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

大漢這邊負責主持談判的楊素和陳叔慎雖然不對付,但是口徑是完全一致的。

割地,賠款,稱臣!

割地,割什麼地?潼關以內,全部關中之地。

賠款,賠什麼款?河北半年賦稅。

稱臣,稱什麼臣?宇文憲奉大漢天子李藎忱爲帝,李藎忱封宇文憲爲王,宇文憲向大漢俯首稱臣。

宇文憲自然是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的。他的條件也很簡單,同樣也不是大漢能答應的。

不割地,不賠款,大漢奉還大周皇帝宇文贇,雙方互爲兄弟之國。

要是楊素和陳叔慎答應了這樣的條款,那麼他們兩個回去之後就可以告老還鄉了,否則還有何面目見人?

不過有分歧歸分歧,在如今的局勢下,不談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只能咬着牙關談,努力爲自己這邊再爭取到一絲一毫的利益。

經過兩天的口水戰,雙方在充分交換了意見、表達了看法、理解了對方的立場之後,總算是有一點成績了。

大漢的割地、賠款和稱臣變成了割點地、賠點款和不稱臣。

所謂割點地,就是宇文憲向大漢移交華陰,但是保留潼關的控制權。所謂賠點款,就是宇文憲可以支付漢軍駐紮鴻門半個多月來的糧草軍餉,並且願意接受漢軍就鴻門之戰的死傷開出來的撫卹金。而不稱臣,就是很單純的字面意思,宇文憲不向也不可能接受向大漢俯首稱臣,不過在大漢提出的歲幣概念上,宇文憲倒也願意向大漢退讓。

歲幣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雖然這種概念最終誕生在總是要向外族低聲下氣的宋代,但是實際上在漢代對外和親的過程中就已經有給敵人貢獻錢幣的說法,只不過這種恥辱的事,大家也就是心知肚明罷了,很少有人拿出來張揚,自然更不會說給這種上貢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畢竟北周大軍主力還在,宇文憲多少都還有一戰之力,如果李藎忱不想和宇文憲拼個你死我活,那麼最好還是不要逼迫宇文憲越過底線,因爲那個時候宇文憲更有可能會選擇和李藎忱打個你死我活。

宇文憲能夠允許向李藎忱繳納歲幣以及割地,實際上就已經是非常大的退讓了,現在可不是李藎忱想打而宇文憲不想打,既然大家都不想打,那麼實際上大家是處於對等的位置上的,此時宇文憲願意讓步,李藎忱也不可能逼迫的太緊了。

因此最後楊素他們還是很容易和劉休徵達成了一致,並且最終請求李藎忱定奪。

“啓稟陛下,雙方和約總共二十條款。”楊素大步走到李藎忱身邊,將手中已經擬定好的條款交給李藎忱。

李藎忱之前就已經得到了楊素的報告,這個時候也就是走個形式翻看一下。

宇文憲承諾在十天之內調走華陰的大軍,向大漢和平交接華陰,同時承諾將大漢和北周共同計算好數目的錢財和糧食在半個月之內於華陰交接。

同時宇文憲答應每年給予大漢十萬錢的歲幣。歲幣的數目對於掌控着中原、山東和河北的宇文憲來說當然微不足道,而對於坐擁從江南到西北的天下的大漢來說,更是九牛一毛,但是這其中的象徵意義可是截然不同的,這代表着北周——如果現在宇文憲所代表的還能稱之爲北周的話,正式向李藎忱服軟。

或許宇文憲還看不了那麼遠,但是李藎忱卻很清楚歲幣在歷史上意味着什麼。

這是恥辱。

宋代雖然富裕,但是因爲年年歲幣而被多少後人戳脊梁骨?

實際上又有幾個人知道,宋朝用歲幣換來的雙方邊境榷場,每年的貿易順差可要遠遠大於歲幣的支出,也就是說宋朝用南方的貨物換來的利潤就已經足夠支付歲幣並且還有盈餘。

這些利潤只會服務於一代或者幾代人,但是向異族低頭的恥辱,卻會銘記幾百代甚至幾千代人。

李藎忱絕對不會損害自己這一代人的利益,但是也不會讓自己遺臭萬年。不過他倒是不介意把宇文憲的名聲弄臭。

五胡亂華以來,曾經被漢族壓着打的異族崛起,漢人轉而淪爲被奴役的階級,自從那之後,還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異族力量向漢人低頭服軟甚至還繳納歲幣,李藎忱應該很榮幸自己是第一個。

這也說明風水輪流轉,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而現在他們也將奪回三百年前丟回的土地,也奪回祖輩們丟掉的尊嚴。

除了這些明顯是宇文憲向大漢低頭的條款,也是雙方爭執最明顯的地方之外,其餘的倒是非常容易達成一致,最重要的還是大漢和北周之間將新開潼關、南陽等通商城鎮,這對於宇文憲來說也不能算是讓步,在雙方互相貿易交流的這麼長時間來,依靠向南方商人徵稅,實際上宇文憲的收入也不少,而且北方也的確需要依賴南方的茶葉、絲綢等物品。

一旦雙方斷絕了通商的渠道,這些南方貨物之中的必需品,價格自然就會水漲船高,到時候牟利的還是居中控制甚至於走私的南方商人,宇文憲當然也不會讓南方人這麼佔便宜。

除此之外,自然也就是雙方加強對軍隊的約束,沿着現在的戰線控制兩側駐軍數量,避免出現重兵雲集和軍事競賽。這也是現在的大漢和北周急需的,多年的戰爭讓大家都在竭澤而漁,百姓和朝廷都想着能夠喘口氣,因此儘可能的減少駐軍、避免衝突自然是大家都樂意看到的。

和平從來不是在朝堂上拍拍桌子就能實現的,既然想要和平,自然就要付諸行動。

對此李藎忱倒是並不在乎,以大漢軍隊現在的集結能力,也就是兩三天就能把大軍從內線拉到前線上去,再加上大漢第一線的重鎮,要麼就是諸如淮南的鐘離、樑郡這樣的軍事重鎮,要麼就是南陽、長安這樣的雄城深塹,所以用不到李藎忱擔心防線會一觸即潰。

深吸了一口氣,李藎忱提筆,又在上面加上了一條。

雙方以兄弟稱,爲兄弟之國。

這樣正好湊夠了二十一條。

條條款款,全部對大漢有利。

這也算是李藎忱的一點兒惡趣味。

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個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樣的宮闈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二零二三章 楊素打算拉一把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二十章 殺機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一四七九章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一九九二章 遙遠的戰場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五百六十二章 龜縮
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個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樣的宮闈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二零二三章 楊素打算拉一把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二十章 殺機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一四七九章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一九九二章 遙遠的戰場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五百六十二章 龜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