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

“回陛下,此糧倉之中儲存的糧食,可供五萬大軍征戰五個月所用,而這樣的糧倉,吳郡城西和城東尚且還各有一個,不過都在城外。”徐敞的話語之中帶着幾分驕傲,而他也確實有驕傲的資本,“另外在吳興、會稽等地,類似大小的糧倉總共有十個,足可以供給十萬大軍征戰一年以上。”

徐敞已經根本無法用多少石糧食來向李藎忱彙報了,現在倉庫之中的這些糧食不斷地從各地匯聚進來,又不斷地運走,所以就連統計的官員都很難說到底是多少石,因爲這個數據都在即時變化。

“爲何糧食會如此之多?”李藎忱沉聲問道。

江南水稻,是兩年三熟,也就是說這兩年裡正好熟了三次,按理說要比嶺南的一年三熟數量少纔對。可是嶺南通過靈渠北上轉運的糧食,也不過就是這個數量罷了。

當然嶺南的開墾面積和規模暫時還比不上江南,但是也不應該相持平······

“幸而這兩年雖不算豐收年,但是天公作美,雨水頗多,天氣溫熱,糧食生長也快。”徐敞微笑着說道,“當然之前的江南,也並非沒有這等糧食產量,只不過大多數的田地都在世家的手中,世家耕作之後,所收的糧食只有少部分作爲稅款上繳朝廷,其餘的多被蒐集起來自家藏納,或者買入市場以賺取金錢。”

李藎忱吸了一口氣,他這一世生於山野之間,也是從被世家們看作荒蠻之地的巴蜀起兵以至今日,對於世家的真正力量以及運作的方式實際上並不是非常瞭解,至少沒有親自體會過,而世家動亂的時候,也是李藎忱用最簡單、最暴力的手段直接鎮壓下去,所以他自己真的沒有想過,世家們動亂的底氣在哪裡。

確實,有糧食,有金錢,甚至還有自家的大量奴僕,的確有煽動叛亂的本錢。

只可惜這些本錢在大漢軍隊和火槍面前不值一提,因爲關鍵的差距不在錢糧,還是出在了人和科學技術上。

現在這些世家倒下了,他們儲存的糧食和錢財自然就成了大漢的戰利品,而他們的那些奴僕全部都取消掉奴籍,成爲自耕農,不說別的,就是耕作的效率和幹勁都和原來不一樣了。

“現在雖不算豐年,糧食卻也足夠用,但是如果遇到饑荒呢?”李藎忱徑直丟出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現在糧食入倉、出倉,源源不斷的北運,尚且能夠保證糴糶平衡,可是如果遇到饑荒呢?

“既是荒年,朝廷不宜征戰。”徐敞徑直說道,“屆時開倉放糧,可解一時之飢。”

“此非萬全之策。”李藎忱搖了搖頭。

常平倉的原理他是明白的,豐收的時候就存糧,饑荒的時候就放糧,這看上去沒有什麼問題,歷史上的隋煬帝也是這麼想的······

洛口倉、回洛倉和黎陽倉三個大糧倉,存儲了大量的糧食,在隋煬帝看來就算是真的有動盪也可以高枕無憂。

可是事實呢,真的大饑荒來臨的時候,朝廷開倉放糧的話必然會造成哄搶,最終糧食一點不剩,國家軍隊都無法維持,而如果不開倉放糧的話,流民衆多,叛亂四起,自然也就到了國家分崩離析的時候。

隋煬帝對他的軍隊充滿信心,可是最後卻是家國破裂,而他存儲下來的那些糧食,也都被瓦崗等流民以及各地的諸侯瓜分乾淨,沒有起到任何一點維持國家社稷的作用。

因此李藎忱絕對不敢把希望寄託在常平倉上,常平倉對付對付小饑荒還好,但是一旦大饑荒來了,尤其是蝗蟲滿天飛,那時候常平倉這些糧食可起不到什麼作用,就算是開倉放糧也不過就是泥牛入海,能頂幾天乃至一個月,但是頂不住一年啊。

尤其是如果在大漢對外動兵的時候出現了饑荒,那社會將會徹底動盪。

李藎忱更不能寄希望於老天爺每年都能給豐收。

老天爺纔是最不靠譜的存在。

“唯有多開墾田地,且每塊田地之中增加產量。”徐敞到底是辛辛苦苦種了兩年地,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李藎忱微微頷首,開源節流嘛。

“前者非臣之所能,而後者,臣或可努力。”徐敞急忙說道。

他不過就是個太守嘛,吳郡之外的他也管不着。

“開墾田地之事,朝廷也在儘力,而後者,”李藎忱斟酌說道,“卿家可曾見過野生之水稻?”

徐敞怔了一下:“見過,陛下之言是何意······”

“水稻分爲秈米和粳米,各有所長,如果能夠讓兩種水稻互相授粉,是否會擇其所長?另外水稻······”李藎忱突然意識到自己如果說什麼雄蕊和雌蕊之類的,恐怕徐敞會聽得雲裡霧裡,即使是對農耕有所瞭解的隨駕戶部官員,此時也瞪大眼睛,顯然不知道陛下是什麼意思,“走,我們去田裡。”

說是沒用的,只能現場教學了。

——————————

看着站在水田裡,手裡拿着水稻侃侃而談的陛下,身爲秘書監的秦思祖有一種荒誕的感覺。

陛下出身山林,瞭解種植也就算了,但是他好像瞭解的也太深了吧,這是之前沒有人曾經考慮到的問題,而看徐敞等人的神情就知道,李藎忱說的顯然並非沒有道理。

“如果讓他們自己授粉的話,長出來的水稻就會有問題,所以我們掐掉這一部分,讓他們之間互相授粉。”李藎忱舉起水稻,指着水稻裡面的雄蕊和雌蕊。

現在李藎忱盼望着江南能夠成爲天下的糧倉,而江南發展起來之後,再如法炮製在荊湖、嶺南、巴蜀等地加大屯田規模。

隨着道路和運河的修通,就算是哪裡發生了饑荒,大漢也可以從容的以這些地方爲中心向外快速轉運糧食。

而要說增加糧食的產量,至少在這個科技還都只是剛剛起步的時代,沒有什麼比雜交水稻來的更加靠譜了。

後世的袁隆平袁大德魯伊,就是靠着雜交水稻讓華夏終於有了不需要依靠天時的溫飽,當然了李藎忱也不得不說······後世那麼多噴子和鍵盤俠,就是被袁老給喂得太飽了。

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餘聲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六百一十八章 楊素獻策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九八三章 會師山巔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二零七二章 劫後餘生第一四三一章 黃沙灣阻擊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選擇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一五三九章 宣華夫人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八百一十章 見死不救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
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餘聲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六百一十八章 楊素獻策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九八三章 會師山巔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二零七二章 劫後餘生第一四三一章 黃沙灣阻擊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選擇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一五三九章 宣華夫人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八百一十章 見死不救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七百二十一章 牽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