,當然都知道沈家姊姊的性格,多少都擔心沈婺華這樣會不會導致人過於孤僻。作爲一個後來者,李藎忱更是清楚這還有可能引發社交恐懼症、自閉症,甚至於抑鬱症什麼的。

畢竟當年初見時,沈婺華的精神狀態就不是非常好。訂婚就服喪,之後又是十年冷宮,這給人的心理壓力當然是很大的。

所以整理這些經史典故、掌管皇家公文書籍,實際上是李藎忱和樂昌商議過之後,出於保護沈婺華心理狀態的目的而把這個任務交給她的。

只是李藎忱也沒有想過,這看上去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任務,沈婺華也如此用心。

“陛下?”沈婺華對李藎忱今天的狀態感到奇怪。

陛下平時難得如此握着自己的手,還陷入深思。

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與不信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一七六九章 將將之才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一一四九章 血償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一三二七章 曾經的夢魘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有此意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八百零五章 誘餌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二百九十九章 請纓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九百八十二章 事不可爲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二一七一章 馬革裹屍,猶然不悔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
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與不信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一七六九章 將將之才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一一四九章 血償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一三二七章 曾經的夢魘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有此意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八百零五章 誘餌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二百九十九章 請纓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九百八十二章 事不可爲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二一七一章 馬革裹屍,猶然不悔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