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

同時還得控制北方的人口,讓其不能增長過快,否則同樣都是人生人,肯定北方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也就更快。

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李藎忱想要做到後者,還得不斷挑起北方的爭端,然後從現在來看宇文憲和楊堅也意識到雙方在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徹底吞併對方,所以已經開始着重於積蓄力量,準備通過一戰定勝負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像之前那樣接連不斷的大規模衝突肯定會越來越少。

同樣是大戰,大規模會戰和連續不斷的小規模交戰,所帶來的傷亡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小規模的交戰中,可能雙方的傷亡情況很有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尤其是在斥候小隊的作戰中更爲常見,雙方的斥候隊伍本來的任務之一就是砍斷敵人的爪牙,所以對於對方的斥候從來都是斬盡殺絕,而大戰卻有所不同。

一支龐大的軍隊想要保持完整的戰力,戰損不能超過三成到四成,即使是精銳部隊,實際上也就只能承受戰損五六成的壓力,畢竟二分之一的死亡率就已經足夠讓心志堅定的人也感受到恐懼。

一支軍隊可以拆分開來作戰,可以化整爲零突入敵軍腹心,但是很難眼睜睜的看着敵人勢不可擋的壓上來、看着自己身邊的袍澤弟兄一個接一個的倒下。有的時候人性和人心就是非常神奇和難以捉摸的。

因此在大規模作戰之中,雙方的交戰時間長、交戰地域廣,但是並不代表戰損比就會高,當大軍支撐不住而崩潰的時候,實際上很多士卒是被抓住而不是被殺死,否則也不會有當初長平之戰以及秦末之亂中,白起和項羽這兩尊凶神坑殺降兵的史實。

一旦宇文憲和楊堅準備將以後的交戰方式從原來的小規模連續衝突變成大會戰,那麼就意味着北方的人口只會流動但是不會大規模的減少,反正不管這些青壯年流動到什麼方向,肯定不會流動到李藎忱這裡,因此南北的人口差距就依然會越來越大。

就算是李藎忱有翻天之能,也不可能真的能夠在每一場戰鬥中都扭轉這樣的兵力劣勢,尤其是現在他對於戰局的判斷已經完全不可能和以前那樣有足夠的歷史依據,所以接下來的戰鬥對於大漢來說註定了就是殘酷而慘烈的。

李藎忱是想要結束這亂世,但是他不可能真的有什麼仁慈之心,至少從現在來說,把北地的兵馬全部都趕盡殺絕纔是讓天下一統更快到來的最佳辦法。

“啓稟陛下,臣等已經商議多日,”蕭摩訶此時沉聲說道,“對北方的戰事,臣願獻三策,這也是臣和顧公諸位商議之後的結果。”

李藎忱跑出去逛了一圈,建康府中的文武大臣當然也都不是吃乾飯的,他們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解決眼前的僵局。

當即蕭摩訶伸手在輿圖上一指:“現在我大漢的制度改革已經按部就班的進行下去,而軍中改革在前線各軍之中已經完全落實,後續新編各軍也在整頓,另外水師方面因地制宜,進行的改革稍有不同,皆已經報於陛下。”

李藎忱微微頷首,這個他當然是知道的,作爲優先改制的漢中諸軍,在這一次的西北之戰之中表現的非常突出,而對於水師來說,畢竟軍隊的構成框架和陸師有所不同,但是王昌和戚昕還是一點一點的落實下去。

畢竟在李藎忱的設想中以及現在的確在實施下去的計劃之中,水師都將在建設成爲一支規模龐大的海軍,而在長遠的未來,這一支海軍將會作爲東路進軍的決定性力量。

淮北防線已經固若金湯,想要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顯然是癡人說夢,所以李藎忱乾脆寄希望於水師,以求能夠通過水師越過淮北防線,從海上直撲青州。

而蕭摩訶緊接着說道:“現在要在我們已經有的框架下組建新的軍隊,尤其是要把一支支隊伍填充進去,把還沒有接受整編的南中各部、嶺南各部轉化爲實際的戰力,這樣就可以頂替留守後方的兵馬,甚至作爲後備開赴前線。”

頓了一下,蕭摩訶補充一句:“但是這樣的兵力整編肯定是要在農耕以及工坊生產都不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進行的,而我們要儘可能的給予每一個青壯年足夠的行軍和陣列訓練,做到全民能戰能耕。”

“耕戰,國家之本也。”戶部尚書駱牙此時開口說道,“戶部上下已經統計了十年來的南方各地歲收變化,以爲陛下參考。”

粗略的掃了一眼駱牙呈遞上來的厚厚的奏章,李藎忱不由得感慨一聲。自從侯景之亂以來,江南元氣大傷,再加上十多年前的華皎之亂以及後來的淮南之戰,江南好不容易再積澱下來的家底也幾乎消耗的差不多了,以江南百姓爲主的軍隊消耗的七七八八,自然也就把江南的青壯年勞力也消耗掉了,以至於長期以來江南的城鎮密集度甚至都比不上嶺南。

一直到李藎忱把南陳取而代之,江南的歲收纔開始有所起色,這個歷史上華夏民族千年來最繁華的腹心之地,終於再一次開始展現其強大的生產能力。

不管怎麼說,南方的水土的確更容易生產出來更多的魚米以供養人口,當更往南的地方,糧食的產量也就更高,另外還有更多種類的水果和珍奇異獸,所以也更容易養活人。

有的時候李藎忱認爲越往南的國家越是難以崛起,很有可能就是因爲悶熱的環境和充足的糧食讓他們過於懶散,比如後世赤道沿線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崛起的大國,而在華夏古代,南方的王朝一般也都是偏安之後被征服。

除了在體型上存在差距之外,更主要的還是因爲南方的富足讓他們並不想成爲“戰鬥民族”,而是更貪圖享樂、沉溺於安逸的環境之中,而在北方的寒風之中瑟瑟發抖的遊牧民族,自然也就更希望能夠征服別人以獲得更多的糧食。

溫飽,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不基於溫飽好日子談別的,都是耍流氓。

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二二八章 對酒瓜洲渡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一五六五章 解燃眉之急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一六二八章 大時代下的每個人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喜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二百章 公安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一五六五章 解燃眉之急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敵?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請纓第九十章 袁英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二零四五章 豐碑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詩會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四八二章 硃紅色殿門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八章 危機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九九二章 遙遠的戰場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
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二二八章 對酒瓜洲渡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一五六五章 解燃眉之急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一六二八章 大時代下的每個人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喜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二百章 公安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一五六五章 解燃眉之急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敵?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請纓第九十章 袁英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二零四五章 豐碑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詩會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四八二章 硃紅色殿門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八章 危機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九九二章 遙遠的戰場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