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

同時這也說明陛下和江南士族之間的矛盾應該真的存在······否則江南士族的子弟應該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纔對。

雖然身在外地,但是陳智深還是多少聽到一些京城之中的風言風語的。陛下推行學院和考試製度,顯然也直接觸犯到了江南世家的利益,如果不是顧野王等人的默許,恐怕會釀成直接的衝突。

而作爲李藎忱不折不扣的親信將領,元從派系僅次於蕭世廉和裴子烈的存在,陳智深也不可能對這些風言風語無動於衷。

以蕭、裴和陳智深、曹忠四人爲核心的元從派系是追隨李藎忱最早的一批人,也是現在大漢的擎天之柱,而他們自然也要隨時做好繼續爲陛下赴湯蹈火的準備。

畢竟他們身上李藎忱左臂右膀的標籤已經不可能拿掉了,他們的生命都已經和李藎忱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

所以誰敢和李藎忱作對,那自然就是和陳智深作對。

陳智深本來就是蕭摩訶的馬伕出身,是不折不扣的黔首百姓,而他萌購一步步走到今天,也是因爲蕭摩訶、李藎忱等人的提拔,所以陳智深本身就對於那些所謂的世家大族沒有任何一點兒好感,反倒很是厭惡,現在他們竟然還有膽量跳出來和李藎忱作對,那陳智深自然就不會和他們客氣。

陳智深的目光變得凜冽,自然而然讓不少沒有見過多少刀光血影的年輕人們爲之膽顫,他們或許並不知道這是長期以來的廝殺凝練成的目光,但是他們能夠感受到這其中瀰漫着的殺意。

而楊素和吳憑等人也是微微皺眉。

他們可不想成爲陳智深的敵人。

現在朝廷上看上去是江南、北方和巴蜀三個派系來往爭權奪利,但是實際上真正看清楚局勢的人都明白,朝堂上最大的一股力量實際上應該是元從派系,他們壟斷着軍隊以及白袍、羽林騎等令人爲之生畏的明暗密諜組織,同時他們對於李藎忱的忠誠是百分百的。雖然他們的人數不多,但是也正是他們的存在,維持着朝廷的平衡,也是李藎忱一直能夠凌駕於任何一個世家之上的真正本錢。

實際上從當初的東吳開始,江南世家就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雖然這個團體之中的掌權者歷經輪換,但是他們控制朝廷甚至皇帝的手段都是如出一轍的。梟雄人物,諸如東吳大帝孫權和劉宋開國皇帝劉裕,或許能夠從中找到制衡的辦法,從而維持自己的威望和權力,但是這種制衡終究是一種皇室和世家之間的妥協,皇帝終究還是不可能獨立於世家而存在。

但是現在李藎忱不一樣,他有軍隊在手,這是讓他能夠打天下的力量,同時又開始通過逐漸鋪開的學院開始培養忠誠於自己、忠誠於大漢,而不是任何一個世家的治國理政的人才,最終他自然就可以徹底擺脫世家對皇權的影響,世家變成貴族,皇帝則會在完全掌控了人才的升遷變動之後成爲真正的皇帝。

李藎忱已經走到今天這一步了,這已然是不可逆轉的局勢,就和這天下大勢一樣。

有一些人看清楚了這樣的局勢,所以他們不管自己有着什麼樣的想法,都只能順流而下,所以顧野王他們明知道追隨着李藎忱有可能真的會把“世家”這種東西丟到廢紙堆裡去,但是他們也無從選擇。

自然也有一些人就算是看清楚了這樣的局勢,也想要垂死掙扎一下,可是李藎忱已經讓其中最蠢蠢欲動的一部分變成了大殿上還在流血的首級,剩下的一部分現在應該也不敢再輕舉妄動。

楊素也好,吳憑和唐中等人也罷,他們自然都要努力去做第一種人。而作爲李藎忱親信的陳智深,是他們絕對不能得罪的對象。

李藎忱真正的左臂右膀雖然不多,但是一個又一個都是能打的。

至於站在另一側的老將蔣元遜,對此倒是並不怎麼感興趣。他也算得上南朝元老了,陳智深還是個馬伕的時候,蔣元遜就在執掌京城衛軍。

雖然沒有什麼實戰經驗,但是資格是足夠的,而且當初李藎忱前往建康府面聖的時候他就和李藎忱“暗通曲款”,也算是從龍早的人,對於陳智深倒也不感冒。實際上都已經到了他這個地位的人了,能上一步自然更好,就算是不向上也就那樣了。

“有愛卿在,朕平關中,指日可待。”李藎忱的心情不錯,“楊卿家,且說說你們太尉府接下來打算怎麼辦。”

“陛下,徵東將軍,”楊素很聰明的在李藎忱的稱呼後面又加上了對陳智深的稱呼,“以微臣看來,接下來的關中之戰並不僅僅是一場戰鬥。這將會有兩個很重要的階段,一個是最終拿下長安,而一個就是和宇文憲爭奪長安以東甚至一直到洛陽的廣大地域,把傳統意義上的中原徹底納入我們的掌控之中。”

“可是一旦和宇文憲開戰的話,會不會意味着全面的戰爭?”李藎忱緊接着問道。

現在的大漢的確沒有資本開始一場全面的戰爭,全國上下已經因爲連綿的征戰而很難大口恢復元氣,若是再把整個兩淮到西北的廣大區域都捲入戰火之中,李藎忱恐怕少不得要被帶上“窮兵黷武”的帽子了。

要知道歷史上楊堅一統北方之後,也休息了幾年纔開始南下的,儘管當時的隋朝乃至於北周都已經有了滅了南陳的實力,但是楊堅顯然想讓這場滅國之戰更加順利、一氣呵成,同時也讓久經戰亂的北方有幾年調理的機會。

而在這個時代,自從北周滅北齊之後,戰火一日都未曾停息,也是到了休息一下的時候了。

“太尉府上下並不認爲宇文憲會着手和我們全面開戰,因爲河北和山東的情況應該不會比我們好到哪裡去,尤其是這些地方又都曾經歸屬於北齊,對於宇文憲這樣的滅國者本身就存在牴觸心理,而長期以來宇文憲也沒有足夠的時間收攏人心,反而不斷的徵調兵馬,對於他來說,應該會想辦法避免和我們的全面戰爭以求得以休整,”楊素果斷的說道。

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渾來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長亭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五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九章 秘密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六章 陷阱第七十一章 時間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漢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千八十七章 誰要去?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八百七十六章 亂世的主題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一三三四章 近鄉情怯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礎上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替身第一七三八章 潁川世家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二二四四章 且戰一場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二三二一章 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東忽西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涼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
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渾來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長亭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五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九章 秘密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六章 陷阱第七十一章 時間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漢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千八十七章 誰要去?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八百七十六章 亂世的主題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一三三四章 近鄉情怯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礎上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替身第一七三八章 潁川世家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二二四四章 且戰一場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二三二一章 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東忽西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涼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