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

棉花,周芃是見過的。

棉花正是在南北朝時期傳入華夏的,在這之前,是沒有棉花的“棉”這個字的,桑和麻長期以來是人們製作衣服的少有選擇,基本富貴人家身穿絲綢錦布,窮苦人家就只有麻布可以穿了。

而在《宋書》上第一次出現了“棉”,表明棉花正是進入人們的視野,不過這個時候棉花還主要是在邊境地區種植,並沒有完全普及。等到現在,棉花的種植範圍也依舊侷限在大漢的邊疆。

不過最終棉花還是提前被孫思邈發現了。

需求一種消毒酒精承載品的孫思邈,在一次集市上偶然發現了棉花,並且將其用於酒精消毒,因此棉花能夠進入人們的視野,應該得賴於大漢現在已經建立起來的完善的貿易網絡,即使是西域的貨物在建康府的大街上也不是什麼稀罕東西。

而棉花能夠得到大規模的種植和利用,則和孫思邈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意識到棉花重要性的孫思邈,很快就想李藎忱提出申請種植棉花。說句實話,看到孫思邈的申請,李藎忱自己是有些詫異的,在他的印象之中棉花應該不會這麼早就出現在華夏的歷史上,畢竟棉花經過西域引入中原並且成爲華夏的主要農作物要等唐宋之後了。

只是李藎忱沒有想到自己建設起來的經濟網絡,竟然會提前這麼久將本來應該只是生長在邊境上犄角旮旯裡的棉花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孫思邈的申請自然正中李藎忱下懷。

因爲他很清楚棉花的作用,醫療上的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在紡織上。棉花作爲衣物的主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加強衣物的保暖作用,自然也就進而解決了“溫飽”之中的“溫”這個難題。

溫飽從古至今都是困擾着華夏統治者的兩個主要問題,華夏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百姓一向沒有什麼特殊的需求,只要能夠吃飽飯什麼都好說,但是就是因爲開墾的土地少而人口衆多,再加上種地的確全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再加上政治上的衝突、制度上的瑕疵,所以不能保證溫飽的事情時有發生,進而自然就會有人揭竿而起。

因此李藎忱想要讓自己以及子子孫孫屁股下面的位置都還牢固,那麼就要儘可能的想辦法解決溫飽問題,至少杜絕掉一個可能導致王朝顛覆的源頭。

這也是李藎忱當時南下的時候着重提出要搞雜交水稻,現在又將目光投到棉花上的原因。

增大糧食產出、提高百姓抵抗寒冷的能力,自然是兩個穩固政權的不錯選擇。

當然了從更深層次上來說,有棉花也就能製造棉衣,有棉衣,人們就能夠抵抗更冷的冬天,自然就更可以向北發展,李藎忱想要建立起來對北方完整而穩固的統治,棉花註定了將會成爲一柄利刃。

在李藎忱看來,華夏的北方邊境是遠遠不能停留在燕雲十六州一線的,實際上燕雲十六州也就是長城的邊境,在秦漢歷代帝王的設定當中,長城從來都不是什麼防禦設施,想要憑藉一道牆還有幾座城就擋住浩浩蕩蕩而來的北方蠻族,哪裡是那麼容易的,歷史上無論是宋還是明,都進行過類似的嘗試,最後還不都是一敗塗地?

當戰線退回到長城腳下的時候,中原王朝就已經快要大難臨頭了。

長城的作用,是作爲征服北方的落腳石,大漢的軍隊應該以長城爲憑藉,以棉衣爲護盾,向北繼續征伐,最終將整個草原和東北都籠罩在大漢的鐵蹄之下。

棉衣除了可以讓漢軍將士走得更遠,也可以讓百姓走得更遠,大漢之後若是要開發草原和東北乃至於高句麗,都必然離不開棉衣。

靠“抖”去抵抗寒冷,還是算了吧,更何況現在還是小冰河期呢。

所以當孫思邈看到棉花的時候,看到的是醫療上的未來,而當李藎忱看到棉花的時候,更看到了華夏的未來。

趁虛而入,趁着擊破鮮卑又擊破突厥,草原上只有弱小的薛延陀部的時候,李藎忱要佔有草原、擊敗高句麗,徹底安定歷史上困擾華夏一代又一代人的北方和遼東!

不過這些畢竟是很久以後的事了,現在李藎忱也只能先慢慢的種上棉花,等着棉花開花結果。在孫思邈和李藎忱的雙重支持下,如今皇家藥房種植藥物的土地上,有不少都種上了棉花,同時朝廷也在鼓勵種植棉花,尤其是在荊州、江淮和大江沿線,李藎忱倒是很清楚,在後世除了西域和華北之外,這裡也是重要的棉花分佈區域。

周芃看到了這個小棉球,當然不知道這背後的彎彎繞,更不知道正是因爲這個小棉球,陛下甚至已經在構思很久之後的戰爭了。

作爲現在的主將,周芃更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啃下眼前的這塊硬骨頭。

“今天一戰就可以看出來,我們的人手不夠。”姜先這傢伙不知道什麼時候也來獻血,這個時候剛把自己的棉球丟掉,對着周芃招了招手,兩個人一起走向中軍大帳,“而且對面的士氣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差,剛纔我們水師撤退的時候,對面弓弩手甚至還衝上來放箭,由此可見,敵人並沒有因爲今天的火炮轟擊而感到氣餒。”

“這麼大的營寨,我們今天費了一天的功夫,也不過就是把當面的這道牆給拆開了罷了,敵人再修修補補,明天早上的時候恐怕至少半天的努力就白費了。”姜先緊接着說道,“而且現在船上的石彈和炮彈都不夠用了。”

說完,姜先瞥了周芃一眼,意思很清楚,你們今天一個勁的吼着要炮火支援,某也盡力支援了,現在沒東西用了,咋辦?

周芃皺緊眉頭:“援軍就在後面,某半個時辰之前收到的快馬來報,陛下得知清江口這邊僵持不下,不入鍾離,直接率軍趕來支援,估計明天正午之前就能抵達,但是······”

兩人目光交換,都知道對方的心思。

援軍來了,又是禁衛軍這樣數一數二的精銳,這一戰自然就要變得毫無懸念,但是······讓陛下親自率軍趕來救援,豈不是顯得自己實在是無能麼?

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八百九十二章 慘叫聲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兩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賞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麒麟才子”徐陵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零四章 親衛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一二二章 爲將者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八百九十二章 慘叫聲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滅亡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一三三三章 保證夏收第四百七十章 貓鼠遊戲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
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八百九十二章 慘叫聲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兩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賞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麒麟才子”徐陵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零四章 親衛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一二二章 爲將者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八百九十二章 慘叫聲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滅亡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一三三三章 保證夏收第四百七十章 貓鼠遊戲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