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

平等、全面、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這纔是沈君高眼中一個合格的法律體系。

嚴苛,並不能真的讓百姓信服,只會讓百姓恐懼。

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認,畏懼,往往是最簡單有效的控制手段。但是當這種畏懼積壓的太多了,就會搖身一變,變成憤怒。

恐懼了、擔憂了太久的百姓,會去尋找一個宣泄口,去傾瀉他們積壓已久的怒火。

在沈君高看來,這就是“天下苦秦久矣”的根源所在。

所以大漢的律法,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禁止惡行,而不是約束百姓,把百姓完全當成生產糧食和器械的工具人。相比於“約束”,大漢的律法更像是一個強硬的“教化”手段,配合書院的道德教育,培養出適合於大漢社會的人。

而約束,更多的是對官吏、對權力。

李藎忱自己也不是學習法律的,他不知道沈君高的這種想法對不對,甚至皇帝陛下能夠表示的也只是,真不愧是沈君高,真不愧是儒家弄出來的法律。

在李藎忱看來,外儒內法或者外法內儒其實都有所偏頗,前者會導致人們知有聖人和道德而不知法律,一些模糊的話語和概念,自然會有太多的疏漏。後者······歷史上都沒有出現過,李藎忱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可行性,朝廷頒佈了法律然後並不按着法律走,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呢?

所以道德和法律,都應該成爲教化民衆而不是配合着約束甚至懲罰民衆的方式,無所謂哪個更應該受到重視。

道德是通過先生的言傳身教、是通過聖賢的警示名言,在潛移默化之中學習到的,或者說薰陶出來的一種正確的思想。

而法律則是通過明文規定來告知天下,讓大家知道什麼是能做的、有利於社會的事,什麼是在搗亂、是在逆流前行。

這兩個,都應該被重視,也都是促進社會穩定的重要方式。

李藎忱覺得沈君高這個出身儒家的法律修訂者,應該明白自己的心思。

看着沈君高現在在這條道路上漸行漸遠,李藎忱自然甚是欣慰。

嗯,能夠讓你們這些文科生早背千年的律法,感覺不錯。

“陛下,西北和遼東都是戰報頻頻,朝廷接下來還打算對外動兵麼?”自家小舅子在旁邊賠着笑問道。

李藎忱怔了一下,旋即察覺到沈君高也是目光一亮。

文官們顯然對於這個問題很是關心,不然也不至於在李藎忱和軍方還沒有明確表態的時候,就已經按捺不住在這裡試試探探了。

大漢動不動兵,的確是國家機密層次的,也不能隨意就讓所有人知道。不過對這些處於核心地位的文官們,倒是可以透露一些口風。

“未來一兩年內,大漢國策當外縮內擴,儘快完成之前已經開始的一些計劃,讓一切都發展起來。”李藎忱淡淡說道,“朕也看夠了各地遞交上來的計劃和圖紙,應該把這些造福於萬民的設施和舉措落實下去了。”

陳叔慎頓時差點兒“老淚縱橫”。

不打了,終於不打了!

陛下雖然依舊沒有明確說出來,但是國策都已經外縮內擴了,那就說明國內的民生和經濟發展,將取代對外征戰,成爲接下來短期內大漢的主要目標。

當然李藎忱的話裡多少有意猶未盡的意思,顯然在這些完成的差不多之後,打肯定還是要打的。

說句實話,陳叔慎並不反對對外擴張。

身爲陛下的小舅子,他是不折不扣的皇室派系,不偏不倚。

文官和武將爭權奪利,就算是把狗腦子都打出來,和他有什麼關係?抱着自家姊夫的大腿、自家外甥的小腿,他陳叔慎朝廷重臣的位置穩當的很!

只不過身爲朝廷的財政大管家,看着軍方對外征戰、花錢就跟潑水一樣,陳叔慎是真的心疼啊!

這都是一點一點賺來的,你們這些莽夫,當真捨得!

知不知道戶部、商部這些部衙,都已經快被你們給榨乾了?

國庫跑馬是什麼感覺,要不要體驗一下?

如果不是李藎忱早早地就已經提出錢花出去才能再賺回來更多的理念,恐怕戶部早就已經要造反了。

而且看着國內很多已經規劃好的運河、馳道之類的,都因爲資金緊急調度到戰場上而不得不叫停,陳叔慎也是真的心疼。

開疆拓土很重要,老百姓安居樂業也應該很重要。

當敵人打上門來的時候,就跟吐谷渾這一次,那大家沒有辦法,就算是砸鍋賣鐵也得先把這不知好歹的打回去。

但是既然現在戰事沒有那麼緊張了,甚至大漢已經完全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那也到了應該把財政更多地投入到民生建設上的時候。

說真的,這一次如果不是李藎忱直接給了陳叔慎一個滿意的回答,恐怕這認真負責的小舅子都要好好地勸諫一番了。

陛下,可不能沉迷窮兵黷武啊,漢武之教訓,也不遠!

不過李藎忱的回答表明他們的皇帝很理智,很清楚孰輕孰重。

旁邊的沈君高亦是感慨萬千,刑部的開銷雖然不多,但是他還是能夠體會到陳叔慎這個財政大管家的心情的。

陳叔慎舒了一口氣,旋即後撤一步,鄭重躬身行禮。

“怎麼了?”李藎忱倒是有些奇怪。

平時這小舅子一向跟自己沒有外人,有時候爭辯激烈的時候,就差直接對着李藎忱噴吐沫星子了——反正這樣做也沒有什麼代價,頂多就是家宴的時候被他姊姊擰着耳朵教育一頓——結果今天怎麼這麼一番彬彬有禮的樣子?

吃錯藥了?

賺大錢了?

“陛下能夠爲生民計,以民生爲大,臣當替萬民謝陛下。”陳叔慎一本正經的說道。

李藎忱這才搞明白,虛扶一下也懶得,擺了擺手讓他起來:“在你們心中,朕的形象都已經這麼不堪了麼?”

“臣不敢!”陳叔慎和沈君高都嚇了一跳,直接跪倒在地。

雖然大家都算外戚,和陛下一向關係親近,但是君是君,臣是臣,天地君師親,“君臣”永遠在“親屬”前面。陛下高興的時候,大家自然暢所欲言,而陛下生氣,誰都不敢託大。

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一二零五章 隔牆有耳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一七零三章 回來加班吧,諸位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艱難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爲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一百零四章 親衛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一五八零章 南洋之虎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一三四一章 耕種的意義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八十一章 承遠齋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六十五章 選擇
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一二零五章 隔牆有耳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一七零三章 回來加班吧,諸位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艱難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爲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一百零四章 親衛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一五八零章 南洋之虎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一三四一章 耕種的意義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八十一章 承遠齋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六十五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