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

也難怪蕭摩訶和周確等人都是一副鬥志昂揚的樣子,他們說到底都是東宮的官員,肯定不會因爲別的事而爭吵,恐怕也就只有接下來的戰略方向能夠讓他們有爭執。

到底現在南陳的大軍主力都掌握在東宮的手中,所以與其說這是南陳的戰略方向,倒不如說是東宮接下來的戰略方向。

對於東宮來說,現在已經不再是那個當初被揚州刺史那邊百般算計卻又無計可施的東宮了,隨着蕭摩訶、沈君高等人的陸續掌權,東宮的勢力正在飛快地膨脹,而這也意味着東宮的接下來計劃將會更加的重要,也更需要慎重。

站得越高,摔得越慘,這個道理大家都清楚。

而蕭摩訶徑直向前一步,沉聲說道:“某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襄陽雖然城高池深,但是從江陵直通中原的大道被襄陽扼住,所以我們想要從荊襄北上,就必須要拿下襄陽!”

“襄陽有尉遲迥,有兩萬多蠻夷士卒,還有沔水北面各州郡的支持,如果一味強攻肯定在短期內拿不下來,甚至有可能把我們的軍隊拖入這旋渦之中,再也難以脫身!”右衛將軍毛喜當即毫不示弱的說道,“到時候非但襄陽拿不下來,還有可能導致我們損兵折將,甚至連江陵都守不住!”

而周確也點了點頭:“現在以我大陳的國力,根本沒有辦法打一場長期而註定艱難的攻堅戰,所以與其強攻襄陽,倒不如直接從隨州、光州一線直接向北包抄王軌的後路,然後兵壓中原。”

“周大人此言差矣!”魯廣達當即站出來說道,“那尉遲迥難道就這麼可怕?名將也是人,之前的陸騰不也是號稱‘四朝老臣’,最後不還是戰死在這江陵!”

毛喜登時皺眉說道,剛想要開口,卻被一直沉默的李藎忱打斷。

蕭摩訶這邊和周確那邊爲什麼吵起來,李藎忱已經看得清楚。歸根結底還是糾結在襄陽上。

襄陽是從中原南下荊州的必由之路,扼守要衝,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很顯然以蕭摩訶爲首的軍方想要拿下襄陽,一舉佔領這荊州最後的要衝,從而進可以北伐、退可以堅守,有更多回旋的餘地。

而周確等人的想法顯然就更加理想化,從隨州、光州一線進攻,雖然明顯兜了一個圈子,但是卻可以繞開襄陽,而且這個時代溳水、沔水水流充沛,完全可以發揮南陳舟師的優勢,到時候無論是和淮南守軍一起夾攻王軌的淮北周軍,還是直接進取中原,都是不錯的選擇。

雖然在這個時代之前,還沒有人曾經這樣做過,但是李藎忱清楚,華夏曆史上下五千年,名將輩出,在七百年後忽必烈就曾經率領大軍走這一條路南下,繞過襄陽要衝,直撲鄂州,險些將成“常山之蛇”態勢防守的南宋攔腰斬斷。

所以李藎忱也沒有辦法說這條路沒有辦法走。不過如果這樣進兵的話,道路漫長、孤軍前進等等問題都將出現,一着不慎、滿盤皆輸,這也是爲什麼蕭摩訶等人堅決不同意。

這等於是拿着南陳主力大軍的存亡做賭注,沒有掌過兵的周確可以提出這樣的建議,但是蕭摩訶等人卻不得不爲大軍行進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問題而考慮。

對於蕭摩訶和周確之間不同的決斷,李藎忱沒有辦法評說孰對孰錯,畢竟雙方都有各自立得住腳跟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戰場事態瞬息萬變,往往誰能取得成功也不僅僅取決於己方的謀略,孩子啊與對方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李藎忱的目光落在輿圖上,沉聲說道:“屬下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周確和蕭摩訶等人的目光同時落在了李藎忱身上,如果說在江陵之戰前,或許李藎忱的話只能當做一個建議,甚至對於他們來說完全可以當做耳旁風,畢竟李藎忱終歸只是一個山中走出來的毛頭小子,他爹爹是李成並不能給他帶來這些文武大臣們的信任。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江陵一戰中,無論是生擒蕭巋還是死守章山,李藎忱都展現出來超高的戰場情勢判斷水平,甚至可以說江陵之戰能夠如此順暢的落下帷幕,和李藎忱有很大的關係。

現在他的話不但得束起耳朵聽,而且還得細細斟酌推敲。

“世忠但說無妨。”蕭摩訶微笑着說道,而周確也同樣期待着看向李藎忱。

雖然和李藎忱接觸的時間、次數都不長,但是周確也從沈君高那裡瞭解到不少關於李藎忱的事,知道這個年輕人絕對不會因爲和蕭摩訶更爲熟稔就偏向於蕭摩訶。

沈君高雖然之前從來沒有參與過朝堂政事,但是爲人一向心高氣傲,能夠得到他的讚賞,說明此人確實有非同尋常之處。

李藎忱當即環顧一週,朗聲說道:“屬下竊以爲周公和蕭將軍既然在向北進攻何處上爭執不下,那我們何不換一個進攻方向?”

“什麼?”周確頓時詫異的看過來,而蕭摩訶更是皺了皺眉。

這句話······似曾相識啊。

當初在淮南決斷南陳下一步進兵方向的時候,李藎忱可就說過這句話,最後使得蕭摩訶下定決心進攻江陵,方纔有了現在的江陵大捷。而此時東南方向和荊楚方向都在南陳掌握之中,無非就是從淮南進攻和從江陵進攻,哪裡還有其餘的進攻方向?

李藎忱也感受到蕭摩訶等人詫異的目光,在心中不由得暗暗嘆息一聲,他還記得後人評價蕭摩訶,說其爲統兵之將,而難爲統兵之帥。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中間的差距可就大了,一個的目光尚且停留在戰術和局部戰略層面上,而另一個的目光則已經躍升到了全戰線戰略上。

或許蕭摩訶可以指揮打一場大戰,但是他很難在戰前和戰後做出關於這一場大戰以及下一場大戰的戰略性判斷。

當然李藎忱倒也不覺得這是蕭摩訶無能的緣故,畢竟蕭摩訶從十三歲就追隨着陳霸先南征北戰,但是這麼多年來實際上一直都是作爲將領的身份存在,最多率領一支偏師。

這江陵之戰還是他第一次作爲大軍統帥指揮戰鬥,在戰略目光上和之前的南陳名將侯安都、吳明徹等人有差距倒也在情理之中。

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傾斜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二章 溫飽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八百三十一章 結束了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八百二十二章 徒勞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一一四八章 復仇之火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風起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一七八一章 朕都不着急你急啥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喜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不住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一八八五章 鑿空河東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騎威武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二一一六章 編排朕的八卦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
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傾斜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二章 溫飽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八百三十一章 結束了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八百二十二章 徒勞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一一四八章 復仇之火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風起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一七八一章 朕都不着急你急啥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喜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不住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一八八五章 鑿空河東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騎威武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二一一六章 編排朕的八卦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