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

這樣當然也是爲了確保前來拜訪的李藎忱的人不會因爲種種原因被擋在門外。

樂昌公主本來就對李藎忱有好感,這是衆所周知的,同時在諸多皇子皇孫之中,寧遠公主無疑是和樂昌殿下最爲親密的。這個時候能夠幫着樂昌殿下前來送消息並且還稱呼李藎忱爲“姊夫”的,肯定就是寧遠殿下了。

李平當然也知道寧遠公主之前一句話都不說也是爲了能夠保守秘密,不過現在李平想想也有些後怕,如果寧遠殿下真的被自己的手下擋住而不得不離開,那說不定就要壞了將軍的大事。

不過轉念一想,李平也不得不感慨一聲。大家都知道樂昌殿下對李藎忱的心意,可是現在有什麼突發情況樂昌殿下還願意冒着風險讓自己的妹妹前來送信,更能夠證明樂昌殿下是真心的喜歡李藎忱。

說實在的,這些親衛們私下裡也不是沒有八卦過自家主將的後宅主人。真的要論起來,那肯定是跟在李藎忱身邊走南闖北、一直不離不棄的蕭湘最受擁戴,蕭湘當初走山路一路追着李藎忱,本來就讓很多知道了這件事的人感動,而且蕭湘平日裡對這些李藎忱身邊親衛也是沒的說,經常幫他們修補衣甲或者做好了一大鍋湯犒勞他們,讓大家對這個小主母很是擁戴和敬佩,甚至還曾經很多次爲蕭湘最終礙於身份沒有辦法成爲李藎忱後院的主人而惋惜。

不過現在看來,似乎樂昌殿下對於將軍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李藎忱上下打量着站在眼前的小姑娘,哭笑不得。

不得不說,樂昌這個丫頭還真的是膽大包天,竟然敢讓自己這個小妹妹前來給自己送信,不過換句話說這似乎也是樂昌最好的選擇了,恐怕誰都想不到真正的秘密寄託在這個誰都不會放在心上的小姑娘身上。

李藎忱上下端量着寧遠,一年沒見,寧遠看上去又長大了不少,女大十八變,現在正是這小姑娘舒展身姿的時候,一想到之後寧遠公主會變成史書上赫赫有名的陳宣華,李藎忱就有些期待,他倒是想看看這個能讓楊堅和楊廣父子都沉迷甚至不惜撕破臉皮的女子,到底是怎樣的傾城姿色。

當然了,樂昌需要寧遠送過來的消息李藎忱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孔範既然想要討好李藎忱,這樣燙手的消息當然是越快越好,不過這也反過來證明孔範應該是真心想要投靠李藎忱的,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收穫。

剛纔李藎忱剛剛從吳明徹的府邸回來,吳明徹的態度實際上還是很明確,城外幾個兵營都在老爺子的掌控之中,到時候肯定會全力配合支持李藎忱,這都沒得說,畢竟吳明徹已經明確表態要站在李藎忱這一邊了,在朝堂上也是屢屢迴護李藎忱,在很多人的眼中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李藎忱同黨,所以此時就算是他想有什麼改變也來不及了。

更何況說到底諸如吳明徹、徐陵這樣的老臣,本來就是東宮的肉中刺、眼中釘,只要有一天權力還在他們的手中,東宮自然就沒有辦法掌握軍政大權。而且東宮也不能指望着他們會乖乖的將權力完全移交給東宮。

至少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徐陵麾下的文武之後肯定會繼續效忠於李藎忱和徐德言,而蕭摩訶和吳惠覺無疑是吳明徹之前就選定的接班人,反正到頭來根本沒有東宮的事。說起來蕭摩訶也算是東宮出身的,只不過現在蕭摩訶已經通過兩場婚姻將蕭家和李藎忱緊緊綁在了一起,而和東宮的關係已經越來越淡。

如果不是東宮還有周確在荊州,甚至都可以懷疑蕭摩訶是不是會直接乾脆了當的和東宮斷絕關係。

因此可以說當北周朝堂上的矛盾日漸激化而使得北周無暇南顧的時候,南陳朝堂也開始貌合神離,這些已經擠壓了太久的相互之間的懷疑和猜忌不用想也知道,最後肯定也會演變成一場或許短暫或許長久的衝突。

而此時李藎忱也好,吳明徹也罷,大家都已經在整個旋渦的最中心,並且因爲各種各樣的利益糾葛使得根本沒有辦法脫身而出或者投入另外的陣營。

大家能夠做的,也就只有竭盡全力讓自己在這一場即將到來的天下大變之中活下來,然後走的更高!

因此李藎忱並不質疑吳明徹或者徐陵的決心,現在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除了跟着自己之外別無退路。

不過話說回來,吳明徹能夠掌控的也就只有城外的兵馬,城內的兵馬,也就是禁衛實際上都是掌握在左衛將軍樊毅和右衛將軍蔣元遜的手中,這些並不在吳明徹這個司空的管轄範圍內,而是身爲皇帝的陳頊直轄的。

所以在這上面吳明徹只能說幫着李藎忱聯繫,卻沒有辦法保證到時候這些兵馬並不會對李藎忱不利。

現在樂昌送來了消息,更能證明東宮是鐵了心想要和李藎忱作對,至少不會讓李藎忱安安穩穩的離開建康府,沈君高他們前去勸說陳叔寶,說明這件事到最後以陳叔寶爲首出面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一旦陳叔寶出面,陛下真的有可能同意。

李藎忱的神情凝重幾分,來不及招呼寧遠公主,拆開樂昌的信掃了一眼,皺緊眉頭。

樂昌的意思實際上很明確。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

現在李藎忱想要走肯定沒有那麼容易,東宮既然想要抓住機會留下李藎忱,這個時候肯定會派人盯緊了李藎忱,如果李藎忱先一步腳底抹油,說不定不但會使得東宮提前動手,還會給自己的頭上又多了幾個帽子,“陰謀敗露”、“抗旨不尊”之類的到時候肯定少不了。

因此樂昌想要李藎忱在成親的過程中離開,既然李藎忱已經留下來參加大婚,那麼當然就會待到第二天,所以成親當晚以及第二天清晨實際上纔是東宮動手的最好時機,說到底沈君高他們也會照顧一下樂昌公主的面子,沒有必要破壞樂昌的大婚、得罪這位陛下最寵愛的公主殿下——雖然在第二天一早將李藎忱抓走似乎也不比在前一天好多少。

燈下黑,在婚禮進行中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二一七一章 馬革裹屍,猶然不悔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礎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七百七十六章 是不是繞圈子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族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七十一章 時間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六九四章 戰到最後一人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七三八章 潁川世家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九八六章 變陣第一三七四章 藍田受降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一八四章 聯絡宇文贇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一六一八章殿試題目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
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二一七一章 馬革裹屍,猶然不悔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礎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七百七十六章 是不是繞圈子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族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七十一章 時間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六九四章 戰到最後一人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七三八章 潁川世家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九八六章 變陣第一三七四章 藍田受降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一八四章 聯絡宇文贇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一六一八章殿試題目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