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

北周並不是非常窮,歷史上楊堅取代北周自立之後,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就能夠大舉進攻南陳,而他去世之後,家底還能被楊廣肆意妄爲的折騰那麼久,向遠處說,和北周還算殷實的家底是有一定關係的,畢竟只是憑藉楊堅一代人,很難積攢出來那麼多的財富。

只不過這些財富多數都是集中在關中地區,集中在北周的政治中心區域,鄴城這邊經過北周和北齊多年的拉鋸戰爭,早就已經被摧殘的不像樣子了。

尤其是當初北齊家的幾位,都是歷史上數得上的敗家子,祖宗家業也幾乎都被揮霍的乾淨。

很不幸的是······宇文憲當初幾乎是一個人從長安城中跑出去的,長安的財富,和他自然沒有什麼關係,基本上全都便宜楊堅了,最後楊堅又便宜了李藎忱,落到宇文憲手中的少之又少,如果不是因爲北周的家底幾乎都在手中,李藎忱也不可能這麼短時間內就將關中穩定下來,畢竟只是憑藉巴蜀的輸血······還有一個西北也需要財富輸入不是麼?

反倒是當初北齊高家弄下來的一堆爛攤子,還得他來收拾。

歷史上尉遲迥曾經在楊堅秉持朝政之後在鄴城造反,但是很明顯鄴城的財富積攢根本不足以讓尉遲迥和楊堅形成對峙,尤其是尉遲迥本身的名分也沒有高到能夠讓各地的世家以及地方州府信服的地步,相比之下,宇文憲在這上面終究還是要比尉遲迥多一些優勢,不過他面臨的家底問題還是存在的。

所以宇文憲現在能夠勉強維持起來政府的正常運轉,實際上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至於軍隊方面,當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依舊保持着原來的軍隊規模和軍隊之中的設備,想要再擴編軍隊或者和漢軍一樣不斷地完成軍隊裝備的更新換代,當然是不可能的了。

甚至於當初宇文憲從漢軍那裡獲得守城用的霹靂車時候,因爲錢財並不是非常充足,最後甚至不得以答應大漢用土地來換器械的條件,如果不是因爲囊中羞澀,又有誰願意做這種拿地換傢伙的事情呢?當然了也正是憑藉大漢提供的這些霹靂車,宇文憲才能夠比較順利的拿下潼關,否則的話保不齊潼關還在楊堅的掌握之中,最後被漢軍接收。

說到這裡,也不得不令人感慨漢軍未免有些作繭自縛,不過那個時候天下還是三分的格局,這麼長遠的事情,即使是李藎忱這個後來者也不可能真的看清楚。

話說回來,此時知道自家國庫之中應該已經空蕩蕩可以跑馬的司馬消難,看着真的已經武裝到牙齒的漢軍騎兵,除了羨慕之外只有羨慕,但是羨慕歸羨慕,這一戰終究無可避免。

“放箭!”司馬消難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他知道這應該是北周步卒大陣最後的救命符了。

箭矢呼嘯而出,漢軍騎兵根本沒有想要還手的意思,只是舉起來手臂,每個人的手臂上都有一面小盾牌,足夠讓他們遮擋一些迎面而來以及射向手臂和腿部的箭矢,而其餘的箭矢飄到他們的衣甲上,也就只是插在了衣甲上罷了,很少有能夠直接刺穿血肉的,些許疼痛對於漢軍騎兵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

“火銃,放!”侯秘大吼道,抽出來已經裝填好了的火銃。

騎兵當然不會配備長的火槍,他們使用的都是威力小而且射程短的火銃,相比於火槍,火銃固然有種種不是,但是卻絕對便於攜帶,所以自然而然也就變成了騎兵的利器。

當然了,給騎兵配備射程上甚至還比不上弩箭的火銃,更主要的原因還是這些大漢新編練的騎兵,根本就沒有馬上騎射的能力,真正能夠完成騎射的一般都是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他們在馬背上如履平地,早就已經習慣了馬背上的生活,相比之下,半路出家的漢軍將士能夠熟練地操控馬匹就已經算不錯的了,因此大漢也只能通過這些甲冑和兵刃的鋒利來彌補這上面的差距。

“砰砰砰!”火銃接二連三的施放,鉛彈噼裡啪啦打在盾牌上,當然也有不少從盾牌的縫隙之中掠進去,盾牌後面的北周士卒有不少都慘叫着倒下,對於他們來說,火器的存在並不是什麼秘密,但是第一次面對火器,不可能不畏懼。

但是實際上面對厚重的盾牌,或許火槍還能有施展的餘地,但是火銃就有些力所不逮了,火銃配備給騎兵的主要目的,本來就是希望他們能夠和敵人基本算不上披甲的騎兵正面交鋒的時候能夠給對方一個“驚喜”,至少不至於由於騎射水平上的差距導致漢軍上來就先吃個虧,也沒有指望火銃能夠輕易地射穿盾牌。

說到底這個時代剛剛誕生的火器,在威力上和後世的火器根本就不可能相提並論。

敵人的騎兵已經近在眼前,北周將士們也握緊了手中的長槍,下一刻,鋒利的馬槊和厚重的盾牌迎面相撞!

剛纔的火銃射擊雖然沒有擊穿盾牌,但是已經把盾牌上打的坑坑窪窪,而正是這些坑坑窪窪,這個時候無疑要了北周士卒們的命!

馬槊幾乎是對着那些很明顯的坑窪密集之處直接捅了過去。

“咔咔”的聲音此起彼伏,一面面已經被火銃肆虐過一遍的盾牌轟然斷裂,而騎兵就順着這驟然出現的缺口迎頭直撞,馬槊揚起之後直直的刺過去,鮮血頓時染紅了馬槊白色的槍纓。

盾牌的破裂顯然出乎北周士卒們的意料,只能倉皇后退。

因此騎兵所到之處,北周軍陣轟然崩塌,士卒亂糟糟的向後和兩側退卻,而騎兵同樣也追着北周軍隊退卻的腳步繼續向前衝殺。

司馬消難這個時候已經後悔了,早知道那些鮮卑騎兵竟然如此靠不住,還不如不出來,按理說這些漢軍騎兵應該是鮮卑騎兵們一起攔截住纔對,可是事實卻是鮮卑騎兵被漢軍的步卒就輕鬆的解決掉了——當然就場面的慘烈來看,應該也不算輕鬆,但是根本就沒有對漢軍騎兵造成威脅。

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二百零五章 堆積如山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七百三十七章 快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一六六零章 誓師出征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百章 繼承第六百八十章 該信任誰?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四十九章 亂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七百一十章 我要見姊夫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
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二百零五章 堆積如山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七百三十七章 快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一六六零章 誓師出征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百章 繼承第六百八十章 該信任誰?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四十九章 亂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七百一十章 我要見姊夫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