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

也難怪吳明徹每次出征都喜歡讓吳惠覺來鎮守自己的後方,不僅僅是因爲吳惠覺是自己的兒子——以吳明徹對軍中的統御能力,別人的忠誠同樣都能保證,而如果他真的爲兒子和家族着想的話,更應該讓吳惠覺跟在身邊以求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功勞。

更主要的還是因爲吳惠覺一向沉穩的性格,相比於更擅長奇兵制勝的蕭摩訶,顯然吳惠覺更合適擔任掩護後路的任務。而事實證明,當初呂梁之戰,正是因爲吳惠覺在後方的調度有方,湊齊了足夠的船隻,有以後軍遮護兩翼,纔給了吳明徹可以快速跳出包圍網的機會,否則被包圍在北岸,就真的只能看着濤濤淮水卻無可奈何了。

後來吳明徹南下,也依舊是留下吳惠覺把守淮南,而吳惠覺也的確出色的完成了任務,長期以來無論是防守淮水不給北面的王軌一點兒可乘之機,還是向南對付接踵而來的陳叔陵和樊猛,吳惠覺都沒有落了下風,甚至還有機會殺過大江、攻破京口,爲李藎忱解決了樊猛這個心腹之患。

因此吳惠覺雖然從沒有在正面戰場上建功立業,但是卻依舊是大漢不可忽略的一員重將。

“臣參見陛下!”還不等李藎忱上岸,吳惠覺就已經三步並作兩步過來。

李藎忱當即伸手攙扶住他,對於吳惠覺,李藎忱自然是無法輕視的,吳家在軍中的影響力幾乎都在由吳惠覺繼承,而李藎忱現在忙着穩定國內的各個世家派系,連消帶打想要削弱他們的力量,李藎忱之所以有這樣的膽量,就是因爲他的背後有軍隊的支持。

這一次李藎忱改變之前的計劃,直接前來這最前線的鐘離,多少也有穩定淮南軍心的意圖。畢竟李藎忱這些年南北輪轉,幾乎整個大漢軍隊都曾經直接的受命於李藎忱,這其中甚至也包括諸如淳于家等原本的江南將門,而淮南,準確的說應該是淮西的這些軍隊,卻都一直在吳惠覺和陸子才的掌握之中,從來沒有直屬過李藎忱。

並且這也是不折不扣的軍中出身江南的將領最多的一支隊伍,甚至清一色的都是江南將門出身,這也就意味着他們的家族多多少少都合東南世家有着牽扯,甚至本身就是東南世家的一部分,諸如吳家。

因此李藎忱這一次前來視察淮南防線、安穩人心的重要性也就凸顯出來。當然了,李藎忱這一次前來自然也就相應地冒着很大的風險,畢竟誰都不知道平靜的水面下會不會是暗流涌動,而一直被李藎忱想方設法打壓的東南世家也會不會選擇在這遠離建康府、也就遠離李藎忱統治核心的地方鋌而走險。

尤其是這一次李藎忱的北上是臨時起意,這意味着心思縝密的人會來不及做準備,但是也相應的意味着魯莽的人很有可能打算抓住這個機會冒險出手。所以護衛在李藎忱身邊的李平等人都是緊張兮兮的,而陳禹更是先一步帶着白袍趕了過來。

當然了陳禹不僅僅要負責李藎忱的安全問題,從鍾離向北距離北方更近,顯然也是爲了負責和長安那邊的消息對接問題。現在南北通商,白袍的人往來兩淮更加方便,而入了宇文憲的境內,宇文憲和楊堅之間也就更不用說了,大量的探子無孔不入,再加上中原、關中和河北經過這麼多年北朝的統治,早就已經變成一個整體,更遑論平原之上道路四通八達,根本難以設關卡排查,以至於現在雙方已經形成了對其置之不理的狀態。

反倒是李藎忱和楊堅之間,因爲可以通行的道路主要都集中在武關到秦嶺再到西北的賀蘭山一線,山口關隘終究還是數的過來的,所以雙方對於來往行人還會嚴格盤查

因此有趣的是,大漢的探子想要進入關中,更便捷的道路竟然是北上穿過宇文憲的控制區域再折而向西。尤其是雙方的注意力都放在排查東面或者西面的人身上,對於操着南方口音的過客反倒是並不在意,這也算是利用了人潛意識之中的漏洞。

隨着大漢對外工作的全面展開,白袍這個曾經大漢最神秘的機構也逐漸浮出水面,尤其是在之前的正旦大典上,白袍展露出其猙獰的爪牙,讓百官深切的感受到了白袍的力量。

雖然之後在陳禹主導、李藎忱默許下,白袍轉往江北以躲開內部紛爭,但是威名在前,有陳禹帶着白袍的中樞親自坐鎮鍾離,應該也足夠震懾一些宵小之輩。

鍾離郡依舊是李藎忱熟悉的那個鍾離郡,高聳的城牆象徵着大漢在兩淮防線上最堅固的門戶,而並不算寬闊的街道上多少顯得有些蕭瑟,畢竟現在城中大多數隨軍軍屬都去參與開墾了,城外甚至要比城內還要熱鬧。

在這堅固如鐵幕一樣的防線後面,唯一能夠展現出來一點兒生機和活力的,恐怕也就只有隨軍軍屬們開墾出來的一小塊一小塊的土地了。當然他們在這些土地上種出來的糧食和蔬菜也就是勉強改善一下伙食罷了,大軍日常的人吃馬嚼主要還是得依靠朝廷調撥。

李藎忱着急疏浚邗溝,也有一層原因在這裡。以後糧食和器械等等都能夠通過水運運送到淮南前線,自然也就能夠節省很多人力物力。要知道即使是在千年後擁有高度發達科技的時代,通過這條京杭大運河進行的水運也依舊是最便宜和划算的運送方法。

“現在的淮南大軍是什麼情況。”李藎忱剛剛跨過府衙的大門,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鍾離現在有駐軍八萬,另外樑郡等地尚有五萬,加上廣陵郡的兩萬,整個淮南這戰之兵超過十五萬,除去守城所必須,應當還有十萬大軍可聽從陛下之調遣,揮師北伐!”吳惠覺一邊引着李藎忱向前走,一邊介紹現在淮南防線的情況,經過這幾年的潛心經營,淮南防線總算是又恢復到了當初吳明徹北伐之前的盛況。

頓了一下,吳惠覺緊接着說道:“另外水師邱志將軍處有水師將士兩萬,戰船百艘,來往運送人員可用之大船達到三百艘,可以在一天之中把整個大軍轉運到對岸。”

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一五八二章 孫思邈的決定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九二六章 穩定西北,當步步爲營第六十九章 王軌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關中麼?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沒正形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敵?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雜交的初步成功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一千三十一章 詛咒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該萬死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戰,狼尾灘!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麒麟才子”徐陵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八百零三章 主動撤退?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
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一五八二章 孫思邈的決定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九二六章 穩定西北,當步步爲營第六十九章 王軌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關中麼?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沒正形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敵?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雜交的初步成功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一千三十一章 詛咒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該萬死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戰,狼尾灘!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麒麟才子”徐陵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八百零三章 主動撤退?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