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

樂昌和尉遲熾繁還沒有說什麼,房彥謙就已經爽快答應了,甚至還直接表明態度,大有一副你們可不能不要我的架勢。

房彥謙這樣做,倒是讓樂昌她們有些無奈了。

此人靠不靠得住當然不能只看陳禹他們的三言兩語,不過至少應該可以試一下。

內府是建立在後宮基礎上的,監察部門肯定會牽涉很多,這也是個燙手山芋,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膽量接這個活。陳禹和杜齊之所以不推薦自家人上場,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害怕自家人勝任不了,到時候再砸了御史臺的招牌。

御史臺雖然在大漢並不算什麼繁忙的部門,但是至少口碑還是不錯的,御史臺出來的官員心細而且有能力也是衆人皆知。內府監察,牽扯衆多,陳禹和杜齊也不希望御史臺會被捲入其中。

監察百官,說好聽一點,的確是一個威風凜凜的活計,但是說難聽一點兒就是得罪人。別人因爲你手裡生殺予奪的權力而害怕你,但是並不代表着他們就會敬畏你,他們敬畏的是大漢的律法和皇帝陛下至高無上的威嚴,是你坐在這個位置上的確能夠影響甚至決定到他們的仕途乃至於生命。

等到你不在這個位置上了,保不齊就會有很多人落井下石。

李藎忱挑選御史臺的主官,自然也是本着預防這種事情發生的心思。原本主持御史臺的左都御史杜齊,出身巴人,又是從龍舊臣,再加上他平定南中的功績,在朝野之間有名望、有一方百姓的惦念支持,而且和南北官員之間都沒有什麼聯繫,頂多也就是說和當初曾經化干戈爲玉帛的巴蜀世家關係好一些罷了,不過巴人和巴蜀世家之間爭鬥了那麼長時間,當然也不可能真的交心。

因此杜齊沒有任何的羈絆,攀人情似乎很難攀到他這裡不說,而且也沒有人敢輕易對杜齊下手。別鬧了,這傢伙雖然在朝堂之上一向獨善其身,也沒有什麼黨羽,但是站在他背後的是巴蜀的巴人、南中的南蠻各部、荊湘的五溪蠻等等,現在這些蠻夷部落正在逐漸融入大漢,而一旦你們把人家在朝堂上的代言人給收拾了,那人家會不會認爲朝廷打算下手了,所以反過頭來就要造反?

到時候整個大漢的西南大亂,誰能夠負得起責任?

所以杜齊雖然官職並不是非常高,但是地位很高。他自己也清楚自己背後的影響力很大,所以陛下也不敢真的讓他擔任要職,到時候他在朝堂上呼朋喚友、拉幫結派,在外又招呼各部、相約造反,這裡應外合之下,朝廷焦頭爛額,恐怕最後大權都要落在杜齊和別的巴人手中。

天下到底是漢人的天下,巴人以及其餘的蠻夷各部只是在努力地融入到這個圈子之中,成爲其中的一部分。而蠻夷各部對此也都很滿意了,畢竟有時候他們的要求也很簡單,只要有溫飽就可以了,更何況現在大漢可不只是保證他們的溫飽問題,從醫療到教育再到商貿,大漢對於他們這些後來者也的確做到了一視同仁。

巴人子弟想要獲得上進之路,也完全沒有必要用內外勾結的手段,乖乖的參加科舉考試就是。

杜齊有的時候就很遺憾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那麼多機會可以去讀書學習,雖然讀過幾本書,也有能力把整個村寨打點的井井有條,但是巴人的小小村寨到底只是一個再簡單和原始不過的小社會罷了,等到自己跟着李藎忱走出大山才發現外面的世界是那麼的廣闊,而自己需要去學的又是那麼的多。

之前李藎忱把他從南中調動回來,從封疆大吏變成一個御史,而且甚至還不是御史臺的最高官員,杜齊也沒有任何的怨言,因爲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足以讓自己幫助大漢徹底穩定南中,所以爲了讓南中各部能夠真的過上好日子,自己還不如退位讓賢呢。

到朝堂之上當一個左都御史,既能夠在需要的時候爲西南各部爭取到利益,也不至於總是讓自己處於無能爲力的焦灼之中,何樂而不爲呢?

至於執掌御史臺的陳禹,那就更不用說了。

身爲白袍曾經的統領,誰敢沒事找他的麻煩?

御史臺這種無異於得罪人的事,放眼天下,似乎還真的就他最合適來做了,即使是杜齊都比不上陳禹夠資格。

至於御史臺下面的那些官吏,平時流動性實際上還是很大的,尤其是現在部門之中人員來往調動,保不齊什麼時候你就要到御史臺去上班,自然也就無所謂會不會影響之後的仕途。

“那便如此,愛卿今日便可走馬上任。”李藎忱笑着說道。

大漢官吏已經越來越多,人才也不和之前那樣,逮到一個,不管是歪瓜裂棗,還是庸庸碌碌,只要能夠頂用就行,所以李藎忱對於人才這一方面的留意已經越來越少,或者說他已經不再刻意的插手人才的選拔。

畢竟也不是所有在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人就一定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人才,也有很多有可能被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或是一生奔波,卻根本沒有機會嶄露頭角,或是老天爺不公,讓他們英年早逝之類的,現在大漢的科舉考試對於他們來說自然也是一個機會。

不過對於那些在歷史上真的名揚千古的大佬,李藎忱還是有所上心的,按理說他們自然會展露出自己的才能,不過萬一呢?大漢缺了這樣的人才豈不是可惜。

所以對房彥謙,李藎忱雖然沒有一直盯着,但是他的一些奏章之類的還是曾經刻意翻閱過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房玄齡的老爹當然那也不是什麼等閒人物,陳禹他們推薦房彥謙,李藎忱也是認可的。

所以他不介意再表示一下對房彥謙的支持。

房彥謙當即更是感激,再一次鄭重拱手。

而此時一直站在門外的閻毗輕輕敲門:“陛下,西北八百里加急!”

李藎忱怔了一下,旋即起身。

樂昌也站起來:“陛下先去,此處仍有臣妾在,內府的幾個問題臣妾還想問一問房卿家。”

李藎忱頷首,西北八百里加急,是敗了?

他的心也跟着敲起鼓來。

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九八六章 變陣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七百一十章 我要見姊夫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麼樣的勝利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二一九零章 激戰荒原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五百五十七章 殺意濃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二零三零章 世上安得雙全法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一四一七章 老帥的反應第一二七七章 時間就是命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一五八零章 南洋之虎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七百零九章 保護自己愛的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一六三九章 大定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
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九八六章 變陣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七百一十章 我要見姊夫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麼樣的勝利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二一九零章 激戰荒原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五百五十七章 殺意濃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二零三零章 世上安得雙全法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一四一七章 老帥的反應第一二七七章 時間就是命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一五八零章 南洋之虎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七百零九章 保護自己愛的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一六三九章 大定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