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

畢竟李藎忱一手提起來一個丟在牀榻上並且摩拳擦掌的時候,陳宣華和楊妙這兩個經驗一點都不豐富的小丫頭,要是再不同氣連枝,恐怕會被大灰狼吃的連屁都不剩。

所以小姑娘童真未泯,調皮一些李藎忱也就不管了。

歷史上的陳宣華,先是以待嫁公主的身份入掖幽庭,後來又輾轉於楊家父子手中,箇中艱辛苦楚、步履維艱,恐怕只有親自經歷的人才能知道,所以現在既然一切都已經改變,那李藎忱出於憐惜的心態,也會慣着她。

可欺瞞君上,也是“大罪”。

當下李藎忱在她的小屁股上輕輕拍了一下,陳宣華很識相的呼痛,好像李藎忱真的拿着板子抽打一樣。

而樂昌無奈的說道:“寧兒,別總和陛下打鬧。”

這麼多人在這裡看着呢,你們兩個不要這麼打情罵俏。

陳宣華笑嘻嘻的分開,自家姊姊是要出面給自己解圍了,那就不用擔心陛下和自己算賬。

樂昌倒不是主要爲了給這個欠揍的妹妹解圍,主要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待到來年開春之後北上,陛下打算讓誰跟在身邊?”

來年開春之後,大漢準備北伐,這甚至已經不算是什麼秘密。

這麼大的軍事行動,大漢必然要提前開始準備,大量兵馬向北調動、糧草器械等等匯聚,再加上往來傳令騎兵、快船在大道上、運河上比比皆是,所以就算是想要隱瞞也根本隱瞞不住。

更何況就算是大漢真的要隱瞞,北方的敵人難道就會因此而掉以輕心麼?

不會的。

作爲曾經主持過滅國之戰的宇文憲,可不是陳叔寶、宇文贇那樣得過且過、只知道飲酒作樂的廢物,而他麾下的尉遲迥和王軌等人,也足以稱得上是當世名將,因此這些年固然北周很難組織起來對大漢的進攻,但是厲兵秣馬、整軍備武的事情卻是一點兒都沒有少做,如果大漢天真的以爲自己小心翼翼的聚集兵馬就不會被北周察覺到什麼,那就太小覷自己的敵人了。

同時對於大漢來說,也沒有什麼需要隱瞞的必要,大漢這一次是舉國之力北伐,身爲陛下,李藎忱希望能夠通過這一場戰爭磨礪他的軍隊並且最終一統中原;年老的官員們指望着儘快完成這一戰,在自己有生之年也算是看到南北一統,同時也在史書上自己的傳記上留下爲統一做出貢獻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年輕的官員和將領們都渴望着能夠建功立業,證明自己的能力,並以此作爲晉陞的依靠,隨着大漢功勞考覈制度愈發的嚴謹和完善,只是憑藉自己的出身或者之前作出的什麼貢獻,可不能作爲自己之後繼續向前走的依靠,只有功勳和戰功,才能夠幫助自己繼續向前。

南洋之虎勳章的熠熠光輝,可不只是讓南征的將士們感到驕傲,也讓那些沒有參與到南征之戰的將士們期望着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拚殺在將來的某一天獲得這樣的榮耀。

同時,已經逐漸成爲大漢社會重要組成部分的商賈和工匠們也都希望能夠通過這一場大戰找到新的機遇。

更不要說大漢軍方對於戰爭,從來不會厭倦!

所以朝廷要北伐,甚至就在這兩年內、甚至就在來年開春就要北伐,這已經不再是什麼秘密,街頭巷尾、左鄰右舍多多少少都曾聽說過。而這也讓整個大漢社會上下愈發的同心協力。

如果說大漢和之前的歷朝歷代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大漢給了每一個生活在這片穹宇下、受到赤色龍旗庇護的百姓們認同感和歸屬感。任何一個大漢人,只要還在大漢的土地上,哪怕是背井離鄉,也不會真的覺得自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冰冷的地方,因爲這裡依然還是漢土,還是家鄉。

百姓們能夠感受到自己所做的一切讓自己成爲大漢的一份子,大漢離不開他們每一個人,而他們每一個人也已經愈發的離不開大漢。

大漢要一統中原,要結束這三百年的分裂,讓天下再無戰火,對此百姓們只有支援。

他們也受夠了戰爭,他們渴望着和平的到來。

因此大漢要北伐,整個國家機器快速運轉,甚至已經足夠影響到邊邊角角里的每一個百姓,比如他們的吃穿用度受到了官府儘可能寬泛的管控,比如他們的稅收監察更加嚴格,又比如一些北方邊境城鎮的宵禁時間更長、大街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巡邏隊伍,但是百姓們對此卻少有怨言。

因爲他們知道,北伐的成敗,不僅僅關乎到朝廷的生死存亡、關乎到國家的平安與否,也關乎到他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乃至性命,就算是爲了讓戰亂不再來臨,他們也要全力支援。

百姓們尚且如此支援朝廷、支援陛下,樂昌她們當然也不能落後。

來年開春之後,大漢必然要準備北伐,李藎忱肯定不會在建康府裡穩坐釣魚臺,御駕親征是必然的,看他這幾年老實的樣子就知道,他肯定是憋了一口氣就爲了到時候能夠一路向北。

如此舉國之戰,若是能征善戰、在軍中威名赫赫的李藎忱反倒是不出面,也說不過去。

畢竟在所有大漢將士的心中,陛下這尊戰神登場,那麼所到之處,必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可以說李藎忱的存在就是他們心中的定海神針。

所以樂昌她們就沒有指望着李藎忱能夠老老實實的留在建康府,爲了增加這一場大戰的勝算,也不能讓李藎忱留在建康府,因此後宮姊妹之中,總是要有人跟着李藎忱的,這也是慣例。

當然原來的時候單純是爲了能夠有人陪着照顧李藎忱,現在也不一樣,每個後宮妃嬪姊妹手中都有不同的機構,大漢軍隊向北席捲,這些機構,諸如義學、慈善堂和藥房等等肯定都要跟進的,尤其是慈善堂和藥房最近招募女子組建的看護隊,目前在各個太醫的帶領指導下學習簡單的醫療包紮術,未來北上,看護隊將會跟着軍隊北上,作爲軍隊的後方保障,現在負責這件事的正是楊妙。

因此就算李藎忱不需要有人照顧,楊妙也是要北上的。

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一二八七章 士氣浮動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三百二十七章 楊樹枝紋飾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搶灘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十六章 不仁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二百三十三章 帶她走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三八四章 楊麗華的請求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如風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樹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一六二八章 大時代下的每個人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一六五一章 不對等戰爭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二三五九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六百一十八章 楊素獻策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一二九二章 沒得選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七百七十六章 是不是繞圈子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
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一二八七章 士氣浮動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三百二十七章 楊樹枝紋飾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搶灘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十六章 不仁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二百三十三章 帶她走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三八四章 楊麗華的請求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如風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樹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一六二八章 大時代下的每個人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一六五一章 不對等戰爭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二三五九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六百一十八章 楊素獻策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一二九二章 沒得選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七百七十六章 是不是繞圈子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