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

慕容伏允一開始撤退的時候還是很有章法的。

步騎斷後,輜重在前,緩緩後退。

漢軍多次進攻都沒有取得好結果,眼睜睜看着敵人各部往來支援,自己只能狼狽撤退。

不過主動進攻沒有落到好處,漢軍索性就死死在後面跟着,只要你有破綻,就立刻撲上去咬一口。

典型的狼羣狩獵戰術。

慕容伏允也只能吐槽,你們好好地漢人,好好地農耕民族,沒事幹嘛和我們草原上的民族一樣的打法呢?

而漢軍這種打法顯然給了吐谷渾兵馬很大的壓力。

畢竟現在吐谷渾兵馬並不想戀戰,只想抓緊跑路。

跑得越快,敵人追的越緊。

之前吐谷渾前鋒的撤退還很有章法,到後來隨着漢軍的進攻越來越頻繁,逐漸體力比較好的精銳步騎都已經在前面,而輜重隊伍以及很多體力不支的步卒則落在後面。

這就是裴子烈要的結果。

本來就是衆多部落拼湊起來的吐谷渾軍隊,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打順風仗一個個拼命,打逆風仗,一個比一個跑得快。

所以一開始他們或許還能夠保持原來的陣勢,等到真的跑起來,誰還管得上落在後面的輜重部隊和傷兵?自己先逃出生天再說。

尤其是從大河邊一路撤退到張掖,這些吐谷渾兵馬即使是堪稱精銳,士氣也都已經跌落到了谷地。

跑路,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唯一重要的事了。

“這個司馬泳質倒是一個不錯的苗子。”裴子烈站在距離張掖還有一段距離的一處山坡上,舉起千里眼向前看,雖然沒有辦法看到張掖城,但是至少可以看到司馬泳質在追着吐谷渾兵馬打,一支支落在後面的輜重隊伍都紛紛豎起白旗,顯然已經喪失了和這個傢伙正面對抗的勇氣。

李詢站在旁邊,露出微笑:“之前河東之戰,這個小子表現就不錯,太尉曾經親自把他的名字在功勞簿上往前挪了挪。”

“你們倒是看得開啊。”裴子烈不由得笑了笑。

李詢出身隴西李氏,隴西李氏的老大李穆一開始就是站在楊堅那邊的,而司馬泳質作爲司馬消難的兒子,是宇文憲那邊的人,因此兩邊本來就應該相互敵對纔是,李詢開口稱讚,倒是讓裴子烈有些驚訝。

李詢不由得向着東南方向拱了拱手:“過往皆是煙塵,末將等現在都已經是大漢臣子,當爲大漢之繁榮昌盛而並肩奮戰,又有何必要討論曾經種種?”

頓了一下,李詢又忍不住打趣道:“更何況論矛盾和衝突,當初我們也只是單純的相互爭權奪利罷了,又如何比得上那時候和大漢之間的矛盾?承蒙陛下不棄,能夠提點並委以重任,我等如何能依舊把過往恩怨放在心上?”

北周文武們內部的矛盾再怎麼尖銳,甚至已經到了兩邊分家過的地步,但是至少也還是北周麾下的,這矛盾自然是比不過北周和大漢之間的矛盾。

他們現在都已經能爲漢臣,還有什麼放不下的?

說完這些,李詢倒是收斂起來笑容,微微低頭。

這話雖然聽着就知道對方是在掏心肝,但是也難免會讓人想到李詢等人的出身以及他們現在正在抱團的事實。

●Tтkā n●c ○

這終究是這一代人很難完全過去的坎。

裴子烈不由得大笑,拍了拍李詢的肩膀:

“無須緊張,餘心中清楚。”

李詢頷首。

裴子烈這是在表明,自己作爲從龍元戎,自然也知道他們現在是真心實意爲大漢拼殺,所以就算是他們迫於朝堂上其餘團體的壓力而不得不抱團取暖,裴子烈也不會多說什麼。

至少他不會因爲自己出身東南,就會站在南方文武的立場上去說話。

人總是要努力讓自己的路好走一些的,抱團取暖倒也無可厚非,只要不進行到結黨營私的地步,都能夠容忍。

“走吧,前方還有一場大戰等着我們。”

“最後一戰了。”李詢也提了一口氣。

從救援西北開始,大漢各部幾乎可以說馬不停蹄,這也應該是李詢所打過的最緊迫、準備也最不充分的一戰,甚至在戰前,很多漢軍將領連吐谷渾有多少兵馬、都有哪些將領都不瞭解,更不要說對方習慣於什麼戰術戰法了。

因此這一戰能夠順利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也只能說一是因爲大漢具有足夠多的火器,因此可以一力破百巧,不管你有什麼花樣,反正都打不過火器。

二也是因爲吐谷渾之前故步自封,並沒有對大漢的火器以及一些新的作戰思路等等有了解,結果導致在戰場上不斷地吃虧。

要是換了宇文憲在這裡,憑藉着這麼多的兵馬,李詢真的要背後發涼。恐怕這傢伙都有本事一路殺到安定城下。

沒錯······能殺到安定城下,對於漢軍來說都已經是恥辱了。

裴子烈頓住腳步,笑了一聲:“或許這只是開始。”

李詢亦是一笑。

沒錯,征服西域、開疆拓土,或許就是從這裡開始!

與有榮焉。

————————————-

張掖城牆上,漢軍將士苦苦堅持、望眼欲穿。

而張掖城東,一面面赤色的旗幟依次躍出地平線,轉眼間就變成涌動的赤色浪潮。

一條條蒼龍伴隨着旗幟的舞動彷彿活過來一樣,舞動的龍爪寒光閃閃,大張的龍口似乎能夠吞天食地。

漢軍主力來得快,而且隊伍快速的展開,一路向北阻攔意圖救援東側營寨的慕容車重所部,一路向南意圖從南門迂迴入城,而兵力最多的中路,則乾脆了當的直接撞上敵人的東門外防線。

在漢軍抵達之前,吐谷渾兵馬就已經做出調整。

原本已經退入城東北慕容車重營寨的慕容世伏,已經返回東側大營,帶人修補昨日被破壞的營寨,意圖依託營寨固守。畢竟一旦把兵馬拉出去,就很有可能引來城中的夾擊。

而且敵軍主力從東而來,註定了會在東側發動主攻,慕容世伏根本就沒有在營寨外和漢軍主力決一死戰的勇氣。

不過單純的固守是不可能的,慕容車重率軍在東北主動迎戰,與此同時,慕容伏允的敗兵直接拉到城東南,同樣結寨自守。另外還有慕容孝雋的兵馬,直接頂在慕容車重的後面,準備接應。

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一七零三章 回來加班吧,諸位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二二八七章 雪域高原爲漢土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九十章 袁英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觀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一四七四章 潁川世家的害怕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一七一一章 洞開的許昌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
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一七零三章 回來加班吧,諸位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二二八七章 雪域高原爲漢土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九十章 袁英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觀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一四七四章 潁川世家的害怕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一七一一章 洞開的許昌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